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

第356章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356章

小说: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彦看到庞统取得的这个成就,十分欢喜,便任命庞统为西域大都护,还同意了阿尤布的归附要求,并且让庞统以大宛国为据点,组建军队,保护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与西域各国友好通使,尽量不要动用武力。
    与此同时,张彦亲自组织了一个商队,交由李财来率领,带着从中原采购的各种货物,正式踏上了丝绸之路,除此之外,张彦更是大力鼓动国内商客,去西域经商。
    接下来的数年时间内,这条费尽千辛万苦开辟通的丝绸之路,将给大汉带来巨大的贸易利润,而新政和新法的推行,也会使得大汉变得更加富强……(未完待续。。)

483远征交州(1)
    张彦对汉朝的体制进行了改革,采取了君主立宪制,并且将限制皇权写进了宪法,重新颁布了许多法律法规,自上而下的实施改革,并且大刀阔斧的。
    不过,这些改革地方上并未受到影响,只是在权力的中心掀起了一番改革的风暴而已。
    新政推行一个月后,朝中各个大臣们已经渐渐适应了这种体制,在实际的工作中,新的体制给他们在行政能力和办事效率上提供了方便,由于三大权力机构互不从属,又互相制约,所以大臣们都在所限定的权力范围内进行工作,如果超出权力范围的,就要实行多个权力机构的合作,一起来解决这些事情,也让机构之间多了一个沟通的桥梁。
    只是,新政虽然推行了,但是大部分朝臣还沉浸在旧的政治体制内而无法自拔,还习惯了旧体制的逆来顺受,只听令行事,却不敢发表意见。
    作为内阁首辅,身为当朝兼任丞相、大将军于一身的摄政燕王张彦,并没有要求太多,毕竟现阶段是一个过渡阶段,新政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去适应,而且在这个过渡阶段内,如果发现了什么不利于稳定朝廷大局的法令,还要及时发现,并加以废除。
    慢慢的打磨和推敲适合这个时代变化的法律法规,不能一味守旧,也不能让思想停滞不前。
    这一个月来,内阁起了很大的作用,签发了一系列由尚书台、都察院、大理寺呈报过来的文件,汉朝也正式进入了内阁时代。
    除此之外。张彦更是派出使者。带着重新颁发的印绶。前往张彦势力范围以外的各个州郡,重新以内阁的决定对其进行任命,并且告诉他们官职的品级,每年还要带着礼物,来向当今的皇帝进贡。
    如今的中国,张彦雄踞北方,只有南方的几个割据势力还在苟延残喘,孙权、刘表、刘璋、士燮。以及汉中的张鲁,张彦此次让礼部尚书邴原从属官中选出几个能言善辩的人来担任使者,分别带着内阁的任命书,前往江东、荆州、益州、交州以及汉中。
    距离彭城最近的是江东,使者带着内阁的任命书,先行渡过长江,抵达了金陵郡,然后再由金陵郡一路向西,直抵武昌。
    此时此刻,孙权已经接任孙策的位置差不多快两年了。两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怎么拔出金陵郡这颗眼中钉。
    金陵郡。就像是一颗钉子,直接钉在了江东最为关键的位置,是张彦势力攻打江东的桥头堡,如果不将其拔除,只怕在以后的对峙当中,江东会少了很多主动性。
    如果能够拔除金陵郡,那就等于将孙权的势力范围直接推到了长江边上,依靠长江天险,与张彦进行对峙,而且江东水军在周瑜的训练之下,已经成为了一支精兵,之前曾经击败了张彦的军队,并且粉碎了陈登灭掉江东的计划,取得了自卫反击战的胜利。
    从那之后,孙权赢得了江东诸将的一致肯定,虽然孙权没有孙策那样骁勇的武力,却有着比孙策更强大的头脑,而且事实证明,聪明的头脑,甚至比蛮力更加重要。
    其实,这一切都得益于周瑜,周瑜以退为进,甘愿自己受到唾骂,却在暗中帮助孙权,让其赢得江东将士的尊重和肯定,可谓是用心良苦。
    这一点,孙权也十分的感激周瑜,在战后,重新恢复了周瑜大都督的职位,并且对周瑜更加的推心置腹了,君臣一心,势要将孙策遗留下来的这片基业发扬光大。
    但是,要想拔除金陵郡,谈何容易,陈登死后,鲁肃被任命为扬州刺史,五虎将军之一的赵云更是率军坐镇在丹阳郡,而与柴桑形成对峙的庐江郡里,又有张辽、甘宁、吕蒙、李典等各路精兵强将,而已经成为粮仓基地的淮南,又有刘晔坐镇,为金陵、庐江提供着丰富的金钱和粮草,金陵、庐江、淮南三郡,形成了一个黄金三角,牢不可破。
    不过,孙权就是不信邪,他始终坚信,没有不透风的墙,只要找到黄金三角中的弱点,便可以将其各个击破。
    只是,孙权费劲脑汁,想了差不多半年时间,都毫无头绪,最后不得不给周瑜写信,请求周瑜的帮助。
    结果周瑜来信只说了几个字,静观其变。除此之外,周瑜更是建议孙权把眼光放远一些,不要只朝前看,还要朝后看。
    后面?
    江东的后面有什么?
    孙权翻开地图,忽然感到豁然开朗,江东的身后,是交州。
    直到此时,孙权才明白过来,周瑜确实比自己有远见,既然不能向前发展,那就向后发展,打下交州,利用交州广阔的土地,开垦出江东一个美好的未来。
    于是,孙权便立刻给周瑜写了回信,询问周瑜可否有详细的计划。
    孙权将信派发出去的同时,一个心腹士兵便从外面走了进来,向孙权报告,张彦派来了一个使者。
    “使者?”孙权的眼睛骨碌一转,没有多做思考,立刻让人将使者带进来,他准备先看看这个使者有什么话说。
    不多时,使者便来到了大厅,见到孙权后,只是拱拱手,说道:“参见孙将军!”
    孙权表现的极为热情,让使者坐下,并上了酒水,用以招待使者。
    期间,孙权便和使者畅谈,这才知道,张彦推行了改革,如今皇帝只是形同虚设,真正的决定权在于张彦。孙权倒是很佩服张彦的这种做法,在不废除皇帝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将权力合理的移交了出来,真是一举两得啊。
    另外,孙权也弄清了使者的来意,张彦册封他为武昌太守,并带来了印绶。
    孙权没有犹豫,很快便接受了印绶,并且热情的款待来使,直至将使者送走。
    孙权表现的如此乖巧,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他现在根本没有实力和张彦进行对抗,不如选择顺从,让张彦知道,他是一个安分的人,更是在和使者的交谈中,表现出来了极其推崇新政,并且支持新政。
    使者离开之后,孙权立刻召集部署,开始秘密的调兵遣将,准备攻打交州。
    程普、黄盖、韩当、吕范等一些旧臣全部来到了大厅里,当他们得知孙权要攻打交州之时,一群人都极为震惊。
    程普首先说道:“主公,我军现在正与张彦对峙,兵力大部分都在边界上,根本无力对交州发动战争,再说,如果兵力抽调走了,一旦被张彦那边所知道,一定会派军前来攻打我军的,到时候我们岂不是腹背受敌?”
    其余人也都是一样的意见,纷纷随声附和,反对用兵交州。
    孙权则笑着说道:“你们只管按照我说的去做,先行秘密抽调部分兵力,不需要多,一万人足够,交州刺史士燮,是个自守之徒,所依赖的也只是当地的豪强,根本不是我军的对手。至于张彦那边,你们不用担心,不出一月,就会有消息传来,到时候张彦自顾不暇,根本无心对付江东。”
    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道孙权说的话是真是假。
    孙权见部下诸将都还有些许迟疑,这才不慌不忙的将周瑜的书信拿了出来,说是周瑜建议他这样做的。除此之外,孙权又将张彦推行新政的事情说了出来,并且说道:“张彦采取了什么君主立宪制,严重限制了皇帝的权力,这样一来,皇帝就形同虚设,从而将大权安全的平移到了他自己的手中,实在是一个别出心裁的想法。不过,他这么做,无非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对于我们来说,根本不重要。但是对于那些刘氏宗族的人来说,此种行为就会激怒他们。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都是刘氏宗族,刘璋远在西川,或许无法和张彦直接对抗,但刘表不同,刘表在荆州兵强马壮,帐下更是人才济济,此举必然会激怒刘表,到时候刘表肯定会派遣大军与张彦交战,双雄争锋,张彦根本无暇顾及江东,我们便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派兵远征交州,拓展疆域和人口,用不了几年,我们的实力就会得到提升。”
    众人听后,似乎觉得孙权说的也极有道理,再加上这也是周瑜所推行的策略,他们对周瑜都信任有加,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于是,众人最后决定,从十个地方,各抽出一千精兵,组成远征交州的军队,这样一来,对守备的边界,少了一千人,就看不出什么。
    除此之外,孙权更是决定亲自率军远征,带着黄盖、韩当、朱桓、谭雄、潘璋等将领,让吕范全权代理自己行使武昌太守的权力,程普为武昌都督。
    三日后,一万大军集结完毕,孙权带上三个月的粮草,率领着一万精兵强将,浩浩荡荡的踏上了远征交州的路途。
    出征之日,孙权的母亲亲自来送行,并且千叮咛,万嘱咐,让孙权一路小心,还让黄盖、韩当等将领积极的保护孙权的周全,千万不要让孙权单独行动。
    对于孙权来说,这是他第一次率军亲征,而这次亲征,他也信心满满的。
    告别了母亲,辞别了诸位臣属,孙权正式踏上了征途,交州,仿佛已经成为了他的囊中之物……(未完待续。。)

484远征交州(2)
    正如孙权所预料的一样,张彦派来的使者还没有抵达荆州,张彦改革的消息就已经传到了荆州。
    改革的具体内容,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限制皇权,当刘表听到这样的改革方案后,顿时很生气。
    刘表毕竟是汉室宗亲,刘氏才是天下的主人,以前张彦即便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眼里也还有天子,还有刘氏。可是如今,改革方案一出,名义上天子还是天子,可是天子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天子了,权力得到严重的限制,皇帝就形同虚设,而大权也直接揽在了张彦的手中。对于这种行为,刘表很是痛恨。
    于是,刘表立刻下令召集心腹进行商议,蔡瑁、张允、蒯良、蒯越四人一应而至。
    当蔡瑁、张允、蒯良、蒯越四人听到张彦改革的内容后,蔡瑁当即说道:“主公,张彦胆大妄为,根本不把陛下放在眼里。主公是汉室宗亲,如今陛下受到张彦的如此羞辱,主公理应代表皇族奋起反抗,属下以为,主公应该发布檄文,号令天下,讨伐张彦的这种行为,并且率领军队,攻进彭城,将皇帝陛下从张彦的魔爪中解救出来。如此一来,主公便可成就一番丰功伟业,青史留名。”
    张允道:“主公,属下也是这个意思,如今我荆州兵强马壮,带甲二三十万,水陆并进,数路出击,定然可以让张彦首尾难顾,只要杀进彭城。主公便可以扬名天下!”
    刘表虽然对张彦的这种行为所不齿,但是还没有到被冲昏头脑的时候,他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清醒。当听到蔡瑁、张允二人积极发动战争的时候。刘表还是有些担心,因为张彦的实力太强,自己能否战胜张彦还是个未知之数。
    于是,刘表看了一眼蒯良、蒯越兄弟,便问道:“你们是何意见?”
    蒯良道:“张彦势力虽大,但兵力太过分散,平定河北也没有多久。必然会在河北留下重兵把守,而且江东的孙权也是张彦的眼中钉,张彦在金陵郡肯定也会布置下重兵。那么留在中原的兵力就会相对来说少了许多,只要我军集结重兵,猛攻中原,张彦根本无法抵御。”
    蒯越道:“主公可让南阳太守张绣为前部先锋。率军先取敖仓。并且攻占洛阳,紧守住洛阳的各个关隘,便能将张彦一分为二,掐断东西方向的联系,那么就算敌军有再强大的军队,也休想攻进来。另外,再领蔡都督率领大军攻汝南,大公子率领江夏之兵攻击庐江。主公亲率刘备等军队随后,三路齐攻。定然可以让张彦的军队疲于奔命!”
    刘表听后,缓缓的说道:“许久以来,我一直以大局为重,如今张彦却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举,我若再忍让,那大汉的天下就完了。”
    蒯良道:“主公,在发动战争之前,应该派遣使者前往西川,让刘璋派兵予以支援,从西川攻击凉州,同时派遣使者到江东,请求孙权攻击金陵,这样一来,张彦就会陷入重重危机当中了,替我们牵制大部分的兵力,对于我军攻进彭城,也十分有利。”
    “好!就按照此计行事。”刘表斩钉截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