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

第287章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287章

小说: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长,仲谋一定谨记兄长所说,一定要让江东日益富强的!”孙权道。
    孙策接着说道:“另外,为兄有句话想嘱咐你,希望一定要听从。”
    “兄长且说!”
    孙策道:“我与公瑾,一见如故,并结为异姓兄弟,情同手足,而且公瑾此人才华出众,谋略高深,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江东之所以能够有今天,公瑾的功劳最大。我死之后,公瑾必定会全心全意的辅助于你,你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尽管找公瑾商议,他会给出你想要的答案。另外,公瑾在军中威望极高,你接掌江东之后,将士们必然不会对你服气,但请你放心,只要有公瑾在,那些将士都会听从你的调遣的。即便是有朝一日,公瑾功高震主,他也会秉承为兄的意志继续辅佐你成就王霸之业,断然不会做出悖逆的事情来。为兄只希望你好好的善待公瑾,千万不要听信任何人的谗言,自断你的一条臂膀。如果你以后羽翼已丰,不想用公瑾了,也千万不要杀了他,请看在为兄传位给你的份上,放公瑾一条生路!”
    孙权愣了一下,孙策好端端的怎么会提及此事?难不成,兄长认为自己以后会杀了公瑾?
    “兄长,请你尽管放心,我断然不会做出自断臂膀的事情来!”孙权一本正经的道。
    “你发誓!”孙策用凌厉的眼神望着孙权,突然伸出手紧紧的抓住了孙权的手腕,冷冰冰的说道。
    孙权怔住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孙策用这种眼神望着自己,让他内心里不禁升起了一丝寒意。片刻之后,孙权举起了手,开始对天盟誓。
    誓言凿凿,孙策见孙权发完誓,这才安心,缓缓的松开了孙权的手腕,只是说了一声“我累了”,便躺在了床榻上,轻轻的闭上了双眼,一言不发。
    孙权以为孙策真的是累了,便跪在床榻边上,紧皱着眉头,一直在回味着孙策临终前交待给自己的遗言。
    可是,孙权却怎么也想不通,孙策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周瑜的才华,他是知道的,能够得到周瑜的辅佐,他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想要杀了周瑜呢?
    “主公,琴我拿来了,你想听什么曲子?”这时,周瑜从外面走了进来,径直来到床榻边上,对孙策说道。
    良久,孙策没有回声,周瑜见孙策双眼紧闭,面容安详,急忙伸手在孙策的鼻子下面探了一下。
    这一探不要紧,竟然没有探出孙策的呼吸,他心中一惊,急忙叫道:“主公!”
    再一摸孙策的身体,身上的温度已经渐渐散去了,略感冰凉。
    “伯符兄!”周瑜这才意识到,没了呼吸的孙策走了,就这样安详的走了。
    孙权这才发现兄长孙策已经死去多时,疾呼道:“兄长——”
    一代枭雄孙策,就此英年早逝,死于武德元年(公元201年),正月二十三……
    孙策死了,但是周瑜、孙权没有为其发丧,而是立刻召集江东群臣,齐聚南昌,在周瑜的拥护下,孙权继任了孙策的位置,成为了新的江东之主。
    但是,在孙策旧部的眼中,孙权根本比不上孙策,他们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内心里却认为江东之主的位置,应该是周瑜的,只有周瑜才能带领他们走向辉煌。
    可是,周瑜没有选择自己当江东之主,却转而去拥护孙策的弟弟孙权。
    孙权?
    这个名字真心没有听过,即便是有听过的,也是因为孙权是孙策的弟弟,江东的地面上,到处都流传着孙策、周瑜的传说,孙权确实没有什么名声。
    不过,周瑜既然拥护了孙权,那他们这些将士,也就没什么话说了,虽然内心不喜欢,但周瑜都拥护了,他们还有什么好计较的。
    武德元年二月初二,在周瑜的帮助下,孙权顺利的接替了孙策的位置,成为了新一代的江东之主。
    孙权一经上任,便任命周瑜为大都督,总督江东所有的兵马,兼有处理政务的权力,江东各地的官员,将士,都必须听从周瑜的号令,周瑜的话,就是孙权的话,还让周瑜拥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这一举措,大大的缓和了军中宿将的怨气,都认为这是周瑜应该得到的。
    二月初三,孙权、周瑜正式为孙策发丧,将孙策葬于南昌城外,为了纪念孙策,改豫章郡为南昌郡。
    孙策的死,让刘备结盟孙氏的计划暂时被搁置了,而周瑜也很自责,如果当时不是自己提出了将孙尚香嫁给刘备的主意,孙策也不会心情不好,那么孙策也不会独自一人出城,从而遭受到了行刺。
    但是,周瑜还是给刘备写了回信,说江东易主,孙权正在服丧,不宜结盟,暂且押后,以后再谈结盟之事。(未完待续。。)

389不宣而战
    彭城,燕王府。
    城门校尉、锦衣卫指挥使徐盛急匆匆的从大厅外面走了进来,看到张彦正在和陈群商议着事情,欲言又止的他,便静静的站在了一边。
    张彦抬起头,看了徐盛一眼,问道:“看你如此慌张的样子,是不是有什么急事?”
    徐盛点了点头,看了陈群一眼,没有再说话。
    张彦会意,于是对陈群说道:“这件事,就按照你说的去办吧,由你全权负责,争取三年之内,让河北的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陈群身为当朝的大司农,主要负责农业生产,钱粮收支等事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此番陈群向张彦建议,在河北境内广修水利河渠一事,用以灌溉农田。
    但是,现今国库资金不足,要在偌大的河北境内广修水渠,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张彦又在秘密营建新的都城,大把大把的钱如同流水一样从国库里向外流出去,但是现有的赋税收入有限,许多地方还减免了赋税,基本上现在的国库已经是入不敷出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陈群如何能够不为此事着急,一旦国库空虚,军饷都无法发放下去,哪里还有钱去用于建设?
    但陈群就是陈群,他有他的独有的办法,他向张彦提出建议,河北有一批富绅违法乱纪情况严重,准备对其进行打击,凡是被牵连进去的,按照大汉的律例。该杀的杀。该严惩的严惩。该抄家的抄家,该流放的流放,该发配的发配。
    张彦很赞同陈群的这个主意,委托陈群为钦差大臣,巡视河北,任何官员都必须听从号令,不得有所怠慢,而且赐予陈群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陈群抱拳告辞。拿着张彦写好的一封圣旨,便辞别了张彦,出了大厅的房间。
    等陈群走远了,张彦这才问道:“有什么重大的消息吗?”
    “司马懿已经投效到了刘琦帐下,并且帮助刘琦对江夏进行了一次大清扫,彻底扫除了蔡氏在江夏郡的势力,并且已经做好了安排,以应对不测。”徐盛说道。
    张彦听后,咧嘴笑道:“真没看出来,司马懿小小年纪还真有点能耐……”
    “燕王。那还要不要让人继续观察?”徐盛问道。
    张彦道:“继续观察吧,我要摸清司马懿的一举一动。切记,让咱们的人不要暴露目标了。司马懿既然到了荆州,势必会在荆州掀起一番腥风血雨,荆州这潭平静的湖水,是时候被打破了!”
    徐盛“喏”了一声,继续说道:“另外,江东也有消息传来了……”
    “江东怎么了?”
    “孙策死了,其弟孙权接替了孙策的位置,开始执掌江东,并且委任周瑜为大都督,权力只在他一人之下。”徐盛将今天刚刚接到的消息禀告了出来。
    “什么?孙策死了?怎么死的?”张彦和孙策照过面,这是一个身体十分健康的小伙子,如今正值英年,无灾无病,怎么会突然离世呢?
    “据说是被人行刺,大腿上中了一箭,但箭矢上淬了剧毒,两天后,孙策便毒发身亡了。临终前,将江东托付给了他的弟弟孙权,并让周瑜加以辅佐。”徐盛道。
    “被人行刺?可知道是谁吗?”张彦皱着眉头,问道。
    “刺客十分狡猾,根本没有抓到,所以也不知道是谁将孙策杀死的。不过,据小道消息,好像说是江东的人派遣的刺客。”徐盛道。
    “唉!可惜啊,孙策年纪轻轻,就这样死了,英年早逝啊。算起来,孙策也是一个较为强悍的对手,他死了也好,总比他活着以后成为心腹大患要强。孙权虽然接替了孙策的位置,但江东内部肯定有不少人不会服气,现在,正是我军出兵江东的大好时机……”
    张彦的话还没有说话,便见一个锦衣卫从外面急匆匆的跑了进来,一进入大厅,锦衣卫便抱拳道:“燕王殿下,骠骑大将军急报!”
    骠骑大将军不是别人,正是兼任扬州牧、金陵太守的陈登。
    陈登之前当的是后将军,但自从右大将军于禁调任庐江之后,再加上陈登在对江东实行经济制裁中的杰出表现,张彦特意加封陈登为骠骑大将军,官职比于禁略大一点点。
    而且,张彦对于禁也不怎么放心,否则的话,也绝对不会在攻打河北的前夕,将于禁调任庐江,而且到了庐江之后,又连忙加封陈登为骠骑大将军,意在用陈登来节制于禁。
    总的来说,陈登已经成为张彦势力南端独当一面的人物,全权负责江东的攻略。
    陈登突然送来急报,定然是与江东有关,于是张彦亲自接过急报,匆匆看完,立刻皱起了眉头,失声说道:“行刺孙策的人竟然是陈登派过去的!”
    徐盛也是一阵惊讶,忙道:“陈登大胆!”
    张彦看完书信,这才知道,陈登一直在秘密关注着江东的局势,孙策挣脱了经济制裁,致使陈登的计划全盘泡汤,眼看着孙策要喘过气来了,陈登才想出了这个下策,派遣周泰带着数十名精兵深入江东,秘密潜伏在江东,伺机刺杀孙策。
    本来,这个行动是陈登一时冲动定下来的,并不报什么希望,但谁知道周泰瞎猫碰个死耗子,竟然行刺成功了。
    这之后,陈登便立刻调动兵马,大军整装待发,枕戈待旦,只需一道命令,便立刻向江东发起进攻。
    但是,要攻打江东,陈登必须要将此事进行上报,否则的话,就会有越权的嫌疑,也是大不敬之罪。
    使者从金陵一路来到彭城,快马加鞭。紧赶慢赶。这才在今天赶到彭城。把书信交到了锦衣卫的手里,由锦衣卫代为转交给张彦。
    张彦见徐盛如此动怒,便摆手道:“陈登也是为了本王着想,孙策不死,江东确实不易攻取。本来本王还想再积蓄几年兵力,然后对江东发起猛攻,陈登这么一搅合,倒是把战争给提前了。既然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陈登也已经做好了发动战争的准备,那么就给陈登一次表现的机会吧!”
    说完,张彦提起毛笔,亲自写下了一道命令,然后拿出传国玉玺,在上面加盖,这才将这道命令给徐盛,并道:“即刻派发下去,火速送到金陵!”
    “喏!”
    徐盛不敢怠慢,立刻找来快马。让一名锦衣卫送往金陵。
    此时此刻,陈登正在金陵城里焦急的等待着。而张彦在派发出这道命令之后,也再次亲自挂帅,即刻命赵云、许褚点齐本部兵马,跟随他一起去江东。
    两天后,陈登在金陵城里百般焦急之下,终于等到了张彦的命令,圣旨上写的清清楚楚,以骠骑大将军陈登为首,右大将军于禁为辅,对江东发起总攻!
    陈登接到圣旨的当天,便以周泰为左先锋,蒋钦为右先锋,分兵两路,从金陵城直扑吴郡,他自己亲自统帅梁习、凉茂等人随后,让薛礼负责守备金陵。
    除此之外,陈登更是让右大将军于禁率领大军从庐江渡江南下,攻打豫章郡,鲁肃、刘晔率军攻打丹阳郡,三路大军,齐头并进,颇有席卷江东之势。
    大军出发当天,陈登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喜悦,多年来的夙愿,今朝终于可以实现了。孙策死了,孙权当当接掌江东,趁着孙权还不能服众,羽翼未丰,江东还陷在沉痛当中,一直对江东虎视眈眈的陈登来了。
    陈登、于禁、鲁肃、刘晔等人率军在前,兵分三路而进,张彦则率领赵云、许褚从彭城出发,作为攻占江东的后续部队,一方面可以支援陈登,一方面也可以为陈登壮壮声势。
    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则是,张彦已经做好了接收江东的准备,在他看来,江东似乎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一般。
    此次大军出征,由于张彦的精锐部队都分散在北方边境上,但张彦又不想错过如此的一个良机,加上陈登满满的自信,张彦这才决定让陈登部下的扬州军作为主力,发动了对江东孙氏的战争。
    但出于安全考虑,张彦亲自带了两万精锐,从彭城急匆匆的赶来,如果需要支援的话,他的这两万精锐,便可以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张彦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