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明末生涯 >

第205章

我的明末生涯-第205章

小说: 我的明末生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在侍卫一双震惊目光的注视下说道:“想当年,本官在战场上杀敌的时候,他们都还呆在娘胎里。如果他们真敢在本官面前撒野,本官正好借此缘由,派兵将他们剿了,并且将驻军统帅换成本官自己人……”
    说到这里,一脸愤怒的孙承宗忽然想到了什么。
    仅仅一眨眼功夫,脸上的愤怒就再次被无奈给取代。
    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进入山西后,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都是卫征一手导演的孙承宗。不得不带着满脸无奈说道。
    “只是,本官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从京城带来的两千京营,竟然会这么快全军覆灭。”
    “如果这两千京营还在本官手里,堵在总督府门口的那些驻军将领,就算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对本官做出逼宫这种以下犯上的事。”
    站在面前的侍卫开口提醒道:“大人,朝廷没有银子,但是有军队……我们可以上奏朝廷,让朝廷再给我们调拨几千京营……”
    孙承宗的眼睛一亮,恍然大悟的说道:“京城还驻防着几万京营将士,从中调出五千人,绝对没有任何影响……好办法,本官马上就给朝廷写奏折……”
    就在孙承宗脸上,难得露出一副笑容的时候。
    侍卫接下来的一句话,直接如同一盆冰水浇在孙承宗身上,让孙承宗满脸笑容的表情,瞬间凝固下来。
    “大人,即使我们从京城要到了军队,银子的问题,仍然要解决……”
    “我们可以把驻军将领换成我们自己人,但是,下面的数千,甚至于数万普通将士,我们却没有办法将其换掉。”
    “所以,如果没有银子补发总督府欠他们的饷银。我们换再多的将领,对于这个问题来说,也是换汤不换药,起不了任何作用。”
    “到时候,这些普通将士,该来总督府闹饷的还是会来闹饷。除非我们敢派兵杀人,杀鸡儆猴……否则,只有补发军饷这一条路可选。”
    孙承宗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最后才开口道。
    “杀人是肯定行不通的。”
    “对于山陕两省的数万地方驻军和虎豹军来说,我们都是外来户。如果我们敢在明知是自己错的情况下,还做出杀鸡儆猴这么强硬的手段,两省的军队一定会因此而抱成一团,一起来抵制我们。”
    “到时候,不用朝廷下调令,我们就会被山陕两省的数万将士给逼出山西……”
    “所以,银子的问题必须要解决……”
    朝廷靠不住,自己又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孙承宗只能将希望寄托到山陕两省已经倒向自己的文官身上。
    在孙承宗看来,倒向自己的十几个人中间,最小的也是县令,都管着一县,甚至于一府的财政税收。按照大明官场的惯例,为保证府衙和县衙运转,他们一定会从这些税赋中截流一部分。
    如此情况下,他们自己省一省,给自己筹集几十万两银子,应该没有任何问题。(未完待续。。)

第三百六十九章 真相大白
    但是,有一句话说得好: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让孙承宗没有想到的是,山陕两省官场经过卫征长达半年的血腥整肃后,虽然还谈不上一片清明,但是,大规模贪污这种事情,还是消失的一干二净。
    连贪污都不敢的文武官员,就更没有胆量截流应该上缴总督府的赋税了。
    所以,山陕两省的各个衙门,除了卫征担任总督时,从总督府给他们下拨的办公银两,根本没有一两多余的银子。
    当然,即使他们有银子,此时此刻的他们,已经变得自顾不暇了。
    自山西巡抚吴宝田第一个倒向孙承宗的消息传到卫征耳朵后,总督府秘密发放给他们的俸禄补贴,就被卫征取消。
    与此同时,由周书源派出的按察使官员,也随之进入这些官员的管辖地,开始大张旗鼓的搜集他们可能出现的犯罪和贪污证据。
    就连制度更加严谨的后世,只要政府愿意去查,都能查出任何一个官员的犯罪证据。更何况这个几乎没有监管机构,官员权利非常之大的明末。
    所以,在短短半个月时间不到,就有一个知府,两个县令……在铁打的证据面前,被周书源派下去的官员抓捕,按照大明邢律进行定罪。
    因为整个查出和定罪过程进行得实在是太快,作为总督的孙承宗,根本没有收到这些消息。也不清楚,这些好不容易倒向自己的十几个官员,正处在被审查阶段。处于人人自危的危险局面。
    孙承宗不知道这些情况。已经上到同一条船穿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吴宝田等人,对这些事情却是一清二楚,并且清楚周书源这么做的目的……
    不过,即使他们知道周书源是在报复自己的背叛,却没有任何办法。
    因为,周书源用的办法,都是光明正大的。没有丝毫阴谋诡计。
    即使自己找到孙承宗,还没有真正掌握山陕总督大权的他,也没有办法阻止周书源行使自己按察使的权利……
    所以,此时此刻的他们,除了后悔当初倒向孙承宗的决定,就剩下人人自危,疲于应对按察使府对自己的审查。
    面对孙承宗派来见自己的心腹侍卫,吴宝田等人不仅没有丝毫看到救星的想法,反而还想躲着这些人,将自己和孙承宗之间的关系完全撇开。借此向周书源示好,自己已经和孙承宗断绝关系了。
    当然。在这些人中间,还有一些没有政治头脑,没有看清形式,自认为孙承宗背后站着朝廷,一定会取得最后斗争胜利的人。
    看到孙承宗派来的侍卫,直接将自己堪称惨痛的遭遇说了出来,希望孙承宗能出手,让按察使府的人,不要再查下去了。
    听完这些官员的哭诉后,一脸大惊的侍卫不敢怠慢,赶紧带着失望和震惊的复杂表情,匆匆回到总督府,向孙承宗复命。
    总督府大堂,听完侍卫报告,孙承宗一张脸直接因为愤怒而被涨得通红。
    不顾自己山陕总督的身份,大声叫道:“周书源,又是这个周书源……”
    “他到底想要干什么,整肃官场风纪,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不跟本官这个山陕总督商量。他周书源还有没有把本官放在眼里,他难道不知道,他现在查的这些官员,都是本官的人吗?”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孙承宗因为周书源所作所为,发泄自己心中愤怒时。
    站在孙承宗面前,经过长时间耳濡目染的心腹侍卫心里,却隐隐感觉到,事情绝对没有面前总督大人想的那么简单。
    自从跟着面前孙承宗进入大同以来,各种针对面前总督大人的阴谋,就没有中断过。
    如果将这些阴谋全部串联起来,就会形成一张无形的大网。
    而这个大网的目标,就是站在自己面前的孙承宗。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将孙承宗逼上绝路,逼出山陕两省。
    为了面前的孙承宗,侍卫想也没有想,就将自己心中的分析给说了出来。
    听完后,孙承宗也随之慢慢冷静下来。
    眉头一皱,对着侍卫肯定道:“通过这些事情,本官也看出来了……整个山陕两省,自上而下,都不想看到本官继续担任山陕总督。”
    “就像你刚刚说的那样,他们做这么多,就是想把本官逼出山陕两省。”
    “可是,本官既然敢来这里,就不会灰溜溜的离开。再大的困难,再多的困难,本官也会闯过去……”
    这时,站在面前的侍卫再次开口道。
    “大人,除此之外,末将还有一个大胆的猜测:仅凭周书源的一己之力,绝对不可能给我们造出这么大一张网。所以,末将猜测,周书源周大人背后,是不是还有人操纵着这一切……”
    “周书源背后还有人……”听到这里,孙承宗忍不住自言自语的揣摩着这句话。
    与此同时,脑海中就好像放电影一样,一点一点回忆自己进入山陕两省后的所有遭遇。
    对孙承宗这种官场老手来说,基本没有什么阴谋可以瞒得住他的一双眼睛。所以,只要他能针对一件事进行不间断的推敲,就一定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孙承宗脸色,也跟着一点一点发生变化。
    慢慢由刚开始的凝重,变成愤怒,再变成绝望……
    如果侍卫的猜想都是对的,周书源背后就还有人。
    以周书源如今的地位,能指挥他的,数来数去,就只有卫征一个人……
    如果卫征真的是整个阴谋的导演者,那就证明当初自己第一眼看到卫征后,所经历的偷袭和刺杀……。都是卫征给自己演的一场大戏。
    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拖延自己的进京时间。
    既然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卫征导演的,那此时此刻,正躺在病床上‘养病’,并且被自己称之为大明忠臣,大明栋梁的卫征,也许根本就没有受伤……
    这么细算下来,自己自从进入山陕总督后,就落入卫征给自己精心准备的一系列圈套之中。
    面对这个有着很大可能的事实,孙承宗心里,直接产生一种被骗的愤怒。
    而后,就是被人玩弄于鼓掌,跟着卫征一起欺瞒皇上,让皇上做出错误决定,甚至于毁了整个大明朝的绝望。
    充满愤怒和绝望的拳头,狠狠砸在面前案桌上后。
    孙承宗直接走出大堂,想要去应证,自己刚刚推断出来的东西,是不是都是真的。
    “大人,您是要去哪里……您可不要冲动,这里是山西大同,不是京城……”紧随其后冲出大堂的侍卫,面对孙承宗身上散发出来的怒火,赶紧开口提醒道。
    孙承宗头也没回的开口道:“本官当年在战场上杀进杀出都不怕,更何况一个大同府……”
    看了一眼匆匆赶过来的十几个侍卫后,灵机一动,大声命令道:“马上集合所有侍卫,跟本官一起去闯一闯卫大人用来‘养病’的府邸,看一看我们卫大人,是不是真的身受重伤,不得不卧床进行‘养病’……”
    能被孙承宗从京城一路带到大同,这些侍卫,无一例外的都是孙承宗心腹。
    所以,即使知道此去硬闯卫征府邸,很可能凶多吉少。这些侍卫,仍然没有丝毫犹豫的大声领命道:“是,大人……”
    卫征用来养病的病房内,周书源正带着满脸笑容,向卫征报告山陕两省越来越有利于自己的局面。
    就在卫征听着报告,时不时点头表示满意的时候。
    一阵吵杂的争吵声,忽然在门外响起。
    “走开…。本官是朝廷任命的正一品山陕总督,看谁敢拦着本官…。。”
    “从现在开始,只要敢拦在本官前面,就休怪本官手里的这把达到不长眼睛…。马上给我让开…。。”
    杂乱而充满杀气的咆哮声刚刚传到卫征耳朵不久,房间紧闭着的房门就被人给推开。
    随后,一脸怒气冲冲,手中还握着一把大刀的孙承宗,就冲了进来。
    扫了一眼房间的情况后,孙承宗的目光,直接定格在此时正坐在椅子上,没有丝毫生病样子的卫征身上。
    眉头一皱,一丝凌厉的杀气,就从孙承宗身上散发出来。
    一双眼睛死死盯着卫征的同时,对着卫征反问道:“本官果然没有猜错,卫大人你果然没有受伤…。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卫大人想要拖延进京时间的一个巨大阴谋…。。”
    “卫大人,你瞒得本官好惨…。。”
    “不仅如此,还让本官给朝廷上奏了错误的奏折…。如果让皇上知道,现在的你根本没有病,本官就是欺君之罪,是大明朝的罪人…。。”
    卫征并没有躲避孙承宗看向自己充满杀气的目光。
    深吸一口气后,大声肯定到:“孙大人说的不错,所有的一切,都是本帅给你演的一场戏…。”
    “至于原因,你刚刚已经说了,本帅不想离开山陕两省…。。”(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章 震惊
    在孙承宗看来,面对自己的质问,卫征一定会惊慌失措,至少也要为自己所作所为辩解一下,给自己一个交待,给朝廷一个交待。
    但是,让孙承宗没有想到的是,面对气势汹汹的自己,坐在椅子上的卫征,竟然如此释然。就好像自己所经历的一系列阴谋,都是理所当然的一样。
    面对眼前完全不按常理出牌的卫征,孙承宗心里空有一腔的怒火,却没有办法将其发泄出来。
    如此情况下,满脸怒容的孙承宗,只能将手中大刀拍在桌子上。而后,闷闷的找了张椅子坐下,并且瞪着一双眼睛,看向卫征,等待卫征下文。
    脸上仍然波澜不惊的卫征,狠狠瞪了一眼紧跟孙承宗身后冲进房间的护卫后,大声命令道:“都还楞在这里干什么?孙大人进都进来了,你们还想把孙大人赶出去吗?还不给孙大人上茶,让孙大人消消火……”
    孙承宗摆了摆手拒绝道:“卫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