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汉列侯 >

第133章

大汉列侯-第133章

小说: 大汉列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里呢?”
    “因为你太蠢了,汉人的祖先自称夏有两千年了,你现在说听不出太蠢了。”
    “驺丑!你想打架?”
    “驺望,我会怕你?”
    两个人几乎脸贴脸对峙着,要放在往常一定被另外两人给远远的拉开,可是今天却很奇怪的没有人过来阻挠。
    对峙是家常便饭,这次俩人对峙的比较激烈,越靠越近鼻尖碰鼻尖就差一点嘴碰嘴了,可对峙好半天也不见有人来拉架,俩人默契后退几步同时拉开彼此的距离,转过头看见赵婴齐和卫右渠目瞪口呆的望着街道上的人。
    “咦,他们这是在做什么呢?”
    “排队向南,傍晚了不回家这又是去上工?”
    “你真是蠢的不可救药,你见过忙碌一天回到家又出门上工的人吗?”
    “见过啊,眼前的汉人不就是吗?”
    “我真服了你。”
    呜呜呜!
    凄厉的法螺声从城南传来,闾里中源源不断走出的人群像汇入河流的小溪,自发组成整齐的队列迈着步伐缓缓的像走过去。
    四个人不由自主的跟着队伍向南走去,慢慢的汇入庞大的人流,仿佛鱼儿回到大海里转眼消失不见。
    向南,一直向南,跨过长乐宫与未央宫之间的驰道,头顶上空中阁道(天桥)据说是天子前往长乐宫的主要通道,当他们穿过阁道,用余光看见盛装打扮的漂亮宫女们站在阁道上,双手合十面朝南方口中念念有词祈祷着。
    人群中随处可见神色庄严目光热诚的长安居民,还有用心祷告的美丽宫女们,四个年轻人心里越发好奇了。
    顺着宽阔的城门走出城,越过石拱桥向前走了一会儿,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广场,地表用大理石堆砌的整齐石板,遍布四周的石槽暗井延伸到远处的河沟枝杈。
    大气奢华,成本天价。更加不可思议!
    四个藩属国的王太子都来自小地方,竹木建筑的高脚楼是最常见的。最高级的王宫才会仿照汉制建个夯土堆砌,土木结构的奢华宫殿。考虑到用工成本以及技术不达标等问题,王宫内的宫殿必须得缩水几倍,并且存在严重偷工减料的不合格产品。
    纯粹大理石铺就的石板,而且是在户外大庭广众下不怕偷盗,简直是有钱任性的究极进化体。
    四个人眼中闪着五铢钱的符号,这是一大堆钱,多到不可思议的财富,汉人到底有多富裕?
    卫右渠摸摸这口袋里沉甸甸的五铢钱,里面装着一千枚做工精细的五铢钱。这是他准备带回国仿制的母钱,虽然他也知道卫氏朝鲜的国力仿制五铢钱非常困难,可哪怕只仿制出五成像,去掉复杂的防伪标识也可以称为大功一件。
    他知道另外三人也在偷偷摸摸的藏着五铢钱,大概的想法都是弄点铜钱回去仿铸,想到自家府库捣鼓一下也能仿造出十二亿枚五铢钱,卫右渠心里就暗爽到不行。
    “汉家天子比咱们有钱的多,咱们四家人口加起来只有大汉帝国的十五分之一,五铢钱大概也就差十五分之一左右吧!”
    “说的有道理。我们东瓯国全力冶铸铜钱,三年内可以存下八亿钱。”
    “你们东瓯不行呀!我们闽越国两年半就有十亿钱!”
    “我们南越国两年内能有二十亿钱。”赵婴齐一脸自豪地说道。
    三越里以南越国地盘最大实力也是最强,比起八山一水一分田的闽越,东瓯富庶的多。
    四个人算算自家的货币。四家合计加起来50亿钱左右,再算算大汉帝国乘十五倍约有750亿钱,得出数字时几个人咂舌不已。750亿钱是个天文数字,难怪人人都说大汉帝国富庶无比。果然是个黄金国度。
    顺着人流进入广场,跟随长安居民跪坐下来祈祷。别人都是半闭着眼睛认真的祷告,他们四个人不懂规矩就四处张望,发现从城外不同方向涌来的人流还在不断增长,就仿佛关中居民都在望着里赶。
    呜呜呜……
    近距离听到那声法螺显得无比刺耳,如同鹰隼一声尖利的鸣叫。
    这时候四个少年人悄悄站起来,仔细打量着广场南北两头的巨石建筑,粗犷霸气的建筑风格完全不同于城内宫廷结构,他们不知道这种风格来自于何处,但充满奇特情调的风格让人过不难忘。
    四人顺着台阶拾级而上,忽然停在宫殿外围的白色的巨石柱前发呆,四个人合抱都围不住的巨石柱给他们带来完全无法想象的冲击力。
    那么大的石柱子从哪找到的?怎么运到长安城的?又是怎么竖立起来的?
    偌大的石头建筑高十几丈的台阶,用什么方法搭建起来的?
    一个个谜团遮挡住他们的双眼,原以为自己已经摸清大汉帝国的经济实力,可当他们看到眼前的巨石建筑,才发觉自己好像算错了。
    “汉人到底有多强?为什么会这么强?这与父王的描述完全不同,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卫右渠百思不得其解,他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必须弄清楚其中缘由再离开汉地,皇帝驾崩新帝登位是难得的机会,过了这个村可就不一定有这个店了。
    执勤的汉军瞥了一眼,对四个衣着华丽的乡下土老冒视而不见,他们仍然沉浸在震撼之中。
    几十丈的神殿拔地而起,纯白的大理石犹如白雪般耀眼,夕阳下染上一层厚厚的霞光,群山如黛,夕阳如火,晚霞如血,神殿犹如血火加身,寂静中散发着惊心动魄的美。
    踏入神殿,两侧墙壁上惟妙惟肖的壁画、雕刻又一次带来强烈的震撼。
    仔细瞧过去,那分明是一个民族的传奇史诗。
    开篇第一副画,巨人跪坐着伸出双手望着日出之地,仿佛正在歌颂伟大的太阳,巨人的部族向着日出之地艰难跋涉。
    诗篇的名字叫做夸父追日。
    四个人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里读出惊讶和畏惧,夸父追日的传说广泛流传于各族之间,至少在刚脱力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石器时代)就已经成为各部族的重要神话。
    汉人的神殿把夸父追日放在第一篇,意义是在告诉所有人,他们才是夸父的后代吗?
    他们悄悄的咽下口水,顺着一幅幅壁画向后看,从三皇到五帝最后停在大禹王的大夏旗帜上,那些花鸟虫篆看起来是那么的奇怪,可是四个人分明看到各自部族古迹上的文字,那是两千年前上古时代的古文字。
    几万个部族首领屈服在夏人的大纛之下,孔雀翎旗上大大的夏字,那就是传说中汉人的首个王朝,方圆十万里的部族共同认可的天下共主,大禹王。
    四位王太子的脸色唰的一下变了:“他们怎么做到的?”
    顺着图画往下看,商王灭夏,周人西来,又一次打起夏旗,周人自称有夏,对外称华夏,册封诸侯国则称诸夏。
    驺望心惊胆战地说道:“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来这里,赶快走吧。”
    “胆小鬼!既然来了还走什么,我拉着你别想跑。”驺丑扯着驺望的胳膊不松手。
    四个年轻人小心翼翼的向神殿中心走过去,踏入大殿的核心区,看到那金色阳光沐浴下的巨神像犹如太阳散发着璀璨的光辉。
    几百名信徒静静的坐着,仰望着神像上的巨大神灵,那就是传说的中太阳神。
    庄严肃穆的歌声缓缓响起,每个人都在用心歌颂者神灵,歌颂者祖先,歌颂者伟大的史诗。
    “天呐!我看到了什么东西?难道我眼花了吗?”
    “我今天撞邪了。”
    “我……”
    忽然,一个年轻人朝他们缓缓走来,他的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几位王太子好,我叫曹时,代表大家欢迎你。”(未完待续。。)

第162章 史无前例赛马场(一更5000字)
    ps:  人数是小瑕疵,再多就不像话了,总体是个面积缩水一半多的椭圆形未央宫,高墙要比未央宫高许多,厚度还不及城墙上可以并排跑马的宫墙。
    求订阅!
    弥漫在关中的春雨渐歇,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阳光灿烂气候宜人。
    赛马场迎来开幕首演,来自关中七十个县的父老乡亲,驾着自家的四轮马车赶过来看比赛。
    那么大的工程,建了快一年消耗内帑许多,人工许多的大家伙,摆在长安城外人人都可以看到,简直是个绝佳的广告牌,就连长安两市的商人也有半数歇业赶过来看首演。
    郑老带着一族十几家六七十口人,乘着十几辆四**马车赶到赛马场外,进入停车区才发现今天来看首演的人还真的不少。
    “谁说不是,大伙承蒙少府的恩德混上几口饭,这二年日子过的还算顺遂,今年的粮食全都下地发芽了,县尉说多丢些河里的烂泥,山里的腐土做肥料,用上水车浇地保管今年的收成好,沾了少府的光不得来捧个场,以后都没脸出去见人了。”
    照看赛马场几十个停车区之一的丁老头,恰好是郑老的熟人,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扯着各自家里的家长里短。
    像丁老头这样的老家伙,在乡里资历还够不着三老,里正又不愿意去费那个神,被少府的属官找到安排了个看停车场的闲差,每个月的俸禄和里正差不多。胜在工作轻松自在,各家的马车停在这儿不怕被偷,敢偷马车被逮到立刻扭送到边郡做刑徒。
    丁老头看重的是赛马场毗邻神殿广场。遛个弯就跑到神殿广场玩一会儿,开春没多久神殿广场四周开始打地基建房子,估摸着是要在附近弄些新建筑,他觉得应该是有大家伙要造起来。
    郑通打发家里的小子排队买票,女眷和孩子们坐在马车里闲聊天,女人们的话题离不开香水丝袜和漂亮衣裳,几个大老爷们就聚在一起讨论赛马场的新鲜消息。
    “你说赛马场到底是要干什么用?偌大的圈子不用土围子垒砌。偏偏要用上好的青砖和生料水泥,造出来的建筑风格怪异像一个个石拱桥,里面安置的座位一百多万个。难道是用来给咱们坐的?”
    “你别管,少府给咱们口饭吃不容易,赛马场万一给办砸了,大家的好日子就彻底完了。以后你到哪去找个管饭给粮的工?”
    几个汉子闷着不吭声。牢骚归牢骚,没人想着少府把赛马场给弄的不像样,可他们还是担心那么大的赛马场万一用不了岂不是大亏特亏。
    今天是朝廷五日一次的沐休。
    丞相卫绾的马车早早的停在赛马场外的专用停车场,跟随他来的朝中的三公九卿,在朝的千石以上高官来了七八成,只有少数丢不开事的人无法来到现场,低级官僚来的更是数不胜数,全长安的官僚十之七八都云集于此地。
    可谓盛况空前。
    “见过丞相!”
    “呵呵。诸公有礼了。”
    卫绾一身便装打扮,神情轻松自然。毫不见前些日子备受打击的样子,他带着家里的老伴和女儿女婿,还有五岁的小外孙和两岁的小外孙女。
    直不疑也把夫人和家里的小子带出来,三公九卿家家都带着亲眷,把这趟观礼当作普通踏青旅游,至于赛马场是好是坏没几个人上心。
    “成功又能怎样?一场表演还能翻了天不成?”廷尉牛抵穿着宝蓝色新式汉服,头戴宝蓝色的发冠,黑发长髯俨然是个有德之人。
    三公九卿们半数报以微笑,太常许昌干笑一声拱拱手离开,太仆王辟方、卫尉庄青翟、将作大匠张预陆续离去,他们本不属一路人,何必强颜欢笑做友好状。
    郎中令贺回首看了眼众人神情各异,得意地说道:“各位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烂泥扶不上墙罢了,选择支持平阳侯曹时将是他们最大的错误!”
    “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既然做不成朋友,那就做敌人。”
    “我是实在不明白,太皇太后亲临赛马场坐镇,他们还要做什么无谓的挣扎呢?”
    上卿们半数表示嘲讽,小半表示不解,还有小半沉默不语。
    朝堂之争从来是血淋淋的,最是容不得妇人之仁。
    汉初开国,酂侯萧何和平阳侯曹参可是多年老兄弟,两人为了功劳座次和丞相宝座还不是闹的撕破脸,老兄弟多年情谊一朝散尽。
    不仅是简单得罪,酂侯萧家在萧何死后,立刻陷入无穷无尽的麻烦里,上到高后吕雉下到功勋列侯,没有一个想看到萧家屹立在朝堂之上,即使明知萧家有几个小子才华不凡,依然下了狠心把萧家踢出长安,至今五十年整整两代人,萧家的影响力早就被功勋列侯清理的干净,人们再也记不起开国功臣萧何的后人。
    曹时和卫绾撕破脸开战,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开始了,长安阴云密布气氛压抑的让人窒息。
    此时,卫绾的决心,恰似几十年前曹参的决心。
    彻底打垮曹家,把曹时和他的党羽一起踢出长安,同时终结太皇太后和皇帝的战争,战果当然是太皇太后大获全胜,卫绾大获全胜。
    中尉张欧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