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奸雄 >

第198章

大奸雄-第198章

小说: 大奸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珏倒在萧氏的身上,喃喃道:“希望高尚书能迁延些时日吧!太子与汉王毕竟是亲生兄弟,一旦他们联起手来,我极有可能重蹈四弟的覆辙,必须把他们逐一击破……孟不凡,不凡?狗屁!庸人!蠢货!就是让一条狗统领八万人,也不会败的这么快!”
    被名义上的自己人捅了一刀,杨珏心中滋味儿可想而知。
    当然。
    如果杨珏知道吴凡此时此刻正做些什么,他一定会疯掉。
    
    (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六章 反悔啦
    襄阳城。
    从战场上撤退下来,吴凡撂下爪子来,终日无所事事,除去吃就是睡。
    至于城中的大小事务,手下那么多人,不好好利用多浪费。
    优哉游哉的待了两日,吴凡终于等来兵部尚书高颍及汉王杨武。
    出于身份原因,吴凡必须远迎。
    膝盖中箭的吴某人,一瘸一拐,形象上差几分。
    “哈哈哈!!!”
    刚一见面儿,汉王杨武就迸发出让人惊愕的热情,抓着吴某人的手不撒开……傻笑不断。
    至少。
    在吴凡看来,是的!就是傻笑!
    【娘的!他不会是个基佬吧?】
    吴某人从汉王杨武的眼神儿中看到不同寻常的东西,心里头毛毛的。
    “守正!你……”,杨武寻思好半天,道:“好生厉害啊!”
    吴凡偷偷的翻翻白眼儿,给走过来的高颍拜礼道:“见过高尚书!”
    高颍点点头,却无杨武那般喜色,只道:“干得不错,难怪忠武兄对你青眼有加。”
    吴凡谦虚道:“侥幸,侥幸而已!一战过后,我发现许多自身不足之处。高尚书乃兵家名宿,日后请多多指教我这个晚辈才是!”
    “以八千骑破贼兵**万众,十倍之敌呀!那不能以一句侥幸概括!”,杨武摇摇头,笑道:“要都像守正你说得这么轻松,伍怀彰也不会首战败的那么惨!要我说,有些人。天生便是做大将军的料儿!”
    吴凡没接话儿,伸手示意高颍与杨武入城。
    汉王杨武比自己打了打胜仗还要高兴。嘴上是叭叭叭叭,没完没了。
    吴凡疲于应付。“嗯、啊、好”,当应声虫儿。
    兵部尚书高颍,哑巴一样,丝毫不言语。
    及至州府衙。
    三人落座,吴凡找个人上些茶水。
    沉吟着,吴凡说道:“既然高尚书与汉王殿下已到,我想……我的使命到此为止,该回洛都城啦!”
    “回去?”
    杨武显的惊讶。
    吴凡眨巴眨巴眼睛,好似腼腆的笑着。道:“我上月十**日出来,现在是二月十六日,过去差不多一个月,总该回去。”,稍顿下,吴凡道:“大婚不过三日,我却不在家陪陪长公主……说不过去的不是?再者,我私自调令兵马打仗,仗是打赢了。罪过……同样不小呐!”
    “罪过?哈哈哈!”,杨武大笑道:“谁敢说你有罪过?守正只身定襄阳,击杀孟不凡……说一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亦不为过也!如此赫赫功勋……有罪?我看你自己想多啦!帝国从不会亏待任何的有功之臣,绝对不会!”
    吴凡呷口茶水。嘟囔一句:“谁知道呢!”
    杨武现在大概是不晓得吴某人在襄阳城里头都干些什么事儿,他若知道的话,恐怕不会如此乐观。
    吴凡早做好准备。他明知道,只等他回洛阳城。必将迎来一次暴风骤雨!
    三人之间,再次陷入诡异的沉默。
    许久。
    吴凡打破僵局。道:“高尚书,汉王殿下!如若无事,就请开始接手襄阳城的大小事宜吧!另外……此战中,我受得不少的伤,恐怕不能亲自陪同,望海涵见谅。”
    “哟!”
    “受伤啦?”
    汉王杨武关切不已,对吴某人……上下其手。
    吴凡好不容易挣脱,郁闷道:“一些小伤,汉王殿下关心过头啦!”
    吴某人用眼神儿警告着杨武,提醒杨武,他们之间可是有君子协定、约法三章的。
    杨武眼皮多厚,哪管这个?屁颠颠的去取伤药,说他的独门金疮药效果相当棒什么云云,堪称大献殷勤。
    堂中剩下吴凡与高颍二人。
    高颍慢吞吞的开言道:“我希望你能留下来。”
    “嗯?”
    吴凡转身,表情疑惑。
    高颍重复道:“我希望你能留下来。”
    吴凡面上表情变幻不定,试探问道:“是高尚书的意思,还是……”
    高颍没有表情,反道:“是我的意思,你会怎么选择?”
    吴凡眼睛来回转动,干脆道:“婉拒!”
    吴凡补充道:“高尚书,您可要明白,我不回去……恐一旦事情有变,连老王爷都救不了我!有些事儿,会要了我的命!”
    高颍皱眉,道:“要是楚王殿下呢?”
    吴凡双眸中的瞳孔,急速紧缩。
    【兵部尚书高颍……是杨珏的人?】
    【好嘛!隐藏的真够深的!】
    【不让我回去?什么意思?】
    【牵制汉王杨武不能回去?】
    【亦或者……】
    吴凡越想,心里头越没底。
    心眼儿多的人,想事情容易想歪。
    吴凡想到最后,已然想到楚王杨珏,意图效仿当年的四皇子,直接起兵……恰恰他吴某人目前跟杨珏是一伙的,恰恰他吴某人手中捏着襄阳城内的两万余兵马……如此条件下,吴凡怎会不多想?一旦想多,事情会彻底的跑偏,偏得离谱。
    摇摇头,吴凡道:“楚王殿下也不行!”
    稍顿,吴凡接上一句:“靠山王一脉……不参与皇子之间的争斗!”
    高颍眉头皱得老高,语气不善:“吴守正!你当之前的一切,都是玩笑话吗?”
    吴凡绽放笑容,啧啧道:“谁没有个被逼无奈的时候呢?您说是不是?”
    高颍算是明白,如今吴某人翅膀硬了,不准备继续跟随楚王杨珏的脚步……他,反悔啦!
    高颍闭上眼睛,冷哼道:“狼子。野心!!!”
    “身份不同而已!”,吴凡摇摇头。说道:“之前投效楚王殿下,楚王殿下用的手段可不怎么光彩。我心不服!高大人只想索取,却不想想我的处境……不免叫人心寒不是?”
    叹口气,吴凡抱拳拱手,拂袖而去。
    从前被杨珏纳入麾下,一方面是杨珏以武力相逼,吴某人秉承“好汉不吃眼前亏”的道理,屈服了。另外一方面,杨珏攥着吴凡的不少把柄,吴某人怕自己的几个好事儿被搅合黄。不得已而从之。时至今日,吴某人好事早成,坐拥头衔数个,背后更站着靠山王一脉的庞然大物,哪里会继续参与皇子夺嫡的破事儿,赶紧抽身才是紧要。至于得不得罪谁的问题……只要吴某人手段了得,能够被靠山王一脉的支持,天子尚奈何不得他!
    召回范增等人,吴凡简单收拾行囊。准备北归。
    临时组建的百人部曲,吴凡一个没要,全部扔到襄阳的城西大营里头。
    那些人,吴凡不放心。他现在亦不适合拥有部曲。
    ……
    ……
    吴凡当天中午,直接率人出城远遁。
    一切都很顺利。
    唯独……
    “守正!嘿!等等我!”
    唯独难办的事儿是,汉王杨武狗皮膏药似的。甩都甩不掉。
    天子命兵部尚书高颍挂帅,汉王杨武为副将。剿灭以孟不凡、萧铣为首的南梁余孽。萧铣不知所踪,孟不凡的脑袋业已送到帝都洛阳城。可以说,叛乱的事情,只需扫个尾巴便好。作为主帅,高颍坐镇襄阳,等待朝廷任命的荆州牧或荆州刺史的同时,继续出兵清理闲散的贼兵,合情合理。杨武抓着圣旨上的空子,说自己仅为辅佐高颍征战,其余不管,直接收拢行装开溜……高颍拦不住。
    【要不是皇子,我掐死你啊!】
    吴凡心中郁郁,腹诽不已。
    双马并行。
    汉王杨武一展豪情,环顾四周,道:“大好河山,山河好大啊!你说是不是?守正?”
    吴凡相当配合,言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汉王殿下,所言极是。”
    杨武偏过头,眯着眼睛笑道:“守正,你在襄阳城……干的事情不少啊!”
    显然。
    吴凡屠杀十四家世家士族的事儿,瞒不过杨武的耳目。
    索性承认,吴凡啧啧道:“不然的话,汉王殿下以为我匆匆北上是为何?领赏?万万不是!请罪,才是真的!”
    探过身,杨武压低声音道:“干得好!”
    吴凡诧异的看着杨武。
    实在没法不诧异,按照杨武现在收拢的势力与得到的支持来看——杨武是吃着奶、骂着娘呀!
    以骠骑大将军杨素为首,杨武帐下的势力,几乎都是世家士族。
    杨武真情流露,叹道:“天下祸乱的根源,十有**出在世家士族身上。哪怕追溯历史,道理一样……汉王朝、董魏王朝、晋王朝,乃至帝国百年前的‘孝帝之乱’,哪一个不是因为世家士族而起?然,豪族门阀,根深蒂固,却又不可不用……”,话锋一转,杨武笑道:“这些话,守正可要替我保密,不然我就惨啦!”
    吴凡点头,沉默不语。
    行至新野县境内。
    汉王杨武似笑非笑的问道:“守正,不去看看伍怀彰吗?”
    吴凡摸摸鼻子,道:“殿下又不是不知道,我们……早闹掰了。”
    杨武不怀好意的笑着:“我不是那个意思!”
    吴凡一愣,旋即明白。
    伍昭当初初为统兵将领,引军上万,于襄阳城东遭遇韩越区区一千余人马。结果,韩越用激将法,促使伍昭头脑发昏的进入深山围剿,被韩越抓住战术上的失策,打的部队伤亡过半,伍昭因此险些崩溃掉。而今吴某人同样算是初次领兵作战,截然相反的是,吴某人一战把孟不凡**万兵马打成狗一样狼狈逃散。相比下,孰高孰低,一眼可知。
    杨武的意思是——让吴凡去恶心恶心伍昭。
    自忖已经树敌颇多,没必要去招惹伍昭,吴凡笑着拒绝杨武的“好意”。
    杨武开始沉默。
    直到……
    
    (未完待续。。)

第三百零七章 父子对
    日暮西山。
    斜阳映照下的黄河,金灿灿的,美轮美奂。
    一叶舟,两只桨,三个人……
    炉火上放着瓦罐儿,瓦罐儿里头炖着鱼。
    初春的河鱼,肥美的让人难以置信。随着咕咚咕咚的冒泡儿声,汤汁纯白,味道浓郁飘散。
    汉王杨武伸手给吴凡盛一碗鱼汤,笑道:“要是能如此优哉游哉的一直下去,该有多好哇!”
    吴凡靠在船舷,一双显得狭长的眼睛,眯在一起,眺望远处红彤彤的日头,情不自禁的翘起嘴角,道:“是啊!有一贤淑妻子,二三娇柔妾室,再有一大堆天真无邪的孩子……日出耕作、日落而收,闲来与挚友荡漾碧波、高谈阔论……的确让人心神驰往!”
    汉王杨武咋咋舌,叹口气:“可惜……。”
    是很可惜了的,身份上不同,注定那些事情,只能出现在想象中。
    身处兖州陈留郡的最北端,再有百余里便是帝都洛阳、天下中心,汉王杨武的情绪,变得复杂。
    此归洛都城,杨武已有所预料,皇帝夺嫡的战斗,将会迎来真正的交锋时刻。棋差一子,便会满盘皆输,没有让棋、更无悔棋……步步惊心。
    小舟的远处,有艘大船,上边是跟随吴凡的人,以及杨武的从属。
    杨武与吴凡乘坐的船只,是杨武花钱从一个渔民手里买来的。
    至于那撑船的人,为杨武的心腹之一。
    “守正!”
    杨武目光诚挚的盯着吴凡的双眼。
    吴凡微微皱眉,好似不悦。
    杨武抱拳拱手。道:“我得跟你请教个事儿!”
    “嗯?”
    吴凡不置可否,用鼻子发出声音。
    杨武捧着鱼汤碗。自顾的说道:“我今年二十有八岁,马上要到而立之年。我生于帝王家。从六岁练武,一日不曾懈怠。我十三岁初上战场,斩首两级。十五岁凭借努力与战功,坐上营长之位,无人不服。十七岁,我随王叔平南梁、定北疆,升任校尉。十八岁时,我兵出河东,与突厥战。因功迁至牙门将……去岁,我统兵十万,鏖战南梁举国之兵于庐江。后破襄阳,斩杀梁帝,做了征南将军……可以说,我活了快半辈子,一直以来都泡在军伍当中。我并不想参与储君之争,市井坊间传我不服长兄太子,实乃荒谬言论。”
    吴凡声色不动。道:“哦?倒是头一次听说!”
    杨武苦涩一笑,叹道:“你见过太子,更了解三兄……你告诉我,如果他们将来承继大位。以我的战功与军中的名望,能否会继续活着?我的妻儿,可能继续活下去?”
    太子杨勇心胸狭隘。
    楚王杨珏凉薄多疑。
    一旦这二人登位。杨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