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上海1909 >

第387章

大上海1909-第387章

小说: 大上海1909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军准备了三千门大小口径的火炮,对两地的俄军阵地连续不间断炮击了一天,根据统计,俄军阵亡达到两万多人,另外”。
  这就是拥有大量火炮的好处,可以随意对敌军阵地进行大规模炮击,关键是现在沙俄和华军第二军团在这里都没有空军作战部队,沙俄方面把仅有的一些战机都部署在西方面军和北方面军了,而西南方面军这里几乎没有一架战机,相反,德军则在附近有几个简易机场,有各种战机一百多架。
  德军第11集团军司令是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出生于1849年12月6日,马肯森并非出生在一个军事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个房地产商。1869年10月1日进入陆军服役,被分配到精锐骷髅轻骑兵团参加了普法战争(1870—71)。1880年被调入总参谋部,1901年升任威廉二世的侍从武官。一战爆发时在东线的第8集团军(司令普里特维茨上将)第17军任军长,后在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的领导下在东普鲁士战役中大胜俄军,立下了赫赫战功。9月在波兰参加了围攻华沙和进攻罗兹的战役,随后升任第9集团军司令。1915年4月调任第11集团军司令,因对戈尔利采的突破大败俄军而晋升元帅。在任德奥第十一集团军司令,转战巴尔干半岛。在两个月内横扫塞尔维亚,此后回国休整了几个月。这次连同11集团军一起调来进攻基辅。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是极为著名的机动作战专家,是机动战大师级人物。张孝准对此非常清楚,跟马肯森打机动战?以这些从东南亚各国征召的烂兵跟马肯森指挥的精锐德军11集团军打野战纯粹是找死,活得不耐烦了!因此张孝准决定在基辅跟马肯森打打防御战。
  华国的军事思想历来以防御著称,在军事历史上,华国大多时期都是处在防御时期,因此诞生了许多经典的防御战和防御战思想,但事实上,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张孝准决定在防守过程中展开进攻。与德军进行城市巷战争夺战。
  张孝准听完司令部作战参谋的汇报之后拿起军帽戴上,说道:“看来接下来的日子,咱们的日子要不好过了,把这个消息传给各部,让他们做好与德军死磕的准备吧!”
  7月16日,俄军从日托米尔和科罗斯特维夫两地撤退,日托米尔的三个俄军步兵师残部撤往安德鲁绍夫卡,但是在途中被德军元帅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安排的三个骑兵师击溃,只有两千余人逃脱。阵亡一万三千人,被俘两万两千人。
  从这个战役上就可以看出奥古斯特。冯。马肯森极其善于使用机动性极高的军队,特别是骑兵部队,利用它的高速性能迂回到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进行突然袭击。
  科罗斯特维夫其实很利于防守。它处在两座高山之间,卡住了通往基辅的一条主要道路,从科罗斯特维夫到基辅基本上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了,即便是中间还有几个小镇。但是这不足抵挡德军的兵锋。科罗斯特维夫的失守,意味着在基辅的前面再也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德军的进攻了。
  在这几天里。第二军团的反谍报部门抓获了好几个在基辅活动的德军间谍,而且这些间谍都是在华军第二军团的第一道防线阵地上被抓获的,在基辅的防御被华军第二军团接管后,防御工事的修建基本上没有让俄军参与,因此在修筑防御阵地时,阵地上很少有西方人出现,有西方人出现在阵地上,往往意味着这个很可能是德军间谍。
  德军马上要进攻基辅了,派间谍过来刺探华军第二军团的军情,获取防御阵地的布防情况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在抓获了几个德军间谍之后,张孝准认为不仅要在前线阵地上严查间谍,而且要在基辅城内严查。
  随着德军越来越毕竟,张孝准下令将基辅城内的当地平民全部转移到东城区甚至其他城市去,这些平民留在这里不仅帮不上忙,而且会被德军攻击造成无谓的伤亡。平民们都被转移走之后,德军间谍也无法藏身了,不少德军间谍在华军的严格排查下被发现抓起来。
  7月20日,德军11集团军先头部队两个步兵师抵达王占元的三**团防守的第一道防线前,德军抵达后开始扎营并且挖掘进攻堑壕阵地。在这个时代,即便是德国人也无法摆脱阵地战的桎梏,在自动火器、坦克等装备还没有普及开来的情况下,机动性作战是发展不起来的。
  德军抵达前线的消息传到第二军团司令部之后,张孝准非常想趁德军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出兵打他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张孝准很快放弃了这个想法,他手上没有拿得出手的野战部队,三**团、越南军团和朝鲜军队的战斗力连日本人、沙俄人、英国人都比不上,就更别说去打德国人了,还是老老实实打阵地战吧。
  从前方逃回来的俄军有两万余人,但这些残兵败将已经被德军吓破了苦胆,张孝准也不指望这些已经丧失了胆气的俄军们再有什么作为,他派人将这些溃兵全部转移到第聂伯河东面的城区去休整,并派军官将他们重新进行整编,给他们发放新的装备,等这帮烂泥们恢复士气之后再将他们送上战场当炮火。
  7月22日,德军11集团军司令官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元帅和他的司令部已经抵达日托米尔,他听取了前线几个师长的报告之后感觉一阵头疼,根据谍报人员传来的有限的情报显示华国人已经把基辅打造成一个铁桶一般,他们背靠第聂伯河,并且依靠周围的山丘、高地河流和湖泊在各个方向上挖掘大量的堑壕,将所有的防御阵地练成一线,但各个阵地又是单独而存在的,情报部门的人员损失很惨重,但是直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搞清楚对方的兵力部署情况,这个很关键,搞不清楚对方的兵力部署情况,就无法知道对方的防御重点和薄弱点,进攻当然要找对方的防御力量薄弱点进行,而不是啃硬骨头。
  这天张孝准也带着吴佩孚和杨杰等司令部人员来到王占元的防御阵地上进行视察,一行人在防线阵地上视察了近两个小时,参谋长杨杰发现由不丹和尼泊尔兵团驻防的山区阵地前方视野十分宽阔,而且己方人员的阵地都在高处,如果德军从这里进攻,我方则可以居高临下,这在作战上是十分有利的,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尼泊尔兵团和不丹兵团在人数上较少,尼泊尔兵团被抽调走三千廓尔喀精锐之后只剩下一万两千人,而不丹国小地少,这次只招到一万人,而且这些士兵大都是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人,他们在来之前只学会了打枪,这让第二军团不少高级将领非常忧心。
  在视察时,军团参谋长杨杰突然想到一个办法,或许这个办法可以对防守起到一定的作用,他当即对张孝准和吴佩孚道:“两位军团长,你们看前方地势开阔,而我军防守阵地基本上都位于高处,如果我们在前方这片大的开阔地上划分区域,用白油漆画出一个个方格子,用这些画出来的方格子将这一整片开阔地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排或者每个连负责防守一个区域,只要德军进入某一个区域,负责这片区域的连或排就立即开火,各自负责各自的区域,如果有人员伤亡,必须要立即补充进去以保持火力不减弱,这样做的好处是各司其职,各自负责各自的区域,我方不会轻易暴露所有的火力点,德军就算进行火力侦察也没有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进行区域划分之后,实际上等于将德军的行动进行了固定,负责该区域的连队就像打固定靶一样,而且还可以避免无谓的弹药浪费”。
  张孝准和吴佩孚一听,两人眼睛同时一亮,吴佩孚对张孝准道:“军团长,我看这个战术可行,要不试试看?”
  张孝准思索一下当即道:“好,那就试一下看看防守战术的效果!”
  于是命令很快下达到王占元的手里,王占元接到命令后立即给手下的将领下令,按照杨杰的指点将阵地前方数百米区域内划分出一个个方格子,用白漆画出线条,经过一天的忙碌,终于将阵地前方所有的区域都用白线区分开来,然后给防守的各部队分配任务,让每个连负责一个区域。只要有敌军进入这个区域就开火。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从来不是一个喜欢坐着等局势发生变化的人,尽管他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他依然精力充沛,他喜欢将局势掌握在手里而不是被局势牵着鼻子走,于是他下令部队对华国第二军团的第一道防线发起试探性进攻,以此来对三**团的防线进行火力侦察。
  7月23日上午,德军11集团军8个步兵师分别抽出部分兵力对王占元军团防守的第一道防线发起试探性进攻,以此对王占元的防线进行火力侦察,想要摸清王占元防线的防御薄弱之处(未完待续。。) 
  


第544章 德军果然强悍

  从西面去基辅有三条路,一条在布查,第二条在伊尔平,第三条在维斯涅韦,前两条路都在山与山之前穿过,地势比较险要,目前华国第二军团已经将这两条堵死,并且把这两条路两侧和附近的山头全部挖空,布置了大量的防御暗堡和居高临下的防御阵地,因此通过这两条路要困难得多。
  而第三条路就是通过维斯涅韦的这条路,维斯涅韦东西两侧都是平原,但是北面是伊尔平的山峦,南面也一座一直蜿蜒到第聂伯河边的山,地势险峻,山上还被王占元部署了不少的兵力防守,一方面防止德军从这里穿过防御线,另一方面在山头上架设了火炮阵地和机枪阵地,北面的伊尔平的山头也架设了火炮阵地和机枪阵地,在这两个制高点可以对射程范围之内的敌军进行攻击。
  7月23日上午,德军发起攻击,对华国第二军团日本兵团防御的维斯涅韦阵地进行火力侦察,战斗进行了两个小时就以德军退却而结束了,这次德军进行火力侦察所使用的兵力过少,而王占元又是一个人老成精的家伙,自然不会一下子就将己方所有的火力点暴露出来,德军此时的火力侦察可以说是失败的。
  让王占元比较欣慰的是虽然这些日本兵是降兵,但是在打仗上真是不含糊,日本兵当中的军官为了在王占元面前表现好一些,希望引起王占元的重视和亲睐,在战斗时都非常拼命,他们想要以此证明自己的价值。
  日本人的战术素养还是不错的。这些虽然是降兵,但是都是经过长时间正规训练的士兵。他们在德国人进行炮火支援和掩护的时候会听声音躲避,在枪法上。这些日本兵的枪法也不俗,德国人在这次进攻中损失不小。
  在日托米尔的司令部里,德国老将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听了手下军官汇报这次试探性进攻的情况之后皱了皱眉头,说道:“这个华国指挥官有点本事,我们竟然试探不出他的火力部署情况,对了,这个华国指挥官叫什么名字?”
  汇报的德军军官立即道:“噢,您是指华国第二军团指挥官还是这道防线的指挥官!”
  马肯森道:“第二军团的军团长是张孝准,他是华国总参谋蒋方震的同学。当初我在柏林的时候还见过他们两个,我问的是这第一道防线的指挥官是谁!”
  “这个指挥官叫王占元,以前是袁世凯的北洋旧将,在一次战争中投降了现在华国的军队,他率领的是日本投降的降兵,还有从尼泊尔和不丹征召的军队,据我们了解,除了日本人军事素质还可以之外,那些不丹和尼泊尔人只经过短短一个月的训练就被送来战场了!”
  马肯森听得太混乱了。他对华国的事情并不是很了解,对北洋和袁世凯也不知道是谁,于是摆手道:“算了,不管这个王占元是谁。这次我们没有试探出对方的深浅,想必对方已经识破了我们的想法,既然试探没有用。那么我们就正面强攻,传我的命令。明天上午对维斯涅韦的华军阵地发起正面进攻!”
  “是,元帅!”
  其实马肯森非常无奈。他的强项是机动作战,像华国第二军团这样把整个基辅搞得像个刺猬一样,他还是第一次见到,他现在要去用自己最不擅长的方式去进攻一个满身是刺的坚固堡垒,这无疑有点太难为他了。
  7月24日上午,德军继续发动进攻,这次德军是来真的,进攻之前,大规模的炮击肆虐着维斯涅韦的华军阵地,日本兵在军官的指挥下都躲入防炮洞内,阵地上只留下一些观察哨,日本人虽然可恨,但指挥他们的华军军官还需要他们防守阵地,可不想他们全部报销在德军的炮火之下。
  铺天盖地的炮火落在阵地上,溅起漫天的尘土和砂石,泥土社砂石中掺杂着血液、碎肉和碎骨,或者还有大腿和胳膊,甚至还有头颅。
  这是华军军官们第一次领略到欧洲战场的强大火炮轰击,也是日本人第一次尝到德军强大炮火的威力,这次德军动用了大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