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

第358章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358章

小说: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在进行下一步军事动作之前,孙权则向当地百姓询问了一些关于交州的事情,基本上对交州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如今的交州刺史叫做士燮,是交州苍梧广信人,土生土长的交州人,且士家也是当地的世家豪族。
    士燮不仅是交州刺史,更是交趾太守,其二弟士壹是合浦太守,三弟士酭为九真太守,四弟士武为南海太守,士燮的长子士祗为苍梧太守,次子士徽为榆林太守,三子士幹为日南太守。
    交州大小重要的官职,基本上都被士家的人给垄断了,加上交州地处偏远,在大汉的最南边陲,士家过的生活就像是土皇帝一般。
    士燮兄弟子侄一起担任各郡郡守,强力掌管着一州之政,因辖地偏在万里之外,所以威望尊贵至高无上。他们出入时鸣钟响磬,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常有几十位沙门夹在车马群中焚香。他们的妻妾都乘坐配有盖帷的小车,子弟都有兵士骑马跟在身后,当时他们的尊贵显赫,震服各少数民族,就连昔日的南越王赵佗也比不过士家的这样人。
    但是,士家宗族虽然在交州显赫,却因有士燮这个族长,使得士家宗族都遵纪守法,也不欺男霸女。而士燮本人性格宽厚有器量,谦虚下士,爱民如子,使得交州百姓都对士家有着极高的评价,虽然所拥有的兵力不多,但却拥有交州百姓的民心,一旦士家发生什么不测,这些交州百姓都会争相为士家赴死。
    而中原的士人,因为交州的稳定,和士燮宽厚仁慈,礼贤下士,前往交州依附避难的人数以百计,其中袁涣之弟袁徽、许子将之兄许靖,以及现在在张彦手下当为官的程秉,还有许许多多中原名士,更是不计其数,这些人抵达交州后,都会受到极好的礼遇,也会受到重用,使得交州的士族氛围极为强烈。
    孙权得到这些消息后,顿时皱起了眉头,士家在交州可谓是根深蒂固,就凭借他手中的这一万人,只怕无法夺取交州,必须要改变策略才行。(未完待续。。)

486远征交州(4)
    士家几乎垄断了整个交州,最为关键的是,士家在交州名声极好,声望极高,人脉极广,即便是孙权想用武力征服交州,也未必能够彻底的拥有交州。
    在孙权看来,要想拥有交州,武力夺取明显是不可行的,士家在交州的根深蒂固,要想连根拔起,简直是痴心妄想。
    一时间,孙权犯了难,不知道该如何行动了,好像到了这里,也成为了一个僵局。
    孙权辛辛苦苦的带着大军来到交州,谁曾想竟然会遇到这种局面,如今他是退兵也不是,进攻也不是,完全陷入到了两难的地步。
    “公瑾啊公瑾,我若知道交州是这个样子,决然不会轻易率军到来,如今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你可把我给害苦了。”孙权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紧皱着眉头,自言自语的说道。
    正在孙权一筹莫展之际,朱桓悄然无息的来到了孙权的身侧,手中捧着一个锦囊,直接献给了孙权。
    孙权看了一眼,问道:“这是什么?”
    朱桓道:“末将在柴桑临行前,大都督亲手交给末将的,说是等到了交州,再将此物交给主公,可助主公拿下整个交州。”
    “你怎么不早点拿出来?”孙权一边埋怨着朱桓,一边打开了锦囊,只见里面塞着一封书信。
    孙权匆匆将这封信看了一遍,当看完之后,这才哈哈的大笑道:“公瑾妙计,果然厉害!”
    建议孙权去攻打交州的,是周瑜的。周瑜觊觎交州已经很久了。在孙策在世的时候。就曾经向孙策建议过攻打交州的计划。但是当时江东正陷入和山越鏖战,以及经济封锁的双重危机当中,使得孙策无心顾及其他,这个计划就暂时搁置了下来。
    孙策死后,孙权在周瑜的帮助下打了一个漂亮的自卫反击战,取得了这次大战的胜利,还杀死了陈登,在一定程度上。为孙权在将士们心中奠定了威望的基础。之后,虽然张彦一直没有对江东再采取任何动作,但是江东地域狭小,又夹在刘表和张彦的威胁当中,并且且经济危机时,江东百姓流失严重,如果不开拓疆土,扩大辖地,江东很有可能会逐渐走向灭亡。
    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下,周瑜才向孙权提出了攻打交州的计划。准备以交州作为江东的后方基地。
    当然,周瑜想攻打交州。也不是一朝一夕了,对交州也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知道士燮家族在交州的威望和超高的人气,根本是用武力无法征服的。但是周瑜没有向孙权说明这一切,只是简单的说,交州的百姓多,军队少,根本不是江东军的对手,可以轻易拿下交州。
    周瑜之所以故意这样说,而不将真正的实情告诉给孙权,是担心孙权没有破釜沉舟的魄力,只能现把孙权骗到交州,再向其细细的说明具体情况,而且,周瑜也已经做好了一系列的计划,可以让孙权能够轻而易举的控制交州。
    孙权合上周瑜的锦囊妙计,便立刻按照周瑜的计划行事。
    周瑜在信中说,士燮家族虽然在交州极为兴盛,宗族兄弟子侄都担任各郡太守以及身居要职,但并不是所有人士家的人都能够像士燮那样性格宽厚,且又有器量,士家宗族是在士燮的约束下才变得奉公守法,既没有出现欺男霸女的现象,更没有出现压榨百姓的现象。
    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赤足,只要秘密收集士家人的性格,喜好,就能投其所好,并且巧布妙局,将士家的人引入一个做好的局里面,再推波助澜,让士家人的本性露出来,做出那些不法之事。这样一来,就能抓住士家人的把柄,威胁士家的人,逼其就范。如果士家的人不愿意就范,那就把这些事情无限放大,搞臭士家在交州的名声,势必会影响士家人在交州的声望以及百姓心目中的形象问题。
    并且周瑜在信中明确的告诉孙权,不要去想时间问题,能在交州待多久就待多久,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交州。但是,要懂得恩威并用,必要的时候,可以亲自去与士燮进行会面,因为要拿下交州,还是要依赖于士家的人,毕竟士家在交州多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拔除的。
    孙权完全按照周瑜的计策去做,唤来韩当、黄盖、朱桓、潘璋、谭雄、凌操、朱然等将领,然后一番吩咐之后,几位将军便各自率领一小队人秘密潜入交州七郡里,开始秘密收集士家除了士燮以外的每一个人的癖好。
    对于孙权来说,这是一个长久的计划,至少会浪费一个月的时间,可能还会更久。孙权则坐镇在龙川县城,龙川县令也已经明确的表示向孙权投降,并将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士家的一些情况,全部告诉给了孙权。
    士燮兄弟四人,士燮是家中的长子嫡孙,另外三个弟弟分别是合浦太守士壹,九真太守士酭,以及南海太守士武,其中,士壹与士燮年纪相近,因为受到士燮的熏陶,所以士壹的性格脾性也都和士燮差不多。而三弟士酭则是个性格较为软弱的人,虽然颇有学士,但却胆小怕事。
    在性格方面,与士燮差异最大的是士武,士武人如其名,性格暴烈异常,与士燮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年纪也比士燮小了差不多十几岁,而且天生喜好舞枪弄棒,争强好胜,且好勇斗狠也是出了名的。
    士武天不怕地不怕,但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士武唯独怕他大哥士燮,对其十分忌惮,士燮说过的话,他只能照做。所以即便是士武的性格暴烈,但在士燮的约束和管教之下,也表现的中规中矩,至少没有出现过什么大错。
    士燮的三个儿子中长子士祗好色,次子士徽好赌,唯有三子士幹品行较高,颇有其父遗风。
    孙权对士家的人有了一定的了解,便开始寻思着怎么样来布局,从中找出士家人的把柄,然后逼其就范。
    半个月后,其余诸将都各自派人回来,向孙权报告了所监视的士家人的情况,士壹、士酭、士幹基本上是牢不可破,非但没有什么特殊爱好,反而性行淑均,品行极高。
    士武好勇斗狠,士袛好色,士徽好赌,基本上与龙川县令说的一致。于是,孙权决定,撤去监视士壹、士酭、士幹的人,将其加强到士武、士袛、士徽身上,并且着重从这三个人身上找到突破点。
    此后,孙权的部下对士武、士袛、士徽进行了严密的监控,同时孙权也想好了怎么对付这三个人。
    孙权首先下手的人是士武,士武是南海太守,治所在番禺城,距离龙川城较近,孙权也好亲自莅临指挥。
    孙权抵达番禺城后,用重金买通了太守府里的一个家丁,让这个家丁为他通风报信,想知道士武的行程。
    当天下午,家丁便来通风报信,告诉孙权,士武明天准备外出游猎,地点就选在番禺城外的番山之中。
    孙权得到这个消息后,便根据士武的特点,安排韩当、黄盖二人扮作樵夫,先行潜在番山当中。
    第二天一早,士武独自一人骑着战马,带着弓箭便出了番禺城。
    番山在番禺城南一里,番禺治安良好,境内百姓安居乐业,也没有什么盗贼,所以士武根本不需要考虑安全的问题。另外,士武好勇斗狠,自恃武力较高,所以根本不畏惧有人行刺他。
    正因为如此,士武才会选择一个人出来狩猎,而他的部下,也不敢违抗,否则的话,就会受到重罚。
    士武骑着战马,很快便来到了番山脚下,然后策马登上,走在上山的那条道路上。
    这条山道士武走了不下千余回,他对番山也非常的熟悉,甚至是山中的一草一木他都了如指掌。
    而且为了美观,士武让人在山上种植了许多木棉花以供观赏,每年三月份到四月份的时候,木棉花开之际,番山之上姹紫嫣红,霎是好看,简直是花的海洋。
    只可惜,现在是十月季节,番山上的木棉花并不开,也少了一份美感。
    这个季节,在北方已经差不多很寒冷了,但因为番禺城地处南方,气温较高,此时的天气还像是初夏。
    士武漫无目的的走在上山的道路上,目光四处搜索着山中的猎物,这些年来,番山中的鸟兽几乎被他杀光杀尽了,于是每年士武都会从外地俘虏一些野兽圈养在番山之中,以供到了秋季的时候,可以狩猎。
    士武在山上有一个专门饲养野兽的基地,此时,他正是要前往那个基地,然后让人放出野兽,供他游玩。
    走到半山腰时,士武突然听到了一阵打斗声,他急忙勒住马匹,驻足倾听,便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走了过去,钻进树林里走了不到百米,便看见一处开阔之地上,两个樵夫打扮的人都手持着利刃在进行决斗,而且打的难解难分,每一招一式都极为罕见,在他看来,这两个人,都是当世的高手。(未完待续。。)

487远征交州(5)
    士武躲在密林里,仔细的观察了一会儿,但见面前的这两个樵夫都不是简单人物,这种武艺,他见所未见。
    士武好勇斗狠是出了名的,但是他在这一旁只旁观了片刻,便知道自己未必是这两个人的对手,同时,这样的身手,却出现在两个樵夫的身上,也未免有些太说不过去了吧。
    果然,两个樵夫斗了很久,胜负不分,都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便将打斗停了下来,席地而坐,稍作休息。
    这时,士武从树林里走了出来,两个樵夫见到士武以后,顿时变得紧张起来,一致捡起手中兵刃,虎视眈眈的看着士武。
    士武见这两个樵夫目光阴狠毒辣,面目狰狞,绝非泛泛之辈,加上刚才他亲眼看到了这两个樵夫的武艺,也不敢轻举妄动,便急忙说道:“你们别紧张,我只是路过此地,路过此地而已……”
    “你是谁?”其中一个樵夫问道。
    士武道:“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刚才看你们两个在此打斗的难解难分,便被你们给吸引住了。你们两个人竟然有如此高强的武艺,为什么会沦为樵夫呢?”
    “一言难尽啊。”
    士武翻身跳下马背,取出拴在马项上的两个水囊,分别丢给了两个樵夫,并且说道:“打了那么久,渴了吧,喝吧!”
    两个樵夫互相对视了一眼,分别拿起水囊便将水囊里的水一饮而尽。
    士武道:“我是本郡的太守,你们两个武艺高强。正是我所需要的人才。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可否在我的手下当差?”
    两个樵夫都是一番面面相觑,士武见这两个樵夫对他还有些不信任,便道:“你们放心,以你们的武艺,我绝对不会亏待你们的,只要你们愿意到我手下当差,我保证让你们吃香的喝辣的。”
    “大人在上,请受小的一拜!”两个樵夫异口同声的说道。
    士武哈哈笑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