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窃隋好驸马 >

第32章

窃隋好驸马-第32章

小说: 窃隋好驸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如此,可以置身事外少结宿仇,又有什么不对呢?更何况,萧铣很清楚,如今才开皇十九年,具体杨广登基乃至隋末大乱还有太久的时间,太早就爬得很高,说不定最后就是先出头的椽子先烂,成了别人的垫脚石。
    许多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或许觉得“出头椽子先烂”这个定律只适用于造反的农民军,比如从陈胜吴广到黄巾军、黄巢、红巾军,历朝历代都为人作嫁了。但是其实哪怕是官府一方的军阀或者说名将,不也是先表现出不凡战力的人先挂么?汉末的皇甫嵩之流,不就是因为“他统率大军的时候,朝廷的威望还没烂透,所以他不得不被朝廷束缚住手脚”最终败亡。
    同样,隋末的张须陀、杨义臣、来护儿之流,难道他们的用兵之道就真的弱于李阀或者王世充么?非也,可以说,这些人之所以败亡,完全是因为他们太早被杨广倚重,所以在杨广的权威倒塌之前,他们只能像狗一样被主人牵着项圈厮杀,最终力竭而死。
    甚至,张须陀、杨义臣还不算支持“太早立大功有时有害无利”这一论点的终极反面教材。隋末真正的终极反面教材应该是张衡——按照正史说法,张衡可是在杨广弑父夺位的“仁寿宫变”中亲自帮杨广动手的人,结果呢?没几年就因为知道得太多就挂了。
    这么多教训摆在眼前,萧铣很清楚以自己的年龄和资历,自己将来还有很多立功升官的机会,没必要参合到自古最血腥无情的夺位之争中。最多杨广需要一些什么政绩,自己帮衬着做一些也就是了。
    ……
    对于萧铣来说,日子就这么平平淡淡过到了开皇十九年三月。
    在年初的吏部考功中,萧铣难得地得到了一个上等的考核——隋朝的吏部还没有“考功司”这么一个专门的司,但是已经有了官吏政绩考核制度的雏形——而萧铣之所以得了上等,无非也是靠着开皇十八年一整年中,中校署这个部门完成的造船、疏浚、器械工程量比开皇十七年增长了一成多,而朝廷钱粮资财的预算却几乎没有增加,甚至还少花了几千贯钱。
    至于手段么,无非也就是萧铣把后世一些账目和工程量审计的知识稍微使出了一些皮毛而已,卡掉了很大一部分浪费和统筹不当带来的损耗。在大多数人都只有小学四年级以下数学水平的时代,这就已经够用了。
    这是一个实实在在做不得假的政绩,相信将来如果有谁接任了萧铣这个中校署令的官职,肯定会把萧铣往死里诅咒——你把各种损耗都卡死了,让继任的人可怎么揩油呢。
    不过萧铣显然想不到那么远的事情了,少年人嘛,锐意正直一些,只要不是直接受害人,一般都不会拉到仇恨值。靠着这份功劳带来的考功评定,虽然没让萧铣直接再官升一级,但是也至少让他得到了一些实惠。
    首先,将作监主簿原本是常设2~3人的,哪怕品级一样,管辖的事情权限范围也是不一样的。萧铣因为资历浅,刚开始给他一个主簿的官职,但是实际上这个主簿只能审核中校署一个署下面的预算使用,管不到将作监的另外三个署。现在借着考功优异的顺风,加上将作大匠宇文恺也知道晋王欣赏萧铣,便顺水推舟把萧铣抬到了三名主簿中权限最高的位置上,可以插手整个将作监的钱粮预算。
    虽然这不免会给萧铣拉到更多仇恨值,但是对于并没有打算在将作监干多少年的萧铣来说,却是纯粹的利好。因为你如果是全权的实授主簿,将来平调或者升级到其他衙门时资历看上去也会深一些,不比从虚衔平调实职的人那般容易被人看轻,同时萧铣自己也可以得到更多的磨砺机会。
    三月末的一日,萧铣照常在将作监办完公务回府,却见给自己跟班跑腿的沈光已经在府上迎了出来,还拿着两封他帮萧铣收下的帖子。
    第一封帖子,是右仆射杨素发来的。名义是七天的杨素寿辰,同时也庆祝杨素刚刚为陛下讨伐突厥得胜回朝,请萧铣一起去赴宴。
    或许,这算是萧铣来到这个世界后,引起的第一个影响到历史主线走向的蝴蝶效应吧:
    历史上,隋文帝开皇十九年二月时,突厥达头可汗部、都兰可汗部结盟,南下突袭与隋朝亲善的突利可汗部,突利可汗败逃,入关投奔隋朝。随后隋帝杨坚立刻结纳安抚突利,并且派遣高颎、杨素分领两路大军北击达头、都兰两可汗部,取得大胜,将突厥两部击退到大漠,达头可汗重伤逃窜,都兰可汗兵败后被己方叛变的乱兵杀死。
    如今,历史的大致走势依然没变,可是因为萧铣的介入,以至于陷害高颎这一事件的历史进程被加速了那么一两个月,以至于高颎没能赶上带兵讨伐突厥就已经去职削爵了,所以隋军带兵主帅只能是杨素为主,另一路辅之以威望相对不高的韦冲。隋军的这一变动也带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连锁反应——杨素袭击的都兰可汗这一路依然是隋军绝对全胜,都兰可汗被杀。而达头可汗那一路,因为韦冲带兵并不算太强,所以击破达头的同时并没有造成什么决定性的损害,达头可汗本人也没有如历史上那般受重伤,而是得以全身而退。
    基于这个战果,在韦冲的对比之下,杨素的声望更是高涨,几乎是立刻将高颎留下的阴影彻底扫除,成为了无人可以撼动的当朝第一人。志满意得之下,杨素对于自己的寿辰自然是广为撒贴,但凡是京中略微看得入眼的官员,都广撒帖子邀请。
    萧铣此前虽然帮助杨广搭上了杨约、杨素的线,为后续一系列行动做了重要铺垫。但是因为萧铣的低调,所以此前萧铣和杨素在这大半年里只是见过区区数面,而且没有到杨素府上拜见过。或许是杨素知道萧铣和杨广有些关系,想要卖弄排场,也有可能是杨素心中对萧铣这个激流勇退的晚辈有些好奇,总之,他就是邀请了萧铣。
    萧铣之所以被杨素邀请,第二个原因,便于萧铣今日接到的第二道帖子有关系了——这第二道帖子,是萧妃让斥候信使送来的,上面的落款还是十几天之前、从扬州发出,可见并没有用递送军情的加急途径。这道贴子里的内容么,无非是说她与杨昭兄弟,乃至杨洁颖都已经从扬州启程来京师了。杨广再稍微耽搁几日,也会出发。
    原本在杨广去年的计划中,他本来就是要常驻京师以方便图谋夺位。但是因为汉王杨谅讨伐高丽导致朝廷大军在外、江南有人心存侥幸,所以他杨广作为扬州总管不得不回去镇守安抚。然后秋末杨谅兵败、高丽战事结束之后,杨广便该趁着年后重新上京给父皇母后请安。
    结果,也是因为突厥那边开春时的战事,所以朝廷大军又不得不拖出去打了两个月仗。杨坚也就传书给杨广,让杨广暂且延后进京,不急于一时,等到朝廷对突厥用兵结束再来也不迟。
    阴差阳错之下,杨广显然没法及时赶到京师给杨素庆功了,对于这个他需要拉拢的夺储重臣,又不能毫无表示。最终,杨广才定下了让妻子家眷先行进京,然后以世子杨昭为代表前去为杨素贺寿并庆功。
    而萧铣虽然不是什么要害人物,却毕竟是杨广的妻族晚辈,而且杨广并无更加可以放心地亲人常驻京师了,自然需要萧铣帮衬杨昭一起打点。

第四十二章 分赃庆功时
    萧妃、南阳郡主杨洁颖与河南郡王杨昭等一行人,风尘仆仆赶了将近二十天,总算是在杨素寿辰之前,从扬州赶到了大兴。因为杨广还没来,加上给杨素贺寿在即,而且如今也不是暑热季节,所以萧妃等也不去五峰山的山庄折腾了,便直接住在大兴城内的府邸。
    身在京师的萧铣,少不得眼巴巴赶来给姑母和表哥表妹接风洗尘,萧妃也不拘执,便命萧铣一并住下,等到给杨素贺寿之后再回自己买的宅子。
    又是将近一年没见,姑母对待萧铣的爱护依然如故;表哥杨昭随着年纪渐长,不再和以前那般和萧铣没大没小,不过若是论到学问政事,却比往昔更加爱询问萧铣的看法。
    态度变化最大的,或许便是表妹杨洁颖了吧。虽然她和萧铣之间名义上什么新的关系都没有,但是杨洁颖在去年回到扬州之后,显然是从母亲那里得到了“父王已经中止了和宇文述家联姻的计划”这个消息。冰雪聪明的杨洁颖当然知道萧铣在这件事情里面起到的作用,而且萧铣没有趁虚而入为自己要求什么,而只是希望给她一个尊重她自己选择的机会,这让杨洁颖颇为感动。
    毕竟世上没有哪个女子是受虐狂。哪怕是极度压抑自己需求,以孝道和和睦迎合家人到薛宝钗那种程度的女人,若是真有机会能够自己选择自己的爱情,一样会欢欣鼓舞。杨洁颖虽然也有过为父王的大业牺牲自己幸福的隐忍,但是毕竟是能不牺牲就最好了。表哥萧铣对女子的尊重,让杨洁颖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个世上的男人,并不都是把女人当作玩物、工具、或者象征自己能力和征服感的猎物。
    歇息了一夜,次日一早起来,萧铣便该去东市采买一些珍奇异货,准备给杨素的寿辰礼物。杨洁颖对这般举动颇为不解——杨广在京师也是积攒了不少珍玩的,此前萧铣拉拢杨约的时候,那可是总价值十几万贯的珍宝都送过去了,纵然杨洁颖不明了其中具体数字,但是概念还是有的。当下便拉着萧妃劝说道:
    “母妃,表哥从小在寺庙里住,哪怕是后来到了扬州、京师,也不曾过过什么锦衣玉食的日子,哪里知道富贵人家的喜好呢?杨仆射今年五十五岁,虽然不是整寿,好歹也是冯五的大寿,而且还新立了杀死都兰可汗的功劳,咱们也得好生准备一番礼物才是,怎么能让表哥自己去东市随便弄呢!”
    萧妃爱抚着爱女的额前秀发,温言说道:“这不比结交杨少卿的时候——后日寿辰人多,礼单都是当众送的,若是有违禁的宫廷珍异,杨仆射脸上也不好看,父皇母后若是探听到了,印象也不好。你表哥素有巧思,也说了他已经备了一个惠而不费的方案,既可以给足杨仆射面子,又不会太过招摇。只是有些东西比较特殊没有现货,他只能提前找了店家订做,今日去取来处置一番就好了。这桩事情你便不要操心了。”
    “既是如此,去东市采买倒也无妨,可是表哥终究审美不如人家眼光……”
    杨洁颖一边说着,一边玩弄着母妃的衣带,在指头上绕圈圈,萧妃看在眼中,哪里还不知道女儿的心思:“要去那便一起跟着去吧,不过不许抛头露面,坐没有王府徽号的那辆马车,让独孤盛带人护卫便是。”
    “多谢母妃……唔,孩儿可不是贪玩,只是想帮表哥把把关,嗯,母妃肯定理解的。”杨洁颖说着说着,居然面颊飞起一抹红晕,不过勉强还是把这些自圆其说的言语说顺溜了。
    萧铣出发时,听姑母交代说带着表妹和护卫一起出发,也是愕然了一下,不过随即就欣然接受了。
    ……
    一行人行至东市,杨洁颖和萧铣端坐车上,作了一处。车前是跟随杨广多年的心腹侍卫统领独孤盛,带着四个精干的勇士策马护卫。
    这独孤盛今年年近三十,他其实本姓李,和独孤家没什么血缘关系。只是因为他与兄长独孤楷二人自幼便是独孤信的家奴小厮,所以跟主人姓了独孤。独孤信在北周时被逼自杀后,独孤楷、独孤盛兄弟就跟了独孤信的幼女独孤伽罗——也就是如今大隋的皇后娘娘。独孤伽罗便把其中的独孤盛派给了二儿子杨广当保镖,那还是杨广灭陈之前的事情了,如今已经跟了杨广十多年,鞍前马后颇受信任。
    车厢内,另有一个**岁的萝莉贴身服侍杨洁颖,因为年纪幼小,看不出姿色如何,只是觉得很是玲珑纤挺,没有同龄人的婴儿肥,机敏的双眸看着也很是警觉。这萝莉萧铣也是第一次见到,据说名叫独孤凤,是独孤盛的一个庶女,因为是小妾所生,在家中不受照顾,故而父亲才狠心让她从小吃苦习武,有时候杨广的妻女出门,便安排她贴身服侍保护。虽然才**岁,但是动起手来居然萧铣这样不曾习武的十五岁少年人也难以讨到便宜。
    “表哥,这便是东市了么?小妹很小便已经常住江南,偶尔回京,也不曾来过这里呢,当真是好生热闹。”杨洁颖许是觉得保镖比较强悍,又是天子脚下,虽然母妃告诫了不许抛头露面,依然在车内偷偷打着帘子往外观察,一边和萧铣闲聊,“却不知,表哥为杨仆射准备地礼物,却是何等样子,小妹心中好奇的紧呢。”
    “这却不是一两句说得清楚的,一会儿到了地方你便知道了。”萧铣应付着杨洁颖,两人在车中缓缓而行,反正东市从这头到那头也就两里路长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