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撼唐 >

第571章

撼唐-第571章

小说: 撼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秀宁快步走到柴绍身上,要了一幅地图,就在案几上摆开,道:“世民,你且看看这张图,有什么紧要之处?”
  李秀宁说完,迅速在地图上涂抹着,河北已经变成了赤红色,与长江以南一样是红色。在河北与长江之前,却又两种不同的颜色,一是占据了山东的李密,另一个则是王世充。
  李世民疑惑地抬起头,道:“这是什么意思?”
  “世民,你看,逆隋的领土被中原和山东分成了两截,山东在李密的手上,而中原在王世充的手上。杨侑占领了河北,为了与江东或是荆襄连起来,势必会对山东、中原用兵。而且,以我的估计,应该就在今年。”李秀宁说道,目光中闪过一丝希望。
  李建成立刻明白了,他接过话头,道:“平阳,你的意思是,休养生息,等待杨侑小儿攻打山东、中原的时候,再乘虚而入?”
  “这只是一个方面。”李秀宁站起身来,看着一脸憔悴但眼中却带着欢喜的柴绍,道:“大唐若是继续与逆隋作战,不仅仅是空耗钱粮那么简单。河北一战已经结束了,就算再继续坚持,最终损耗的,是大唐的国力。”
  “就算最终拿下了河北,也是一个满目苍夷的河北,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财物,这对于如今大唐的财力来说,有些困难。与其吃力不讨好,不如等到杨侑南下,攻打山东尚或是中原的时候,再兵出河北,如此一来,便容易了许多。”李秀宁缓缓说道。
  李建成忽然笑了笑,鼓鼓掌,道:“精彩,精彩!”李建成有时候觉得,深深的惋惜,可惜李秀宁不是男人,如果他是男人,大唐就多了一个智勇双全的帅才。可惜,她究竟是一个女子。
  李建成又道:“世民,你有所不知,父皇已经派人赶往突厥,说服突利小可汗南下,如此一来,杨侑在河北就会受到牵制。一旦他南下,整个河北的兵力恐怕会更加空虚。那时候,大唐只要乘虚而入,就能收获河北。”
  柴绍这时也开口,道:“世民,太子说的有理,你不妨考虑。”
  李世民瞪大了眼睛,心中着实不甘,可是,他又不得不承认,如今面对隋军,的确没有优势。李世民咬咬牙,想了半响,道:“如果是这样,我想留在恒山郡。”
  “不!”李建成摇摇头,道:“恒山郡虽然地势复杂,但恐怕不能挡住隋军的进攻,以我之见,还是抛弃恒山郡,屯兵在井陉关一带,防御隋军的进攻。”
  李秀宁也点点头,道:“不错,恒山郡已经如同鸡肋,食之无味,还不如放弃,只要守好关隘,不让隋军杀入并州,这便是一大功劳。”
  李世民还想说话,这时,门外有人匆匆进来,正是李建成麾下的长吏唐宪,唐宪施礼,道:“太子,根据消息,杨侑已经杀奔隋昌县,并在那里驻扎了下来。”
  “如果我推断没有错误的话,隋军很快就会朝着恒山郡杀来。传令下去,三军收拾行李,明日一早,立刻赶往井陉关,回转并州。”李建成吩咐。
  李世民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他的军队已经丧失了七七八八,红风营也在鲜虞的大小战役中损失殆尽,如果太子要走,李世民也不得不走,因为他没有多少军队。
  唐军接到李建成的命令,顿时欢声如雷。在河北的日子不长,但却让人格外难熬,他们早就想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了。唐军抓紧时间收拾东西,恨不得立刻就飞回家乡。
  次日一早,李建成带着大军缓缓而退,李神符看着这块他经营了两年的国土,心中充满了不舍,他暗暗告诉自己,一定会再杀回来的。
  唐军离开正定县不久,杨侑前锋就杀到了正定县,看着几乎空无人烟的正定县,罗士信叹息了一声,李建成雁过拔毛,将正定县的百姓迁走了不少,整个县城也被一把火烧光。
  杨侑接到消息赶到,进入一片废墟的正定县,杨侑摇摇头,李建成这一次做的可不厚道。不过李建成撤退之后,河北的战况就此告一段落。杨侑让士兵将正定县收拾了一番。经过考虑,杨侑决定从博陵郡、赵郡迁三千户人家充实正定县。
  杨侑留下了裴行俨处理正定县的事情,沿着博陵郡回转河间,在博陵郡,略略停留,又召见了博陵崔家,对他好言安抚,杨侑许诺,允许崔家入政,招揽一批崔家子弟在河北担任官员。但前提是,崔家要全力支持大隋,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削减崔家的佃户。
  杨侑给出了优厚的条件,这让崔家无法拒绝,相对于佃户的减少,崔家能大批入政,崔家还是得利。杨侑在办妥了此事之后,心中稍定。杨侑非常清楚崔家掌握大权带来的后果,但就目前局势而言,只有迅速任命一批有学识的世家子弟,才能弥补河北缺乏官员的局面。等到河北与南方沟通,巴蜀州县学培养的学生就能分批进入河北,逐渐成为河北的主心骨。
  等到局势大定,河北如巴蜀一样,展开州县学,让寒门子弟经过学习、考核,可以进入官场。逐渐消除世家独大带来的影响。带着这样的思绪,杨侑回到了河间郡乐寿。
  夏王窦建德早就得到消息,亲自率领文武迎接。当知道伪唐已经撤出河北,并将恒山郡拱手相让之后,河北百官都露出了笑容,持续了大半年的河北之战终于落下了帷幕。这场战役从去年夏天开始,到此刻,已经是冬末,对河北的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摆在众人面前的,是如何恢复河北的元气。
  好在河北多是平原,期间河流纵横,又有运河灌溉,只要及时耕种,恢复生产,一两年内,河北就能逐渐喘息过来,不再需要从别处运输粮食,以满足河北军民的需要。
  杨侑简单地做出了安排,指示如今河北的重点在于恢复经济,同时,在重要关隘,重兵驻守。众人知道陛下征战数月,也需要休息,纷纷告辞离去。整个书房里,便只剩下了杨侑和窦建德两人。54384+d4z5w+15142331 
  


第796章 喜忧参半

  “夏王,朕考虑过了,河北暂时还需要你主持。”在众人退出之后,杨侑开口说道。
  窦建德摇摇满是白发的头,叹息一声,道:“陛下,我已经累了,想要休息。还望陛下恩准。”
  “夏王,河北虽然平定,但仍然不安稳,朕一个人,一双手,也忙不过来呀。夏王就辛苦辛苦,为朕分忧,朕只要你管理政务,恢复河北的生产,这总可以了吧?”杨侑笑道。
  窦建德还想说话,这时,门外有人走了进来,正是窦红线,她似乎听见了窦建德的话,走上前来,道:“爹,陛下既然忙不过来,你就帮他一下。等到此间事了,我想陛下一定会让父亲休息的。”
  杨侑颔首笑道:“夏王就放心吧,朕若是累坏了你,红线可不依啊!”
  窦红线瞪了杨侑一眼,没有说话。窦建德拱拱手,道:“既然如此,陛下放心,老朽别的不行,若是说到种地,还是可以的。”说着,窦建德捋了捋袖口。
  杨侑哈哈一笑,道:“有劳夏王。”说着的时候,瞟了一眼窦红线,咳嗽一声,道:“夏王,朕迎娶红线一事,恐怕还要再缓上一缓。”
  窦红线脸色一红,娇嗔了一声,瞪了两人一眼,匆匆跑了出去,连门也忘记关了,一股冷风吹了进来。
  窦建德看着女儿离去的背影,道:“我这女儿,平时像个男孩,想不到也会害羞。”窦建德端起茶水,慢慢喝了一口,道:“如今陛下远征在河北,没有人服侍,那可不好。以我之见,还是早些日子成婚的好。”
  杨侑摇摇头,道:“如今河北不稳,局势多变。我怕亏待了红线。”毕竟是皇家,虽然只是妃子,但在杨侑心目中,却都是一样。
  窦建德明白杨侑的意思,笑道:“陛下多虑了,只要陛下是真心对待线儿,婚礼举办的如何,是否隆重,在我看来,都是无伤大雅。俗话说千金难买有情郎呀。”
  杨侑沉吟着,没有急着表态。窦建德又道:“陛下,我出身农家,家境只能是一般,线儿自小也吃了不少苦,尤其是那几年,线儿虽然有些任性,但还算通情达理。陛下,不如我让贱内去说一说,就在下月开春之时,将婚事给办了?”
  杨侑颔首,道:“既然夏王是这个心思,那朕就将日子定在这一天吧。至于其他,就让我斟酌斟酌,亲口告诉她吧。”
  成都城。燕王杨倓和妻子裴翠云正在给祖母和大母请安。
  韦娟叹息了一声,道:“侑儿去高句丽许久,也不知道怎样,我这一颗心呀,总是不安。”
  萧太后也点点头,对于这个孙儿,她还是非常喜欢的,听见儿媳的话,她也叹息了一声,道:“是啊,一去大半年,也不知道究竟怎样?真是让人担心。”
  在杨侑出征,杨侗镇守江陵的情况下,杨倓代替了两人,常常入宫请安。听见祖母和大母问着,杨倓道:“祖母、母亲,我想很快就会有消息了。”
  韦娟听出了杨倓的言下之意,不由问道:“倓儿,你知道些什么?”
  杨倓摇摇头,道:“暂时并不知道,但我想,三弟他一向都是谋定而后动,这一次应该也没有什么意外吧。”
  韦娟知道儿子狡猾,一向只有儿子占别人便宜,哪有别人占他便宜的事?但杨侑毕竟是他的心头肉,心中还是无比牵挂。见燕王一副不知情的模样,只得叹息了一声。几人又接着聊着一些话题,渐渐转移到了杨倓王妃身上。
  裴翠云已经有了身孕,三个月了,小腹和平时无异,但萧后和韦后都十分紧张,毕竟这是杨倓的第一个孩子,所以不时叮嘱着。几人聊着的时候,独孤雁匆匆走了进来,一脸的喜悦,手中还拿着一封书信。
  “祖母,娘,这是夫君快马送来的书信。”独孤雁说着。从河北到巴蜀,途中穿越了几个势力,又因战乱,道路难行,因此,杨侑在解了乐寿之围后的第一封书信,姗姗来迟。
  韦娟心系儿子,急忙站起身来,从独孤雁的手中抢过书信,仔细看着,忍不住念了出来。随着韦娟的声音,萧后和杨倓都是一脸兴奋。杨侑已经成功击破高句丽,并沿着辽东道抵达了河北,一战击溃李世民,这样的战绩,就算不能一举将李世民赶出河北,至少也能暂时稳定河北的局势。
  韦娟念完,萧后和她几乎是同时站起来身来,到了杨广和杨昭的灵牌前,点着了一柱清香,施着礼,口中念念有词。杨倓也靠近了,取过了三支清香,朝着祖父和父亲磕头,希望他们能保佑三弟赶走李唐,恢复大隋江山。
  韦娟的整张脸上,带着喜色,道:“雁儿,你脚上几位姐妹,今日就在娘的府中吃饭。”
  独孤雁应了一声,带着宫女走除了太后寝宫。
  韦娟又看向燕王杨倓,道:“燕王,你也留在府中吃饭吧,陛下击溃李世民,这可是大事情。”
  杨倓和裴翠云微微欠身,道了一声:“多谢母亲。”
  夕阳刚下,太后寝宫显得无比热闹,独孤雁和嫣然、阴少华三人抱着孩子,带着宫女缓缓朝着韦娟的府上进发。阴少华的孩子不过半岁,身上穿着厚厚的衣裳,正扯开了喉咙哭着,小脸通红。阴少华哄着他,等到他睡了,这才将儿子递给了宫女。
  孩子还没有名字,阴少华在生产他的时候,杨侑远在他乡,名字就耽搁了下来,不过韦娟给他取了一个小名,叫阿罗。平素这般叫着,小孩儿总是呵呵直笑。
  独孤雁和嫣然的孩子虚岁两岁半,勉强会走路,也会喊娘亲了,两个小孩更是缠着母亲,要见父亲,让独孤雁和嫣然都颇为郁闷。此时,两人都知道丈夫平安无事,都放下心来。
  到了太后寝宫,酒食已经做好,不过是一些简单的小菜,萧后和韦娟都是信佛之人,不喜欢大操大办,而且大隋连连征战,国库也空虚,能节约一文钱也是好的。
  酒席间,众人说笑着,倒也其乐融融。酒席吃了大半。忽然,禁卫军将领,韦娟之弟韦松赶来了,他带来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众人都半响无语,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事先根本没有半点消息?难道说,在大隋蒸蒸日上的时候,真的要出现这种令人吃惊的惨剧吗?54384+d4z5w+15142332 
  


第797章 计划进行时

  襄阳城,积雪已经开始融化,原本光秃秃的树枝上,已经出现了一抹嫩绿,春天的脚步已经近了。南方的河水已经解冻,尽管西风还带着寒意,但每一天,迎接人们的,都是崭新的太阳。
  自从上个月会面之后,杨侗提出了一个要求,要王世充先进兵南阳。这显然是王世充所不愿的,他在听了王仁则的话之后,王世充做出了一个决定,他暗中派人假扮唐兵,四处抢劫,闹得襄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