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唐朝大宗师 >

第29章

唐朝大宗师-第29章

小说: 唐朝大宗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逸民见此,不在说笑,四下打量一番,爽朗地笑道:“秦公子,你可真有本事,竟然在长安城能买下如此豪宅!”
  “宋大哥,快快进屋!”秦轩不想说出赏赐之事,直接忽视宋逸民的话,摆手道。
  走进厅堂,方坐下,宋逸民便开口道:“我今日前来,一是前来瞧瞧秦公子的新宅,二来,是应小翠之求而来!”
  秦轩侧面看着站在一旁的小翠父女,疑惑地问道:“小翠?何事?”
  小翠咬着嘴唇,言辞恳切道:“秦公子,我父女二人是来报答当日之恩,愿在府上为奴为婢!”
  秦轩看着小翠父女,心道:这二人都是宋府下人,我若是同意有点难看。当即回道:“些许小事,无须放在心上!”
  小翠闻言,当即拉着父亲跪在地上,泣声道:“求求你了,秦公子!小翠在宋府实在待不下去!自从夫人之事发生之后,宋府其他下人无不对我父女二人指指点点,今番老爷已经答应了,只求秦公子收留我父女二人。”
  宋逸民也在一旁帮衬道:“秦公子,你就收下他们吧,在我府上,她二人却是难以再待下去!”
  秦轩面露难堪之色,小翠父女又一个劲地磕头,最后无奈道:“那好吧,你二人就留在府中吧!”
  小翠父女急忙欣喜道:“谢公子!”
  “好了,赶紧起身吧,小翠,以后在下伯母就交给你照顾了,至于你父亲,就帮忙看着门房,如何?”


第040章 斗文大赛

  腊月中旬,东市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到处都是采办年货之人。
  “王兄,你可曾听说,东市几日前新开了一家醉香楼。据说,所卖酒水清澈如水,清香四溢!”一位锦袍环身,面色俊朗,颇有书生意气的年轻公子,得意洋洋对身边另一书生打扮之人说道。
  被称作王兄的书生,侧目瞥了一眼那人,满目鄙夷道:“自然有所耳闻!在下不但知道所卖之酒唤作汾清,还知道醉香楼将于五日之后举行斗文大赛,头三甲各有不同奖励!”
  锦袍书生闻言,有些惊讶。“王兄,你怎知醉香楼欲举行斗文大赛?”
  王姓书生冷笑一声,随口道:“在下与侯府二位公子是至交好友,得知这些消息不足为奇!”
  锦袍书生激动道:“王兄不如今日你我便去醉香楼转上一遭!”
  “正有此意!”
  醉香楼,便是秦轩所开设的酒楼,取自“酒醉书香”之意。二位书生来到醉香楼门前,望着络绎不绝的客人进进出出。锦袍书生感叹道:“王兄,这醉香楼汾清,竟然引来这么多人前来!”
  王姓书生,脱口而道:“不仅是为品尝汾清,多半是前来探底的!”
  锦袍书生不解道:“探底?”
  “醉香楼斗文大赛,诸多文人才子知晓。只是,斗文大赛分为三关,第一关最为简单,就是猜谜;第二关没有些文学功底,怕是只能止步于此,是为即兴作诗;至于第三关么……”说到此处,王姓书生摇摇头,叹气道:“恐怕知道之人寥寥无几啊!”
  锦袍书生疑惑不解。“为何如此说?”
  “在下也不曾得知,这醉香楼只向外透露了前两关!”
  皇宫,御书房。太宗端坐龙椅,面容和煦道:“这个秦轩,酒楼方开张,便搅得满城风雨!”
  房玄龄闻言,微微上前,笑道:“群英荟萃,斗文大赛,千两之奖,此举不说整个长安自负文才之人趋之若鹜,也是人尽皆知啊!”
  太宗眼珠一转,道:“房卿,你说如此盛举,朕若是不去,是不是有些可惜?”
  房玄龄表情瞬间凝滞,急道:“不可!陛下若是前去,岂不让参赛文人有所拘谨,怕是于斗文大赛无益!”
  太宗听到房玄龄之言,板着脸,冷哼道:“难不成朕便不能前去观瞻一番?”
  房玄龄心中叫苦,嘴上言辞灼灼道:“陛下乃是九五之尊,天之骄子,岂能前去那等嘈杂之地!”
  太宗依旧不悦,冷言道:“天之骄子?朕难道便不能与民同乐?”
  房玄龄吞了一口吐沫,无奈道:“若是陛下执意前往,只能微服而去!”
  太宗嘴角瞬间微弯,笑道:“微服便微服,朕还不欲告知秦轩,朕之身份!”看到房玄龄依旧面带愁色,脱口又道:“房卿,无须担心,朕定会精心乔装,怕是那时连房卿也认不出朕了!”
  房玄龄微微摇头道:“如此甚好!”
  太宗明显兴致十分旺盛,轻声嘀咕道:“此次前去,最好带上长孙爱卿!”
  五日之后,晌午刚过。太宗精心乔装一番,便带着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微服而来。
  走进酒楼,顿时耳边充斥着嘈杂的声音,不少文人认出房玄龄与长孙无忌,都上来施礼攀谈,待打发走众人,太宗笑呵呵随意道:“不曾想,你二人在士子之中,名气还不小!”
  二人听闻,面色窘迫,便欲道错。太宗急忙拦住二人,沉声道:“莫忘了,朕……老夫今日只是你二人好友秦天!”
  三人四下观望一番。见酒楼北墙挂着四排灯笼,分别为最顶一个,二层两个,三层五个,四层十个。太宗转头看了长孙无忌一眼,长孙无忌心领神会。拽着一旁的书生问道:“这位公子,这四排灯笼是何意?”
  书生转头,认出长孙无忌,连忙施礼道:“长孙大人!四排灯笼,分别是天地玄黄四组谜面。从顶到底,由难到易。若是有人欲要猜谜闯关,只需道出哪一组,第几谜。便有酒楼伙计取下灯笼,当众读题,答对者便能上二楼继续挑战,错者便无缘上楼。”
  太宗听到书生解释,微微而笑道:“天地玄黄,由难到易,这个提议不错,有些新颖!”转头看着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道:“此次,咱们三人可是要逐层瞻观,眼下只好闯关上楼!你二人还不快上前一试,难不成我等三人连二层都不能上去?”
  长孙无忌与房玄龄对视一眼,相互点头之后,指着第二层左边一个,对一旁的伙计道:“地组一谜!”
  一旁众人见此,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这人是谁?竟然敢选地组!”
  “这人你都不知?这是长孙无忌长孙大人,选择地组有何不妥?”
  “就是,长孙大人在我朝也算学识渊博,区区地组自然不在话下!”
  酒楼伙计此刻也知道长孙无忌的身份,小心翼翼地取下灯笼,一板一眼读道:“明月照纱窗,谜底乃是人名!”
  众人皆低头沉思,长孙无忌只是稍作思考,便脱口而道:“诸葛亮!”
  众人闻言,无不恍然大悟道:“可不就是么,明月照纱窗,可不就是诸格亮!”
  太宗哈哈而笑,道:“此谜出得确实玄妙至极啊!这斗文大赛果真趣闻无穷!”转头看着房玄龄,示意道:“房兄!”
  这一声“房兄”,虽说是之前商量好的,可传进房玄龄的耳朵,还是芒刺在背,纠结万分。形态拘谨上前,指着二层右边的灯笼道:“地组二谜!”
  众人又四下讨论。
  “快看,房相也选的地组,毫不示弱啊!”
  “不过,和房相、长孙大人一同来得那长须飘飘之人是谁?”
  “谁知道呢,估计是二位大人的好友!”
  酒楼伙计何时见过这般场面,先是长孙无忌,又来房玄龄。取下灯笼,吞了一口吐沫道:“千古旧宅,谜底仍是人名!”
  言毕,酒楼顿时鸦雀无声,无不低头思量。更有甚者,欲先于房玄龄之前,道出谜底,抓耳挠腮,苦思冥想。太宗思考片刻,仍毫无头绪,长孙无忌亦是眉头紧锁,房玄龄闭目思索良久。
  突然太宗惊道:“朕……真难,老夫已知谜底!”说话间,颇为得意地看着房玄龄二人,心中一阵腹诽:往日皆是你二人比朕急智,今日朕终于扳回一城!
  怎奈,房玄龄此刻也是想通谜面,猜出谜底,微微摇头道:“谜底竟然是老夫,真是有意思!”
  太宗顿时有些泄气,轻轻拽着下巴处黏粘的假须,直接上前对着伙计,脱口而道:“天谜,老夫选了!”
  伙计心道:二位大人带的什么人,竟然敢选秦公子出得最难之谜。取下读之:“浅滩干涸,字谜!”
  半晌过去,整个酒楼一层依旧悄然无声,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几乎是同一时间猜出谜底,对视一眼,微微点头,长孙无忌装作不明就里,开口道:“秦兄,此谜实在太难!”语气恳切,尤其是“难”字更是加重了几分。
  房玄龄附和道:“确实太难,老夫也不知谜底!”
  太宗闻言,知道这二人有意向自己提示,只是莞尔一笑,直接说道:“此谜确实太难,谜底便是这个‘难’字!”
  待伙计确认之后,三人在众人惊愕的表情中,缓缓上楼。
  走至二楼,便有三三两两当朝官员之子,看见三人,急忙上前施礼。房玄龄与长孙无忌一一回话,便统统打发掉。
  环顾四周,看到一道折来折去的屏风。经过打听,原来这屏风每拉开一折,便有一题。
  长孙无忌笑道:“房相,在第一层是老夫先来,这第二次便由房相先请吧!”
  太宗也出言赞成道:“恩,当是如此!”
  房玄龄直接上前道:“帮老夫拉开一折,老夫试试!”
  周围原本参赛的文人公子,见房玄龄欲闯关,直接围了起来。待酒馆伙计拉开屏风,众人侧目,只见上书:“雨后池塘”
  房玄龄拂袖而立,闭目而思,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开口吟道:“房前翠柳弯碧水,雨后红霞秀青山。清波却是谁吹皱,只见鱼儿戏云间。”
  言毕,太宗双手一拍,轻喝道:“好!好一副鱼儿雨后戏水图!”
  众人纷纷上前恭维,房玄龄摇头摆手道:“涂鸦之作而已!”转头看向长孙无忌道:“长孙大人,该你了!”
  待到酒馆伙计拉开下一折屏风,众人看向屏风,上书:“初春明月夜”
  许是受到房玄龄悠然之意的影响,片刻之后,长孙无忌开口道:“春梳翠柳溪为镜,夜赐新花月作纱。难得偷闲多半刻,悠然笑把美人夸。”
  一旁众人不管是真明白,还是压根就没听懂,反正皆是“好”字出口,赞声连连。
  轮到太宗作诗,酒馆伙计轻轻一拉屏风,赫然四个字:“精忠报国”
  太宗微微而笑,开口道:“为何轮到老夫,便不是闲情逸致,非得战场厮杀呢?”
  房玄龄打趣道:“许是上天懂得咱们三人心中所想!如我,平生最大的愿望,便是悠然闲居。如长孙大人,就希望美人在怀,饮酒作乐。如秦兄,怕是只能为国呕心沥血!”
  房玄龄言毕,长孙无忌伸手指着房玄龄摇头道:“你呀——何时学会这般饶舌!”
  太宗哈哈笑了几声,转而思索,良久,方才开口道:“一任君王意,三番纵马行。但使他乡葬,惟将壮志铭。”


第041章 对仗之说

  三人迈步上楼,只见三楼楼梯口,围着四五位文人才子。
  凑近一看,只见墙上悬挂一块木板。定眼细瞧,木板上写道:“余观盛行之诗文,皆是音律相和,或四或八,成五成七,无不直抒胸臆。今思量,若仅有上下二句,摒弃五七之说,却又严依平仄,再使词性相对,莫不是又一文字形式。”
  三人心中默读至此,无不心生钦佩,暗赞几声,又接着看向木板。“余经深思熟虑,暂且命其为对仗。试举一二,诚与诸君探讨。”
  顺着秦轩所画箭头,看到三幅对联。
  “骏马奔驰,走啼嫌月远;雄鹰展翅,嘶鸣恨天低。”
  “走马观花花似锦;行云流水水无声。”
  “古寺青灯作伴,倾负韶华只为修成正果;小楼明月相随,解怀往事皆因看尽红尘。”
  太宗读完三联,嘴角浮现一丝微笑,开口道:“这个秦轩,归纳的对仗确实有几分味道。”
  房玄龄笑答道:“不错,看来此子腹中文墨确实不少!”
  长孙无忌闻言,微微摇头道:“只观几句所谓的对仗,又岂能草率下结论?”
  太宗闻言,转头提议道:“不如等下见到此人,咱们三人考试一番,如何?”
  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异口同声道:“好!”
  商量作罢,三人并肩而进。
  此刻,秦轩正坐在一把胡椅,心中欣喜:我真是个人才,看看这几天,酒楼人声鼎沸啊,钱财滚滚啊!突然瞥见房玄龄三人,连忙起身上前迎道:“房相,忙里偷闲,过来瞧瞧?”
  房玄龄上前一步,摇头道:“哪有贤侄这般逍遥!”转而伸手指着太宗介绍道:“此乃老夫好友秦天,听闻贤侄在此举办什么斗文大赛,专程前来看看!”
  秦轩闻言,连忙施礼道:“秦老!”
  太宗轻轻摆手道:“无须多礼,今日咱们以文会友,没有诸般规矩!”
  房玄龄又指着长孙无忌道:“这位亦是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