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明末生涯 >

第509章

我的明末生涯-第509章

小说: 我的明末生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军规就是军规,任务就是任务,不管消灭多少敌人,只要没有完成任务,那都是失败者。
    看着面前一脸严肃的王峰,所有人都暗暗的为骑兵团团长捏了一把汗,身怕骑兵团团长受什么处罚。
    让大家长松一口气的是,王峰脸上的严肃没有持续多久就消失了。
    随后,用自己尽可能平静的语气说道:“不,骑兵团打的好……虽然任务没有完成,但是,这场仗绝对可以称得上一场胜仗……你放心,不管是本将,还是王爷,都不会为了几千朝廷新军的生死而让我虎豹军将士寒心……”(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四章 再迁都
    随着大量溃兵先后回到南京城,虎豹军第一军的身份,也就彻底暴露在朝廷面前。
    如此情况下,第一军也就没有继续藏下去的必要了
    三个步兵师,分别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将南京城包围。
    至于损失过半的骑兵师,则作为王峰手里的唯一机动部队,随时应对战场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而此时此刻,诺大的南京城,不管是普通才行,还是朝廷重臣,都因为第一军的到来而陷入恐慌之中。
    当然,这个恐慌因素除了第一军将南京城团团包围外,还有就是已经损失惨重的南京城驻军。
    几天前还有五万人的南京驻军,在虎豹军第一军的不断消耗下,已经只剩两万人不到,可谓是损失惨重。
    在朝廷几乎所有人看到,两万驻军想要守住诺大的南京城,几乎是不可能的。
    唯一让他们感到庆幸的是,忽然出现在南京城外的虎豹军第一军,并没有马上向南京城发动进攻,这给了朝廷不少应对时间。
    不过,在新军主力都布防长江沿线的情况下,即使给朝廷再多时间,朝廷也不可能撒豆成兵,增加南京城驻军。
    所以,从第一军真正出现在南京城外开始,连续两天时间,朝堂就好像菜市场一样,处于争吵之中。更加重要的是,连续两天时间的争吵后,包括崇祯皇帝在内,朝廷上下几十个重臣,都没有想出任何可以增加南京城驻军的办法……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看着面前吵吵闹闹。但是却没有得到任何结果的几十个重臣。
    崇祯皇帝终于怒了。紧握着的拳头狠狠砸在龙案上后,大声骂道:“都给朕闭嘴……大明朝还没有亡,朕还没有死。一天到晚在朕面前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朕要的是解决办法,不是让你们来大殿吵架来了……”
    崇祯皇帝的咆哮声过后,几十个面红耳赤的重臣,就好像商量好了的一样,齐刷刷的跪在地上。向崇祯皇帝请罪。
    面对这个情况,崇祯被怒火完全笼罩的脸色,终于舒缓不少……
    一双伶俐的目光迅速在大臣中间扫了一遍后,直接就停留在兵部尚书身上。
    而后,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反问道:“爱情,你是兵部尚书,统管朝廷所有军队……放眼江南数省,真没有兵力可以增援南京城了……“
    对于这个问题,兵部尚书想也没有想就肯定道:“皇上,臣已经说过了。能增援南京城的就只有围剿游击队的六万朝廷新军……可是,因为虎豹军封锁。我们已经失去了朝廷新军的具体消息……”
    “不过,从锦衣卫传回来的消息来看,六万新军正遭到虎豹军游击队的重兵进攻……很明显,虎豹军第一军的到来,给这些游击队带来了大量装备,让游击队实力大增,拥有和我们六万新军进行抗衡的实力……所以,即使我们有办法联系上这六万新军,他们也没有办法增援南京城……”
    得到这个自己最不想听到的答案后,崇祯并没有气馁,继续问道:”既然如此,朕想要知道,在没有任何增援部队的情况下,仅仅凭借两万驻军,你可以守南京城多长时间……“
    “这……”兵部尚书脸上直接就流露出一副犹豫表情。
    不过,在崇祯一双伶俐目光的注视下,即使再怎么犹豫,他也不得不开口回答:“具体能坚持多久,臣不知道……但是,臣肯定,虎豹军要想杀进南京城,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踩着臣的尸体进来……臣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
    兵部尚书的话听起来很是振奋人心,但是,在这个时候,这个环境下,并没有引起多少人共鸣。
    就在崇祯脸上的失望表情越来越浓的时候,内阁首辅开口了,而且一说话就是石破天惊……
    “皇上,为了大明的未来,老臣恳请陛下放弃南京城,迁都西南……”
    “西南地处深山,虎豹军很难进攻……只有到了西南,朝廷才能赢得片刻的安宁,从而积蓄实力,反攻江南,打败虎豹军……”
    “迁都……”这两个字对于崇祯来说,就是一个永远的痛。
    几年前,就是因为自己被迫迁都南京城,才让虎豹军有了大明朝的半壁江山,有了同大明朝进行抗衡的实力,同时,也让大明朝和自己的威望和影响力,在长江以北消失得一干二净。
    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自己当初的迁都决定,就是自己眼前陷入绝境,甚至进一步成为亡国之君的最根本原因。
    所以,面对迁都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各种坏处,脸色阴沉的崇祯皇帝,下意识就要开口拒绝。
    但是,拒绝的话还没有说出口,他就沉默了。
    因为,以他现在的处境,除了迁都,还真没有其他任何办法。
    一番犹豫后,崇祯脸上的阴沉已经被绝望给覆盖……
    对着内阁首辅,一脸无奈的说道:“爱卿,你要知道,朝廷一旦迁都西南,就会失去正统,成为偏安一隅的小朝廷……现在我们有整个江南都不是虎豹军的对手,更何况人烟稀少的西南……”
    内阁首辅当然知道这个情况,但是,内阁首辅接下来的一句话,却直接说得崇祯哑口无言……
    “皇上说得没错,迁都西南后,虎豹军卫征就会取代皇上,成为国家新的正统……但是,迁都西南,皇上至少还能活下去,大明朝至少还有希望……如果不迁都,死守南京城,那皇上就只剩下亡国之君这一个结局……”
    内阁首辅的这句话,可以说一点面子都不给崇祯,连亡国之君这句话都说出来了。
    但是,即使如此,诺大的朝堂上,却没有一个人进行反驳。
    就在这时,兵部尚书忽然打破了朝堂上的沉寂气氛,对着内阁首辅问道:“首辅大人……迁都虽好……但是,在南京城被虎豹军团团包围的情况下,我不知道,首辅大人怎么让皇上离开南京城……”
    兵部尚书的话刚刚说完,其他大臣就好像忽然发现猎物的饿狼一样,同时将目光集中到内阁首辅身上。
    因为,只要皇上能在虎豹军的重兵包围下出去,就意味着他们也能出去……
    而站在大殿上的这些大臣,无论他们是怎么忠心于大明朝,在生和死面前,他们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继续活下去……“(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五章 金蝉脱壳
    看到内阁首辅脸上慢慢流露出来的为难表情,崇祯皇帝直接开口打断道:“好了,诸位爱卿就不要为难首辅大人了……没有朕的允许,首辅大人是一句话也不会告诉大家的……”
    “既然大家想知道这个答案,朕今天就告诉你们……”
    “自太祖皇帝当年定都南京开始,就在南京城修建了一道从皇宫连通城外的密道……在皇室遇到紧要的危机关头,可以通过密道出城……”
    “因为这个密道关系到皇室血脉的延续,所以,从大明建国以来,不管谁当皇帝,都只有三个人知道这条密道……一个是朕,一个是当了三年以上的内阁首辅,至于第三个人,就是朕的皇后……”
    “所以,只要朕愿意,随时都可以离开南京城……”
    听完崇祯的回答后,几十个大臣中间,很多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因为,密道的出现,直接让他们有一种绝望中忽然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的劫后余生感觉。
    这个时候,为了活命,这些大臣就好像商量好了的一样,同时跪在崇祯面前,希望崇祯皇帝能潜伏西南。当然,在他们心中,其实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口,那就是皇上离开南京城的时候,不要忘了把自己和自己家人一起带走,离开这个随时可能被战火淹没的南京城。
    一句话说得好,众命难为……就算崇祯是皇上,面对眼前几十个大臣异口同声的劝说,也只能表示同意。
    于是。几十个大臣。除了内阁首辅等几个大臣外。所有人脸上都流露出一副发自内心的笑容。
    就在这时,内阁首辅忽然开口道:“皇上,潜伏西南,是老臣的提议,老臣也很赞同……但是,老臣要提醒皇上和诸位大人的是,一旦皇上离开南京城的消息被传来,整个长江防线。很可能就会因此而崩溃……”
    一句话刚刚说完,兵部尚书就接口道:“皇上,臣也有同样的担忧……长江防线上的十多万新军将士,之所以能打退虎豹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除了装备和物资充足,一个很大因素就是皇上你在南京城……只要你在南京城一天时间,将士们就有信心继续守下去……”
    “如此情况下,臣不敢想象,皇上你离开南京城,弃十多万将士性命而不顾的消息传开以后,会不会直接引起长江防线的直接崩溃……”
    “到时候。没有长江防线十多万将士的掩护,即使皇上离开南京城。也逃不过虎豹军的追杀……”
    “因为,从这里到西南,就算快马加鞭也要十天时间……如果是普通赶路,没有半个月时间绝对赶不到西南……”
    听了解释后,大家刚刚轻松下来的脸色再次变得紧张起来。
    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语气不善得开口反问道……
    “也就是说,即使朕离开南京城,同意迁都西南……长江防线和我们脚下的南京城,也要在虎豹军进攻下坚持半个月时间。不然,离开南京城的朕,仍然躲不过虎豹军追杀……”
    得到兵部尚书的肯定后,崇祯的一双眼睛,迅速向外射出两道精光。而后,直接开口追问道……
    “诸位爱卿,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诺大的大殿经过短暂沉默后,还是兵部尚书打破了这种气氛,首先开口道:“皇上,还是臣刚才的那句话,皇上在南京城一天,十多万将士的军心就可以稳固一天……所以只要让十多万将士知道,皇上一直守在南京城,和将士们共存亡就行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如果把崇祯继续留在南京城,那这个所谓的迁都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当然,也有人想过,把崇祯就在南京城,死守南京,同虎豹军在长江防线决战。至于迁都,则由太子带着一部分大臣秘密离开南京城。
    如果南京城城破,崇祯皇帝遭到不幸,直接就由太子继承皇位,保证大明朝廷的统治一直延续下去。
    不过,当他们想到太子还不到弱冠的年龄后,直接就放弃这种想法。
    毕竟太子太小,而且没有崇祯那么大的威望,仅仅凭借太子,根本不可能让大明朝廷继续延续下去,让大明血脉继续传承下去。
    于是,几十个朝廷重臣,在崇祯皇帝一双越来越阴沉目光的注视下,再次变得沉默起来。
    就在这关键时刻,内阁首辅再次成了他们所有人的大救星……
    在几十双目光的同时注视下,内阁首辅用自己苍老的声音,不紧不慢的说道:“皇上,老臣有一个想法……金蝉脱壳……”
    “找一个和皇上相似的人,代替皇上,继续坐镇皇宫……统帅长江防线上的十多万将士,继续同虎豹军决战……至于皇上本身,带上一部分大臣,秘密离开南京城……”
    “只要皇上安全到达西南,老臣就命令防线上的十多万将士进行撤退……而老臣,也会带着这个替身,从南京城突围。幸运的话,老臣还能带着一部分将士赶往西南,同皇上汇合……”
    “如果老天不站在老臣这一边,那老臣就只能同南京城共存亡了……”
    这个时候,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是撤退突围,为什么不这个时候就走,还要搞什么金蝉脱壳,这么麻烦。
    其实,这不是崇祯不愿意,而是不得不这么做……
    刚刚收到虎豹军重兵包围南京城的消息后,崇祯就有了马上突围的想法。
    但是,一番思考下来,根本行不通……
    在虎豹军将南京城团团包围的情况下,以南京城不到两万驻军,突围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小。
    就算守军护送崇祯皇帝成功突围,两万守军也会损失惨重。到时候,凭借剩下的守军,根本拜托不了虎豹军追杀,成功护送崇祯潜伏西南。
    至于长江防线上的十多万将士,表面看起来很多,但是却不能调动一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