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辽东钉子户 >

第314章

辽东钉子户-第314章

小说: 辽东钉子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恪以往也想过,可是他以为凭着手上的力量,足以和这帮人周旋,可是真正开战的时候,他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孤单!空有成千上万的强兵,而没处使用!堂堂平辽公,能用的人也不过是眼前的几个小虾米!
    可是他有退路吗!一旦退了,不光要失去江南,甚至会失去山东,失去发展壮大的最好时机。
    “既然要战,就拼个你死我活!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
    孙嘉闻和方崇文互相看了一眼:好霸气的话语,果然是名将风采!他们竟然松了一口气。
    “听我的命令,孙嘉闻立刻安排士兵,守卫各个粮行商铺,不要干扰正常买卖,但是大量恶意购买,囤积居奇的,绝不放过!”
    “是!”
    张恪又看看方崇文,说道:“你跟着本爵到书房,给我连夜起草几道命令!”
    “是!”
    ……
    天还没有亮,瑟瑟寒风之中,粮行门前已经排成了长龙,足足占了半个街道。男男女女,手里拿着袋子,不时交头接耳。
    “老哥,你说粮行真的没粮了?”
    “那还用说,我昨天亲眼看到的,掌柜的还说,这两天就要涨价,不赶快买点粮食,就等着喝西北风吧!”
    正在说话之间,粮行的木板卸下来,大门刚刚开了一条缝,人没有出来,先挂出一张木牌。
    “粳米三两一钱一石,面二两四钱!”
    大家伙不由自主的念出来,一个个脸都绿了,前天还二两五,转眼长了半两,还让不让人活啊!
    掌柜的从里面挤出来,冷笑道:“就这个价钱,别的地方说不定还没有呢!”
    百姓们正在迟疑之间,突然从两边的街道跑过来无数人,一窝蜂涌向了粮行。
    “掌柜的,还有粮吗?多少钱都行,我们都要啊!”
    追涨杀跌,正是人的本性,原本犹豫的百姓也慌了神,加入抢购行列。整个苏州城,到处都在上演着抢粮的大戏,恐慌的气息迅速笼罩全城!(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章 交易管制
    “没了,都卖没了,去下一家吧!”
    粮铺的掌柜伙计大声的吆喝,可是面前的百姓盘桓不去,而且还有更多的人聚集过来。城中卖粮的地方越来越少,粮铺一个接着一个关闭。
    每关闭一个,恐慌就增加一分,百姓们在城中疯狂寻找,把鞋底都跑漏了,可是粮食越来越少,就算是有粮食,可价钱也是一会儿一个样,打着翻儿向天上飞!
    “启禀国公爷,今天一个上午,城中又有两成粮行商铺关门,粮价从最初的三两左右,已经上涨到五两。临近中午时分,最高要价到了六两,下午只怕还要涨!”
    方崇文一面说着,额头汗珠不停滚落。
    市面上的疯狂彻底吓坏了这个涉世未深的小秀才,其实最初百姓还好,不过比往常买粮的多一些,可是当听说粮食涨价,越来越多的人跑了出来,就算家里不缺少粮食,也琢磨着多买一些备用。
    这本是人之常情,可是这些人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抢购的人越多,店铺关门的就越快,当大家都涌向残存的店铺之时,所有百姓都被带动起来。他们跑回家里,像是没头苍蝇一般,涌向一个个店铺。
    好像原子弹的链式反应一样,从最初的一个原子核,迅速扩展,像是瘟疫,蔓延全城。疯狂的人流,到处乱冲,看那个劲头,简直比上了战场还疯狂。一个个红着眼睛抢粮食,简直势不可挡。
    “城中的粮行商铺还能撑多久?”张恪的声音依旧沉着冷静,可是他的小指却在不停颤抖,显然经济大战比起真刀真枪的战场更让人紧张惶恐。
    “回,回国公爷的话,只怕撑不到晚上了!”
    “唉!”张恪长长叹口气,本来还能撑三五天,可是百姓的盲目抢购使得粮食提前告急。战斗刚刚开始,就落到了下风,张恪第一次产生了无力感。
    正在此时,突然外面传来脚步声,猛地抬头,来的正是包士卿。
    “国公爷,卑职见礼了!”
    “快快起来。”张恪急忙说道:“采购粮食的事情怎么样了?”
    “这个……”包士卿苦着脸说道:“卑职无能,找了十几家大户,只有一家愿意出售五百石粮食,其余的就算是卑职多出两成价钱。他们也不愿意出售。”
    “都在预料之中啊!”张恪仰天叹道:“大户敢打粮食的主意,肯定把粮食都提前买下了,怎么会给我们留下!”
    包士卿一阵懊恼,他本想在张恪面前好好表现,得到国公爷的青睐,可是出师不利。说到底在江南大户眼中,他就是一个土包子,比不得老牌大户有威望。
    “国公爷,卑职从家中的仓库弄到了五千石粮食。我这就出发,苏州周围是不行了,我去镇江,应天。安庆,徽州,我就不信,手里捧着银子。还换不来粮食!”
    包士卿转身要走,张恪一把拉住了他。
    “士卿,还是那句话。我们能想到的,对方一定想到了,和他们拼人情、拼关系、拼银子,我们都不是对手,随便派个人去吧,不要给予太大的希望。”
    包士卿真的急了,说道:“国公爷,尽人事听天命,哪怕有一分的希望,也要竭尽全力,不然几十万人没了粮食,那可是要造反的!”
    张恪沉着脸,眼珠转了转,说道:“本爵没有那么容易认输,你听我的安排,把所有店铺都征集起来,明天早上正式售粮!”
    ……
    消息没有腿,也没有翅膀,可是比什么传的都快。一夜的时间,几乎苏州城中,所有百姓都听说粮行没有粮食了!
    从最初的将信将疑,到后来全都闻风而动,把家里藏着的银子都拿出来,带着米袋子,天还没亮就去排队。
    等待大家伙到了粮铺的前面,却惊奇地发现已经有人带着铺盖卷,把门口围住了。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满大地,等了一夜的人活动一下僵硬的手指,眼巴眼望地看着。眼前是苏州最大的九州粮铺,东家是苏州第一大粮商,别人没有粮食,他这里总该有吧!不管好坏,哪怕是杂粮,买一点也行啊!
    在所有人期盼只是,粮行的大门开了一道小缝,从里面伸出一块木牌,清清楚楚的写着两个大字:售罄!
    “啊!九州都没粮了,这不是要饿死人吗!”
    有的百姓干脆坐在地上嚎咷痛哭,有的人顿足捶胸,先是骂粮商,接着骂朝廷。人在绝望的时候,胆子都特别大,什么话都敢说。
    “大家伙知道粮食怎么没了吗?”
    “我们哪知道啊,你要是知道,就赶快说,别像个老娘们似的!”
    “哼,告诉你们,朝廷不是征税了吗!一石粮食比以往都贵了,人家粮商宁可卖给别的地方,也不卖咱们苏州了!”
    百姓们吓得惊慌失措,“没了粮食,可怎么活啊!”
    “想活?容易啊,去找衙门,让他们把税给停了,大家伙就有吃的啦!”
    ……
    这种说法在百姓之中飞速流传,越来越多的百姓将怒火对准了朝廷。
    “哈哈哈,张恪啊张恪,你咋辽东所向睥睨,可是到了江南,是龙要盘着,是虎要卧着!”
    叶永鑫大冷天却得意地摇着扇子,就是要这个拽劲。
    坐在三楼雅间,遥望着对面的粮行,看着黑压压的人群,他忍不住狂喜。
    “什么狗屁名将,一天就败在我们手上,以后还有什么脸自称百战百胜!”叶永鑫正在看着,突然发现乱哄哄的百姓突然转头,向着东边跑了过去,庞大的人群,转眼就消失了,仿佛没有存在过。
    “这,这是怎么回事?”
    手下人急匆匆跑上来,对叶永鑫说道:“少爷。官府贴出了告示,说是官府打开长平仓,要供应粮食,那帮泥腿子都跑了。”
    长平仓!
    叶永鑫先是一皱眉,随即微微冷笑。江南虽然富庶了,可是辽东打仗,漕粮成倍增加,苏杭等地的库存早就空了,动用长平仓,只怕连一万石粮食都没有。
    “走。跟着我去看看!”
    叶永鑫带着仆人,一路来到了城东的宏瑞绸缎庄,刚刚营业两年,已经是苏州城最大的绸缎庄。不光经营绸缎,还包括松江细布,呢绒等大类,品种丰富,价格公道,备受百姓推崇。
    如今宽大的店面没有了丝绸。全都是装满两米的柜子,摆在所有人面前。士兵用力吆喝着,让百姓们排好队伍。
    “该死,又是包士卿!”叶永鑫当然知道宏瑞绸缎庄是包家的产业。咬着牙叹道:“看来包家是想和张恪一条道跑到黑了,咱们就走着瞧!”
    一回头,看到了家奴,叶永鑫把眼睛一瞪。骂道:“傻站着干什么,还不去排队,给爷好好问问。到底怎么卖粮食!”
    “哦!”
    家奴答应一声,跟着百姓后面排队,足足两刻钟,才勉强排到了他。
    “嘿嘿,官爷,小的买粮。”
    “嗯,要买多少?”
    “自然是越多越好,先来十石!”
    对面的胥吏冷笑一声,指了指挂着的木牌,笑道:“看清楚了,每人限购一家人十天的粮食,最多不能超过一石,你要是想买十石也可以……”
    “官爷,那该怎么办?”
    “呵呵,看到没有,墙边有一百四十斤的大枷,专门对付囤积居奇的,怎么样,想不想试试?”
    “不,不想啦!”
    家奴吓得转身就跑,都忘了买粮。后面的百姓一阵鄙夷,急忙将二两银子拿了出来,换了一石粮食,兴高采烈回家了。
    恐慌往往是没道理的,到了后世还有大妈做空食盐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提供海量粮食,平抑物价,一切都迎刃而解。
    可是眼下张恪手里能动用的粮食只有两万石,陆续还有一些运过来,可是加起来也没有三万石,根本无法应付汹涌的购买浪潮。
    唯一的办法就是以拖待变,搞限购令。一家只能买十天的粮食,而且还要登记,必须十天之后才准许再来购买。
    可是就算这样,一天的时间,城中的所有售粮点一共售出了六千多石。
    等到深夜,把数据汇总到面前,毛一鹭差点晕过去。
    “国公爷,这下可完了,咱们的粮食最多撑五天。看眼下的意思,只要把售粮点关了,百姓立刻就会造反!到那时候,面对着几十万饥民,我可真不知道怎么办啊!”
    毛一鹭顿足捶胸。
    张恪望着天空,苦笑道:“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毛一鹭顿时顾不得哭了,急忙抓住张恪的胳膊:“国公爷,您要是没办法,卑职就只有死路一条啊!”
    “所以不能让那一天发生!”张恪突然笑道:“本爵手上还有五万石军粮,先调一万五千石。另外,明天把售粮点关闭一半,剩下的也要仔细查验手续,能拖尽量拖着!”
    ……
    就在张恪他们商量对策的时候,城中的一处秘密园林,十几位大户代表再度齐集一堂,这一次他们喜笑颜开,别提多得意了。
    叶永鑫得意地笑道:“在下今天去看了,张恪果真有些手段,竟然限制每家最多买一石,不然我看他今天也撑不过去。”
    坐在中间的高贵方冷笑道:“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老夫已经动员人手,明天要去排队买粮。争取把张恪手里的粮食都买空了!”
    叶永鑫笑道:“高公明鉴,不过咱们还要大力收购周边,乃至山东,浙江,江西等地的粮食,务必要把苏州变成一座死城,让张恪就折在这里!”(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八章 抄家
    苏州缺粮进入了第五天,所有百姓都惶惶不可终日,就算是最顽固的,深信江南渔民之乡不会缺粮的老人也偷偷拿出了私房钱,让媳妇出去排队买粮。
    所有平价售粮点外面都排着长长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尽头,大家焦急地等待着,每当有人扛着米袋子离开,都引来无数羡慕的眼神。可是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排一天的队伍,也未必能买到粮食。
    因此苏州城中悄然兴起另一种市场——黑市!
    最初的黑市一石粳米五两,后来升到了五两六,六两一,六两七……价格就像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百姓们虽然肉痛,可粮食一顿不吃饿得慌,大人能忍,孩子能行吗!
    哪管再贵,也要咬着牙买,现在不买,只怕过几天更贵!
    普通百姓叫苦不迭,也有一群人发现了这是一个不错的商机。城里的闲汉成群结队,到官府的平价售粮点排队。买到的粮食转手送到黑市,一石就能赚三四两银子,比起一个月的工钱还多。
    畸形的暴利刺激着人的贪婪,天堂一般的苏州城上演着投机倒把的闹剧。与此同时,各种谣言满天飞,有的说是平辽公和巡抚毛一鹭倒行逆施,才引出粮食危机。也有人说是大户不甘心纳税,趁机兴风作浪。还有的说法更稀奇,他们说朝廷怨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