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撼唐 >

第707章

撼唐-第707章

小说: 撼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玄龄气喘吁吁,道“秦王,如今浮桥被烧,算要恢复,至少也要一个月之后。”
  李世民默然点头,这一带虽然地势较为平坦,但若要搭建浮桥,也不是一时半刻能成的,一个月,已经算快的。而这一个月,关和河东的联系,必将受到极大的影响,若是有什么突发事件,李世民不能顺利支援长安。
  北方虽然尚有龙门渡,但却需要多花费七八日的时间,对于一向认为兵贵神速的李世民来说,这是无法容忍的。
  房玄龄想了想,道“秦王,为今之计,只有一方面征集船只,修复浮桥;另一方面,需要打通与潼关方面的联系。”
  李世民颔首,话虽然是这样说,可是要如何拿下风陵渡,是一个大问题。而且,算收复了风陵渡,由于船只不足,大河的运输权,还是落入大隋之手。
  李世民一时踌躇起来,下一步,该怎么办?
  雷士猛顺流而下,速度快了一倍,黄昏时分,便已经回到潼关,他立刻修书一封,向杨侑禀告此事。杨侑得到消息,将书信递给杜如晦。杜如晦微微一笑,道“陛下,河东与关的联系,暂时被截断了。如今正是发动进攻的好时机。”
  “不错,趁此机会,一举拿下潼关,兵逼长安!”杨侑说着,立刻召见了罗士信、裴行俨等骁将。
  这几日的罗士信、裴行俨只是轰击城头,一直没有率兵真正攻打潼关,两人都憋了一口气,此时听见陛下下令,精神都是一震,朗声道“陛下,微臣早手痒万分,明日一战,一定让白玄度胆寒!”
  杨侑摆摆手,道“两位爱卿,不必焦急。这潼关毕竟是雄关,城池高大,更是依山而建,一时之间,想要拿下,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过,白玄度的后退被截断,唐军必定军心惶恐,关键看白玄度的驭下之术!不管怎样,明日开始正式攻城!”杨侑下令。
  “喏!”
  次日一早,罗士信和裴行俨率兵出击,这一次隋军准备充分,各种攻城器械都推了出来,摆明了一副要攻城的态度。潼关守军得到消息,立刻将消息禀告白玄度。
  白玄度得到消息,立刻赶往城头,凝神一看,只见城外的隋军密密麻麻,如同秋后的蚱蜢一般,前几日多了许多,军旗在半空猎猎作响,站在城头,白玄度依旧清晰可闻。
  种种迹象来看,隋军是真的要攻城了,白玄度立刻紧张起来,传令各个校尉,准备作战。好在潼关历来是雄关,石、檑木必不可少,由于隋军已经杀到,白玄度早准备好了一切,甚至还有少量火油,都是御敌之物。
  白玄度唯一担心的是,在潼关以西存在大量隋军的情况下,他需要分兵御敌,如此一来,潼关的兵力会十分紧张。潼关两翼都要防守,都要守住,任何一边出事,潼关很有可能失守了。
  在白玄度做出部署的时候,刘兰成率领水师出击,再度出击潼关北侧。白玄度虽然不担心刘兰成能攻下潼关,但还是派出了士兵驻守。唐军各名校尉刚刚抵达,雷士猛那边,也做出了反应。
  在蒲津渡被烧毁的情况下,潼关已经岌岌可危,隋军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动致命一击。
  潼关以东,罗士信这边率先发动攻击,隋军先是使用了投石器进行攻击。此时,罗士信、裴行俨将投石器的真正威力充分发挥出来,巨石恰好砸在城头,女墙剧烈颤动,碎石飞溅,只要被碰着,无不是被划伤。
  唐军士卒纷纷躲避,白玄度也大为惊讶,隋军的投石器威力,为何突然变得如此厉害?他不得不缩成一团,躲在墙角跟,避免被乱石击。隋军在轰击的同时,其他步卒已经在准备着冲车以及云梯等物。
  足足轰击了小半个时辰,罗士信一声大喝,隋军士兵立刻朝着潼关杀去。
  “隋军杀来了!”一名唐兵一声厉喝,站了起来。
  唐军赶紧清除地的乱石,将石檑木搬运来,积极备战。隋军冲杀而来,纷纷将云梯架在城墙,朝着方爬去。唐军士兵没有急着行动,而是等待着隋军士兵向爬,等待着最佳的时机。
  城墙下,披着湿牛皮的冲车也被推了来,在巨木的保护下,逐渐靠近了城门。
  “投!”白玄度脸有一道血痕,那是被飞溅的碎石击伤的。他目光充满了愤怒,隋军太可恨了,竟然使诈。唐军士兵听见白玄度的命令,纷纷抬起石檑木,砸了下去。
  石落下,砸在城墙,将云梯砸断,隋军士兵凡是被砸的,不是缺胳膊断腿,是头颅崩裂,死于非命。然而,隋军依旧悍不畏死地扑,喊杀声震天,石檑木密集如雨,隋军士卒也纷纷落下,但没有人退缩,这一战,是关系重大的一战。
  裴行俨、罗士信发动进攻不久,雷士猛部,以阚棱、王雄涎为首,也对潼关西城发动了进攻。相东城而言,西城的城墙并不高大,不到三丈高,更加利于隋军攻城。
  东西两方发动的攻势如同雷霆一击,悍不畏死的进攻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虽然隋军惨重,付出了千人的代价,但依旧没有退缩。战斗已经炙热化。这不仅是一场战斗,更是在考验两军的士气,考验着士兵们的心理承受力。
  潼关城头下,尸体逐渐堆积,已经有了两尺多深,隋军几度登城池,最终被赶下城墙,唐军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随着厮杀的继续,相当一部分是新兵的唐军有些崩溃了。
  毕竟隋军悍不畏死的战斗精神让人畏惧。打仗靠的是精气神,谁的气势更旺盛,谁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在三个时辰后,天色逐渐变暗,已经是申时,面对巨大的压力,虽然白玄度还在拼命指挥,但其部下一部分新丁已经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节节后退。尤其是潼关西门,阚棱、王雄涎都是猛将,西门城墙更低,隋军攻势更猛。
  白玄度从东门跑到西门,又从西门跑到东门,往返数次,毕竟分身乏术,管得了这边,管不了那边。阚棱和王雄涎寻了机会,杀城头,两人一场骁勇,砍死数人之后,唐军新丁呐喊一声,纷纷逃走。
  一旦缺口被打开,无数隋军爬城头,在各名校尉的带领下,朝着潼关各处杀去。白玄度得到消息,大惊失色,他迅速派兵想要堵截隋军,但为时已晚,隋军士兵已经杀红了眼,阚棱和王雄涎更是两头猛虎,带着隋军士兵一阵屠杀,潼关内人昂马翻。
  消息传到城东,白玄度惊魂不定,部下接到消息,心震惊,军心此崩溃。这一场崩溃,除了被困之后的惊慌,更是由于隋军的骁勇。唐军一旦崩溃,兵败如山,溃军沿着大街朝着西门狂奔,想要逃出潼关。
  可是,隋军已经牢牢的堵住了路口,凡是想要逃走的唐军,大多被杀死,余者选择了投降。隋军真正攻打潼关,说起来也不过是一日,但已经让唐军士卒心胆寒,一旦心恐惧,这一战的结果,基本定了。
  白玄度想要逃走,乱军,被流矢射死,这一下,群龙无首,唐军更是惊恐到了极点,越来越多的士兵选择了投降。
  黄昏时分,潼关战事落下帷幕,杨侑得到消息,立刻率兵进关,将大本营改为潼关,准备进行下一步的攻略。
  与此同时,长安的李建成显得有些心神不宁,因为他得到消息,隋军的水师竟然烧毁了蒲津渡的浮桥,这使得关和河东的联系,变得困难起来,一旦长安发生战事,至少要浪费五六日的时间。而这五六日,改变的事情太多了。
  如今该怎么办?雷士猛的大军占据了潼关以西,潼关不得不救,可是,关兵力不足,需要秦王的大军支援,才有可能拿下雷士猛。但如今看来,秦王算从龙门渡赶来,也需要七八日,如果能一鼓作气赶走雷士猛,恐怕也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李建成只希望,潼关守将白玄度能够支撑到秦王赶来。想来以潼关的险要,怎么也能撑住一两个月吧。想到这里,李建成一颗心逐渐放下。他立刻修书,一方面让李世民尽快赶来关,一方面,让张长逊守住永丰仓,不可轻易出击。永丰仓是大唐的命脉所在,决不能有失。
  李建成让人快马将书信送出去之后,又在考虑,是否将永丰仓的粮食运回一部分?未雨绸缪,总是好的。不然,算潼关掌握在手,但雷士猛可以随时威胁永丰仓,还是十分危险。
  李建成想了半响,立刻召见了心腹率更令欧阳询,让他速速赶往永丰仓,告诉张长逊,寻找机会将粮食运回长安。欧阳询得令,知道此事事关重大,当即带着几名家仆,趁着黄昏的阳光,拿着太子令,星夜奔往永丰仓。

  


第991章 瓦解军心

  永丰仓守将声名不显,却是关韦氏,名唤韦承泽,年纪约有四旬,国字脸,脸布满了胡须,显得十分坚毅。韦承泽是韦家年青一辈人的佼佼者,被韦家人寄以厚望。
  韦承泽显得有些忧心,他已经得到了消息,隋军杀来了,可谓是四面夹攻,不仅关岌岌可危,连并州守住的机会也不大。国势艰难到了这等地步,任由是谁,都要为自己考虑了。
  更何况,韦氏是关大族,韦承泽不仅仅需要为自己考虑,更要为家族考虑。韦承泽想的很深远,所以,面对隋军的攻势,他有自己的打算。但如今,不是机会,他需要等待。
  永丰仓是大唐的命脉所在,绝不容有失。一旦失陷,后果不堪设想,这个道理,算是一般百姓都懂。如今隋军占据了潼关渡口,随时可能攻击永丰仓。尽管张长逊带兵前来支援,但一旦永丰仓被围,粮食运输不出去,关还是缺粮。
  韦承泽看的十分清楚,因此,他做出了一些准备。当张长逊带着欧阳询赶来,拿出太子令,说要将永丰仓的粮食拿出二十万石,韦承泽只是略略做出准备,让士卒们押送着粮食,送往长安。
  大军刚刚走出永丰仓不久,一群衣衫篓缕的士兵,灰头土脸地从潼关方向走来,这群唐兵约有三十多人,人人身带伤,看起来十分狼狈。一命唐军校尉异常警惕,当即大声喝道“来人止步。”说着,校尉拔出了横刀,显得非常警惕。
  “将军,我等是潼关的唐兵!”一名士兵站住,回答。
  “潼关的唐兵?你们怎么会在这里出现?”那名校尉依旧警惕。
  “将军,潼关已经失守,我等是逃出来的!”那名士兵回答。
  校尉吃了一惊,失声道“什么,潼关失守?!”脸色不由大变,话音刚落,便匆匆朝着永丰仓内跑去。
  张长逊和哥舒季通、韦承泽等人正在屋子里商量着事情,校尉匆匆闯入,一进门,大声的喊道“韦将军,大事不好了。隋军已经攻破潼关!”
  “什么?!”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张长逊、哥舒季通、韦承泽三人都站了起来,面色均是大变。(。
  潼关失守!这是多么大的事情,怎能不让众人吃惊呢?潼关是长安的最大依仗,失守了,长安以东,几乎是一马平川,并无险要,怎能抵挡住隋军的铁军呢?
  潼关失守,要尽快告诉太子,及时作出应对,这是太子李建成心腹张长逊的第一反应,他立刻迈步向外走去。大厅外,衣衫篓缕的唐兵正坐在地,大口大口吃着胡饼,看见张长逊、哥舒季通等人走了出来,忙纷纷站起身来。
  “将军,潼关已经失守,失守了哇!”为首一名败兵,说道。
  张长逊摆摆手,道“本将已经知道。”顿了一顿,张长逊又问道“这一次潼关是如何失守的?详细说说。”
  “喏!”那名士兵应着,将所知道的情况,一一说了出来。张长逊听着,脸色逐渐阴沉了下来,隋军在没有正式攻打之前,只是每日用投石器攻击潼关,看似束手无策,但实际,一直在等待机会。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机会,一旦来临,竟然如此突兀,隋军仅仅用了一日的时间,四面攻击,看似坚固的潼关竟然在一日之间,被攻下,看来天下没有攻不破的堡垒。张长逊又仔细问了半响,突然心咯噔一声,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想到此,他不由冷汗淋漓,可是算知道了杨侑的诡计,又能如何呢?他只有尽快派出使者,向太子禀告此事。
  潼关,隋军士兵正在忙碌地准备着,运输粮草,磨利武器,收拾箭羽,准备着新的攻势。而在一间屋子内,杨侑正在与群臣商议事情。潼关天险已经落入大隋之手,接下来的事情便是进兵长安。
  不过在此之前,杨侑还有事情要做,那是进一步分化、瓦解伪唐的军心。
  “诸位爱卿,第一批唐军已经放走,接下来,便是第二批,朕要在三日之内,放走这潼关的一万多士兵。”杨侑说道。这唐兵一万多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这几批对关军民的士气必然有巨大的影响。
  如此多的溃兵一旦逃回长安,算李渊父子想要堵住潼关失守的消息,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