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婿 >

第123章

帝婿-第123章

小说: 帝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瑷却是摇手道:“无妨,事不宜迟,我们还是先去拜访朱老板再作歇息,走吧。”
    见他一脸坚持,余长宁只得点了点头,向叔父问明朱老板的住处,便带领马队飞向了洛阳城广袤的原野。
    沿着小路疾驰片刻,不多时,一片占地极广的庄院霍然入眼,青瓦石墙,林木萧瑟,正门风灯上的“朱”字老远便能看见。
    余满仓立在车辕上打量片刻,转头微笑道:“长宁,朱老板便住在此处,咱们总算到了。”
    余长宁微微点头,向着韩瑷眼神示意,后者立即心领神会,单手一举示意马队停下歇息,便跟着余长宁一道前去叩门。
    庄院内的仆役正在门外洒扫庭除,早已对这支官骑马队心生留意,眼见这一车一马径直向正门而来,一名机灵的仆役立即跑进府内禀告,马车刚刚行到正门门口,一名散发大袖的老者已是步履矫健地走了出来。
    余满仓在余长宁的搀扶下跳下马车,快步迎上前去朗声笑道:“朱老板,小弟冒昧前来打扰了。”
    眼见是他,散发老者突然一怔,惊讶失笑道:“咦,竟是余贤弟,今天怎么有空到洛阳来?啊,还有官骑护卫,你莫非是发大财了?”
    “发再多财也指挥不动官兵啊!”余满仓慨叹地摇了摇手,指着余长宁两人介绍道:“朱老板,这是我的亲侄儿余长宁,他乃天子帝婿,长乐公主驸马;而这一位是户部金司主事韩瑷大人。”
    “噢呀,竟是驸马!啧啧,当真不了得!”朱老板不能置信地高声一句,老眼忍不住仔细地打量起来。
    余长宁被他看得颇为不自在,拱手笑道:“朱老板,这次前来打扰,是有要事与你商量,不知这里说话是否方便?
    朱老板纵声笑道:“堂堂驸马爷纡尊降贵来到我的家中,朱文青岂能让你站在门口说事,快请快请,咱们屋里聊。”
    余长宁颔首一笑,对着韩瑷眼神示意,便一道进庄而去。( )
    庄中一条大街十多条小巷,全是一色的青石板道,整齐的民居鳞次栉比地建在街道两旁,老树参天,炊烟袅袅,规模竟比得上小半个尚商坊。
    见状,余长宁不由大是惊奇,边走边问道:“朱老板,这些民居里住的都是你家下人么?怎会有如此多的人?”
    朱老板捋着白须淡淡笑道:“驸马爷有所不知,老朽经营粮食数十年,承包了洛阳周边数千亩土地,这些民居内住的都是替老朽种植粮食的农户,共有两千人之多。
    余长宁听得连连咋舌,对这朱老板不禁又高看了一眼,光是这么多的田地和雇农,这人势力便知非同小可。
    朱老板继续解释道:“除了自家种植粮食外,老朽还购买江南道的粮食周转售卖,利钱所获甚丰,可惜今年大江水患成灾,让我损失了不少银子。”
    闻言,余长宁停下脚步正色道:“朱老板,其实在下此次前来正是因为水灾之事,不知道你可有听闻这几日关内道粮价飞涨之事?”
    朱老板老眼一闪,点头回答道:“不瞒余驸马,关内道很多粮商都是从老朽这里买的粮食,有什么风吹草动自然瞒不过老朽的耳朵。”
    “那敢问你这里粮价几何?”
    “二两银子一石,真不二价!”
    余长宁暗暗松了一口气,却还是皱眉道:“虽比关内道便宜,但比寻常粮价还是贵了四倍。”
    朱老板哈哈大笑道:“我大唐泰半粮食乃江南道所产,天灾之年粮价岂能不涨?”
    余长宁轻轻一笑,说道:“这话朱老板你有点言不由衷了,粮价飞涨也是几日前的事,而江南道水灾已是月余,我想两者间的关系应该没有那么大吧!”
    边说边走进了待客厅,朱老板虚手作请示意余长宁三人落座,方才淡淡笑道:“如此说来,驸马爷此行是与粮食有关?”
    “对。”余长宁手指关节叩了叩座案,平静清晰地开口道:“今年江南道水患成灾,百姓流离所失无家可归,陛下与群臣都是心急如焚忧心忡忡,谁料朝廷刚筹得银两购粮赈灾,关内道的粮价却在一夜之间飙升十倍,如此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的奸商行为,简直是视灾民们的性命如无物。”
    闻言,朱老板皱纹密布的脸上不由出现了一丝怒意,冷冷道:“驸马爷此次是来兴师问罪的?”
    “兴师问罪说不上,在下不过是想和朱老板你谈一桩生意?”
    听到是谈生意,朱老板的脸色为之缓和,有些惊奇地问道:“听驸马爷口气,莫非朝廷是准备想从我这里购买粮食赈灾救民?”
    “对。”余长宁断然点头,沉声道:“在下听叔父说朱老板你乃是天下四大粮商之一,积谷满仓堆粮成山,所以我们这次奉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大人之命,前来洛阳与你商量这桩买卖,不知你意下如何?”
    朱老板捋须慢慢沉思着,良久之后老眼一闪轻笑问道:“不知你们需要多少粮食?”
    余长宁还未开口,韩瑷已正色插言道:“只有你有多少,我们便买多少,当然是越多越好。”
    朱老板微笑点头:“开价如何?请大人说来听听。”
    韩瑷与余长宁对视了一眼,都觉得这个问题颇为不好回答,沉吟片刻,余长宁正色回答道:“价格方面自然是越低越好,不知朱老板你的最低价是多少银子?”
    朱老板笑叹出声道:“老朽虽是商人之身,不过也算饱读诗书深明大义,江南道水患汹涌成灾,灾民们颗粒无收无家可归,说起来也算是断了老朽的财路,于公于私,都应该鼎立相助才是,不如这样,老朽就吃点亏,一两银子一石如何?”
    闻言,余长宁不可置信地看了朱老板良久,显然没想到他会回答得如此爽快,而且价钱也是十分地公道,看来这朱老板真不失为一名深明大义的义商,竟如此好说话。
    韩瑷喜不自禁地站了起来,急不可耐地发问道:“那朱老板你目前有多少粮食?我们全买下了。”
    朱老板略一沉吟,笑道:“老朽在三川之地共有粮仓百余处,存粮十万石,不知够否?”
    “若有十万石之粮,灾区便可支撑两月之久,朱老板,本官代表朝廷感谢你的慷慨大义。”
    韩瑷说罢抬手深深一拱,以他堂堂五品官之身向商人如此行礼,不能说绝无仅有,但也算世所罕见。
    朱老板起身躬身回礼,肃然开口道:“不过老朽有一个要求,希望你们同意。”
    “朱老板请说?”余长宁虚手一抬,一副聆听下文的样子。
    “粮食经营本是薄利多销,老朽余粮虽丰,但绝不赊账出库,若你们要向我卖粮,必须一手粮食一手钱,价格须得当面算清结算,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余长宁身无分文,自然没有开口的权利,负责掌管银两的韩瑷皱眉思忖片刻,点头道:“那好,本官今次行色匆匆只带了三万两银票,你先吩咐各地粮仓按照三万石数量出粮装运,剩下的粮食待到银子到位后再行出仓,如何?”
    朱老板猛然点头道:“好,事不宜迟,老朽先带你们看看庄院中的粮食,绝对是颗粒饱满,童叟无欺。”
    余长宁三人点点头,跟随他去了位于庄院后面的粮仓。
    说是后园,却是一片石墙围起来的山水,一面波光粼粼的水池犹如明镜铺在了已见枯黄的衰草上,池畔栽种着密密麻麻的胡杨林,高大笔直,参天挺立,犹如利剑直刺长空,数不清的高大粮囤掩映在胡杨林之中,犹如戴着斗笠的高大卫士。
   

第208章 第二〇八章 洛阳购粮〔三〕
    第208章第二〇八章洛阳购粮(三)
    在朱老板的带领下,余长宁几人走近一看,这些粮囤泥巴做墙,茅草盖顶,密密麻麻望不到边,步行其中一股稻谷特有的淡淡香味扑入鼻端。
    眼见他们一副惊奇的模样,朱老板傲然笑道:“此地共有粮囤百余,储粮三千石,你们想看哪一个粮囤,自己挑选便是。”
    余长宁四顾一看,走到中间随便指了一座粮囤,朱老板快步上前拉开了位于粮囤下面的出粮挡板,金灿灿的稻谷已如流水般汹涌而出,瞬间在草地上汇成了一座金字小山。
    余长宁与韩瑷都不善辨别粮食质量,只得委托余满仓进行辨认,只见他捧起一把粮食放在掌中端详良久,又抓起几粒放在嘴中咀嚼,满意点头道:“品质不错,可谓上等。”
    其后朱老板又打开了几处粮囤,余满仓都对其中的粮食品质大声叫好极为满意。
    见状,余长宁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微笑道:“此处粮食应无大碍,不知朱老板你其余粮仓所在何地,我们还是要去检验一番。”
    闻言,朱老板老脸不由为之一沉,淡淡道:“老朽诚信经商多年,在业界也算是有口皆碑,其他地方的粮食品质与此地如出一辙,绝对不会骗你。”
    余长宁还是有些不放心,正欲开口,余满仓已是摇手笑道:“长宁,我与朱老板合作多年,购买的粮食皆是上品,他绝对不会掺假坑害咱们,你就放心吧。当务之急,不如好好想想如何将粮食运往灾区为上。”
    韩瑷沉声开口道:“若是从这里走官道运往灾区,沿途车马粮秣耗费巨大,显然得不偿失也!”
    “韩大人此言不错。”余满仓笑着点头道:“常言道千里不运粮,看来还是只能走水路从大运河南下江南,你看如何?”
    “好。事急从权,本官这就去洛阳官署商调货船,这里的事情就交给驸马爷与余老爷你们二位,怎么样?”
    余长宁点点头:“那好,我们尽快装运粮食前来大运河,请韩大人知会洛阳派些精干的人手前来渡口装粮上船。”
    韩瑷颔首点头,急忙出门前去洛阳城了。
    送走韩瑷,余长宁立即开始紧张的忙碌起来,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单是调派人手运粮便大费一番功夫。
    所幸朱老板有现成的牛车队以及人手,敲定买卖后,他立即吩咐手下前往各地粮仓传达出粮之令,庄院粮囤里的这批粮食当先运输前往大运河,一桩桩事情紧锣密鼓地进行了起来。
    夜晚,余长宁与余满仓前往洛阳城歇息,进得城中已是华灯初上,马车轻捷地行过长街,但见道中高车穿梭,人影绰绰,煌煌夜市点燃的灯火犹如璀璨群星,晃得眼前一片灿烂锦绣。
    若是单论繁华热闹,洛阳城作为东都比起长安也不遑多让,余长宁挑开车帘望着外面目不暇接,一路连声惊叹,显然对这繁华的夜市极为好奇。
    走得片刻,马车拐入了一间灯火灿烂的客栈,吩咐小二安排了两间上等客房,余长宁便叫来酒菜与叔父吃喝起来。
    边吃边聊说到正事,余长宁仍然忧心忡忡,问道:“叔父,明天各地粮食便开始调运,我们却不能亲自前去监督,这朱老板为人可靠吗?若是他在粮食中掺假使坏,我们必定悴然不防。”
    余满仓端起酒杯啜了一口热酒,捋须笑道:“长宁,叔父与这朱老板相交合作多年,除了起先几次派过人员去监督出粮外,后来都是相信他的信誉让他自行装运便是,几十年来从未出过什么意外,你就不要杞人忧天了。
    闻言,余长宁还是有些犹豫:“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们还是小心一点为上,这样,既然出粮时我们无法分赴各地检查,但到大运河装运上船的时候请叔父你多加留意检查粮食,如何?”
    余满仓点头一笑:“那好,咱们先吃饱肚子好好地睡一觉,待到明天养足精神便去大运河监督装粮。”
    余长宁这才放下心来,点头笑道:“那好,多谢叔父了。”
    吃罢晚饭,余满仓打着哈欠早早回房休息去了,余长宁毫无睡意,望着前面掌灯带路的店小二心头不由为之一动,笑着询问道:“小二哥,我向你打听一件事儿。”
    店小二回身恭敬笑道:“公子但说无妨。”
    余长宁掏出一两碎银子递到了店小二手中,方才继续道:“敢问洛阳城可有一间名为宾朋楼的酒肆?”
    店小二点头笑道:“宾朋楼乃洛阳名店,怎么可能不知道?拐过街口一直向左,走不了多久便能抵达。”
    闻言,余长宁心头大是振奋,拱手谢过将行礼放在客房内,吹灭油灯出门去了。
    走了没多久,一间三层酒肆矗立在街道左侧,灯笼高挑,喧嚣声声,一看便知里面极其的热闹。
    站在门口,余长宁不由微微激动,伊人的俏脸仿佛出现在了眼前,跨上三级台阶,当先便看见一个体态肥胖的掌柜正矗在柜台前招呼客人。
    眼见余长宁进来,那掌柜双目不由一亮,迎上前来笑道:“客官可是前来用餐,本店欢迎之至。”
    余长宁笑着摇摇手,在掌柜疑惑的眼神中开口问道:“掌柜,我想问你可知陈若瑶掌事现在何处?”
    掌柜恍然点头,笑道:“原来公子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