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明末生涯 >

第246章

我的明末生涯-第246章

小说: 我的明末生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今以后,山陕两省最有权势的三个人正围坐在一起,讨论未来山陕两省和整个大明朝的出路。
    而作为山陕两省名副其实土皇帝的卫征,不偏不巧,正好打算通过这次讨论,将自己心中酝酿已久的军政改革给推了出来。
    半年之前,真正控制山陕两省的军政大权后,卫征就打算将后世的军政体质给照搬过来。改变大明朝这种腐朽,而且独裁和专政的政治体质。
    但是,因为顾忌到朝廷,还没有可以同朝廷进行对抗的资本。作为山陕总督的卫征,就一直忍者,没有将心中堪称开天辟地的想法给说出来。
    不过,经过这场军事冲突后,已经完全从朝廷独立出来,并且拥有绝对自主权的山陕两省,已经在无形之中,拥有了可以进行军政改革的条件。
    更加重要的是,自己心中的军政改革完成后,不仅对山陕两省的军事实力,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对山陕两省的经济,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就好像注入死谭中的一剂活水,让经济发展已经陷入瓶颈的山陕两省,再次充满活力进一步提高山陕两省的潜力,增加山陕两省的实力……
    所以,对目前大明朝最新形势的讨论刚刚结束,一脸意气风发的卫征,就把军政改革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面对自己从未听过的想法。孙承宗和周书源脸上。直接露出疑惑表情。
    不过。作为卫征的老搭档,军师周书源,已经不止一次,从卫征口中听到各种新奇古怪的想法。所以仅仅经过短暂疑惑,军师周书源就开口追问道。
    ”大帅,你说的这个军政改革是……”
    迎着周书源和孙承宗看向自己的目光,卫征直接开口道:”军政改革的具体内容,本帅就是说上一个时辰。也说不完。”
    ”但是,本帅可以给你们举一个例子……”
    ”就拿我们下面的府衙来说,一府的所有军政事物,全部由知府一个人说了算。这个规矩,本帅不说,你们也知道。”
    ”说得更加直接一点,这个知府,就是一府之地的土皇帝。”
    ”在整个府衙的运转过程中,一旦知府的决策除了问题,或者是这个知府没有能力。是个贪官……那么,这个知府所管辖的一府之地。就会被治理的乌烟痒气,最后受苦的,绝对是一府之地的数万,甚至于数十万百姓……”
    看到孙承宗和周书源脸上,纷纷流露出来的赞同表情,卫征的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如此情况下,怎么才能预防这种事情发生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本帅接下来要说的军政改革。”
    ”军政改革完成后,山陕两省境内,一府的各种军政大事,就不再是知府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好几个人说了算……”
    ”据本帅所知,每个府衙之中,除了知府外,下面还有同知,通判……一些官军,协助知府管理一府之地的所有军政要务。但是,在管理过程中,这些官员并不具有决定权,最多只能称之为知府的助手。”
    ”但是,本帅的军政改革完成后,这些官员就不仅仅是一个助手那么简单了。”
    ”本帅的想法是,进一步增加同知等官员在府衙中的地位,并且参与到一府之地的所有重要决策中去。”
    ”本帅的改革完成后,一府之地真正说话算数的,除了知府外,还有总兵,副知府,同知,副同知……一府之地的所有重大决策,必须要五个人一起进行讨论,然后进行投票,少数服从多数进行执行。”
    ”在这个过程中,知府拥有一票否决的权利。但是,只要知府使用了这个权利,府衙讨论的这件事,就必须进行上报……”
    军师的眼睛一亮,激动的说道:”这样好,这样一来,知府就不可以在自己任上胡作非为,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另外,有一句话说得好,那就是人多力量大,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五个人的头脑和智慧,不管怎么样,都远远超过一个人。”
    至于孙承宗脸上,也随之流露出一副赞同表情。
    周书源刚刚说完,就紧随其后追问道:”大帅,那改革完成后,这五个人分别管理什么……”
    ”卫征一脸笑容的回答:在本帅看来,这五个人就称之为一府之地的五个常委。一府之地的所有军政大事,都要这五个人一起讨论后才能做出决定。”
    ”至于这五个人的权利和管理范围,本帅也已经想清楚了……”
    “知府,毫无疑问是五大常委之首,负责管理并且协调所有军政要务和本府境内的官员任命。当然,本府境内,所有八品以上的官员任命,都必须通过常委会讨论和多数赞同………”
    “至于副知府,一共有两件事,一个是专管本府的所有刑狱。另一个是负责督察并且查出本府境内所有不守规矩的文武官员……确保境内所有文武官员的清廉。”
    ”同知,管理境内除了刑狱,军师外的所有政务……”
    ”副同知,协助同知管理政务的同时,专管境内的财政和税收……”
    ”总兵,毫无意外,专管一府之地的所有驻军和剿匪事宜。另外。除了军政大事外,总兵不能以任何理由,插手地方政务……
    ”最后一条,本帅刚刚所说的五大常委,全部由省一级五大常委讨论并且任命,任何人都没有将其革职的权利……”
    ”最后一条,为了避免拉帮结派和官官相护,五大常委中的总兵和副知府,除了受上一级常委管理并且任命外,还受总督府相关部门的直接管理和任命。”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尽可能的保证刑狱和军队的独立性,避免地方出现拉帮结派和官官相护的局面……”(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一章 七大巨头
    卫征的一番解释完了后,两个人脸上,都露出一副发自内心的震惊表情。
    特别是孙承宗,恨不得直接将卫征的脑袋撬开,看看卫征的脑袋,到底是什么长成的。
    当然,这个想法也仅仅想想而已。就算给孙承宗再大的胆子,孙承宗也不敢去撬开卫征脑袋,研究卫征脑袋到底是什么做成的。
    而就在这种震惊继续浮现在两人脸上的时候,卫征再次开口道:“本帅除了要在各个府衙,建立常委制度外。省和县一级的衙门,同样要建立常委管理制度。”
    “从今以后,凡是归我们管理的地方,只设置省,府,县,镇……这四级管理机构。前面三级本帅就不多说了,全部按照本帅刚刚所说的五大常委制度进行管理。至于最后的镇,也就是现在的里……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官员和事情,就只设置三个常委进行管理。”
    “还有,从今以后,不管哪一级的刑狱,都全部由各级的副县令,副知府直接进行审问和判决,县令和知府,只拥有督察的权利,不能进行过问……”
    在卫征一条接着一条的分析下,一个新的军政体质,就好像一副画面一样,出现在孙承宗和周书源两人眼前……
    卫征说完后,足足过了一盏茶时间,孙承宗才从震惊中反应过来。而后,脸上仍然带着思思震惊的他,直接问出自己心中最想要知道的一个问题。
    “大帅,既然省,府。县。镇。都执行常委管理制度,那山陕总督府呢?”
    如果是其他人,绝对不会当着卫征面,问出这样的问题。
    因为,总督府如果也执行这种制度,那总督卫征的权利,一定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削弱。
    这个时候,在这个场合。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让有心人知道,一个图谋不轨,想要从卫征手里夺权的帽子,绝对会被扣到孙承宗脑袋,在卫征面前打压孙承宗。
    所以,因为着急和激动而说出这样一句话的孙承宗,刚刚说出口,就后悔了……
    不过,这个世上没有后悔药。孙承宗说完后,就只能带着一丝发自内心的担忧。看向卫征,希望面前卫征不要因为自己刚刚的话而发火。
    让孙承宗感到意外的是。他的所有担心,都是多余的……
    听完自己问题,卫征脸上,不仅没有流露出任何的不满,反而被一丝发自内心的浓浓笑容给覆盖。在孙承宗注视下,一脸爽快的回答……
    “孙参谋长,连当朝皇上,都会一次又一次的犯错,做出诬陷忠良的事情。更何况本帅这个土匪出身的人。所以,在今后的总督任上,本帅也一定会出错。既然会出错。就需要有人来监督本帅,让本帅不犯错误。”
    “因此,山陕总督府,也会实行常委制度进行管理……只要是山陕两省的决策性军政要事,都要经过常委会讨论,并且得到大部分常委的同意后,才能实施和执行……”
    “但是,和地方上所不同的是,总督府的常委人数不是五个,而是七个……不仅如此,本帅作为常委之首,拥有最终的决定权和否决权……”
    “七大常委共同管理山陕两省的所有军政要务……”听完卫征语出惊人的回答后,不管是孙承宗,还是周书源,都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呼。
    惊呼完过后,就瞪着一双充满炙热的目光,看向卫征,等待卫征接下来的回答。
    卫征没有让两人等太久,仅仅短暂沉思,就继续开口道。
    “对,就是七大常委……六大常委一起,辅佐并且督促本帅,一起管理山陕两省。”
    “既然如此,七大常委之首,本帅就当仁不让了。”
    “至于军师你,从今以后,就是主管山陕两省所有政务的一大常委,本帅称之为总理大臣,备注本帅,总理山陕两省所有政务。”
    “孙参谋长你,则是山陕两省主管军师的一大常委,担任山陕两省总参谋长一职。”
    “除了我们三个人外,剩下的四个常委,分别包括两个协助军师,也就是总理大臣的副手,一个主管山陕两省的经济,一个主管山陕两省的屯田和税收……”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常委,专管刑狱,督察和考察山陕两省所有文武官员。”
    “至于剩下的两个常委,一个是统帅山陕两省所有地方驻军的守备军总司令,一个是协助本帅统领虎豹军的副司令……”
    “这样算下来,刚好七个人,七个常委……接下来,我们三个人就具体讨论一下,剩余五个常委的具体人选。早日定下来,山陕两省的军政改革就可以早日进行。”
    说是讨论,其实都是卫征说了算。毕竟,卫征在山陕两省的地位,经过此次乱局后,已经到了无人可及的地步。很快,剩余五大常委的名字,就出现在三人面前的案桌上。
    “原虎豹军火枪军统帅王峰,提升为虎豹军副统帅,拿下五大常委中的一个名额。”
    “原虎豹军骑军统帅赵云,提升为山陕两省所有地方驻军司令,拿下一个常委。”
    “原大同知府王鹏,提升为总督府按察使,主管刑狱和督察百官,拿下一个常委。”
    “外贸司周老,凭借其强悍的经济能力,被卫征看中,直接提升为总督府副总理大臣兼外贸司司长,协助总理周书源管理山陕两省的经济和税收,拿下一个常委名额。”
    “至于最后一个常委名额,毫无意外的落在了原太原知府汪洋身上。协助周书源管理山陕两省所有屯田和税收……”
    面对这个结果,就连为官几十年的孙承宗,都忍不住为卫征的高超政治手段而拍案叫绝。
    表面上看,卫征设置七大常委,是把山陕两省的军政大权给分出去了。
    其实不然,山陕两省的真正全力,仍然掌握在卫征手中。
    因为,不管是统帅地方驻军的赵云,还是统帅虎豹军的王峰,都是卫征一手提拔起来的,是卫征真正的心腹兄弟。只要这两个人统帅驻军和虎豹军一天时间,地方驻军和虎豹军,就没有丝毫意外的掌握在卫征手中。
    而在这个乱世之中,军队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只要卫征掌握了山陕两省所有军队的军权,那卫征在山陕两省的绝对性地位,就没有一个人可以动摇。当然,也没有人能动摇得了卫征在山陕两省的地位。
    除了掌握军权外,无论是掌握政务大权的总理大臣周书源,还是被卫征从低位直接提拔起来的汪洋和周老,甚至于督查文武官员的王鹏,无一例外,都是卫征一手提拔起来。
    面对卫征对他们的知遇之恩,再加上这些人的人品……
    孙承宗可以肯定的说,只要他们活着一天,就不会背叛卫征……
    如此情况下,卫征在山陕两省,在七大常委中间,仍然是一言九鼎。
    不过,即使孙承宗想到这些,孙承宗也不会将其说破。
    毕竟,山陕两省现在的实力,都是眼前卫征一点一点打出来的。就这么将权利凭空交给别人,放到任何人身上,都不可能……
    两天后,山陕总督府设立七大常委,并且开始在山陕两省进行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