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明末生涯 >

第450章

我的明末生涯-第450章

小说: 我的明末生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一个从底层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官员,户部尚书清楚,如果真按照内阁首辅所说,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大部分都加到地主士绅身上,那的确不会影响到整个江南的稳定。
    但是。户部尚书知道,在大明朝,再好的政策到了下面,都会完全变样。
    几乎掌握着大明朝基层权利的地主士绅,绝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握在手里的财富被朝廷给收走。
    即使朝廷将一千五百万两白银的大头全部分担到这些地主士绅身上,他们也回想尽一切办法,将分摊到自己身上的税收,全部分摊到下面的百姓身上……
    所以,不管朝廷的政策再怎么好,最后受罪的。都是普通百姓……
    但是,在崇祯皇帝一双充满期待目光的注视下。户部尚书知道,就算自己知道这些事实,此时此刻也不能说出来。
    届时,自己不仅会引起崇祯皇帝的更大怒火,还会彻底得罪内阁首辅……
    到时候,自己就算有再大能耐,也没有办法继续在朝廷,甚至于整个大明朝活下去……
    所以,面对崇祯看向自己的期望目光,兵部尚书只能非常违心的肯定道。
    “皇上,臣完全同意首辅大人的想法,对朝廷控制下的所有省份进行加税,特别是这些省份的地主士绅,让他们进一步为朝廷做贡献……”
    “好,既然两位爱卿都认为这个办法甚为妥当,那么,朕决定,就按照首辅大人说得办,对朝廷控制下的所有省份进行加税……普通百姓加税五成,地主士绅加税一倍,商人的商税也加税一倍……下朝以后,朕马上拟旨,诏告天下……”
    就在内阁首辅和户部尚书下意识长松一口气的时候,户部尚书没有看到的是。大殿中,至少十双阴沉而充满杀气的目光,同时向他射去。
    向外射出这些目光的大臣,无一例外,都是一些背后有着庞大商业和土地的人。
    对于他们来说,皇上的这个决定,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断了他们的财源和收入,侵犯了他们的利息。
    虽然这个想法是内阁首辅提出来的,但是,内阁首辅毕竟是大明朝位高权重的第一大臣。
    他们就是有再大的实力,也不敢同内阁首辅进行作对,得罪内阁首辅……
    如此情况下,对这个提议起到推动作用的户部尚书,就成了他们眼中的替罪羊。
    面对崇祯的决定,他们虽然没有说什么,而且还非常爽快的领命。
    但是,这些人心中,却已经把户部尚书给恨上了。
    可以肯定,下朝以后,这些人一定会通过各种手段,给户部尚书制造困难,阻扰户部尚书对他们进行增税……
    当然,即使他们被迫向朝廷缴税了,他们也会把这些交出去的税收,全部分摊到自己手下的佃户身上。总之一句话,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破财……
    在后世的民国时代,中国县以下的政权,都全部掌握在地方地主士绅手中,更何况几百年前,土地兼并更加严重的明朝末年。
    此时此刻,仍然被朝廷控制的江南各省,在县和县以下政权中,除了县令是由朝廷委派之外,县衙的其他官员,无一例外,都是地方上有权有势的地主士绅。
    所以,在农村,普通百姓都是先把粮税交给地方上的地主士绅,而后再通过这些地主士绅,交到县衙,最后一步一步到户部……
    朝廷进行增税的圣旨,虽然在崇祯的命令下,要求诏告天下,让天下每个百姓都知道。
    但是,实际情况却完全相反。
    圣旨到了各县县衙后,县令第一时间做的不是让全县每个百姓都知道。
    而是在第一时间,将全县所有地主士绅邀请到县衙,将圣旨内容讲给这些人知道。
    距离南京城不到一百里的一个小县城内,平时很难看到一个人的县衙大堂,此时此刻直接剧集了超过五十个地主士绅。
    而就在刚刚,县令正好当着他们面,将朝廷决定增税的圣旨,告诉了他们。
    此时此刻,这些地主士绅,有的满脸愤怒,有的满脸憋屈,也有一脸不解的。
    但是,在这不同的表情下,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想法:“朝廷是不是搞错了……普通百姓增加的税收竟然比自己这些地主士绅要少……”
    “要知道,当年朝廷迁都南京那会,如果不是一家上百至数百两白银的无偿支持,刚刚迁都南京的朝廷,根本没有办法维持下去,更何况组建十万新军。
    而现在,时间才过了一年,朝廷竟然翻脸不认人,增加大家每年要上缴朝廷的税收,而且一加就是一倍,那不是要他们命吗……(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二章 崇祯疯了
    一番激烈的讨论过后,坐在县令下首第一位的老人,似乎做出了什么决定。
    用自己斩钉截铁的话回答道:“县令,为了支持朝廷,加税这件事,老朽是绝对支持的。毕竟,我们是在朝廷的保护下活着……”
    “但是,诸位家里的家财,也不是凭空的来的。都是大家祖祖辈辈辛苦积累下来的,现在就凭借朝廷一道圣旨就全部捐献出去,就算老朽同意,老朽的祖祖辈辈们也不会同意……所以,对于朝廷加税的圣旨,老朽举双手赞成,但是,老朽不会出一两银子……”
    做在这里的这些人,每个人都是家里的主事,都是人精……
    老人的话刚刚说完,就引起他们大片大片的赞同……
    看到这里,空有县令这个名头,但却没有多大权利的县令,眉头马上就皱了起来。
    对着大家,一脸不满的反问道:“既然如此,那你们不是为难本官吗……你们不交,紧凭那些普通百姓增加的税收,连朝廷给我县任务的三成都不到……”
    县令的话刚刚说完,一个声音就在县衙大堂响起:“这还不简单,把老百姓今年要交的粮税,在朝廷增加五成的基础上,我们再增加五成……”
    “这样一来,县令大人的缺口就补齐了……”
    增加五成的基础上再增加五成,那就是一倍还要多……
    这个解决办法的确可以将朝廷增加的税收全部收齐。但是,下面的老百姓就惨了。
    作为朝廷下派所有官员中最接近普通百姓的县令,他非常清楚。江南百姓比起北方百姓来说。虽然富裕不少。但是。这个富裕也仅限于风调雨顺年间,一家人的生活无忧,不用饿肚子……
    如果真让他们承受比往年多两倍的粮税,可以肯定,很多家底不怎么丰厚的百姓,交完粮税以后,就会面临饿肚子和家破人亡的结局……
    而境内出现这种情况后,最高兴的就要数眼前这些地主士绅了。
    为了不饿肚子。普通百姓只能向他们借粮食……
    随着利息越滚越多,用不了多久,这些百姓就会发现,以他们每年的收入,根本不可能还清这些借贷。
    如此情况下,他们只能拿出手中耐以活命的土地,抵给这些地主士绅……
    慢慢得,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普通百姓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将土地抵给地主士绅,从一个普通百姓。变成依附在地主士绅身边的佃户……
    当然,在这些失去土地的普通百姓中间。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当佃户……
    那些不愿意去当佃户的百姓,为了活下去,就会一步一步变成杀人越货的盗匪……
    总之一句话,进一步增加百姓税收,虽然能解决问题。但是,却给朝廷带来两个更大,而且更严峻的问题……土地兼并和盗匪横行,搞不好演变成流民遍地都有可能……
    作为一个官场中人,县令非常清楚,这种情况一旦出现,江南就会慢慢变成当初的北方数省。一点一点撬动大明朝本来就已经不稳定的根基……
    不过,带来的问题虽然很多。但是,这些问题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
    不仅如此,土地兼并给他们带来的巨大收益,就好像一个诱人的诱饵一样,让他们的眼睛,不断向外射出一双双充满炙热的目光。
    所以,加税的声音刚刚响起,一大片的赞同声就传到县令耳朵……
    作为一个没有太多权利的县令,此时此刻,即使想为朝廷未来做些事情,反对继续加税。
    但是,在大片的赞同声中,孤身一人的他,除了赞同,没有其他任何办法。
    否则,不说自己还能不能继续在县令位置上坐下去,也许连性命都可能保不住。
    县令没有猜错,加税的文书被这些地主士绅带回家,并且告诉辖区每一个百姓后。很多人脸上,直接就流露出一副充满绝望的表情。
    但是,那些只想着自己利益的地主士绅可不管这些。
    老百姓愿意交的还好,不愿意交的,直接带着家丁打手,到家里面强行征粮。
    没有粮食的,用值钱的东西来抵……
    不到一个月时间,江南各省就被这些地主士绅搞得乌烟瘴气。
    如果是细心得人,这时一定可以发现,各地县城中,进行乞讨的乞丐,忽然之间比以前多了十倍都不止。
    以往只有受灾年份才能看到的卖儿卖女现象,竟然在这个风调雨顺的年景出现了……
    当然,这些都是崇祯皇帝不知道的,也是朝臣不敢告诉崇祯的。
    因为,此时此刻的崇祯,已经对军队有了前所未有得依靠和
    迷恋……
    朝廷增加的税收刚刚到户部还没有悟热,就在崇祯的命令下,开始进行招兵扩军……
    在崇祯眼中,只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在手,任何威胁都可以得到解决。
    而这,也是虎豹军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原因。
    但是,他却忽视了另一个问题……卫征对虎豹军的投入的确很大,不管什么时候,对军队的投入都只有增加而没有减少。
    不过,除了军队,卫征还有一个仅次于军队,仍然非常大的投入,那就是普通百姓……
    通过这些投入,获取境内民心,让所有百姓都拥护自己。
    而眼前的崇祯,不仅忽视了这个方面,不向百姓投入一两银子。还为了组建新军,进一步加强对老百姓的收寡,将他们逼上家破人亡的结局……
    可以肯定,用不了多久,崇祯就会彻底失去民心……
    失去民心后,就算他拥有再多的军队,也挡不住来自四面八方的反抗。
    就在崇祯皇帝带着对新军的执着,急需扩充新军的时候。
    远在北京城的卫征,正一脸冷笑的看着骆养性刚刚送来的情报……
    当他看到崇祯对老百姓的收剐已经到穷兵黩武的地步后,卫征直说了一句话:“崇祯皇帝一定是被我们给逼疯了……”
    “这样继续搞下去,就算没有虎豹军,他也会死在自己手里……他这是逼着江南百姓造它的反啊……”(未完待续。。)

第七百九十三章 再添一把火
    越是了解卫征就越清楚,卫征是一个非常简单而且光明磊落的人。
    所以,在卫征面前,骆养性也开始慢慢放得轻松起来。
    卫征的话刚刚说完,骆养性就没有丝毫紧张得接口道:“的确是官逼民反……因为朝廷加税,很多百姓一夜之间就变得一无所有。”
    “在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那些针对普通百姓的私盐贩子,生意可以说是大不如前……”
    “如此情况下,很多私盐贩子在贩卖私盐的同时,也干起了杀人越货的买卖……”
    “不仅如此,很多一夜之间就变得一无所有的百姓,看到走私私盐和杀人越货可以活下去,就纷纷加入他们……”
    “根据内卫的最新统计,一个月来,加入走私私盐行列和土匪行列的普通百姓,至少有三万人之多……江南每个县城,都多出那么几股土匪和盗贼,可谓是乌烟瘴气……”
    听到这里,卫征脸上的嘲讽笑容就更多了,一脸平静的说道:“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从今以后,如果朝廷每年的税收都是这么多,那么,因为活不下去而当土匪的百姓就会变得更多……”
    “长此以往下去,本来还是非常富裕的江南数省,就会变得土匪横行,流民遍地……”
    “到时候,他崇祯辛辛苦苦组建的朝廷新军,还没有来得及对付我虎豹军,就不得不面对境内多如牛毛的土匪,然后被这些土匪彻底得拖在境内。无法抽身出来……”
    “如此一来。我虎豹军扩军完成后。只需要两个军的兵力,就可以顺势南下,打朝廷一个措手不及。将崇祯辛辛苦苦组建的十多万新军各个击破,灭了崇祯的希望……”
    这时,就算老谋深算的骆养性,也忍不住开始感慨卫征当初的决定。
    作为一个古代人,骆养性就是想破脑袋也不可能想到,打破一个国家的财政和税收。也可以给一个国家带来毁灭性打击。
    所以,卫征的话刚刚说完,骆养性就忍不住开口感慨道:“王爷英明……真没有想到,几个月前王爷您的一个小小决定,竟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