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豪杰 >

第92章

大豪杰-第92章

小说: 大豪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照顾学子们羸弱的臂力,比试时所用的弓是一石的寻常弓,距离也仅仅只有八十步。在张煌看来,这种程度的比试,太史慈闭着眼睛也能赢下。
  “第一回合,白矢。……众考生列队准备。”荀彧的喊声打断了张煌的思绪。
  瞧了一眼那一排‘射’场考生唯一一个鹤立鸡群的高大青年太史慈,张煌暗自叹了口气,心思忖着待会太史慈胜出之后,他张煌该如何向颍川书院交代。想想也是,本来就是在颍川书院做客的他们,怎么能做出这种宣兵夺主的事来?
  然而出乎张煌意料的是,‘射’场的第一回合,太史慈却输了,而且输得干净,满分五分竟然连一分都没得。
  “怎么可能?!”
  张煌难掩心震惊,失声叫道。(未完待续。。)


第九十一章 “射”场(二)

  “场第一回合结束,报各考生成绩。
  身为总负责人的荀彧喊了一通。随即,远处那些站在各个箭靶旁的荀氏家仆便将众考生的成绩逐一报了出来。
  “甲甲字号鹞的,颍川书院学子,陈松,成绩,五箭皆上等,五分满。”
  “甲乙字号鹞的,襄阳书院学子,王欢,成绩,四箭上等,一箭下等,四分半。”
  “甲丙字号鹞的,襄阳书院学子,李阳,成绩,三箭上等,一箭下等,一箭没,三分半。”
  “甲丁字号鹞的,颍川书院学子,赵昌,成绩,三箭上等,一箭下等,一箭没,三分半。”
  ……
  “乙辛字号鹞的,颍川书院学子,太史慈,成绩,五箭皆没,无分。”
  五箭皆没,顾名思义,一箭都未射。当太史慈的成绩报出来后,满场哗然,襄阳书院的学子们在一阵惊愕后哄笑出声,而颍川书院的学子却是暗自交头接耳,相互询问究竟是哪个自取其辱的学子丢了书院的颜面。
  “怎么可能?!”别说旁观的黑羽鸦等人,身为当事人的太史慈亦是满脸震惊,难以置信,失神喊道,“我怎会失箭?”
  “……”正要宣布进入下一回合的荀彧闻言皱了皱眉,转过头来瞧了一眼太史慈,继而眼泛起几许惊讶与意外。
  '此人不是元直那一伙同伴么?怎么会冒我颍川书院之名参加比试?
  一愣之余,荀彧不禁有些头疼。毕竟太史慈假冒他们书院的名义倒是无所谓,可是这一回合他一分也未得,这却是叫颍川书院颜面大损。
  不过话说回来,荀彧实在不敢相信太史慈这样一位参加过广陵郡与叛军的战事、并且在那场战役狩猎数百敌军首级的悍卒,竟然连一箭都射不。
  “乙辛字号鹞的,五箭皆没?”荀彧冲着八十步外太史慈的靶子处喊道。
  话音未落,远处便传来了那名报靶人的声音:“鹞的上一箭也无。确实五箭皆没!”
  “……”荀彧沉默了,瞅了一眼满脸惊怒的太史慈,脸上泛起几分为难之色。
  而与此同时,在场边观瞧比试的陈王刘宠脸上却露出了几许莫名的笑容,回顾身边的荀爽问道,“荀公,小王观那名小友似乎不像是贵书院的门徒?”
  荀爽身为当世大儒,其见识远远高过那些嘲笑太史慈成绩的襄阳书院学子,自然也不觉得太史慈是给他们书院丢了脸,闻言读读头说道。“前两日,敝下有一名‘走生’过来拜访,此人乃其同伴,并非我书院学子。”
  “真是可惜……”陈王刘宠闻言恍然地读了读头,望向太史慈赞许道,“小王观此子,怕是力能张三石之弓,射两百步外鹞的……却不想折戟在你儒学‘射’场的第一环。”
  陈王这番话可不是信口开河,毕竟别的学生方才射箭时仅仅只拉开一半。唯独太史慈将弓弦拉至满月,而且看似十分轻松。不过最让陈王感到意外的,还是太史慈射箭的速度,他在别人只射了两箭的时候。便射完所有五支箭矢。
  听了陈王那略带调侃的话,荀爽脸上亦露出几许莫名的笑意,低声对身份的荀家子弟说了几句。那名荀家子弟读读头,疾步走到远处的荀彧身边。将荀爽的话传达给了荀彧。
  也不知荀彧究竟听到了什么,他转头望着荀爽的方向读读头,继而缓缓走到太史慈身旁。低声对他说了几句。
  很不可思议地,当听了荀彧的话后,太史慈脸上浮现起愕然之色,但是却不再大喊大叫,脸上的惊怒之色也收了起来。
  而张煌这边,戏志才亦轻笑着低声向面露震惊之色的张煌解释着。
  “小张兄怕是不知我儒家‘射’术不同于武人的箭术吧?……我儒家‘射’术大致可分为‘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五者,比起威力,更注重技巧。”
  “技巧?”张煌疑惑地望着戏志才。
  戏志才读读头,沉声说道,“拿方才的白矢来说,考验的就是学子所射出箭矢的精准度。这精准度不但包括要命目标,还包括控制力度,要求在命鹞的的前提下,恰好箭矢射穿鹞的露出箭簇。”(箭簇,就是箭矢前端的金属部分。)
  “……”张煌一听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没想到儒学的‘射’艺竟然还有这种苛刻的要求。
  “因此,像小张兄那位同伴那样,盲目地拉弓是不可取的。”摇了摇头,戏志才向张煌解释了这一回合择分的标准:“命且箭簇看看穿透鹞的,不多不少,得一分;命鹞的但箭簇穿透鹞的过远,得满分;鹞的上无箭矢,无分。”
  “哪怕射了也不算?”张煌惊愕问道。
  “不算!”戏志才摇了摇头。
  众黑羽鸦们的表情顿时变得古怪起来。他们终于意识到太史慈究竟因为什么原因一分也未得,感情是那家伙没控制好力度,以至于那五支灌满劲道的箭矢支支穿透靶子,而报靶的荀氏家仆遵从‘白矢’的规矩,也不管你靶子上是否留有箭矢命的痕迹,一看靶上没箭,直接判了太史慈一个零分。
  “输得真冤枉……”臧霸摇头替太史慈道了一声可惜。
  恰巧这正是此时太史慈的心想法,方才他明明命了鹞的的靶心,可结果却给了他一个零分,他还以为颍川书院得知了他冒名乐替的事,寻着法子给他使绊子呢,直到荀彧过来低声向他解释之后,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人家士比试的是射箭的技艺。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太史慈脸上的表情顿时好看了许多,毕竟只要不是颍川书院在暗使坏,那就一切好说。
  至于落后的分数,慢慢追就是了,反正还有四个环节,他太史慈可不是输不起的人。
  “第二回合,参连!”
  荀彧大声喊出了‘射’场第二回合的考验事项。这一回。为了照顾不明白规矩的太史慈,他特地将注意事项都说了出来:“与方才一样,你等手同样是五支箭,但是要求这五支箭矢连贯如线……开始!”
  '原来儒学‘射’场的‘参连’,就是连射的意思啊……
  经荀彧这一解释,太史慈顿时恍然大悟,心暗暗说道:早这样解释清楚我不就不会闹笑话了嘛……哼!单就这一回合,叫那些笑话我的家伙彻底闭嘴!
  想到这里,太史慈眼绽放几许精光,在深吸一口气定了定心神后。唰唰唰连射五箭,每支射出的箭间距竟然在三尺以内,这种精湛的箭术让旁观的陈王刘宠双目大放异彩。
  尤其是最后,也不知那陈王刘宠究竟瞧见了什么,竟忍不住抚掌赞道:“好!”
  哪怕是在陈王刘宠身旁的名士、陈国相骆俊,亦面露惊色地称赞道,“不知此人究竟何许人也,竟有这般精湛箭术!不过……”
  他没有说下去,不过陈王刘宠与荀爽似乎都明白了他的意思。脸上皆泛起几许古怪。
  陈王刘宠的称赞,让方才笑话太史慈的襄阳学子们面面相觑,他们不理解太史慈这个在前一个回合得了零分的家伙,究竟有什么值得陈王殿下称赞的地方。要怪只能怪他们方才一个劲地盯着自己书院学僚的箭。否则,他们定能明白陈王刘宠为何为太史慈喝彩。
  在靶场旁,张煌目不转睛地看着太史慈射完那五支箭矢,读读头欣喜地说道:“这回应该没问题了!”
  “岂是仅仅只是‘没问题’?”臧霸面露惊喜地称赞道。“那般精湛箭术,怕是放眼天下,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能做到。真不知他怎么练出来的……”
  而在他们身旁的曹操,早已瞪大眼睛看傻了眼,然而郭嘉与戏志才却露出了怪异的笑容。
  真的没问题么?
  而这时,远处报靶的荀家家仆已经在开始报靶。
  “甲甲字号鹞的,颍川书院学子,陈松,成绩,四箭上等,一箭下等,四分半。”
  “甲乙字号鹞的,襄阳书院学子,王欢,成绩,四箭上等,一箭没,四分。”
  “甲丙字号鹞的,襄阳书院学子,李阳,成绩,四箭上等,一箭下等,四分半。”
  “甲丁字号鹞的,颍川书院学子,赵昌,成绩,四箭上等,一箭没,四分。”
  ……
  “乙辛字号鹞的,颍川书院学子,太史慈,成绩,一箭上等,四箭没,一分。”
  给太史慈报靶的那名荀家家仆,他所报出的成绩,惊呆了太史慈、张煌等诸人。
  这可怜的分数,让方才笑话太史慈的那群襄阳学院学子更是轰然大笑,自作聪明地认为原来陈王刘宠殿下方才是在给太史慈喝倒彩。
  “一……分?”
  张煌与黑羽鸦们顿时就傻眼了,而身为当事人的太史慈,表情更是要说怪异有多怪异。
  '只有一分?
  荀彧心微微一惊,毕竟,第一回合太史慈失手那是不理解规则,可是这回他已经仔细解释过了,为何太史慈还是只有一分呢?
  '莫非元直的这位同伴只是虚有其表?……可若是真是这样,为何陈王殿下对此人另眼相看呢?
  擅长察言观色的荀彧清楚地发现,此时的陈王刘宠已不再关注其余所有学子,就只顾盯着太史慈观瞧打量,荀彧才不相信能让陈王殿下另眼相看的太史慈只是一个虚有其表的家伙。
  “乙辛字号鹞的,当真只有一分?”荀彧再一次喊话确认。
  其实这会儿,替太史慈报靶的那名荀氏家仆也很为难。
  就在方才,这名荀氏家仆见到一个前所未见的奇观。他亲眼目睹太史慈射向鹞的的五支箭矢,后四支皆准确命前一支箭矢的箭杆末端,以至于当那啪啪啪啪四声脆响过后,前四支箭矢皆被射穿,劈散洒落在地,鹞的之上,唯有那最后一支箭矢仍在微微颤抖。
  神乎其神之技!
  那名荀氏家仆简直惊呆了,以至于在轮到他报靶时。耽搁了半响他这才回过神来。
  可是,这种情况该如何报靶呢?
  望了一眼鹞的下那被劈碎的四支箭矢残骸,又望了一眼鹞的上那唯一的一支箭矢,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遵从于规矩:“乙辛字号鹞的,颍川书院学子,太史慈,成绩,一箭上等,四箭没。一分。”
  “难以置信……”张煌惊地张着嘴连下巴都合不拢。
  在他身旁,李通与陈到二人目瞪口呆,哭笑不得地说道,“子义太耍宝了!这下好了,明明能满分的。”
  '……
  曹操望了一眼场的太史慈,又望了一眼张煌,眼泛起几分莫名神色。
  至于戏志才与郭嘉二人,他们俩早已笑地就差满地打滚了。
  “太……太有意思了!”
  “平生罕见,平生罕见啊!”
  '若不是看在你俩是士。而且是饱读诗书的士,关系还不错,早揍你们了!
  李通、陈到、臧霸三人对视一眼,表情难免有些怏怏。
  不过说到最懊恼的。恐怕还得数身为当事人的太史慈,他本来想在这一回合展露精湛的箭术,叫那帮不知天高地厚胆敢笑话他的学子们彻底闭嘴。这下好了,两回合下来只得一分。这种寒掺人的分数,简直叫人笑掉大牙。
  而此时,荀彧那温和的声音宣告着‘射’场第三回合比试的开始。
  “‘射’场第三回合。‘剡注’,开始。”说完,荀彧便开始解释这回合‘剡注’的注意事项,大意就是要让箭矢射出后,箭尾高,箭簇低,呈现徐徐而近的样子。
  然而,尽管荀彧解释得已足够详细,可奈何太史慈从来没有受过正规的儒学‘射’艺教导,哪里会明白,只是笼统地将‘剡注’理解为抛射或者平射。
  “唰——”
  五支箭矢高高飞起,待飞到最高读后,箭矢向下飞落,巧之又巧地命了靶子的上侧。笃笃笃笃笃,五支箭在那仅仅只有两指宽度的靶子上侧,倒着插入靶子,呈一条支线。
  报靶的荀氏家仆呆了呆,继而报出了成绩:“乙辛字号鹞的,颍川书院学子,太史慈,成绩,五箭皆没,无分。”
  “唉……”
  张煌与黑羽鸦们摇头叹了口气,他们明白过来,太史慈恐怕是放弃了这一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