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撼唐 >

第710章

撼唐-第710章

小说: 撼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李渊点点头,几个地方的战事处于相持阶段,那便是最好的。毕竟大唐兵力不足,一方面的溃败,都有可能造成整个战局的溃败,绝不容得半点的马虎。
  李渊一颗心逐渐放下,这总算是一个好消息,他不由眯起了眼睛,舒服地享受着微风。忽然,李渊又睁开了眼睛,道:“你可知道秦王在哪里?”
  “秦王?”王欣俊一愣,旋即摇摇头,道:“陛下赎罪,老奴不知。”
  李渊本来心情颇为高兴,闻言不由冷哼了一声,摇摇头,道:“你不说朕也知道,想必他正在河东休养生息!”李渊的心中有些愤怒,休养生息,如今是休养生息的时候吗?这个秦王,实在是太不像话,不过,李渊的心中还是相信,李世民绝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背叛大唐,毕竟他对杨俎之入骨,杨侑,是大唐李氏一族的仇人,这个大仇,是永远不可能放下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渊才会放心让李世民继续领兵,只是他希望,李世民会以大义为重,为大唐的兴盛而努力。
  李渊轻轻叹息了一声,轻轻摇头,不再去想。这个问题太过于沉重了,他身体尚未完全痊愈,不可浪费太多的脑力。李渊休息了半响,忽然,急促的脚步声响起,李渊睁开眼睛,抬起眼皮,原来是心腹禁军将领段文操。
  段文操脚步匆匆而清脆,走到李渊身边,一拱手,道:“陛下。”
  “段爱卿,坐!”李渊说道。
  段文操摇摇头,道:“微臣不敢坐。”
  “为何?”李渊不由一愣。
  段文操深深呼吸了一口气,道:“陛下,微臣这个消息石破天惊,还望陛下知道之后,不要惊慌。”
  李渊皱了皱眉头,有些不满,道:“文操,究竟有什么事,不妨直说。”
  “陛下,潼关,潼关失守了!”段文操一语,如同天崩地裂,震得李渊半响说不出话来。李渊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不敢置信地看着段文操,猛地站起身来,口气十分艰难而苦涩,道:“段爱卿,你说什么,潼关失守了?!”
  “陛下,潼关的确失守了!”段文操再度肯定地说道。
  李渊眉头紧皱,手掌微微颤抖,忽然,大喝一声,一口鲜血喷出,就地倒下。
  段文操和王欣俊急忙扑了上去,道:“陛下!”
  李建成得到父皇昏迷的消息,显得有些不敢置信,他不明白,父皇怎么会突然病倒,而且还口吐鲜血?难道说,是潼关失守的消息,传入了父皇的耳中了吗?
  到底是谁,在乱嚼舌根?明明知道父皇身子不好,偏偏要去告诉他?在这个骨节眼上,不是在添乱吗?李建成在得到消息之后,匆匆赶往皇宫,进入父皇的寝宫,张莹莹和尹春华正在服侍着李渊,替他洁面,擦拭身子。
  李建成走进去,一名御医正在收拾行李,李建成忙道:“父皇怎样了?”
  “陛下已经醒了。”御医说道,又低声说道:“陛下受惊过度,千万不能再受到惊吓了。”
  李建成点头,表示理解,他略作沉吟,走了过去。脚步声惊醒了尹春华和张莹莹,两人不约而同抬起头来,看见李建成,均是脸色一变,抬起木盆匆匆走了出去。
  李渊已经醒了,身子也被擦得干干净净。此时正半躺在床上,听见脚步声,问道:“建成,是你吗?”
  “儿臣李建成见过父皇!”李建成上前几步,行礼。
  “建成,你有什么话,想要给父皇说吗?”李渊缓缓说道。
  李建成毫不犹豫,忙跪倒在地上,道:“父皇,儿臣知错。”
  “知错?你知道什么错?”李渊淡淡的笑道。
  李建成忙道:“父皇,潼关在数日前已经失守,可是儿臣担心父皇的身子,因此没有禀告。”
  “哼。”李渊冷哼了一声,心中略微舒服了一些。太子毕竟是孝子,百善孝为先,李渊是知道的,也就容易理解。
  李建成又道:“父皇,潼关已经失守,杨侑小儿故意放走败兵,扰乱关中军心,其心可诛。”
  “你,有好的办法了吗?”李渊问道。
  李建成摇摇头,道:“暂时没有想到对策,败兵已经三三两两逃出城中,儿臣并不确定究竟有哪些人,知道潼关已经失守。”
  李渊深深地叹息了一声,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如今关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军心民心不稳的问题。只有稳定了军心民心,大唐才有希望取胜。可是,该怎么办?
  李渊眯起了眼睛,想了想,道:“堵不如疏。”
  “父皇,你的意思是?”李建成有些惊讶。
  “既然潼关失守的事情,已经不可避免,更为他人所知,那不如公开消息,说潼关已经失守。不过,在公布这个消息之前,还要做出一些准备。”李渊沉吟着,说道。
  “隋军杀来,气势汹汹,只有大肆渲染隋人凶狠,才能让关中军民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李渊又道。
  李建成眼睛一亮,道:“父皇,你的意思是?”
  “哼,建成,你就是过于心软了一些,还不够霸气。朕的意思是,你可以派兵假冒隋人,故意在一些村子里抢劫杀人,你要记住,一个村子的人,不能全部杀死。”李渊又道。
  李建成不是愚笨之人,李渊已经如此点明,他就已经明白了,只是,关中父老,都是大唐的臣民,他又怎么能忍心呢?可是,他又不得不承认,父皇所说的,是如今唯一的办法,只有妖化逆隋,大唐才有机会。
  而且,逆隋毕竟在关中统治多年,这个时间比大唐要多,换而言之,根基要深一些。如今逆隋反攻长安,恐怕会有一些心怀不轨之徒,意图颠覆大唐朝廷。
  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李建成想了想,点头道:“父皇,儿臣明白了。这就着手去办。”
  “此事一定要办好,而且要保密。”李渊说道。
  “儿臣明白。”李建成说着,又顿了一顿,道:“父皇,秦王统兵已经从河东赶来,两日后,会抵达长安。”
  李渊眼皮抬了起来,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道:“好,很好。”
  “秦王打算支援永丰仓,守住大唐的粮仓。”李建成补充。
  “永丰仓一定要守住,如果有机会,将永丰仓的粮食运回来。”李渊吩咐。
  “儿臣已经先期运回了二十万石粮食,如今长安已经有五十万石的存粮,至少能撑一段日子。秦王到了永丰仓之后,儿臣会想办法,再运回一些粮食。”李建成禀告。
  李渊还算满意地点点头,谈了这么多,他觉得累了,不由靠在软榻上,闭上了眼睛。李建成何等聪明,立刻蹑手蹑脚,慢慢退出了寝宫。退出之后,他立刻赶赴东宫,召集心腹,着手处理事宜。
  


第995章 一件小事

  “杀!”长安附近,本该是和平,但随着黄昏的来临,数十名全副武装的骑士出现在村庄里,他们呼啸着进入村庄,对手无寸铁的村民痛下杀手,无数百姓倒在血泊中,一些村民取出木制弓箭,锄头农具想要反抗,但最终还是无济于事。。…
  面对凶神恶煞的骑兵,村民大多被杀死,只有少部分百姓逃走,一些胆大一点村民,或躲在了柴薪堆里,或躲在了暗处,终于逃过了“一劫”,成功的活了下来。
  该死的骑兵在撤退之前,大声的说着话,表明了他们的身份,是隋军!万恶的隋军!侥幸活下来的村名明白了,这些人是隋军!他们的心中充满了仇恨,隋军实在是太可恶了!他们杀死了自己的亲人,杀死了自己的父亲、母亲、丈夫、妻子!这种仇恨,深入骨髓,让他们痛恨一辈子。
  当“隋军”撤退了之后,活下来的村民纷纷出来,寻找着亲人,当看见亲人倒在血泊中,全身几乎被踏上肉泥的时候,这些百姓痛哭流涕,对可恶的隋人深恶痛觉。他们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报报仇。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几乎是在同时,关中许多村寨,都发生了相似的一幕,一瞬间,许多村子的村正,或是德高望重之人,纷纷赶往县城,寻求大唐官府的帮助。
  县令得到消息,也颇为无奈,毕竟隋军是骑兵,而各县只有数百郡兵,且多是步卒,根本拿骑兵没有办法,各县县令只得派人赶往长安,将此事报告太子李建成,希望他能尽快想到解决的办法。
  李建成得到消息,心中情绪复杂,但他知道不是犹豫的时候,立刻做出决定,让各县百姓进城,同时派人安抚百姓,声称逆隋是大唐的敌人。就在李建成紧锣密鼓进行着鼓动人心的计划同时,李世民已经率兵渡过龙门,沿着冯翊郡南下。
  而隋军,正在奋力攻打永丰仓,守将张长逊已经做好了准备,面对隋军的猛烈进攻,充分发挥了才能,将隋军挡在了永丰仓外。而杨侑考虑到永丰仓有大量的粮食,因此没有选择火攻,裴行俨、罗士信等猛将攻了数日,双方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隋军虽然久攻不下,但损失尚可接受,而张长逊却不同,他被困在永丰仓,虽然有粮食,但士兵若是得不到补充,早晚会被隋军耗死。而且,永丰仓的柴薪已经不多了。
  隋军自从杀到永丰仓之后,砍掉了不少树木,用来制造攻城武器,也在一定程度上让张长逊缺乏柴薪。张长逊时常站在永丰仓的最高处,凝视着西方,望穿秋水,希望太子李建成能尽快派兵支援永丰仓。
  永丰仓外,隋军大营,杨侑正凝视着地图,永丰仓地理位置特殊,山势险要,因此攻打不利。而张长逊铁了心的防守,居然有模有样,隋军一时攻打不利。
  “陛下,永丰仓的守军已经不多,再有两日,微臣一定拿下永丰仓。”罗士信胳膊上受了伤,不过没有大碍。在永丰仓下受伤,这让罗士信心中非常不爽,决意找回颜面。
  杨侑正要说话,门帘被掀起,一名信使匆匆走了进来,拱拱手施礼,道:“陛下,刚得到可靠消息,李世民已经率兵渡过龙门,正朝着南方赶来。”
  杨侑眉毛轻轻扬起,瞟了一眼沙盘,道:“李世民来了,难道他的目的,是永丰仓?”
  “十之是永丰仓。”杜如晦在一旁说道。
  “李世民敢来,定叫他有来无回。”裴行俨冷笑一声,他至今对秦叔宝的死,耿耿于怀。
  杨侑仔细地看着沙盘,永丰仓北部便是大河,过了大河,再走五十多里,便是冯翊郡郡治冯翊县,途中有沼泽沙苑。李世民不会走这条路。所以,李世民很有可能走另外一条路。那便是从下邽渡过大河,然后经由华阴进入永丰仓。
  走这条路至少要多花两日的时间,杨侑想到此,心中不由有了主意,不由笑道:“既然李世民是赶来支援永丰仓,那么朕就给他一个机会。”
  杜如晦一愣,旋即道:“陛下,可是要围城打援?”
  “不错,李世民的这支军队,可以说是伪唐最后的精锐,若是能将其彻底击败,甚至生擒李世民,对关中一战,都有莫大的裨益。”杨侑点头。
  杜如晦也点头称是,道:“不仅仅如此,李世民在河东屯有重兵,一旦李世民被擒,河东众人很有可能群龙无首。”
  杨侑笑了两声,对杜如晦的看法深以为然,不过,他仍然十分警惕。尽管占据了优势,但在优势之下,被弱势兵力翻盘的战役,可谓比比皆是,官渡、赤壁,淝水,便是其中的代表。
  “虽然是如此,但仍然不可松懈。而朕总觉得,李世民率兵南下,或许没有那么简单。恐怕有什么阴谋在内。”杨侑又道。
  罗士信皱眉,道:“能有什么阴谋?”
  裴行俨也是一愣,道:“陛下,如今伪唐形势十分危急,李世民,又或者是李建成,不可能互相内斗吧。再说,李渊仍在,当不至于如此啊。”
  杨侑皱着眉头思考了片刻,笑道:“不管有什么阴谋,朕以不变应万变,就算李世民有诡计,朕又有何惧?再说,若是长安发生异变,对于大隋来说,是很好的机会。”
  杜如晦、裴行俨、罗士信等人都点头称是。
  李世民心急如焚,一路疾行。他知道,永丰仓何等重要,绝不容有失。大军在冯翊驻扎下之后,李世民得到了隋军在关中四处乱杀乱烧的消息,,对此,李世民心急如焚。关中有隋军出现,是否意味着其他战线,被隋军攻破?
  关中山河四塞,大唐的依靠是各地的险要,可是如今险要已经逐渐失去,令形势更加危急。就算大唐的将士都是精兵,都是三头六臂,恐怕也不是数量众多的隋军对手。
  在冯翊郡略略停留之后,李世民立刻率兵从下邽渡过大河,沿途,李世民看见的是,许多荒无人烟的村子,好不容易寻到村民询问,这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村民大多被迁往了城中,只有少部分依恋故土的村民留了下来,因此,沿途大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