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血火明末 >

第103章

血火明末-第103章

小说: 血火明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世龙见他一副如临大敌的举动,也没说什么,只是对身后的郭天福道:“郭大人,那些nv子你先安排一下,另外稍后安排那些西洋人来见本官。”

“潘晓,劳累了一个多月,你先带人回去休息吧。”

“是,大人!”潘晓应了一声。

周世龙点点头,旋即领先回了千户官厅。

潘晓等人回来之时,已经是下午了,等到一切安顿好,郭天福、潘晓领了带回来得这些洋人来到千户官厅之时,临近黄昏,天sè也开始要昏暗了下来。

周世龙缓步迈入千户官厅,厅内已经点起了油灯,比外面倒还亮一些。眼睛往里面一扫,发现这趟跟随潘晓回来的洋人还真多,或坐着、或站着,整整三十个洋人。欧洲人长得都差不多,他前世之时也没有出过国,倒是分不清这些洋人到底是哪国人。

而见到周世龙穿着一身官服过来,在场的人都停止了jiāo谈,即便是那些洋人也不例外,同时都站了起来。

周世龙点点头,暗道:想必这些洋人也是中国通,知道中国的规矩。

这个时候,虽然欧洲的技术比明朝强盛,但也没有什么优势。而且明朝实在是太巨大了,不仅人口众多,文化璀璨,而且经济总量更是占了全世界的一大半,堪称巨无霸的存在。洋人来到中国,多半是带着敬畏的。而且在熟悉中国之后,更是像本来的明朝人一样,见官三分怯!

第一百五十七章洋人、女人

第一百五十七章洋人、nv人

“潘晓,你带回的这些洋人工匠中,可有懂国语的?”径直在千户官厅中央位置坐下后,周世龙立即笑着盘问道。

英文他后世自然学过,不过毕业之后早就还给老师了。而且学外语,一部分人学学就行了,有必要全国都去学吗?这纯粹是一种既丧失尊严,有辱国体,又làng费时间,làng费生命,扼杀优秀学人才的举措。后世很多学生其余科目都非常优秀,就因为这个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以至于最后淹没人群,彻底的成为了草根,可以说,其罪大焉!

而且就算他学会了英文,这个时候也不好开口,毕竟几百年的时间,英文都不知道变化了多少,说出来他们听不听得懂还是一个问题。

潘晓没有坐,一直站在了千户官厅之内,这时见周世龙发问,立即躬身答道:“大人,他们大多是听不懂咱们的话,不过其中还是有几个能够听得懂的,而且他们也取了个咱们这边的名字,头领叫做唐博忠。”

说吧,他指了指洋人中的一个中年人,瞧脸sè也有四五十岁了。他身量不是很高,一头的金发,不过很有jīng神,穿着的是短褂,显得尤为jīng力十足。显然,这人就是唐博忠了。

周世龙放眼瞧去,即为这些漂洋过海的洋人有这样的体魄暗暗感叹,又诧异不已:“没想到一个洋人倒是取了个好名字,唐博忠?又是大唐,又是广博,又是忠诚的???”

“小人唐博忠叩见大人!”唐博忠虽然见周世龙在打量他,脸上却是毫无异sè,规规矩矩的鞠了个躬,恭声说道。

周世龙咳嗽了一声,没成想这唐博忠说国语还挺流利的,虽然一口洋腔,不过吐字清晰,几乎与国人无异了。他不禁问道:“你是哪国人?”

“回大人,我是大英帝国的公民!”唐博忠回道,不过语气之中,却是略微带着了些许伤感,显然是久在异乡不得回归故国。

“英国人,不是荷兰人?”想到这,周世龙略微有些皱眉,转眼向潘晓看去。

这个时候的海洋,以荷兰人为尊,是海上霸主,号称“海上马车夫”。

17世纪起,经过资产阶级革命而摆脱西班牙统治的荷兰,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在发展上超过许多欧洲国家,成为“17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势力遍及全球。

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粮食,由它运往地中海。德意志的酒类、法国的手工业品、西班牙的水果和殖民地产品,由它运往北欧。荷兰商人从葡萄牙人手中偷来了远航东方的航海图,旋即组织商船到达印度的果阿、爪哇和摩鹿加群岛等地。

而在1602年的时候,荷兰商人更是和国内贵族一道,联合建立了后世臭名昭著的“东印度公司”,在南亚迅速扩张,建立起一批武装商站。1603年在爪哇,1606年在马六甲,先后打败西班牙和葡萄牙海军。于第一个殖民据点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然后由爪哇向西侵占苏mén答腊岛,向东从葡萄牙手里夺取香料群岛(今马鲁古群岛),还相继侵占了马六甲和锡兰(今斯里兰卡)。在亚洲东部一度侵入中国领土台湾。在日本九州岛的长崎取得了商业据点。1648年,荷兰占领了好望角,在非洲南端建立起一个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殖民据点。在北美以哈得逊河流域为基础,建立了新尼德兰殖民地,并在河口夺取曼哈顿岛建立新阿姆斯特丹。在南美洲,荷兰殖民者占领了安得列斯群岛中的一些岛屿。

短短几十年间,荷兰人称霸全球!

现在是崇祯三年,历史的1630年,荷兰人势力正当雄盛之时。至于英国人?现在还在闹内luàn。虽然之后英国人会发动贸易海战将荷兰打败,建立日不落帝国,但这时máo线都算不上。

要招洋人为自己铸炮、督造战舰,首选自然是技术最发达的荷兰人。英国人的工匠手,后来是牛,但现在的技术怎么样是很值得怀疑的!

潘晓被看得莫名其妙,浑身不自在,不过因为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因此只是忍着不吭声。

“关于协助本官整顿军备,铸造火炮和战舰,不知道你们有什么具体的措施方案?”见潘晓这幅神情,周世龙也知道自己是难为他了,毕竟潘晓并不熟知西方的事情,因此最后也就没开口问,只转过来问唐博忠道。

荷兰人没有,有英国人也不差了,毕竟英国的战舰能和荷兰人相抗衡,最后渐渐发展到超越荷兰,可以说技术是远远超过这个时期的明朝,有他们的加入,对于他麾下的战舰制造可以说还是有着巨大的帮助。

“大人,我们只是工匠,懂技术而已,一切的方案还需大人下令!”唐博忠先是怔了一下,随后沉稳的答道。

周世龙既有失望也有些满意,只问道:“本官知道在你们国家,水师是称之为海军的,如果本官需要你们介绍一些海军军官替本官建立一支海军舰队,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办到?当然,事成之后本官自然重重有赏,每介绍一真才实学之人,本官可以赏银一百两!”

“赏银一百两!”

周世龙这话一出,不仅唐博忠身子一颤,显得十分激动,就是站在下边的那几个能听懂国语的英国人也是震动非常,忍不住就和一旁的同伴接头jiāo耳的议论了起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充满了希冀的神sè,显然是对于周世龙的这笔赏银十分心动。

也是,一百两银子不论在哪个地方都是一笔比较大的数目了。

“能,能,大人尽管放心,包在我们身上了!”唐博忠拍着胸脯大打包票。

周世龙点点头,接着笑道:“当然,除了海军军官之外,你们也可以介绍更多的铸炮手和炮手来本官这里,一律重重有赏!”

随后,他又向唐博忠等人询问了一些关于欧洲的情况。而唐博忠等洋人也觉得非常的稀奇,没想到远隔万里重洋,在极度鄙视西洋人的明帝国之内,居然还有一位大官对他们那边的事情那么了解,什么英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等等说得头头是道。要知道,即便是和西洋人有生意来往的中国商人们,大多数也是分不清洋人有什么不同,还以为他们只是一个国家呢。

因此一番谈论之下,却是和周世龙详谈甚欢。

???????

最后,周世龙吩咐了人好生招待唐博忠等人,便让他们下去了,千户官厅之内只留下潘晓、郭天福以及军纪官罗斗等部下官员,却是还要商量一些事情。

周世龙转眼看向了潘晓,面无表情的道:“潘晓,你倒是大胆的紧啊,本官只吩咐了你广招一些洋人工匠回来,没成想你居然不仅私自挟带巨款几月不归,更是还将一些青楼歌姬给夹带了回来???,潘晓,出去了几个月,这本事是大大的见涨了啊!”

虽然见到潘晓回来了,心中的气消了大半,但还有小半不是?而且潘晓临机决断是没错,但事后一点消息也不送来,只等事情全部做了出来后才回来,实在是令他有些不满。现在就敢临机决断,若不好生敲打敲打他,以后还不胆子更大,翻了天去?

潘晓也甚是机灵,周世龙话没说完,踏遍往地上一跪,埋下了头去。等到周世龙说完了,立即请罪道:“卑职也是想到不外乎几个歌姬而已,应该没有多大问题,这才没有在事后派人来通知大人。潘晓擅自做主,未经大人请示,还请大人从重治罪!”

周世龙点点头,道:“这也不能怪你,千里之遥也来不及请示。而且这些歌姬是那郑芝龙赠送,不收下恐又有尴尬,你临机处置的很好。本官也是因为私下里有人对你数月不归有些怨言,因此才训斥你几句。”

“说起来,本官还要好好的重赏你呢,你把地瓜给带了回来,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卑职不敢居功!”潘晓偷看了一眼周世龙的神sè,见周世龙确实没有生气,反而略带了一丝欣喜,这才松了口气,慢慢的站了起来,道:“卑职也是在出发南下前见大人心忧粮种问题,这才有心打探的。谁知道到了那福建,却见到了那产量极高的地瓜。可以说,卑职也是运气好罢了,当不得功劳。”

“哈哈哈,怎能不算功劳?有了此地瓜,本官可算是去了一块心病啊,我福山屯以后屯田牧民,可就要靠这地瓜了。”周世龙说道最后,越来越喜怒不形于sè的脸sè也出现了松动,一脸的喜sè,心情愉悦的说道。

地瓜这东西,后世之时也叫番薯,ròu质全部都是淀粉,偶尔吃一下也是美味的很,特别是烤着来吃,君不见后世大街小巷的到处可见推着一辆碳车烤番薯贩卖的小贩们。不过这东西吃多了,那也腻味,而且又没有营养,不宜多吃。

但是这里是明末,是吃饱一顿等于奢望的时代,贫苦的老百姓们能够填饱肚子已经是万幸了,哪里还讲究味道、营不营养的问题。

这地瓜却是能够派上大用场,因为基本上吃上一个地瓜已经可以填饱肚皮了,另外地瓜不仅高产,一亩地全种的话可以达到上千斤;而且生命力极强,即便是随意的挖个坑栽下去,它也能够存活,也能够有所收获。后世之时,周世龙他自己也是种过地瓜的,他就是这样种的,除了没事施点水,jiāo点féi之外,基本上是不会管它的。不过即便是这样,到了收获的季节已然可以收获很多,吃都吃不完。

明朝其实早就有了这个东西,只是由于是外来物种,老百姓都不认识,因此很少人种。而且也有官员知道这地瓜的好处,种出来之后完全可以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不过他们采取的手段却是强制xìng让治下的百姓种植的,根本不是自愿xìng的,导致老百姓们对这个更是抗拒了,以至于后来甚至产生了民变,更加没人愿意种了。

明末因为吃不饱饭而造反的人多得是,但为什么到了满清入主中原之后就渐渐的少了起来?虽然其中一大原因是满清屠杀了差不多一半的汉人,导致人口锐减,粮食供应可以跟得上;另外一个原因就要属这地瓜了。老百姓们都被满清血淋漓的长刀给砍杀怕了,自然老老实实的种植起地瓜来了。由此,肚子自然是容易的被填饱了,而连带着肚子饱了,心也就安分了,也就没那个力气去造反了。

中国大部分的老百姓,可以说是巨老实,没有被bī到朝廷bī到绝处,他是不会造反的。哪怕朝廷如何bī迫他,作践他的尊严,让他为奴为仆,只要有一口饱饭吃,那他也是能够忍受得下去,懦弱而卑微的生活着!

随后,周世龙也很是犒赏了潘晓一番,并道:“潘晓,你这次功劳甚大,本官可以答应你一个要求,只要本官能够给得起,自然无有不允。”

潘晓脸上闪过一丝喜sè,不过最后还是在迟疑了一番之后,咬了咬牙,再次跪拜了下去,说道:“大人,卑职有一个要求,不过还请大人饶恕卑职不敬之罪!”

周世龙双眼神sè一闪,有些莫名的问道:“潘晓,到底是何要求,你尽管说。”

不过没等到潘晓说话,旁边**却是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笑嘻嘻的鞠躬道:“大人,潘小子是看上了那林姑娘,想大人您赏赐给他做老婆呢!”

“林姑娘?难道是郑芝龙送的其中一名歌姬?”周世龙脑中闪过一丝念头,旋即哈哈一笑道:“本官倒什么大事,原来如此。潘晓,男子汉大丈夫的,莫不是这个也不敢开口说?男婚nv嫁,乃是天地人伦,人生第一大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