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豪杰 >

第160章

大豪杰-第160章

小说: 大豪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由得,李通等人为方才自己在张煌决定离开后那松口气的举动而羞臊地满脸通红,但是随之而来的,便是他们满腔的愤懑。
  “老大,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太史慈的语气前所未有的滞重,他从未用这种语气跟张煌说过话。
  望了一眼众兄弟满脸通红但眼神愤懑的表情,张煌愣了一下,哂笑说道,“众兄弟们误会了,我没有看不起大家的意思……我黑羽鸦,同心同体,就算我逼你们不许插手这件事,相信诸位兄弟也不会答应的,对吧?”
  “……”听张煌这么说,众人对视了一眼,脸上的表情这才缓和了许多。
  “那首领的意思是……”徐福试探性地问道。
  张煌闻言长长吐了口气,摇摇头说道,“之所以暂时忘却,是因为,咱们,都太弱了……不光是你们,我也是……”
  众黑羽鸦们浑身一震,低着头默然不语。
  “……解散吧。”
  “什……什么?!”众黑羽鸦们难以置信地抬起头来,一脸不可思议地望着张煌。
  “老大,你……你说什么?”平时嬉皮笑脸的李通整个人都在颤抖。
  “我说……”转过头目光炯炯地望向众黑羽鸦们,张煌深深吸了口气,沉声说道,“今日,咱黑羽鸦……解散!”
  此言一出,李通、陈到、臧霸、徐福、太史慈几人均是涨地面色通红,神情激动。
  而就在这时,却见张煌抬手阻止了众人要开口的举措,继续说道,“是暂时解散!……在过去的那些日子里,咱们都显得有些洋洋得意了,但是,这个天下还不是我等可以纵横无阻的……我义父的仇,我终有一日要去报,但不是眼下。如今的我,太弱了……接下来,我会想方设法,更加勤奋刻苦地增强实力,并且……希望众兄弟们也是如此……”
  听到张煌最后一句话,方才还神情激动的众黑羽鸦们顿时就平静了下来,他们显然已经明白了张煌的想法。
  “待我有一日已有资格迎战第五宫元,待有一日诸位兄弟皆已成为一方豪杰……那时候,我会登高振臂一呼,介时,希望众兄弟们,借力量与我!”
  张煌面色凝重地伸出来,平举拳头。
  李通、陈到、徐福、臧霸、太史慈对视一眼,伸出手,用拳头死死抵着张煌以及其他兄弟的拳头。
  “啊!……同生共死!”
  说罢,六个人哈哈哈大笑着,旋即,在一阵久久的对视过后,黑羽鸦六人同盟暂时宣告解散,六个人朝着彼此重重抱了抱拳。
  “诸位兄弟,珍重!”
  “珍重!”
  狠下心,众人转身朝着四面八方离开,只剩下张煌与蔡琰依旧还站在原地,目送着其他人逐渐远去。
  良久,蔡琰幽幽叹了口气,低声说道,“似这般诓骗他们,恐怕日后你等兄弟都没得做……”
  张煌闻言一愣,旋即苦笑说道,“你看出来了?”
  蔡琰默默地点了点头,轻声细语地说道,“第五宫元乃大汉国师,其余三人也皆是身份尊贵之人,若要与他们四人交恶,朝廷必定不会视若无睹。你要杀第五宫元报杀父之仇,就得做好与整个汉朝为敌的打算……也就是,犯上作乱……”说着,她瞧了一眼张煌,幽幽道,“你那几位兄弟皆是有门户的人,你是不想因此牵连他们,叫他们落得个乱臣贼子的下场,是么?”
  张煌苦笑了一下,似乎是默认了。
  见此蔡琰幽幽叹了口气,摇头说道,“你那几位兄弟皆是重情重义的义士,你这样……唉。”
  “大不了日后相见被他们暴打一顿。”张煌故作轻松地笑了笑,旋即自嘲道,“前提是,还有‘日后相见’的机会……找第五宫元报仇,怎么想都觉得没什么赢面。”
  “不错!”一个声音在旁附和道。
  张煌没反应过来,闻言苦笑道,“昭姬,有必要这么打击我么?”
  话音未落,就见蔡琰面色有些惶恐地拉了拉张煌的衣袖,低声说道,“不是奴家说的……”
  “什么?”张煌愣了愣,这才意识到方才的声音并不像是蔡琰。他猛然站过头,却惊愕地瞧见,有过两面之缘的太平道实际上的一把手张梁,正站在他的身旁,望着远去李通等人的背影。
  “你……”张煌惊地说不出话来,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察觉到张梁的出现。
  瞅了一眼面露警惕之色的张煌,张梁轻哼一声,神色一无既往的冷淡,淡淡说道,“跟我走。”
  “什么?”张煌愣了愣。
  然而张梁却不管张煌,顾自朝着平乡县的方向走去。走了几步见张煌与蔡琰依旧站在原地没有追上来,他这才不耐烦地回过头来。
  “当初张某奉劝你早日离开钜鹿县,你却不从,如今事已至此,又岂是你想逃避就能逃避的?!”
  张梁的语气中,充斥着对张煌的冷淡与讥讽,态度比起前些日子更加恶劣,恶劣地多。
  “我怎么逃避了?”张煌听了心中有些气,但也有些心虚。毕竟他也是觉得自己不怎么可能赢得了第五宫元,这才用谎言遣散了黑羽鸦的兄弟们,以免牵连到他们。因此从本质来说,张梁的话并没有错。
  面对着张煌的反问,张梁不发一言,只是用一种仿佛看待天大玩笑的奚落眼神看着张煌,直看得张煌心中惶恐不安,勉强说道,“你……你叫我跟你走,总得先解释一下吧?我为什么要平白无故跟你走?”
  张梁闻言深深地望着张煌,忽而冷笑说道,“你不是要找第五宫元报仇,却苦于自身实力不足,势力亦不足么?”
  “那又怎样?”
  “实力,我给你!……我来教你如何驾驭妖魂。至于势力……我把整个太平道,都交给你。”
  “什……什么?”纵然张煌定力不差,也被这句话惊地目瞪口呆。
  教授如何驾驭妖魂燚乌的方法倒是还不算什么,问题在于整个太平道,这张梁,竟说要将整个太平道交给张煌。
  “你……你说要把整个太平道给我?”
  “啊!”张梁面无表情地冷哼一声,淡淡说道,“张某会推荐你成为下一任的太平道掌教,但是,能够降服太平道内的人,那就看你自己了。……要来么?”
  “……”张煌瞠目结舌地望着张梁,继而神色异动地舔了舔嘴唇。
  “让我见识一下吧,当今天下少有的能够推翻大汉的势力……”R1152


第一百四十九章 必败的战役

  
  或许有许多人错误地将太平道与黄巾军两者划了等号,但事实上,太平道是太平道,黄巾军是黄巾军,两者并不能一概而论。
  首先,太平道是一个宗教,由大贤良师张角所收的子弟们以及对教义极其狂热的信徒们组成,他们的人数并不会太多,一个地方的核心层顶多就是成百上千左右,并没有像谣传的多达成千上万那么夸张。不过这其中基本上会有一到三名张角的直传弟子担任该地方的领袖,即大小渠帅。比如颍川渠帅波才、东郡渠帅卜已等等。
  总的来说,太平道框架里的大小渠帅,地位等同于大汉各地方的统帅与将军,大方以“郡”单位作为战略控制目标,而小方则以“县”单位作为战略控制目标,总的战略方针就是在张角振臂起义时,大汉三十六个重要郡领或县领共同起兵,将足以燎原的星星之火点燃。
  为了方便联络以及统帅,太平道又设六位“神上使”,地位在渠帅以上,张氏兄弟三人以下,而其中,已过逝的马元义便是负责荆、扬两州的“神上使”,而在他死后,他的神上使位置被接班人、控制南阳宛城的张曼成所继承。
  而黄巾军,不但包括整个太平道在内,并且还包括他们在布道期间所吸收的各地方上的流民,这些流民大多都是各地方受到天灾**后却被朝廷忽视、任其自生自灭的平民组成,被充满绝望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被太平道的教义趁虚而入,吸纳为信徒。
  再者,太平道与黄巾军的方阵也大为不同,太平道的目的是吸纳足够的信徒。为日后推翻他们眼中的暴汉做准备;而黄巾军则是在已经准备充分或不得不诞生的情况下,以武力的形式直接与大汉朝接触。
  因此确切地来说,黄巾军包括整个太平道,但是又被太平道所统领,一个是军队,一个是宗教,总的来说,黄巾军就是一支从宗教中诞生的军队。所以,是先有的太平道,后有的黄巾军。前者统帅后者。
  而什么时候才有的黄巾军呢,即是张氏三兄弟公然祭天起兵之后,才出现的黄巾军,这使得本来还在震撼于自己摇身一变变成了百万黄巾之后的张煌空欢喜了一场。因为在确切了解过张煌才知道,眼下的太平道,哪怕全国的信徒加起来,也不过区区万余人而已,远远没有达到历史中张角登高振臂一户,四方百姓云从。瞬间变成百万黄巾大军的辉煌局面。
  虽然有些遗憾,但张煌也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更确切地说,他反而更加倾向于眼下太平道的这个局面。毕竟眼下太平道的信徒虽然仅寥寥万余人,但贵在这些人皆是信仰“黄天”的太平道死忠。除了唐周这种本来就是外势力打入内部的棋子外,基本上不会出现什么叛徒,也不可能会做出像日后一些地方上马贼、强盗一流打着太平道或黄巾军旗号迫害百姓的事。
  更为关键的是,虽然说历史中的张角登高振臂一呼的确在前期给大汉朝带来了几乎灭顶的毁灭打击。但是之后,随着像刘备、曹操、袁绍、孙坚等各地方权贵的脱颖而出,黄巾军好似反而变成了可以淘出真金的浪沙。专门替大汉筛别各地方层出不穷的英雄式人物,反而成了陪衬。
  这是张煌所不希望看到的。
  倘若张梁当真按照他所说的那样,推荐他张煌为太平道下一任的掌教,那么张煌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取消在历史中张角这场仓促的起兵反汉,将死忠于太平道的信徒们打散,化整为零潜伏到汉朝内部去,从根基开始逐步蚕食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并借助百姓的喉舌,制造种种对朝廷不利的舆论。似这般双管齐下的战略,岂不比仓促起兵要好得多?
  但遗憾的是,有时候事情的发展并不能人为的控制,至少以张煌的资历,还做不到叫太平道内部的老人们心悦臣服地取消起兵的事宜。
  “什么?不起兵?……你这个混小子当真是大贤良师的义子么?!”
  在平乡县一个秘密的地下密室内,张煌刚刚开口说出了自己的主意,便遭到了有资格参与这场会议的所有太平道信徒的反对,而其中最先站起来反对的,便是据说中大贤良师张角的亲传大弟子,一个看起来四十来岁的壮汉,张焉。
  或许有人对这个名字颇为陌生,不过若是换一个称呼,恐怕知道的人就会增加不少:这个汉子在成为张角的大弟子前,曾贩卖过私盐,也曾做过山贼,武艺出众、专好打抱不平。但是在他年轻贩卖私盐的时候,负责替同伴们放风的他总是随身带着一个牛角号,若有官兵前来缉捕,他便吹响号角通知同伴,久而久之,熟悉的人便称呼他为,张牛角。
  不错,此人正是张角最信任的大弟子,委任幽、冀两州“神上使”的张牛角,日后第二次黄巾起义时极为出彩的黑山黄巾首领张燕的义父。
  似这般身份的人跳出来与自己为难,纵然张煌早就知道这条路极为坎坷,也不由不心生苦笑。
  回眸望向在一旁端坐,老神在在一副事不关己表情的张梁,张煌心中的苦笑顿时便扩大了数倍。因为张梁早就说的明明白白,他只是推荐张煌担任下一任的太平道掌教,但是能否折服像张牛角这等原本太平道中的老资格,这还得看张煌自己。
  “这个……请师兄稍安勿躁。”
  不得已,张煌只有暂时服软,放低姿态劝说张牛角。
  在这场会议前,张梁便直截了当地告诉张煌,他的义父张解,便是他的兄长张角,对此张煌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着实是吃了一惊。就好像是他已猜到张梁会说出这样惊世骇俗的话来。但是当张梁真的说出来时,张煌还是被吓了一跳。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大贤良师张角这个名号实在是太过于惊世骇俗,大贤良师张角的义子,这个名号也着实让背负的张煌压地有些喘不过气来。
  不过仔细推敲之后,张煌倒是逐渐接受了这个现实。
  一来是第五宫元曾经就不止一次地说过,张煌的义父张解就是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张角,只是当时张煌听完过于震撼下意识地否认而已;二来,从张梁愿意将整个太平道拱手相让,平白无故推荐他为太平道的下一任掌教。张煌大致也可以推断得出结论。试想,若不是有这层关系在,张梁凭什么将一股可以推翻大汉朝的强大势力白白地送给他张煌?
  然而话说回来,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