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

第322章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322章

小说: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群降兵都是懦夫。
    真正的勇士,只有这个伍长。
    马超是很敬重勇士的,庞德是勇士,所以马超敬重他,并且将庞德引为心腹,事事都与庞德进行商量。
    整个事情的起因,都是因为马超帐下的军司马的恨意所致,不过,这个军司马已经被那个伍长杀死了,也算是罪有应得吧。
    于是,马超当着众人说了一番话,大致意思是自己治军无方,才以至于出现了这种情况,但在他的心里,他把降兵和马家军看的一样重要,他一直都是一视同仁,这次犯事的军司马死了,但参与这场械斗的马家军却都要受到惩罚,并且向这些降兵保证,今后不会再出现这种事情了。
    马超说完这番话后,降兵们的情绪都渐渐被安抚了。这时,马超便走到那个伍长面前,问道:“还不快点把剑放下?”
    那个伍长犹豫了一下,摇头道:“不!我一旦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你就会将我抓走,然后问斩,我绝不要就这样死去……”
    马超道:“我已经当着大家的面都把话说清楚了,这件事的责任全在我的部下,与你无关。如果换做是我的话,我也会选择像你这样做的。把剑放下,我既往不咎,若是你再执迷不悟的话,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了!”
    那个伍长感受到马超眼睛里射出的道道杀意,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而且马超本身就是凉州一种传说的存在,更加让这个伍长有些害怕。
    于是,那个伍长便将手中的长剑丢在了地上,彻底被马超的那种威严给折服了。
    马超见这个伍长放下了武器,这才松了一口气,渐渐松开了背在身后握紧的拳头,脸上露出了一抹久违的笑容,轻声对这个伍长说道:“你的武力不俗,我的身边缺少你这样的人,你可愿意到我身边来,给我做个卫士?”
    那个伍长听到这话之后,脸上顿时是一阵惊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杀了一个军司马,还有几个凶猛的马家军士兵,非但没罪,反而还获得了马超的赏识,要他去马超身边当卫士。
    一时之间,这个伍长都难以抑制住内心的激动,问道:“这……这是真的吗?我……我不是在做梦吧?”
    “你以为呢?”马超反问道。
    那个伍长狠狠的掐了一下自己的胳膊,登时有一种疼痛的感觉,便欢喜的说道:“这是真的。我不是在做梦。我真的可以去做将军的卫士吗?”
    马超点了点头。看着这个有些憨厚的伍长,便问道:“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王双!将军,我叫王双!”伍长回答道。
    马超道:“王双,从今天起,你就到我的身边来担任卫士,以往的一切,都既往不咎。只要你好好干,以后说不定还能当将军呢!”
    王双喜不胜收,开心不已,没想到竟然会因祸得福,站在那里傻傻的笑着。
    马超当着众人的面说道:“从今以后,我的部下,所有人都一样,既然你们都投降过来了,就是我马超的部下,我会一视同仁。只要你们肯努力,战斗时能够勇往直前。我马超绝对不会亏待你们的!”
    降兵们听了马超的话后,又亲眼看见马超让王双当他的卫士,大家的心里都隐隐约约的感受到,他们的春天来了,在马超的手底下,绝对会出人头地的。
    随后,王双跟着马超走了,马超命人将死去的人全部葬了,这件事也就这么算了,他不想追究太多。
    第二天,马超亲自去拜访杨阜,并且正式提出,想让杨阜来担任自己的军师。杨阜起初没有同意,但后来经过马超两天时间的软磨硬泡,硬是把杨阜给感动了,但是杨阜坚决不愿意担任军师,认为自己的才学不够,不能胜任军师这个职衔。
    不过,杨阜却为马超推荐了一个人选,住在敦煌的索广。据杨阜说,敦煌索氏是名门望族,家族世代为官,但黄巾之乱后,索氏便一直出于蛰伏状态,也不参与任何争斗。此外,索氏在敦煌一带极有影响力,在整个凉州士族当中,也是领军人物,马超如果想控制整个凉州,就必须依靠敦煌的索氏。
    因为目前马超所占据的凉州,是刚刚击败韩遂而获得的,韩遂的势力只发展到武威,武威以西的部分,却从未涉及,但敦煌、酒泉、张掖、张掖属国四弟又是凉州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对不能放弃,杨阜便建议马超去拜访敦煌索氏,争取获得敦煌索氏的帮助。如果连敦煌索氏都愿意帮助马超,那么马超才能获得更多的人才,才能在凉州彻底站稳脚跟,并且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
    马超听后,登时心血澎湃,立刻答应了杨阜的建议,但是他担心自己无法说服敦煌索氏,于是便让杨阜与自己同去。
    杨阜自然乐意随行,马超便让马岱暂时代替自己的职务,他带上王双和二十名随行的近卫,和杨阜一起,带着两车礼物,正式前往敦煌。
    ……
    韩遂被杀的时候,董昭从冀城里逃了出来,马不停蹄的赶回了雍州,向雍州刺史钟繇说明了凉州的情况,并写下了一封书信,让钟繇派人火速送到彭城,而董昭则留在雍州,与钟繇一起商议,秘密集结军队,准备趁着凉州动乱之际,带兵杀入凉州。
    谁知,不等斥候带着董昭的书信赶到彭城,凉州便传来了消息,马超成为了凉州动乱中最大的获胜者,趁着韩遂部下八将自相残杀之际,一举击败了韩遂的余部,并且借助羌人的力量廓清了凉州。
    董昭得知此事后,顿感错失了占领凉州的良机,一番感叹之后,便辞别钟繇,并且亲自赶回彭城,向张彦述说一切。
    随后,张彦的书信虽然来到了雍州,让钟繇发明攻打凉州,但此时良机已经失去了,钟繇便写明原因,回绝了张彦的命令,再次派人送往彭城。
    董昭回到彭城之后,向张彦述说了一切,张彦听闻马超占领了凉州,顿时叹了一口气,道:“狮儿难于争锋也!”
    但是,重新开辟丝绸之路,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马超廓清了凉州的乱道,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而现在马超的父亲马腾已经到了彭城,正担任卫尉一职,马超的两个弟弟马铁、马休也被封为了骑都尉的官职,张彦于是便召见马腾,向马腾说明了凉州的情况,准备敕封马超为凉州牧,镇西将军,替朝廷守卫凉州。同时,也向马腾说明了朝廷急需重新开辟丝绸之路的想法,需要马超在凉州予以配合。
    丝绸之路已经荒废多年,大汉自黄巾之乱后,凉州一直动乱不安,丝绸之路到了凉州,就像是断线的风筝一样,近年来,凉州的羌人渐渐老实了,东西方的商队才逐渐活跃起来,但是要想确保丝绸之路的开通,就必须要有强大有力的军事作为保证。
    恰恰马超是羌人心目中的神威无敌天将军,由他坐镇凉州,足以对羌人进行威慑,羌人不敢乱来,那么其余游牧民族自然就不敢动弹。
    马腾知道张彦的意思后,立刻修书一封,派儿子马休亲自赶赴凉州,向马超述说情况。
    同时,张彦颁下了一道敕封马超为凉州牧、镇西将军的圣旨,请马休一并带往凉州。(未完待续。。)

436西风烈(3)
    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马超、王双、杨阜等人终于抵达了张掖郡境内。
    黄沙漫卷着西风,空气中弥漫着无尽的荒凉,苍茫的大地上丘陵起伏,风沙漫天,巨兽的头骨静静地半掩在土中,到处都弥散着死亡的气息。
    越是往西,越显得荒芜和悲凉,众人沿着丝绸之路,一路向西,途中经常会遇到来往于这条道路上的商客们,他们个个都紧张兮兮的,跟随在商队身边的是一个个雇佣来的马刀手,负责保护商队的安全。
    马超等人在这些庞大的商队当中,算得上是不怎么起眼的,总共就两车东西,二十多个人,但每个人都全副武装,严阵以待,显得极为规整。
    路上也零零星星遇到不少马贼,但却从未有哪个马贼敢过来招惹马超他们,或许是因为马超等人展示给外人的那种威武,又或是马贼们根本不屑于劫掠马超这么小的队伍。
    张掖郡地处武威郡之西,与武威郡接壤,但是两郡的情况却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态势,武威郡的治安相较良好,郡内很少有马贼活动,但张掖郡却是马贼纵横,如果你没有在郡内遇到过马贼,你真不好意思说你来过张掖郡。
    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合称河西四郡,是汉武帝时期,汉军击破匈奴,占领了这些地区所设立的郡县,从此以后,河西四郡便成为了凉州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西指的是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南北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和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间。长约九百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形如走廊,又位于黄河以西,故称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但自黄巾之乱以后。凉州不断的发生动乱,武威以西尽皆为羌胡所占领,汉人大多退到了汉阳郡一带。黄巾被平定之后,董卓弄权,群雄争霸,中原地区陷入大乱,大汉朝廷也名存实亡,汉军更是无力再收复失地,即便是割据于凉州的韩遂、马腾等人,也因为武威以西羌胡人多势众。而未敢轻举妄动,以至于十几年来。张掖、酒泉、敦煌都一直处于无主之地,羌胡之间互相争夺,但汉人却再也没有了在这里立足的资本。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马超也很好奇,敦煌索氏到底是如何在敦煌幸存下来的?
    一路上,马超向杨阜询问过敦煌索氏的一些情况,但杨阜对其也知之甚少,知道当年韦康当凉州刺史时,敦煌索氏曾经派人到冀城,祈求韦康派遣军队进入敦煌。只可惜,韦康还没有做出回应,就被韩遂给杀死了,之后敦煌索氏便再无音讯。
    不过,敦煌索氏在整个凉州士族里的地位却是举足轻重的,不管索氏在敦煌现状如何,马超都应该去看看。一方面是拜访索氏,一方面是让马超亲自领略一下凉州西部的情况,让他心里有个大致的了解,以后好对西凉用兵。
    马超等人一路向西,很快便来到了骊靬县的境内,此时天色已晚,暮色四合,众人也都是一阵疲惫。
    马超还是第一次踏入张掖郡的地方,对当地的地理并不知情,便扭头问身后的士兵:“前方可有城池?”
    身后的士兵们都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他们与马超一样,都第一次踏入到这片土地上,对于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这时,杨阜说道:“前方有个城池,唤作,骊靬,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马超问道。
    杨阜道:“只不过骊靬人并不友善,只怕不会让我们进城去休息的!”
    “不试试怎么知道?”马超道。
    于是,众人一起前往骊靬城,快天黑的时候,马超他们终于看到了一座矗立在苍茫大地上的一座小城。只是,这座小城与他所见到的城池很不一样,似乎来自异域。
    马超指着前方的那座小城,问道:“前方就是骊靬城?”
    杨阜点了点头,说道:“对,这就是骊靬人所居住的城池。”
    “骊靬人是什么人?”马超好奇的问道。
    杨阜当即向马超解释了骊靬人的来历,骊靬人是大秦人的后裔。大秦是那个时代对罗马帝国的称呼。
    公元前53年,即西汉甘露元年,罗马东征军在卡尔来遭围歼,其中六千余人突围出来,回国无路栖身深山,寻机东移,越安息东界,流徙西域,经多年辗转,一部归康居,一部归大月氏。西汉初元五年,康居将这支异军借给西移的匈奴郅支单于,以胁邻国。后来,大月氏发生内乱,寄居大月氏的罗马人便继续向东转移,逐渐流入大汉境内,曾经和大汉军队发生战斗,有百余人被俘虏,但汉武帝却将其释放,并为其修建城池,名为骊靬。这就是骊靬人的来历……
    马超听完杨阜的讲述之后,便对骊靬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加想去骊靬城一看究竟了。
    一轮清冷的月亮挂在夜空之中,用他皎洁的光芒普照着大地,马超带人来到骊靬城下,但见城池残破不堪,城墙是夯土筑成,有些风吹雨打年久剥落的墙土里,还能看见当年筑城时夯土留下的痕迹,有些地方还被雨水冲刷出一道道深深的罅隙。
    城墙两边的告示栏里贴满了文告,其中许多份因为时间已经有些久了,文字被雨水浇淋得无可辨认,只剩下乌黑的一团墨迹。另外一份显然是最近两三天才张贴上去的,纸张上不仅没有风吹雨打留下的痕迹,还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墨香。
    映着月光,马超仔细看去,这才发现,告示栏里的这张文告竟然是一张悬赏令,悬赏的当地的一个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