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撼唐 >

第733章

撼唐-第733章

小说: 撼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他便是侯君集?”段文操大吃一惊,侯君集在这里出现,意味着什么,他非常清楚。可是,侯君集是怎么闯入皇宫的?这个问题,让他疑惑不解。
  就在这时,他发现,皇宫城头各处,原本插着大唐军旗的地方,已经变成了隋军的赤红色军旗。如果是侯君集一个人闯入皇宫,有张莹莹和尹春花的接应,或许有可能。但要在皇宫换上隋军的军旗,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那么简单了。
  “段文操,你还不投降吗?”侯君集厉喝一声,再度射出一箭。
  段纶上前一步,拔刀砍掉来箭,扭头看了一眼段文操,道:“叔父,快投降吧,再不投降,就来不及了!难道你要眼睁睁看着段家一门,被株连九族吗?”
  段文操身子一震,他不怕死,可是他还有妻子,还有儿子。看着他们死,段文操狠不下这个心。
  忽然,身后嘈杂的脚步声传来,段文操回头一看,只见独孤怀恩、韦承泽等人,带着至少上百人朝着皇宫赶来。段文操心中一喜,忙迎上去,道:“独孤兄,韦将军,皇城已经被侯君集攻破,还望诸君借我百人,反攻皇宫。”
  “哼。”独孤怀恩冷笑了一声,眯起眼睛大量了一番段文操,又看了看皇宫,城头上,一眼看去,全是隋军赤红色的旗帜,很明显,隋军已经拿下了皇宫。此时独孤怀恩只恨自己来晚了,没有立下大功。
  “来人呀。”独孤怀恩喝道。
  段文操心中一喜,忙拱拱手,道:“多谢独孤兄……”
  话音刚落,几名独孤家家将上前,忽然伸出手,出其不意将段文操给拿了。段文操家将纷纷抽刀,却已经来不及了。
  “独孤总指挥,求你不要伤害叔父。”段纶忙走上前去,跪倒在地上。
  “段纶,你给我起来,不要丢了段家人的脸面!”段文操大声的喝道。
  段纶回头,道:“叔父,大唐已经完了,还有必要为李氏父子效命吗?”
  这句话如同巨锤,敲打在段文操的心底,是啊,大唐已经不再是“大”唐,虽说太子领兵在霸上,与隋军决战,但只要稍微有点眼光之人,都能看出来,大唐已经没有几天了。
  而且,身处在大唐权利中心,或者说靠近大唐权利中心,段文操知道很多内情,比如说,秦王居然暗中下毒,想要鸠杀天子,鸠杀他的父亲!这还是一个正常人所为吗?再联想到秦王当初射杀楚王李智云,段文操的这颗心,就有些冷了。
  大唐有关陇世家支持,更有百里秦川,山河四塞的河东,本该统一天下。可是因为内部的争权夺利,国势日下。而敌人却励精图治,先南后北,逐步统一了天下。
  段文操不是无知之人,他知道,在巴蜀,在荆襄,在江东,在大隋治下各郡,不敢说政治十分清明,没有贪污之人,但至少百姓安居乐业,大多富裕。反观大唐,李渊虽然一直在努力,但无奈强敌在外,陇西时刻威胁关中,令关中百步艰难。
  皇宫已经失陷,陛下生死未卜,而独孤怀恩、韦承泽居然投靠了大隋,毫无疑问,段文操已经没有了反攻的能力。
  罢了,还是投降了罢,段文操想着,跪在了地上,道:“我,愿降!” 
  


第1024章 拿下东宫

  大势所趋,大唐灭亡在即,任何有理智的人都会做出最为有利的选择,除了极少数忠心的人,才会为国捐躯,付出可贵的生命。就像当年的阴世师,为了争取时间,与长安共存亡,又或者像本来历史上的尧君素、杨善会、张须陀等人,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大隋,竭尽全力,即使付出了生命也在所不惜。
  但段文操却不是这样的人,他当初选择为李渊效力,看中的是李渊的身份,认为在暴隋已经失去民心的情况下,只有出身于关陇世家的李渊,才有可能统一天下。可是,现实给了他重重一拳,令他不得不为自己考虑。
  段纶还活着,并且还在长安城内出现,这证明隋帝不是乱杀之人,又或者说,他是一个善于利用之人,所以才会留着段纶。如此想来,当初他掳走段纶,早就有今日的打算。
  如此工于心计之人,段文操不想与之为敌,更何况大隋即将统一天下,李氏家族很有可能被灭族,选择继续效忠李唐,不仅没有前途,还会被杀。段文操还没有享受够生活,家中的娇妻美妾让他舍弃不下,对权利的渴望更他恋恋不舍,怎会就这样去死?所以他选择了投降。
  在独孤怀恩身后的独孤武师上前一步,扶起段文操,道:“段将军深明大义,我主自然会有丰厚的赏赐。只是如今的长安城,需要保持安定,绝不能乱。”
  段文操尚未说话,段纶上前一步,抢着说道:“这点请独孤总指挥放心,叔父掌管皇城禁卫军,可助大隋稳定长安局面,皇城一定会完璧无损。”
  独孤怀恩点点头,这时,朱雀大门打开了,侯君集快步走了出来,朝着独孤武师拱拱手,道:“独孤总指挥,我率兵五千,已经顺利进入皇城,如今皇城大部分已经被我掌控,只有少部分唐兵,依靠坚固的城墙在负隅顽抗,尤其是东宫的守卫士兵,抵抗最为激烈。”
  独孤武师道:“李建成虽走,但在东宫仍然有不少士兵忠于他,这倒是麻烦事。”平定不难,就怕有人拼着一死的心,纵火烧城,那就麻烦了。
  段文操忙出列,道:“独孤总指挥,侯将军,此事交给我。”说着,就要动身。
  独孤武师忙道:“段将军,东宫所有人,不得妄杀,尤其是李建成的妻儿。”
  段文操一愣,虽然不解,但还是点点头,道:“独孤总指挥请放心。”说着,匆匆而去。
  独孤武师扫了一眼韦承泽,韦承泽会意,带着五十多人,跟在独孤武师身后。
  丈夫出征在外,皇宫内突然出现大批隋军,令大唐太子妃郑观音惊慌万分,东宫内,郑观音抱着儿子,躲在佛堂里,祈求观世音菩萨保佑,对于这个女人来说,此时的她,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神仙。
  佛堂外,厮杀声震天,士兵的惨叫声不时传入郑观音的耳中,李承明、李承义等几个年幼的孩子吓得哇哇直哭,郑观音怎么哄都没用,捂了这个孩子的嘴,那个又开始哭了,让她手足无措。宫内的宦官、宫女四处奔逃,东宫内乱成一团。
  李承道、李承德年纪较大,两人握紧了拳头,怒目圆睁。李承道不知道去哪里拿了一把木剑,喝道:“娘,我要去杀了他们。”
  李承德挥舞着拳头,道:“娘,不要害怕,我和二哥去杀了他们。”
  郑观音忙喝道:“不准去,都在这不准动!”
  两人都是孝顺之人,闻言都停住了脚步。李承道委屈的道:“娘,他们都是坏人,我要去杀了他们。”
  正说话间,忽然大门被踢开,屋子里顿时一亮,突然而来的光亮刺的几人都睁不开眼。等眼睛适应了这光亮,郑观音这才发现,一行人已经站在门口。
  “段文操见过太子妃。”段文操进来之后,朝着郑观音拱拱手。
  “段将军,是你。”郑观音欣喜地站起身来,这时,她发现东宫内,厮杀的声音已经逐渐消失了。难道杀入东宫的隋军已经被段文操消灭了吗?想到此,郑观音面露喜色。
  “是我。”段文操一步一步走上前,心情还是有些沉重。毕竟是旧主,而且李建成一向礼贤下士,有古贤之风。这样的一个人,要段文操立刻反目相向,还是有些做不到。
  郑观音这时发现韦承泽也在,不由松了一口气,看来隋军的确是被击退了。“有两位将军在,我就放心了。”郑观音拍了拍胸口,心有余悸的说。一旦让隋军杀入东宫,以两家的仇恨,恐怕太子的几个孩子,都会被杀死。
  段文操和韦承泽相视一眼,谁都没有说话。独孤武师缓步走了进来,拱拱手,道:“大隋锦衣卫总指挥使独孤武师,见过太子妃。”
  郑观音瞪大了眼睛,后退了两步,旋即将李承明、李承义护在身后,鼓足了勇气,喝道:“谁敢乱来!”
  李承道舞着木剑,喝道:“看剑!”说着,朝着独孤武师冲了上去。
  独孤武师微微一笑,伸出手,捉住李承道,一把将他手上的木剑夺过来,拦腰抱起。
  郑观音大惊,喝道:“休得伤害我儿。”说着就要上前,李承明、李承义抱着她的两条腿,大声哭着,令郑观音手足无措,担心李承道的安危,但李承明、李承义又该怎么办?
  独孤武师夺下了李承道的木剑,扔到一旁,伸出大手,狠狠地拍了李承道的屁股几下。李承道终究是个孩子,承受不住,大声哭了起来。
  “再哭!”独孤武师狠狠又是几巴掌:“再哭,就送你做苦力,不准吃饭!”
  李承道被狠狠拍了几下,还想再哭,但听见独孤武师恶狠狠的声音,当即撅撅嘴,不敢再哭,眼里倒是还挂着泪水。
  李承德本来想要冲上去,但看见二哥被打的哇哇直哭,心中有了惧意,躲在郑观音身后,偷偷去看独孤武师,心想这个人,太可怕了。
  “国破家亡,可惜,我只是一个女子。”郑观音苦笑了一声,如此看来,段文操和韦承泽已经投靠了大隋,她还能有什么选择?“他们只是孩子,独孤指挥请不要伤害他们。”郑观音目光清澈地看着独孤武师。
  “虽然我主不承认李唐,但不管怎样,你总是太子妃,伪唐的太子妃。我主曾经下过密令,攻入长安之后,不得杀害太子家人,这一点,你可以放心。”独孤武师笑着说道。
  “为什么?”郑观音倒有些奇怪了,旋即自嘲地笑笑,道:“我明白了,大隋天子是想要拿我,拿他的孩子,作为要挟罢了。”
  “这一点,我可以肯定。”独孤武师坦白地承认了,又笑道:“不过还不完全,还有另外一点。”
  郑观音一愣,还想再问,独孤武师将李承道放在地上,道:“张铁牛,你带人看好此地,太子妃一家,若是一人出事,定斩不饶。”
  “喏!”张铁牛回答。十余名锦衣卫战士走了出来,分散在佛堂内。
  独孤武师随后走了出去,东宫还有唐兵在抵抗,要尽快消灭顽抗之徒,避免皇城毁于战火。独孤武师、韦承泽、段文操等人走了出去,郑观音像失去了全身力气一般,坐在了地上,虽然独孤武师说会保护他们安全,但究竟是敌国,这最后命运,不就是注定的吗?
  她死不足惜,唯一让她牵挂的,是丈夫,还有这些孩子。看着年幼的孩子,郑观音柔嫩的柔荑轻轻拂过孩子的脸庞,他们还年轻,最小的刚刚学会走路,难道就这样,死在两国的恩怨中?她不甘心啊,可是不甘心,又能如何?我为鱼肉,人为刀俎!
  独孤武师领着韦承泽、段文操等人走出了佛堂,迅速游走于东宫、皇城,禁卫军中,多有关拢贵族子弟当兵,此时看见独孤家、韦家已经投降,选择了大隋,纷纷举手投降。段文操禁卫军将领的身份也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在众人的努力下,皇城很快恢复了平静,侯君集率领的五千隋兵,迅速控制了皇城。
  由于太子李建成选择主动出击,因此带走了长安城内的大部分士卒,余下的,多是段文操的禁卫军。段文操投降之后,招抚了禁卫军,整个长安城内,唐军的抵抗力量不足,隋军控制了皇城之后,经过短暂的厮杀,很快控制了长安城。不过,还是有数十名唐兵逃出了长安,对此,侯君集只是微微一笑,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城中的百姓都紧紧关闭屋门,对于他们来说,是谁的天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活命,吃饱穿暖,这就足够了。而如今的大唐,显然不能满足百姓的需要,而大隋的富裕,他们都有所耳闻,与其受苦,还不如在大隋治下,日子肯定会好过很多吧。
  隋军控制了长安城之后,将伪唐的旗帜全部拔下,换成了隋军赤红色的军旗,这一动作,宣告了失陷多时的大隋旧都,重新回到了大隋之手。侯君集、独孤武师都十分兴奋。在两人看来,只有夺下了长安,才是大隋真正复兴的开始。
  两人迅速做出分工,侯君集继续守城,以防唐军得到消息之后的反扑。而独孤武师则带着方德等人,去了一趟东宫,方德带走了哇哇大哭的李承明、李承义两个小孩。郑观音虽然心系幼子,只也能无可奈何。此时的她,只希望独孤武师说的是真的。但就算是骗她的,她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第1025章 决定胜负的关键

  就在侯君集拿下皇城,控制长安城之际。
  霸上,战况已经激烈到难以想象的局面,随着隋军将战线移动到左翼,唐军也将兵马朝着这一侧倾移,战场成了一架绞肉机,无数战士前赴后继朝着战场涌去,激烈的拼杀后,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