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豪杰 >

第225章

大豪杰-第225章

小说: 大豪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在光武帝刘秀的年代,第五宫元这个老头便已投入前者的麾下,助他平定了天下大乱。
  正因为这样,第五宫元的地位与威望非常高,光武帝之后的历代天子都是将这个老头奉为上宾,视为叔伯辈。
  这样的老妖物。不是他能够轻易触动的。
  于是乎,何进打消了对付第五宫元的念头,转而去拉拢像袁绍、曹操、鲍鸿这几个西园禁军中的校尉们,使得这桩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看似何进是咽下了这口气。但是董卓却能看出来,何进与宦官以及不知为何支持张让的第五宫元之间,肯定会有一场恶战。
  因此,知晓张煌跟第五宫元有仇的董卓,立马写信将张煌召来了雒阳。
  毕竟他很清楚张煌的强大,尤其是张煌体内所寄宿的妖魂“燚乌”。那股仿佛能浸入魂魄的气息,甚至让他体内的“九婴”都感到忌惮与不安。
  当然并非全部都是董卓的善意与私心,另外一部分则是何进私底下的吩咐:徐徐招募拥有强大力量的武人。
  这使得董卓更加肯定了他的猜测。
  对于董卓的邀请,张煌自然不会拒绝。毕竟他目前所做的一切大部分都是为了日后能够杀死第五宫元为义父报仇,而如今当朝的大将军何进与第五宫元产生了矛盾,推波助澜才是他的做法。
  商议定了,也接受了董卓的邀请暂时居住在他府上,仍旧以张绣的名义,心情极佳的张煌终于可以暂时放下心中的重担,到街上走走逛逛,领略一下雒阳的风采。
  毕竟上一回来时,张煌还未定下心来逛就因为一系列的变故导致最后被赶离了雒阳。
  这桩事现在回想起来,张煌仍感觉有些心惭不已。
  唯一有所顾虑的,恐怕就只有悬浮在天空中的那些名为浑天仪的玩意了。
  倒不是害怕会有什么麻烦,毕竟有董卓作为桥梁,张煌他目前也算作是大将军何进一党的人了,相信轻易不会有人会去招惹他。
  除非是第五宫元……
  不过仔细想想,张煌并不认为像第五宫元那样自持身份的人会在雒阳大街上对他不利。
  然而转念再一想,张煌对此也没有什么把握,毕竟他对第五宫元了解得太少了,根本不清楚对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应该不至于吧……”
  张煌抬着头注视着那仿佛乌云一般笼罩着上空的浑天仪,喃喃嘀咕。
  而就在这个时候,忽然有人一拍他的肩膀。
  张煌吓了一大跳,整个人惊地险些跳起来。可让他猛然回头定睛观瞧时,他这才松了口气。
  不是第五宫元,而是一个旧相识,一个日后会雄踞北方的霸主,曹操、曹孟德。
  而曹操身旁的硕壮年轻人,不必多说,自然是追随曹操、并且格外忠诚的夏侯氏族人,夏侯惇、夏侯元让。(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四章 西园禁卫:天子的制衡

  【ps:看了“**小三”两天前的提醒,今天终于反应过来有两个二百零一章,纠正回来。嘛,虽然迟了点,总比没有好。】
  “张小兄弟,别来无恙啊。”
  看着满头冷汗、如临大敌的张煌,曹操颇有些哭笑不得。心说不曹某不就是拍了一下你的肩,有必要用这种充满杀气的眼神盯着我么?
  不过曹操也看得出来张煌的杀气并非是冲着他而去的,因为张煌在看见他后脸上露出了错愕之色,旋即眼中的杀机也就退得干干净净,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如释重负的神色。
  “原来是孟德兄。”张煌兴意阑珊地拱了拱手,刚才冷不防被曹操一拍肩膀,他还以为是第五宫元呢,被吓了一大跳。
  见此,曹操好奇说道:“张小兄弟莫非是碰到什么麻烦事了?要是不嫌弃的话,不如说与操听。……操在这雒阳,应该能说得上几句话的。”
  曹操这句话看似平淡,但是却颇有几分气势。要知道这可是雒阳,达官贵人扎堆的天子脚下,但是不可否认,如今已贵为西园八校尉之一的曹操的确有这个资格。
  “多谢孟德兄……也不是什么要紧事。”
  张煌委婉地拒绝了曹操的善意。毕竟曹操可是日后中原的霸主,他的人情可不是那么好欠的,万一日后曹操有招揽他的意思,若是到时候还欠着他的人情,张煌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婉言拒绝。
  “说起来,孟德兄不是在济南国任职么?怎么会来雒阳?”张煌不动声色地岔开了话题。
  其实对于当初在济南国担任国相的曹操,张煌也是有点埋怨的。毕竟济南国的曹操与济北国的鲍信那是交情不浅的挚友。这两人联手打压青州黄巾,再加上令张煌哭笑不得的泰山寇的态度,青州黄巾的主、副渠帅司马俱与白饶,他俩的处境那叫一个惨,好端端的青州黄巾。竟被打地四分五裂。
  虽然张煌明白各为其主的道理,但想起来时心里还是有点不芥蒂。
  不过曹操倒是没想那么多,见张煌问起,便如实解释:“陛下建西园禁卫,召操等八人回京就职。”
  原来,天子刘宏为了分何进大将军的权柄而建立西园禁军。从士族子弟中挑选翘楚担任要职,以至于曹操本来在济南国干得好好的,因为一纸诏书不得不日夜兼程赶来雒阳赴任。
  “西园禁军,典军校尉?”张煌低声念叨了两句。
  汉朝的校尉,品秩是要高过杂号将军的。
  在军方的武职序列中。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属于第一序列,是武职的巅峰。
  其中,大将军目前由何进担任。
  事实上,汉代的大将军,其职能已不同于秦时期的大将军了,它一般都由外戚贵胄担任,荣耀高过实权,其职能与很多将军衔的武职有冲突与重复的地方。纯粹就看这位大将军在朝中的势力如何、在天子心中的地位如何。
  若是势力大、并且在天子心中的地位高,那么大将军这个武职由于其特殊性便可以插手任何有关于军事、军制的事;反之,那充其量就是一个镶嵌尊贵的虚职了。
  不过话说回来。近代的大将军都由皇帝宠幸的妃子的亲眷担任,因此皇帝爱屋及乌之下对其的评价多半也十分不错,这使得拜大将军衔的外戚十有*都是权势滔天,很少有名不副实的。
  在大将军下,稍次些许的便是骠骑将军。
  由于前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的光环实在太过于耀眼,因此两汉都很默契地将其空置作为纪念。
  再者。因为霍去病的关系,骠骑将军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北伐草原。是两汉中最具“勇武”的武职。它一般不常置,平时也不享有督率兵马的职权。但若是有朝一日朝廷决定北伐草原,那么,骠骑将军便可以无条件率领北军,并且自由指挥任何一支军队参与北伐。
  骠骑将军之下便是车骑将军,它主要是负责征伐背叛,顾名思义是战场上实际操作战役的最高指挥将领。宦党赵忠曾经担任过这个武职,不过最近一任则是皇甫嵩。
  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三者都属于是平日并不负责督率兵马,但一旦战事爆发便可执掌数万兵权的军方最高指挥官。
  车骑将军之后便是卫将军,即卫尉,它与前三个将军位置不同,负责在平时督率军队。在非战事的情况下,他是南、北两军的最高长官,拥有招募、训练、守卫、治安等诸多职能。
  但是只限于在雒阳范围,也仅限于非战争期间,一旦战事爆发,它手中的兵权会由在他序列前的三位将军中的一位接管。
  当然,被接管的军队中不包括南军,毕竟南军负责着雒阳皇宫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不可能轻易调离的。
  这四位职能不同的将军,便构成了大汉军方第一序列的武职,是整个军方地位最崇高、最尊贵的四个位置,不知有多少人做梦都想坐享。
  在此之后,便是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将军,它们平时并没有直接调动军队的权利,但是在战事爆发时,它们会作为大将军、或骠骑将军、或车骑将军的佐将参与战争。
  有实权是有实权,但实权的自由度不高。
  而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将军同属第二序列的还包括四平、四征、四镇共计十二位将军衔,职权相差无几,但后者更多体现在战功卓著的殊荣上,大部分是在战争后进行封赏的,要求比起前、后、左、右四将军更高,并且也有更大的机会能成为坐镇一方的将军、都督,不像前者只能窝在京师,若是没有战事充其量就是一介闲职。
  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中郎将。这类武职比较特殊,尊贵的堪比第一序列的将军,比如“黄祸”期间的卢植、皇甫嵩、朱儁,而反之则比校尉、甚至是都尉还不如,这里就不多做赘叙。
  至于军方的第三序列。种类就更加繁杂了,比如北军的五营校尉,负责守京师城门的城门校尉、虎贲郎的左右仆射、骑都尉等等。
  而如今新添的西园八校尉,也在这个层次。
  这是无论在平时还是战争期间皆手中握有实权的武将。在和平时期,他们负责各自军营内士卒的招募、训练,而一旦战事爆发则直接作为第二序列、乃至第一系列将军的部将、下属。是军方最中坚的中层力量。
  顺便提一句,第三序列还是汉朝军制体系的一个分水岭。
  能熬到这个层次的,几乎都可以得到升迁的机会,但若是熬不到这个层次,那就一辈子与高层将领无缘。只能在都尉等第四序列老实呆着。
  归根原因,无非就是第三序列的武职私塞了太多太多各大世家豪族的子弟,比如曹操曾经的骑都尉职务,便是他老子曹嵩通过关系花费财帛买来的,这种卖官鬻爵的行为由于天子刘宏的关系已在朝中成为惯例,使得世家豪族们都争相为家族子弟买得职位,同时也使得寒门子弟很难没有出头的机会。
  这种世俗豪强掌握着大部分资源的年代,寒门子弟根本没有资格也没有机会成为一方之主。被称为“主公”,充其量只能选择某一位豪族的子弟效忠。
  目前天底下唯二的例外就是张煌与韩遂,但遗憾的是。他们借助的皆是非世俗主导势力,即不被朝廷所认可的叛乱势力。
  除此之外还有泰山寇,日后江东的严白虎等等,说白了,没有足够的威望与社会地位,没有庞大的关系网与没有财帛。寒门中人就算建立的势力也只是一介草寇,很难得到认可。
  回头再提曹操等人“西园八校尉”。这算是在军方第三序列武职中比较特殊的存在,毕竟他们是天子刘宏为了分何进大将军权利而钦点的。况且驻军地点又是在西园这个天子居住的宫廷内院,这使得西园八校尉的地位特殊性更高过他们手中的实权。
  天子驾前近侍禁卫军校尉,这是何等唬人而尊贵的武职!
  想到这里,张煌也不由地有些羡慕曹操,记得当初他们兄弟几个创黑羽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打出名气被朝廷所认可,成为体制内的军队么?
  结果呢,即便没有第五宫元的出现,张煌也仍旧卡在第四序列的地方武将上,若是没有人推荐,几乎很难进入京师。
  而曹操呢?这家伙一出道就是雒阳北部尉,哪怕因为奉公执法得罪了不少达官贵人因此丢了官,他老头子曹嵩也立马给他买了骑都尉的位置,在黄祸中大展头角。
  如今更是不得了,一跃成为最具知名度的西园八校尉之一,不由得让人心生感慨:英雄不问出身,但出身决定起点。
  在这个年代,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干跟身背后有大家族支持,两者的差距实在是天壤之别。
  见张煌用调侃以及略带羡慕的口吻恭祝自己飞黄腾达,曹操不禁摇头苦笑起来。
  他知道,包括张煌在内,诸多不明真相的人都会觉得西园八校尉是他们飞黄腾达的绝佳机会,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西园禁军虽然设置了八名校尉,但总共只有五支军队,分别是上、中、下、典、助五个营,其中上军是主军、其余皆是从军。
  因此,上军除元帅、上军校尉蹇硕外,还有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与右校尉、淳于琼二人作为佐将,协同约束其余四支从军。
  兵力约是两个曲、即一千名士兵。
  中军与下军分别由袁绍与鲍信担任校尉,兵力亦是两个曲。
  而曹操所在的典军,人数仅只有一个曲即五百士兵,主要是负责战时的鸣金、锣鼓等战乐,除此之外还有些许约束五军军纪的职能。
  至于助军,它的人数是五军中最多的,足足有三个曲即一千五百名士兵。但是他们并非全部都是作战人员,他们主要是负责后勤诸事以及援助其余四支友军。
  换而言之,别看西园禁军以及西园八校尉听起来威风,但事实上他们仅仅只有五千人,只是一个“部”级军队而已。相当于当初北军的五个营之一。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