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

第10章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10章

小说: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庆功宴上,酒过三巡之后,陶谦开始赏赐有功之人,张彦首当其冲,被赏赐了五百金和两千银,以及五百匹布帛。这些金银和布帛,都是别驾从事糜竺刚刚从郯城运送过来的劳军之物,这会儿正好派上用场。
    张彦没有再拒绝,而是坦然接受了陶谦的赏赐。
    这一夜注定是个狂欢夜,整个彭城内,上到州牧陶谦,下到黎民百姓,都沉浸在喜悦当中。
    但张彦却没有多少喜悦的心情,反而是忧心忡忡。因为他知道,曹cāo只是暂时的撤退了,待休养过来后,将会再次在徐州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张彦闷闷不乐的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同时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他赫然发现,坐在他对面的陈登,也在用同样的目光注视着他。
    忽然,陈登蠕动了几下嘴唇,似乎在对他说些什么。看口型,好像是在说“今夜子时,城西土地庙见”。
    四目相接,转瞬即逝,张彦再看陈登是,他已经端起一杯酒,扭脸和坐在他身边的糜竺欢饮起来。
    庆功宴散后,张彦带着从陶谦那里得到的赏赐,直接去了军营,将获得赏赐的绝大一部分都平分给了军营里的将士们,剩余的一小部分则拿出来做为抚恤金,托人送给阵亡将士的家属,自己连一点都没有留。
    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这种做法,让初次跟随着他出生入死的丹阳兵们很受感动。而且张彦本人骁勇善战,经常身先士卒,在与曹军的几次交战中,丹阳兵早已经对他心服口服,之前的骄狂之气荡然无存,换之而来的则是温顺乖巧。
    这次张彦将自己得到的赏赐尽数分给了丹阳兵,丹阳兵们的内心受到了感触,顿时觉得和张彦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不少。
    丹阳兵们难以抑制住自己喜悦的心情,便将这件事宣扬开来,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彭城内的所有军营都得知了这件事,张彦很快便获得了全军上下的一致尊敬。
    张彦静静的坐在自己的营帐里,并没有休息,他一直在想,陈登和自己约在深夜见面,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
    ;

013深夜相会
    到了子时,彭城内所有的人都已经渐渐进入了梦乡,此起彼伏的鼾声,伴随着呼啸的风声,演奏着夜的宁静。
    月亮被一大团黑云遮盖住了,天地间一片漆黑,一只猫头鹰在城西土地庙的上空盘旋而下,落在了土地庙门前的一棵枯树上,用一双炯炯发光的眼睛,注视着站在这棵枯树下面的一个人,不时发出几声鸣叫,更加凸显出夜的深沉和孤寂。
    此人穿着一袭长袍,双手揣在袖筒里面,静静的站在那里,闭目养神,正是典农校尉陈登。
    不多时,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的传来,陈登缓缓睁开了双眼,映着积雪发出微弱的光芒,看到一个体格健壮的身影朝这边走来。
    他的脸上浮现出来了一抹淡淡的微笑,朗声说道:“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来的这个人正是张彦,他径直走到陈登的面前,拱手道:“元龙兄相邀,我怎么会不来呢?只是不知道元龙兄约我在这里见面,又正值深夜,到底所为何事?”
    “天气寒冷,我们还是先喝点酒,御御寒吧。”说着,陈登的双手便从宽大的袖筒里分开了,两只手里竟然各提着一小壶酒,将其中一壶直接递给了张彦。
    张彦毫不客气的接了过来,打开酒封,对陈登道:“元龙兄,先干为敬!”
    话音一落,张彦提起酒壶便一饮而尽,足足一斤酒,直接下了他的肚子,竟然没有一点事情。
    毕竟这个时候的酒,酒jīng度比较低,张彦喝着就像是喝啤酒差不多,酒量一直很好的他,喝这一斤酒自然不在话下。
    陈登见张彦如此豪饮,眉头稍稍一皱。他酒量不大,若像张彦如此喝法,只怕很快便会醉倒,那么他今夜就无法和张彦商量大计了。他嘿嘿笑道:“明达兄好酒量,可惜元龙酒量不行,只能小酌,不能海饮。我先喝一小口,待和明达兄商议完事情后,再豪饮不迟。还请明达兄见谅。”
    “无妨。”
    陈登先喝了一小口酒,这才对张彦说道:“明达兄,今晚我在宴会上见你一番闷闷不乐的样子,是不是觉得陶使君给予的赏赐少了?”
    “陶使君出手阔绰,重赏千金,我只觉得多,却未嫌少。”张彦道。
    “既然如此,那明达兄为何如此模样,莫非是有什么心事?”陈登问道。
    张彦不答反问:“元龙兄这么晚约我来这么一个偏僻的地方,难道只是为了聊天?”
    陈登哈哈笑道:“我约你前来,自然是有要事相商,若只是为了聊天,何必来此偏僻之处?”
    “既然如此,那元龙兄就请直言吧,我不喜欢拐弯抹角。”
    “那好吧,那我就直接点。我之所以深夜约明达兄在此相会,是因为有些话不宜被别人听到,这里偏远僻静,又正值深夜,除了你我二人之外,再无第三个人,非常适合我们密会。”
    “那不知道元龙兄约我前来,到底是为了什么事情?”
    陈登的面sè突然变得凝重起来,一本正经的道:“我约你前来,是为了整个徐州的未来。”
    张彦听的仔细,问道:“那与我有什么关系吗?”
    “关系重大。今后整个徐州的未来,将全系在你一人身上!”
    “我?”张彦顿感惊诧。
    “莫非我的野心,已经被陈登给看出来了?”张彦暗想道。
    陈登道:“对,就是你。此番你与曹军作战,先杀曹纯立威,后率军击败乐进,斩杀曹昂,并烧毁了曹军的粮草大营;而后又偷袭曹军营寨,迫使曹cāo撤退,还差点杀了典韦,这林林种种的表现,都足以证明你的过人之处。”
    张彦谦虚的道:“全赖陶使君指挥有方以及元龙兄妙计,我才有如此出sè的表现……”
    陈登道:“明达兄不必自谦,即便是我妙计再好,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大将来执行,也是枉然。我听说,明达兄的祖先是留侯张良,不知道是真是假?”
    “确实如此,不过就算我是留侯的后代,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不提也罢。”
    陈登接着问道:“难道张大人就没有想过,有朝一rì,恢复昔rì留侯的荣耀吗?或者甚至赶超其荣耀,开辟只属于你自己的新的荣耀!”
    张彦微微笑道:“说着容易,做着难……”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难的。只要明达兄能够把握住眼下的机会,要想开辟只属于你自己的荣耀,简直是易如反掌。”陈登一边说,一边比划着。
    张彦听到陈登此言,眼中闪过一丝希冀,追问道:“那敢问元龙兄,眼下的机会到底是什么?”
    陈登笑道:“徐州东临大海,西按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除此之外,徐州一带商贾云集,百姓富庶,更加烘托出了徐州的重要xìng。可惜陶使君年事已高,早已经没有了称雄争霸的心思,虽占据徐州,却不懂得加以利用。以至于,徐州南边的袁术、西边的曹cāo、北边的袁绍,无论哪一个都对徐州虎视眈眈,无时无刻不想吞并徐州。若徐州不尽快自强,早晚都会成为别人嘴里的一块肉。此次曹cāo东征徐州,名义上是为父报仇,实际上却是想占领整个徐州……”
    “要说广布仁义,治理地方,使百姓安居乐业,陶使君自然是不在话下。可要说带兵打仗嘛,陶使君就绝非曹cāo的对手了……此次一役,曹军势如破竹,陶使君却反应迟钝,以至于曹军长驱直入,犹如无人之境,还杀戮了我徐州几十万百姓。这一切的一切,陶使君都难辞其咎!”
    陈登越说越义愤填膺,同时言语中也凸显出对陶谦的不满和几分无奈。
    “其实,我徐州兵jīng粮足,人才济济,唯独缺少真正能够带兵打仗的大将。可惜陶使君却喜贵嫌贫,看不起寒门之人,致使许多有将才的人得不到重用。此次曹cāo在徐州接连受挫,只不过是暂时撤退,他的老子、儿子都死在了徐州,徐州已经和曹cāo结下了深仇大恨了。以我的推测,不出半年,曹cāo必定会卷土重来,到时候,徐州若没有强兵进行抵御,那么整个徐州,就会陷入水深火热当中……”
    说到这里,陈登看了一眼张彦,话锋一转,道:“明达兄骁勇善战,又懂得用兵之道,若是能够练就一支强兵,抵御曹cāo,那徐州的未来就会发生改变。元龙虽然没有什么经天纬地之才,但只要明达兄不嫌弃,元龙愿意誓死追随在明达兄左右,为明达兄出谋划策。”
    张彦听到此话,内心激动不已,没想到陈登深夜相约,竟然是为了倾心投靠。
    “元龙兄,你的这些话,都是出自真心吗?”
    “句句发自肺腑!”
    张彦见陈登一脸的诚恳,当即问道:“既然如此,是不是以后无论我做什么,你都会誓死相随,永不背离?”
    “只要不违背仁义道德,不为非作歹,元龙会永远倾心相随,直到终老。”
    “如果我想取陶使君而代之,割据徐州呢?”
    陈登心中一怔,忙问道:“你要杀陶使君?”
    “不!我只是想取代他执掌徐州,并不想杀他。”
    “如果只是单纯的想取代陶使君,我没有任何意见。毕竟陶使君对我有知遇之恩……”
    “我明白你的心情,你放心好了,我绝对不会杀陶使君的。我只想问,我若想取代陶使君,你是否愿意从旁协助?”
    陈登的内心非常清楚,陶谦根本不可能让徐州走向富强,与其让徐州毁在他的手里,倒不如让张彦取而代之。也许,徐州在张彦的带领下,会逐渐富强起来。
    他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对张彦道:“若明达兄果有此心,元龙必然会从旁协助!”
    “很好,从今以后,你我二人一条心,绝对可以让徐州走上富强之路。而且以徐州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独有的地理位置,绝对可以与天下争雄!”
    陈登听完张彦的这番话,似乎感受到了张彦的雄心壮志,眼前更是浮现出了对未来的憧憬。
    两人在土地庙聊了很长一段时间,开始着手谋划着如何取代陶谦,让张彦成为徐州的主人。
    第二天一早,张彦径直去了太守府,他要面见陶谦。
    此时的陶谦,因为昨夜饮酒太多,还在卧榻上躺着熟睡。突然听说张彦来了,便匆匆从卧榻上起来,急忙让人安排张彦到大厅稍候。
    张彦来到大厅,等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这才见陶谦从后堂走了出来。
    “末将张彦,拜见陶使君!”张彦起身朝着陶谦拜道。
    “明达快快免礼,以后在本府面前,就不必如此拘束了,快坐吧!”
    两人先后坐定,张彦首先说道:“陶使君,那么早就来打扰您,末将实在有些不好意思,但末将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必须要禀明陶使君。”
    陶谦问道:“什么事情?”
    ;

014徐州首富
    张彦面sè凝重的道:“陶使君,此番曹cāo在徐州接连受挫,老子、儿子都死在了徐州,我们徐州算是和曹cāo结下了深仇大恨。曹cāo虽然率军撤退了,但这只不过是暂时的,一旦曹cāo休整过来,势必会再次兴兵前来征讨徐州。到时候,我徐州若无强兵抵抗,下场只怕会比现在还要惨。”
    陶谦听到这话,眉头不禁皱了起来,昨天胜利的喜悦顿时荡然无存,换来的则是无尽的忧愁。
    徐州的情况,陶谦比任何人都再清楚不过了,兵jīng粮足,可是唯独缺少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正所谓蛇无头不走,如果没有一个大将带着这些jīng兵,他们就像是一盘散沙一样,不堪一击。
    “这也正是本府所担心的……明达,你年纪轻轻,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足以证明你的过人之处。你既然主动来找本府,并且提出了徐州潜在的危机,那么你必然有应对之策,不妨说来听听?”
    陶谦虽老,但却不糊涂,而且他混迹官场多年,如果还看不出张彦的那一点小心思,那他又怎么能够执掌徐州这么多年?
    张彦见陶谦看出了他的心思,也不拐弯抹角了,开门见山的道:“启禀陶使君,要想抵御曹cāo,别无他法,只有组建一支能与曹军相抗衡的劲旅才行。除此之外,还要修建一座堡垒,纵使无法在野外取胜,退到堡垒当中,也能长久坚守。”
    陶谦道:“修建堡垒、组建劲旅,这些建议都非常好,可是这一切都需要一位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明达,此次与曹军大战,你的表现卓尔不群,本府想用你为将,就在彭城修建堡垒,组建劲旅,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张彦抱拳道:“多谢陶使君厚爱,末将万死不辞!”
    “好!那么修建堡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