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窃隋好驸马 >

第223章

窃隋好驸马-第223章

小说: 窃隋好驸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想坚定敌人逃命的决心,那么显然不能在城池周围包围得太严密,在杜伏威军逃亡的过程中,下邳城西面和北面两个方向上一直显得很是空旷,萧铣军就是用这种态势坚定杜伏威军出城逃亡的意志。不过既然有秦琼所部骑兵部队再侧,哪怕给杜伏威军溃逃部队提前个把时辰逃命,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靠着战马的速度优势,在下邳守军逃到睢水之前追杀其主力,显然还是很轻松的事情。
    所以仅仅两个时辰之后,下邳城里逃出来的军队就再次陷入了致命的恐怖之中。所有规模超过千人以上的军阵都被一阵阵迅雷一般的背后冲刺杀得血肉模糊,一团崩溃,好不容易被军官们收拾起来的阵势,又彻底分崩离析了。直到这支部队被打得全部成了分子状态的散兵游勇,漫山遍野四散奔逃,连一股百人以上规模的部队都凝聚不起来,秦琼才算是结束了追杀——因为实在是找不好继续追杀的目标了。
    ……
    睢水对岸的杜伏威,是最后一个得到如此噩耗的。他有想过,如果他的援军被击退,显然会对下邳城内的守军士气产生影响,只是没有想到这个影响可以被官军如此迅速地利用,而且利用得如此彻底,甚至于如此短短数日之内,坚城便土崩瓦解,轻易被敌人夺取。
    这也让杜伏威充分认清了萧铣直接带领丹阳朝廷的军队之后,隋军的战斗力比之杨广时期究竟增强了几倍!一个天天泡在后宫和美人饮酒等死的丧志之君,和一个锐气上进励精图治的统治者,竟然可以让全军的精气神和战斗力有如此大的差距,实在是令杜伏威不得不正视。
    经此一败,他已经知道萧铣此前书信中的内容不全是虚张声势:以萧铣如今表现出来的战力,确实没必要和他杜伏威这种段数的贼头玩什么花活儿,萧铣说只要把杜伏威赶到李密的地盘上和李密互相残杀虎口夺食,那就说明萧铣真是这么想的。
    杜伏威知道李密口中的食不好夺,他的威望资历还太浅,以李密谋杀了翟让的名声和心胸,自己去了是什么下场,很容易就可以想见。而萧铣这般满不在乎的样子虽然让人厌恶,但对方从苗海潮到董景珍,对投降的农民军首领优待招安的名声却还在,让杜伏威不得不重新考虑议和招安的选项了。
    既然历史上他可以归顺李渊,如今为什么又不能归顺萧铣呢?如果辅公佑不愿意,要闹分裂,那就给辅公佑一些权柄好处,暂时稳住对方便是……
    杜伏威自认为他还算是了解辅公佑的,所以,他一如历史上那般,寻找了一条致命的道路,再次去找辅公佑商议和谈的事情了——他准备开出的安抚条件是,一旦和丹阳朝廷谈妥了议和事项后,他杜伏威本人入朝为官,接受闲散官职安置,而辅公佑留在彭城郡,继续带领杜伏威的部队在外保持威慑,免得萧铣下陷害他杜伏威的心思。因为在杜伏威的剧本中,只要他手下还有人在外领兵、治理地方,那么萧铣要动他杜伏威就会投鼠忌器,唯恐逼反他的部下。至于牵制辅公佑的问题,杜伏威自会再留下几个可靠的干儿子来办。
    如果萧铣可以在场、听到这个建议的话,只怕会从睡梦中笑醒吧。(未完待续。。)

第六十三章 平淮何须十万兵
    如同历史惯性一般,杜伏威在下邳郡被萧铣以雷霆之势秒杀攻下之后,终于受到了极大的震慑,开始重新掂量死战到底的可能性。
    虽然杜伏威军的主力并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损失,搜罗搜罗还是能拉起十万战兵的,但是下邳一战对于全军的士气是一个极大的打击,连带着杜伏威本人骨子里那种审时度势的狐疑也开始发作了。
    既然历史上他可以投降李渊,为什么如今就不能考虑投降萧铣?说到底,他的孤傲和大志,是不能和李密、王世充、窦建德、李渊这四个非要自己立志做天下共主的大枭雄相提并论的,杜伏威从头到尾,哪怕是他最顺风顺水的时候,也不过是求一个割据一方安稳巩固根据地而已,从来没敢想过天下,他一直知道,如果天下出现了新主,他唯有谈谈条件然后臣服的命。所区别的,不过是臣服之后自己可以保留的自治权多少而已。
    只可惜,具体到此时此刻,他为了促成求和,走了一招昏棋:下邳战败刚刚归来的时候,他找辅公佑商讨了议和的事情,但是辅公佑依然坚决反对,而且手下很多将领,除了杜伏威自己收的干儿子们之外,别的也大多数反对,闹得气势汹汹。这个节骨眼上,杜伏威只能抛出了一个妥协的方案:即使达成议和,也不需要辅公佑和其他主战派将领入朝,只要他自己先入朝探探路,如果萧铣的丹阳朝廷果然言而守信,给大家加官进爵确认既得利益的话。辅公佑等再彻底归顺不迟。
    在杜伏威看来,他这么做只是留个后手罢了。是有利无害的事情——要是萧铣当真有动他的意思,到时候也要考虑考虑自己的名声。考虑考虑把淮北数郡降而逼反的后果,何况如今天下还远远没有平定,萧铣占据的地盘从人口和国力来说,充其量也就整个天下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而已,如果萧铣为了区区一个杜伏威就做出这种背信弃义的事情,那么后续天下那么多还未归顺的地盘,还会有人敢投降萧铣么?
    首义者赏,末降者杀。杜伏威虽然不是第一批投降萧铣的,算不上首义。那好歹还能勉强算一个“次义”,如果一个君主在天下纷嚷的时候,连“次义”都翻脸诛杀的话,后面的人肯定都死战不降了。
    把辅公佑留在地方继续执掌数郡政权的条件开出之后,杜伏威军当中的内部意见分歧立即形势扭转,辅公佑成了带头支持议和的角色,而其余诸将也纷纷不闹事了。杜伏威见状,便派人去给萧铣开出了求和条件。
    当然,他还是留了一手。他只是把他离开后的地方行政权交给了辅公佑打理,而军队的控制权方面,则打了折扣:辅公佑只能得到名义上暂时兼领全军的权力,但是杜伏威留下了几个最可靠最能打的干儿子。实际上掌控各级军队,把辅公佑暂且架空成一个光杆儿司令。
    ……
    这一次,萧铣开出的条件倒是回复的很快。
    考虑到杜伏威明显地盘比苗海潮和董景珍之流大得多。兵力也强盛一些,所以留守级别额官职显然是不够档次的。可是因为萧铣明显比历史同期的大隋朝廷更强大,更优势。所以也不可能如同历史上杜伏威名义上归顺杨侗、李渊称臣时那般,给他楚王、吴王级别的高官。
    毕竟,杨侗也好,李渊也好,历史上接纳杜伏威称臣的那一刻,自己都已经是皇帝身份了,那么给一个手握十几个郡地盘的归顺军阀封王,显然是正常的。而萧铣如今自己都还对杨倓称臣呢,他自己也不过是“梁王”封号,要是给杜伏威“吴王”、“楚王”,岂不是反而凌驾其上了?
    综合考虑各方因素,萧铣没有给杜伏威开出任何王公封号,只是给了淮北道行台尚书令、安抚使的官职,并授上柱国爵位。隋朝的上柱国,仅仅是在王爵和国公之下,比很多侯爵还高一些,杨玄感造反之前就是隋朝的上柱国,现在虽然因为乱世导致爵位注水通胀严重,可朝廷正式册封的爵位,好歹还是值点儿钱的。
    只有上柱国的爵位,自然会让杜伏威手下一些人颇为愤愤不平,然而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杜伏威也没打算回头了,反正经过这一番折腾,要是再想武力抵抗的话,他手下的军队士气都已经被自己折腾完了。
    大业十二年十一月廿三,仅仅持续了区区二十天的杜伏威讨伐战便虎头蛇尾地收尾了。杜伏威以本人入朝称臣听用一段时间、事实上保持淮北诸郡军政自治为代价,止住了萧铣的军事攻势。丹阳朝廷当中一片欢欣鼓舞,似乎自从皇帝杨倓重病不起以来的一切阴霾,也都因此稀薄了一些。
    杜伏威初到丹阳时,萧铣也果真非常宽以待人,丝毫不以曾经的作乱兴兵相责,给杜伏威在丹阳城内置办了豪宅庄园,华美府邸,五日之内,每天赐宴加赏。杜伏威本人进京时,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也是带了五百心腹精锐甲士作为护卫的——五百人,几乎也是入朝觐见可以带的侍卫人数的极限了,超过千人的话,妥妥的会被当成拥兵作乱的反面典型。
    而萧铣对于杜伏威带来的侍卫,也丝毫没有削夺或者分而制之的样子,完全任从杜伏威自行处置,何况如今的丹阳新都落成不久,城内大片大片的地盘都是营建新城的时候圈进去的,空地很多,足够让杜伏威把五百甲士留在他自己形同坞堡的府邸内就近居住。
    五天过去了,十天过去了,等到半个月都安然无事之后,杜伏威终于真心放下了担忧——萧铣果然是需要自己这个“首义”的旗帜来招降纳叛,如今这个当口。肯定不会对自己不利了。虽然拼杀了数年的基业将来不一定能保住,但是他毕竟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后面的路还长着呢,谁也不是生下来就想做贼头。不想做名臣的。
    可惜,就在杜伏威松懈的时候,噩耗传来了。
    这一日,萧铣在尚书令府邸内设宴,邀请杜伏威过府一叙。杜伏威不疑有他,带着百名侍卫前去赴宴——毕竟到人家家里吃饭这种事情,还是不好把五百人都带上蹭饭的,太不像话了。到了地头,因为萧铣的梁王府更是宏大。藏上千人都看不出端倪破绽,所以杜伏威第一时间也没觉出什么问题来。
    后面,自然是酒过三巡,摔杯为号的戏码了。杜伏威刚刚喝了几轮,神经松泛下来,就听得萧铣一声怒喝,把手中玉斗砸在地上,屏风之后无数精锐武士冲了出来,为首的便是沈光。
    杜伏威带进内堂的不过十余人。其中还有三四个是他的义子,都是原本军中武艺拔群才被收录的,当下也抽出兵刃来抗拒。只可惜沈光或许马上冲杀的武功不是天下第一,但是这种室内步战的场合、比拼闪转腾挪的所在。自然是如鱼得水。
    区区三四个照面,几道寒光闪过,杜伏威那四个义子就被沈光一刀一个。干净利落地秒杀了。其余甲士也一起招呼,杀了数人之后。其余的都被打断了手脚躺在地上制服了。
    “萧铣!你这狗贼!你……你……便不怕失信于天下人么?”杜伏威震惊莫名,却也说不出别的台词来。他悲悯地合上了眼睛。知道今日断无幸理,他只是恨自己看走眼了,原以为萧铣是个志在天下,顾惜名声的明主,不敢违背信用动自己,谁知道萧铣这么不要脸,栽在一个无耻之徒手上,当真是不值呐。
    “萧铣狗贼,如今我江淮军不过只有杜某带着区区心腹数人来自投罗网而已。彭城周遭各郡还在我军掌握之手,十万士卒也未曾卸甲。难道你以为制服了杜某,便能兵不血刃收取各郡军政大权不成?不要做你的白日梦了。辅公佑叔父不会因为杜某身陷你手,便投鼠忌器的。相反,辅公佑叔父一定会为杜某报仇,与尔等死战到底的!”
    “啪啪啪~”萧铣好整以暇地抚掌大笑,鼓完掌之后,才轻蔑地看着杜伏威:“杜大使还真是了解你的辅公佑叔父啊,不过,他当然不会因为你被萧某抓了,便投鼠忌器的——可是前面半段,杜大使却是猜得截然相反!要想辅公佑为你报仇,那是痴人说梦——在萧某今日动手之前,已经接到淮北线报,辅公佑在彭城郡杀了杜大使你留下的监军将领,已经重新控制了全军、扯起了反旗!
    今日之事,不是萧某背信弃义在先,而是你们淮北军降而复反在先!萧某只是消息灵通,比你先得知反情,然后当机立断而已。如此处置,便是传遍天下,也是萧某占理,孤怕什么名望有损?有什么名望可损?尔等叛乱在先,证据确凿,孤拨乱反正,天经地义!”
    “什么?辅公佑已经反了?不可能!这不可能!萧铣贼子,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这是栽赃陷害!”
    “笑话,把人带进来,让他自己看!这无智之徒,被人卖了还不相信。”
    萧铣懒得废话,立刻有甲士押解着几个从彭城前线抓回来的军官俘虏,五花大绑着送到杜伏威面前。杜伏威仅仅寥寥问了数据,就惊得目瞪口呆。
    他丫的!辅公佑这是要弄死自己啊!可惜杜伏威虽然知道自己是被自己人陷害背叛了,这当口也没法解释了,他知道就算今天萧铣宰了自己,萧铣招降纳叛的好名声也不会丝毫受损,因为毕竟是淮北军自行反叛在先。
    正在杜伏威瞑目等死的当口,萧铣身边却响起了一个唱红脸的声音。杜伏威对这个声音这几天也算有些接触,比较熟悉,知道是萧铣身边的幕僚、如今尚书省内充任左司郎中的长孙无忌。
    尚书省主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