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

第36章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36章

小说: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他装出苦思冥想的样子,停了片刻后,这才说道:“如今天下动荡,群雄割据,战火不断,弄得民不聊生,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饱受战祸之苦,真不知道这孩子长大后,天下是否太平,国家是否安泰……我一介武夫,也没什么大学问,如果你们非让我给他取名字的话,以我看,就叫他陈泰吧,也好预示着天下以后能够国泰民安。”
    “陈泰……陈泰……”陈群夫妇纷纷蠕动了几下嘴唇,默默的念着。
    忽然,陈夫人喜笑颜开的道:“多谢大人为我儿赐名!”
    说完,陈夫人便抱着怀里的儿子,笑着说道:“儿子啊,你现在有名了,从今以后,你就叫陈泰,等你长大以后,希望那时已经国泰民安了!”
    陈群也觉得陈泰这个名字不错,当即抱拳对张彦道:“大人救了我妻儿的xìng命,又给我儿赐名,草民实在是无以为报……”
    他顿了顿,扭头看了一眼陈夫人和儿子,眼神中流露出无比的怜惜。
    “大人,以后……以后若是有用得着草民的地方,请大人尽管开口,草民……草民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帮助大人!”陈群鼓足了勇气,终于从他的嘴里说出来了这番话。
    张彦听到此话,没有表现一点的喜悦之情,反而很平静的问道:“陈先生,我不想你是因为我救了你的妻儿,才违心说出这番话的……”
    陈群忙解释道:“大人误会了,我刚才说的那番话都是发自肺腑,绝对没有半点违心。只是,我从未主动对谁说过这话,难免有点……”
    “这么说,陈先生是真的打算帮我喽?”张彦眉毛上扬,嘴角上咧开了笑容。
    陈群点了点头。
    “哈哈哈……”张彦突然大笑了起来,陈群是一个栋梁之材,他如果愿意帮自己的话,那么下邳就可以全权委托给他了。
    “陈先生,请受张彦一拜!”他高兴之余,还不忘记向着陈群毕恭毕敬的拜了一拜。
    陈群受宠若惊,急忙道:“大人为何拜我?”
    “陈先生海内名士,张彦却是一介武夫,我怕委屈了陈先生,所以才礼贤下士,以彰显我对陈先生的尊敬。”
    陈群笑道:“长文徒有虚名而已,大人不要放在心上。只是不知道,长文能帮助大人什么?”
    “我想请陈先生做下邳国相,替我治理下邳国!”张彦朗声说道。
    ;

048整顿下邳
    东汉建国以后,采用郡、国相间的治理模式,凡是被称为国的,全部都是皇族子嗣的封地。
    王国与郡等同,但王、候在其封地上除了享受其尊贵的身份特权,不劳而获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朝廷在封国里设立了国相、国傅、国尉等职位,其中,国相职权最大,除了拥有治理地方的权力外,还属有兵权,职权相当于郡里的太守。
    国傅、国尉是相当于是国相的助手,国傅主要责任是教化诸侯王以及百姓,劝导人们一心向善。而国尉是武职,负责掌管国中兵马,职权与郡的长史一样。后来,国尉改称都尉,一直延续至今。
    东汉的诸侯王们,手中没有实权,只能混吃等死,就连离开封国,想到外面走走,也必须经过国相的同意,可见朝廷对这些诸侯王们的限制力度有多么的大。所以,纵观东汉一朝的历史,从未有过诸侯王举兵叛乱的史实。
    张彦让陈群当国相,就等于是当太守,在东汉,太守是一郡的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jiān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其职权极大,甚至可以公然与州刺史互相叫板。
    所以,张彦的话音一落,陈群顿时惊讶万分,万万没想到,张彦会给予自己这么大的一个重任。
    陈群脸上的表情诚惶诚恐,连忙推辞道:“请大人三思而行,国相一职,重要非常,我只不过是一介腐儒,怎么能担此重任?何况大人现为彭城相,我若当了下邳相,岂不是和大人平起平坐了吗?”
    “那又如何?只要陈先生能够把下邳治理好,平起平坐又能怎样?”张彦知道陈群的为人,所以一点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不以为然的道。
    周逵在一旁一直未曾说话,此时见张彦准备让陈群当下邳相,就他的内心而言,是一百个不愿意。他立刻凑到张彦的身边,小声说道:“启禀大人,国相一职,非同小可。大人斩杀了笮融,又将笮融的势力连根拔起,就连整个军队都对大人心服口服,如今整个下邳都在盛传大人的美德,也都以为大人要接管下邳,当下邳国相。如果这个时候大人让陈先生来当这个国相的话,只怕难以服众,还请大人三思啊。”
    陈群也急忙说道:“周大人说的句句在理,依我看,没有人能够比大人更适合当下邳国相了。”
    张彦道:“可是,我已经是彭城国相了,如果再当下邳国相,身兼两职,只怕力不从心啊……”
    周逵忙道:“这个请大人尽管放心,有下官和陈先生极力辅佐大人,相信大人也不会那么费心的。”
    陈群也连忙说道:“大人,周大人说的很对,我也会竭尽所能的来帮助大人的。”
    张彦想了许久,这才说道:“若真能得到你们的帮助,我就会轻松许多。只是,该让陈先生身居何职才合适呢?”
    “大人,国傅一职我觉得最适合陈先生不过了。”周逵急忙提议道。
    “陈先生,你觉得呢?”张彦问道。
    陈群拱手道:“只要能够帮助大人,什么职位都不重要,就算以幕僚的身份出现,也是可以的。”
    张彦道:“那好吧,那从今以后,陈先生就是下邳国的国傅了,希望陈先生以后能够好好的帮我,大家一起努力,朝着国泰民安的目标前进。”
    陈群听完之后,一直压抑在内心的雄心壮志也渐渐萌生,同时,他对张彦也寄予了厚望。
    得到陈群的帮助,最开心的人莫过于是张彦了,他只不过利用了一个小小的手段,便骗取了陈群对自己的信任。不过,同时他还要感谢徐盛、陈应、陈矫、周逵、陈纪等人的协助,如果不是他们的话,如何能够把这场戏演的那么逼真?
    第二天,张彦正式以下邳相的身份接管了整个下邳国,并正式任命陈应为下邳都尉,陈群为下邳国傅,周逵官职不变,但俸禄却提升了两倍。而陈矫则正式被任命为盱台县令,吕岱、邓毅、王波仍为军司马,各统领一营兵马,直接归属陈应调遣。
    新官上任三把火三把火,张彦也不例外,他上任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下邳境内所有寺院庙宇,不再享有特权,只要种植土地,都要上缴赋税,而且所上缴的赋税,是普通百姓的两倍。
    张彦还大肆鼓励僧尼还俗,并且让徐盛捣毁了两座乌烟瘴气的寺院,并将犯了佛家戒律的人全部抓起来,着重整顿寺院。
    另一方面,张彦特别委派陈群为督邮,让其带二百丹阳兵扈从左右,前往下邳治下各县,严惩贪官污吏,并给予陈群直接任免县令的特权,以方便他办理政务。
    除此之外,张彦特意让周逵给陶谦写了一封信,就说笮融造反,被张彦诛杀,然后推举张彦为下邳相。
    最后,张彦又委派陈应带兵到各地方,重新丈量土地,按户、人口进行划分,鼓励百姓回到原籍进行耕种,并免除一年赋税。
    他的一系列手段,都迅如雷霆,让下邳境内的人根本反应不过来。
    经过三天的严厉整治,下邳境内的寺院庙宇里的僧人、尼姑多数还俗,百姓也陆续回到原籍,除了浮屠寺一地外,其余寺庙都空空如也,最终落得个关门大吉,反被张彦利用起来,将那些寺院当作义舍,专门给那些无家可归的难民住。
    而其他的几项措施,也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经过长达一个月的整顿,下邳各项措施都已经取得了成效,一扫之前的乌烟瘴气,就连头顶上的那一片蓝天也蓝了不少。
    陶谦收到周逵的信件后,先是气的半死,但他面对现状,却又无能为力。
    他派出斥候,秘密的前往下邳打听消息,得知张彦整顿下邳的一些列措施后,让他惊讶万分,万万没有想到,张彦除了冲锋陷阵外,居然还有治理地方的能力……
    他虽然足不出户,却对整个徐州的时局了如指掌,每天都会有斥候秘密向他报告消息,当他得知陈登、陈群、陈矫、陈应、周逵都心甘情愿的为张彦做事时,不禁是一阵长吁短叹。
    就以陈群为例,陶谦也曾经派人去请过,但却被陈群婉言谢绝。如今陈群却被张彦请了出来,并且甘心为他做事,可见张彦确实有着过人之处。
    再说笮融,这个曾经让他一直很头疼的人,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死在了张彦的手里。不得不说,张彦的能力,远远大于他的预料,似乎比另外两个让他头疼的人糜竺、臧霸更加难以对付。
    他仿佛看到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而自己这颗星,却因为身体的原因,而变得越来越黯淡了,迟早有一天,会被这颗新星所取代的。
    陶谦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假若张彦是我的儿子,那该有多好啊……”
    一个身穿长袍的文士,一直陪在陶谦身边,他听到此话,便拱手道:“陶使君,请容我说句心里话,袁绍、曹cāo、袁术等人一直对徐州虎视眈眈,就算陶使君将徐州交给陶公子管理,而且有没有人其他人反对的话,试问以公子的能力,能否保住徐州?”
    陶谦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却没有说话。
    那人继续说道:“如果陶使君真的为两位公子着想的话,就不应该再想着让他们接管徐州。徐州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曹cāo,还是袁绍,又或是袁术,都想将徐州占为己有。陶使君现在的身体一rì不如一rì,说句不好听的,万一哪天陶使君驾鹤西去,徐州群龙无首,曹cāo、袁绍、袁术等人,肯定会乘虚而入,到时候,徐州如何应对?”
    陶谦面sè凝重,沉默不语,但眉头却紧紧的皱着,眼睛里也布满了忧愁。
    这人顿了顿,继续说道:“陶使君,当务之急是应该尽快练兵,以图自强。至于徐州以后由谁接管,那都是后话,只要陶使君安心养病,不要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再撑个几年应该不成问题。”
    片刻之后,陶谦反问道:“公佑,多谢你的一番劝解。徐州是我苦心经营的结果,不论以后由谁接管,都要面临着曹cāo、袁绍、袁术的威胁,陶应、陶商碌碌无为,就算把徐州给他们其中一人,也不见得能够撑住。与其这样,倒不如选择一个有能力的人来接管徐州,或许徐州会走的更远……”
    这个人姓孙,名乾,字公佑,是北海一带的名士。青州黄巾复起时,因避乱而来到徐州,受到陶谦的礼遇,一直做为陶谦的幕僚。
    他听完陶使君的这番话,呵呵笑道:“陶使君能够这样想,也不枉费我的一番口舌了。”
    陶谦嘴上虽然这样说,但心里毕竟一时难以转变过来思路,索xìng也不去想那么多了,安心养病才是最重要的。
    孙乾却突然问道:“那周逵等人推举张彦出任下邳相一事,陶使君准备怎么处置?”
    ;

049良苦用心
    陶谦想了片刻,轻叹了一口气,这才答道:“既然那么多人联名拥戴张彦出任下邳国相,那就让他们如愿以偿吧……”
    孙乾没有再说话,心里面却很想见一见这个叫张彦的人。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一转眼,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自张彦以下邳相的身份接管下邳后,下邳rì趋稳定。
    这rì,一连下了三天的鹅毛大雪终于停歇了,张彦将陈群、陈应、周逵、徐盛、吕岱、邓毅、王波,以及所有属官,全部叫到了太守府的大厅里,摆下酒宴,准备和众人告别,暂回彭城。
    彭城百废待兴,又只有陈登一个人,这一个半个月来,他也是放心不下。
    大厅内,张彦与众人其乐融融,酒过三巡后,张彦率先开口道:“今rì将诸位聚集在此,是有一件事想要向大家宣布一下……”
    众人纷纷放下手中酒爵,用期待的眼神望着张彦,纷纷竖起耳朵,洗耳恭听。
    “我来下邳已有一个半月,如今下邳已经rì趋稳定,全赖诸位的极力协助,张彦在此感激不尽。”张彦站了起来,向着众人深深鞠了一躬。
    众人见状,都吃了一惊,纷纷站了起来,齐声道:“主公如此大礼,我等实在是承受不起!”
    说完,又一起向着张彦鞠躬。
    张彦见整个场面被他这一个鞠躬搞的顿时严谨了起来,忙道:“诸位不必如此拘谨,都快坐下,快坐下吧!”
    众人纷纷落座,张彦举起酒爵,朗声道:“来,让我们满饮此杯,以后的下邳,还需要诸位多多费心才是!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