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撼唐 >

第716章

撼唐-第716章

小说: 撼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尉迟恭点点头,强自支撑着身子,离开了房间,回到屋子,尉迟恭略作休息,洗漱了一番之后,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裳,带着几名亲兵跨上战马,直奔长安。
  李世民在华阴县内,则下令三军准备,连夜拔营而起。唐军士卒接到命令,表面上不敢说什么,暗中却是在埋怨着,奔波了一日,虽然没有打仗,却也十分辛苦,此时已经是夜深,还不让人睡觉,若非秦王威望甚重,恐怕早有桀骜之人跳出来表达不满了。
  就在唐军连夜撤退的时候,隋军正在呼呼大睡,恢复体力。天刚蒙蒙亮,裴行俨、罗士信率轻骑直奔华阴。一路疾奔,太阳刚刚升起,裴行俨、罗士信两人杀到华阴县外,凝神看去,华阴城头,唐军红白相间的旗帜密布,士兵严阵以待。
  裴行俨不由有些犹豫,唐军看起来早有准备,罗士信虎目一扫,道:“元庆,我带一千骑兵,绕城走一圈看看。”
  裴行俨点头,罗士信率领轻骑围着华阴县走了一圈,只见各处城墙,均是军旗密布,罗士信略作思考,突然想起什么,急忙派人通知裴行俨,自己却率兵朝着西边狂奔而去。
  一路上,罗士信仔细观察,发现路上有些脚印,此外,还有衣物、细软、物什等东西一路朝西而去,很显然,唐军已经撤退,留在华阴县的部队不多。罗士信立刻率兵追击。
  李世民骑在一匹黄骠马上,神情萎靡,眼圈黑黑的,连日来他没有休息好,昨夜赶路,又心事重重,因此精神不佳。房玄龄在一旁,更是不时低下头,然后猛然间抬起。
  这一夜,趁着夜色,走了七八十里,速度已经比较快了,李世民特意让辎重走在中间,后方留下了三千精锐断后,断后的将军正是罗成。罗成银铠长枪,带着两千八百步卒,两百骑兵埋伏在山间密林处,等待着隋军上当,而斥候不时将后方的消息传来。
  随着天色大亮,罗成的一颗心逐渐放下。天亮了,视线变得清晰,隋军想要追击,很容易被发现。不过想必隋军还不知道,英明的秦王已经战略转移了吧。
  当天色彻底亮了之后,罗成选择了撤退,因为已经没有了留守的必要。罗成步卒走在前,后方是骑兵断后。走了三十多里,几名斥候匆匆赶来,脸上带着惊慌,道:“罗将军,隋军杀来了。”
  “有多少追兵?”罗成问道。
  斥候回答,道:“追兵全部是骑兵,具体数量不清,但听声音,至少有一千骑兵。”
  罗成变了脸色,如果是平常,一千骑兵不算什么,但如今,他部下多是步卒,骑兵仅有两百,而且多是斥候,战斗力并不强。而隋军追兵都是骑兵,显然是精锐。想比之下,唐军的战斗力就差了太多。
  但是隋军杀来,罗成决不能束手就擒,他立刻做出部署,准备伏击隋军。罗成观察了一下地形,四周多是平地,唯有前方大约五百步的地方,有一处密林,可以作为伏兵之处,就是那里了。罗成心中想着。
  转过头,罗成忙问道:“隋军离此地有多少里?”
  斥候回答:“不足五里。”
  罗成点点头,这段距离还够。在隋军赶来之前,他一定能抵达密林,并有短暂的时候设计,罗成猛地一挥手,道:“快,随我来!”说着,策马狂奔,士兵们迈动双腿,一路狂奔。
  不一刻到了密林,隋军还没有看见踪影,罗成立刻让人在地上拉了绳子,准备绊马腿,先引起隋军混乱,再趁乱杀出。
  两里外,狂奔而来的罗士信渐渐放缓了速度,他得到斥候的消息,前方发现越来越多唐军的迹象。罗士信虽然是追击,但仍然十分谨慎,密布四周的斥候,都在提防着唐军的伏击,尤其是在经过山丘、密林之处的时候,罗士信变得更加谨慎。
  距离唐军越来越近,而且前方有着密林,隋军在罗士信的率领下,减缓了速度,一方面是防止被偷袭,一方面也是节约马力。
  罗士信策马而行的时候,一名亲兵忽然一抬手,指着密林上空,道:“将军,你看。”
  罗士信凝神看去,忍不住便笑了,抬起手,指着在半空盘旋的鸟雀,道:“不知道李世民以何人断后,竟然在此地埋伏,真是可笑。”
  罗成虽然受到其父熏陶,饱读兵书。可是纸上谈兵,终究来的浅,他一心想要伏击追兵,却没有注意到,士兵进入密林,惊动了鸟雀,从而提醒了罗士信的注意。而罗士信却征战多年,经验丰富,罗成这点小把戏,他怎能看在眼中。
  罗士信略作沉吟,计上心头,他立刻吩咐下去,骑兵放缓了速度,手中提着长矛在手,将近密林,罗士信眯起了双眼,仔细地打量着密林深处。与此同时,罗成也在紧张地观看着林外。
  本来,罗士信带着密密麻麻的骑兵狂奔而来,震得地面都颤动了。看着隋军进入埋伏圈,罗成的一颗心变得十分紧张,毕竟,他亲自参与的战事不多,而且又是第一次断后,责任重大,敌人又强大无比,怎能不让他一颗心砰砰直跳呢?
  看着隋军逐渐进入了埋伏圈,罗成有些喜悦了,但罗士信突然放缓了速度,又让罗成疑惑不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时,罗士信虎目正好瞧了过来,让罗成心中不由一凛,紧张万分。
  罗成知道敌将肯定没有看见自己,但那犀利的眼神,充满了杀气,让罗成不寒而栗。罗成并不知道,两人还没有交战,但仅仅是这一瞬间,他就落了下风。
  心中有了惧意的罗成,又怎么会是罗士信的对手呢?恰好这时,罗士信在密林外,猛地抬起了手,罗成几乎是下意识的地,同样抬起了手,仿佛罗士信手中的长矛,会向他抛射过来似的。
  q 
  


第1003章 各怀鬼胎

  罗成看见罗士信的动作,心中无比紧张,他举起手想要挡住在百步之外的罗士信的攻击,但很快,他发现是自己多虑了,因为罗士信似乎只是挠了挠痒,随后,隋军铁骑散漫的继续前行。。。
  罗成忍不住松了一口气,这时,才发现额头上全是汗水,刚才罗士信的动作,让他十分紧张。松了一口气的罗成慢慢站起身来,等待着罗士信上钩,此时他十分肯定,罗士信肯定上当了。
  就在这时,后方一名骑兵快速奔来,迅速到了罗士信的身边,似乎低声说了什么之后,罗士信策马向后奔去。罗成皱起了眉头,发生了什么事?难道是罗士信识破了自己的计谋?这似乎不可能啊。
  罗成心中思考着的时候,罗士信又奔了过来,紧接着,隋军铁骑变换了阵型,数十名铁骑似乎毫无目的地靠近了密林。罗成心中先是疑惑,旋即感觉到不妙,他正要大声下令,隋军铁骑在一瞬间,点起了火箭,朝着密林里射了过来。
  此时虽然是盛夏,枯叶不多,但林中尚有不少灌木丛,还是很容易燃烧。更何况唐军埋伏在密林中,看见隋军射来火箭,岂有不躲避之理,顿时,唐军如同被火烧一般,从埋伏地跳了出来。
  几名唐军躲避不及,被火箭射中要害,顿时身死。几人死了之后,更多的唐军叫了起来:“起火了,快走!”
  声音层层叠叠,传到后方,更多的唐兵惊慌失措,隋军也不管他,只是以火箭射之。此时对于罗士信来说,密林中,什么地方藏着唐军,都是未知之数,火箭是有效打击敌人的最好办法。
  逃出来的唐兵,被隋军迎头痛击,只得仓皇逃走,可是在隋军铁骑的追击之下,唐军步卒大多被砍死,只有少数人侥幸未死。罗成是其中之一,在遇袭之后,无奈的罗成选择了逃走。
  罗成身边的骑兵不多,因此他不敢恋战,罗士信看出罗成身上的铠甲与平常士兵不同,果断率兵追击,双方发生一场恶战,罗成拼死逃跑,战斗力陡然上涨,而且其武艺本身不错,虽然力气比不过罗士信,屡屡处于下风,罗士信终究奈何不得他。
  罗士信率兵追杀了十余里,接近李世民的中军。此时李世民得到消息,亲自率兵断后,步卒阵型已经摆好,防止骑兵冲阵,罗士信本来死死缠住罗成,想要将其斩落马下,终究不得手。又见李世民已经做好准备,只得拍马撤退。
  罗成身上银白的铠甲已经被染红,也分不清楚是他的血还是旁人的血。罗成觉得无比疲惫,远远看见李世民,拱拱手,道:“秦王。”
  李世民皱了皱眉,道:“罗将军,你埋伏在密林之中,难道怎么反被追杀?”李世民心中不解,看隋将身边的骑兵,并不多,仅仅百余骑而已,就算隋军勇悍,以罗成的三千步卒,有心算无心,就算不能全歼隋军,也不至于被追杀啊。
  罗成摇摇头,将看见的情况仔细说了,李世民不由皱起了眉头。
  唐军此时开始缓缓而行,李世民在前,罗成在后。罗成倒也没有受伤,身上的鲜血都是部下的,只是他的手臂有些酸麻,隋军实在是太骁勇了,力气比他还大。
  李世民觉得十分奇怪,说起来,罗成埋伏,只有少部分人知道,是何人泄密,从而坏了大事?李世民想了半响,想不明白,只得带兵速速撤退,以免隋军追击。
  五十里外,杨侑正在带兵缓进,此时大隋占据了九分的优势,胜券在握,并不需要冒进。杨侑一边与杜如晦、杨侗等人商量着事情,一边在关注着罗士信的消息。
  当裴行俨将华阴县的消息传来,杨侑只是微微一笑。一方面他知道李世民必然顶不住巨大的压力会逃走,一方面杨侑又希望李世民不撤退,如果将其困在华阴,河中的唐军就被崩溃,一旦攻下长安,李唐覆灭,就在转眼之间。
  然而,李世民的果决撤退,为伪唐保存一丝火种。李世民撤退,必然是去河中,大隋收复了长安之后,还要攻打河中,至少需要数月乃至于一年的时间,又是生灵涂炭,关中经济的恢复,又要延后。
  兵进十里,杨侑接到罗士信的消息,和李世民一样,杨侑也十分奇怪。通知罗士信密林中有伏兵之人是谁?杨侑打破了脑袋,也猜不透。杜如晦也猜了半响,隐隐觉得或许与尉迟恭有关,但在没有证据之前,他也不敢妄自猜测,只得按下不表。
  大军在两日后抵达渭南,渭南县不战而降,县令章成之献出府库、民册等物,杨侑欣然笑纳,在大势之下,章成之的选择是明智的,而为了让关中各郡的刺史、县令投靠大隋,杨侑需要一个标杆。此时,渭南县令章成之就是这个标杆。
  杨侑立刻对章成之进行封赏,仍命他为渭南县令,候补冯翊郡刺史,赏三百金,赐田五百亩,另特赐银鱼袋。章成之大喜,对杨侑千恩万谢,他原本以为会被大隋天子赶走,想不到居然得到升迁,还有格外赏赐,自然心中大喜。
  隋军进驻渭南,离长安已经不远,只有一百多里。此时李世民已经撤到冯翊郡,留下五千士兵驻守冯翊,准备退回河中,抵御即将来袭的李靖。
  黄昏时分,夕阳格外美丽,映着翠绿的树叶,不由让人心旷神怡。然而,站在长安宫城的李建成,心中着实萎靡到了极点。华阴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他的耳中,心腹张长逊被擒。这也就罢了,秦王李世民居然不战而退,拱手将华阴县要地让出,使得杨侑大军顺利进驻渭南。而渭南县令章成之的投降,更在大唐的伤疤上撒了一把盐,痛的李建成有些喘不过来气来。
  如果说逆隋是猛虎,那么在李建成看来,李世民是一只白眼狼。在关键时刻的撤退,使得长安十分危急。百里的路程,即使杨侑缓行,最多两日,也能杀到长安。
  当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李建成立刻做出了部署,令在西线与屈突通、南线与尧君素对峙的唐军撤退。李建成的意图十分明显,是要加强长安的守备,打一场艰苦的守卫战。
  只不过,屈突通与尧君素都是百战沙场的老将,岂会容唐军轻易的撤退?恐怕一场追击之下,唐军士卒又多有损伤。李建成手扶着女墙,心中无限惆怅,大唐立国不过数年,在长安还有坐稳,难道就要覆灭?难道上天,对李氏如此刻薄?
  李建成摇摇头,不管怎样,他总要坚持下去,在他的心中,没有放弃这两个字。
  大隋数万大军进逼长安,先破潼关,旋即拿下永丰仓、华阴,逼降渭南。杨侑暂停在渭南,观察李世民的动向。果不其然,李世民撤回了河中,不管长安死活。
  另一方面,锦衣卫传来了消息,西线和南线的唐军撤退,屈突通和尧君素率兵追击,击溃唐军后军,夺得首级千余,俘虏唐军三千余人。唐军残兵逃回长安,数量有三万多人。
  这三万多人,对于杨侑来说,和一个人没有多大的分别,唐军士兵越多,长安的粮食消耗也就越多。对于缺乏粮食的伪唐来说,是巨大的压力。而为了维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