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撼唐 >

第560章

撼唐-第560章

小说: 撼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裴行俨却皱了皱眉头,道:“陛下,微臣觉得有些不妥。”
  “这是为何?”杨侑问道。
  裴行俨拱拱手,道:“陛下,听闻李建成也是擅长用兵之人,陛下前几日故意放走的那人,想必已经将情况告诉了李建成。在我军准备完善,摆明了一副围城打援姿态的情况下,微臣以为,李建成或许能猜透其中的要害。”
  “嗯,继续说下去。”杨侑看着他,毕竟裴行俨出身世家,有些见识。
  “李建成若是猜透陛下是要围城打援,恐怕他会围魏救赵,沿着赵郡南下,夺取襄国郡。”裴行俨说道。
  罗士信一愣,旋即道:“李建成就算想要夺取襄国郡又能如何?大势所趋,李建成必定兵败。”
  杨侑与杜如晦相视一步走到了沙盘前,仔细地看着太行山一带的地势,忽然他倒吸了一口冷气,而杜如晦同样也是脸色一变。诸将看见两人这副表情,均是不明所以,纷纷走到了沙盘前。
  “杜爱卿,你觉得李建成会不会出奇兵,走滏口陉,偷袭邯郸?”杨侑凝声。
  杜如晦紧锁眉头,叹了口气,道:“陛下,这是微臣的失误,一直想着李建成会出兵井陉关,但却忽略了滏口陉这个同样重要的地方。”
  “邯郸的兵马不多,更重要的是这几个郡县,如今都是墙头草,随时可能会两边倒。朕为了迅速平定河北战事,此时不宜动他们。如果李建成以奇兵偷袭邯郸,同时,他派兵南下,走赵郡,夺襄国郡,就能与武安郡连成一片,届时,或出兵清河,或出兵河间,都是朕不愿意看到的。”杨侑的语气显得有些凝重。
  诸将看见陛下如此严肃,也就收敛了笑容,就连一向嬉皮笑脸的程知节也变得十分严肃,两只手垂在腰际,握紧了拳头,显得十分紧张。
  “陛下,河北多是平原,如果邯郸真的被夺下,形成如陛下所言的局面,那么清河、信都,乃至于平原等郡都会受到唐军的骚扰。在局势未定的情况下,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作为智谋,杜如晦从来不会虚假言辞,有什么说什么,将事情说开了,将所有的假设都想到了,才能做出有利的部署。若是一意隐瞒,反而会坏了大事。
  杨侑也是看中杜如晦这一点,才会将他引为心腹智囊。此时,听见杜如晦之言,杨侑“嗯”了一声,速搜索,他猛地抬起手,目光凶狠地看着程知节。
  程知节正一脸紧张,突然发现陛下死死地看着他,顿时吓了一跳,不由后退两步,嘴巴张得大大的,一副吃惊的模样。
  “程爱卿,朕给你三千骑兵,你要日夜驰骋,尽快抵达邯郸。你要记住,走出了滏口陉,第一站便是邯郸,只要守好了邯郸,就算对方是孙武在世,也决然不敢弃邯郸不攻而北上。”杨侑说着,语气非常快。
  程知节一愣,知道陛下这是在叮嘱他,急忙收敛心神,将杨侑的话牢牢记住。
  “唐军走滏口陉,依朕的猜想,为了不引起朕的怀疑,一定兵马不多,五千人便是极限。而邯郸历来是古都,虽然比不上洛阳长安,但也不是小城。所以,唐军来到,一定不会力攻,而是智取。你抵达邯郸,下令关闭城门,任何人只能进不能出,除非有你的手谕。”杨侑说的是斥候、传令兵,就算是这些人,也要有程知节的许可才能出入,不然不行。
  程知节不是愚笨之人,立刻明白了杨侑的想法,他点点头,表示明白。
  “另外,你要派出斥候刺探消息,若是唐军杀来,就闭门不出!你要切记,不管唐将使用何种方法,你都不能出战。”杨侑继续叮嘱。程知节眼光闪动,道:“陛下,微臣有一点不明白,武安才是扼守滏口陉的要道,为什么不守武安城而是邯郸?再者,若是唐将真的北上,微臣又当如何?”杨侑深深呼吸了一口气,刚才说的太快,他有些喘息不过来。程知节此时能问问题,杨侑还是喜欢的,至少证明程知节是有心在想这件事情,他指着武安郡,道:“第一,武安城虽然是最好的地方,但此地一守住,唐军就不能继续东出,也就不能吸引李建成南下。如果李建成南下,对朕还是有利的。第二,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朕怕时间来不及了,所以只要扼守住邯郸,也一样能达成目的!”54384+d4z5w+15142314 
  


第八十三章 攻城(上)

  程知节闻言一愣,道:“陛下,时间上或许来不及,驻扎在邯郸的确有着高瞻远瞩之效。但李建成南下,势必会与滏口陉的唐军形成夹击邯郸之势,微臣有些担心呐!”
  “担心什么,担心守不住邯郸?”杨侑眯着眼睛看他。
  程知节点点头,道:“微臣才能不足,若是李建成率兵南下,恐怕难以支撑。”
  “程爱卿,这一点你放心,朕一定会让李建成生不如死。你只需防住来自于滏口陉的唐军即可。”杨侑说道。
  程知节略略踌躇,最终还是一拱手答应,道:“微臣一定挡住滏口陉的来犯之敌。”
  “程爱卿,速速准备去吧!滏口陉那边很急,你带足两日的干粮,务必要星夜兼程,赶到邯郸,若是到了,立刻派人回报朕。”杨侑又道。
  程知节应了一声,施礼退下,走出了大帐,匆匆朝着本部军营走去,准备了一番之后,两个时辰后出发,朝着南方疾奔而去。
  大帐里,杨侑依旧在吩咐着事情,诸将听了,精神都是一震,罗士信摩拳擦掌,道:“陛下,微臣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了。”
  裴行俨也道:“陛下,如此一来,李建成必然会分心。”
  “明日一早,就依计行事!”杨侑说着,众将纷纷告辞离去。
  大帐内,只剩下了杨侑和杜如晦,杨侑常常出了一口气,道:“想不到一言惊醒梦中人,若非裴行俨之言,恐怕邯郸就危险了。”
  “陛下,亡羊补牢,也不算晚。就算邯郸被攻下,唐军士兵也不多,只要牵制住了李世民,以及李建成的援军,就算武安郡那边有所闪失,唐军也守不住河北。”杜如晦说道。
  杨侑搓了搓手,放在脸上,道:“河北一战即将落下帷幕,下一步,便是收复山东、中原。伪唐只余下了关中、并州,失败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陛下,微臣有一点不明白。”杜如晦略略犹豫,片刻之后还是问道:“陛下,明明几度有机会收复长安,为何陛下偏偏不取?”
  “虽然拿下长安是须臾之间的事情,但长安毕竟是伪唐的国都,李渊一定会死守。或许会对长安造成不小的损失、破坏。长安是曾祖的心血,朕不想毁在朕的手中,不然日后如何面对九泉之下的曾祖?洛阳也是一样,朕不想有太大的破坏。”杨侑淡淡的说道。
  说到洛阳,杜如晦便沉吟着问道:“陛下,洛阳那边,似乎有些不妙啊。”
  杨侑慢慢踱步,看着洛阳那高大的城池,洛水缓缓穿城而过,他叹息一声,道:“王世充此人贪婪、狡猾。但就算是最狡猾的狐狸,也瞒不住优秀的猎手。王世充一心在那倒腾,他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但最终他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朕一定会让他吃尽苦头。”
  杜如晦点点头,道:“王世充虽然有野心,但他心胸狭窄,手下多名将领选择了背叛,足以证明此人没有领袖的气质。一旦凝聚不了人才,失败也就是时间问题。”
  杨侑回到案几边,递了一杯茶水给杜如晦,道:“克明,这一次远征,你吃了不少苦,河北战事一定,你就回转巴蜀,好好休养一段日子。”
  杜如晦一愣,道:“陛下,难道平定了河北之后,陛下不接着攻打中原吗?”
  杨侑笑了笑,并没有回答,而是坐了下来,取出了一封书信递给他,杜如晦拆开一看,顿时也笑了。两人又说了半响,不知不觉已经天色已经黑了。
  傍晚时分,锦衣卫的探子继续传来情报,李建成已经进抵了恒山郡郡治正定县,从正定东北可走博陵郡,东南可走信都郡,南下则是赵郡,可以有多种选择。
  杨侑的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不管李建成选择那条路,迎接他的,只有一条路。
  次日一早,隋军在鲜虞城外七百步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高达二十丈的指挥台,从这里,可以将鲜虞城来的情况看的清清楚楚。杨侑站在高台上,以他的目力,能将李世民一脸的迷惑看的清清楚楚。
  李世民是在睡梦中被惊醒的,这些日子,他觉得他像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一样,醒一会,睡一会,然后再醒过来,睡得并不安稳。听见翟长孙说隋军在城外摆开了阵势,李世民顿时跳了起来,抓起放在床头的长弓就走,在门口,他用冷水胡乱抹了一把脸,跨上战马,匆匆赶往城头。
  登上城头一看,隋军的确已经摆开了阵型,但却有区别。隋军的目的不是要硬攻城。他们在城外摆开了至少三十架投石器,看起来声势颇为惊人。
  李世民神色凝重,他知道隋军要利用投石器击坏鲜虞城的城墙。尽管知道隋军的企图,但李世民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隋军如此。他的骑兵在这几个月的征战中,已经损失殆尽,余下的不过是五十多名骑兵而已。
  想要摧毁隋军的投石器,只有杀过去,才能想办法摧毁。而要杀过去,靠步兵是不行的,因为步兵速度太慢,若是不穿铠甲,又会被隋军射程马蜂窝。只有骑兵,依靠骑兵的速度和冲击力,才能迅速冲过去,接近投石器,才有可能摧毁。
  李世民想着的时候,目光突然被隋军的指挥台所吸引。他凝目看去,顿时眼中杀意迸出,那个男人,是他遥不可及的目标,也是他最想要杀死的人,此时,那人也在高台之上,冷冷地看着鲜虞城。
  两人的目光相撞,似乎闪过一溜火花,李世民咬着牙,想要将杨侑一口吞掉,但杨侑的目光只是扫过他,几乎没有任何的停留,就看向了别处。
  李世民突然有一种被轻视的感觉,他不由握紧了拳头,心中愤愤不平。他为什么不看我?为什么不看我?难道说,我在他的眼中,就根本不值一提吗?李世民心中涌起一种冲动,他十分渴望着冲出城,将杨侑一刀砍死。
  房玄龄在他的身后,看出了李世民情绪上的波动,他伸出手,按在李世民的肩头。李世民突然受惊地跳了起来,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是房玄龄,这才松了一口气,道:“是你!”
  房玄龄拱拱手,道:“秦王,在这个时候,更需要冷静,才能应对危机啊。”
  李世民深深呼吸了一口气,冰冷的空气进入鼻腔,涌进肺里,冷冷地在胸膛打了一个转,然后被李世民呼出。被冰冷的空气这么一激,李世民顿时冷静了下来,他再度吸了一口气,再度看着前方。
  隋军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巨大的石块逐渐被运到前线,摆在投石器旁边。而在隋军的最前方,是一个个的方阵,长矛手、刀盾兵、弓弩手互相交杂,在步兵方阵的后方,则是游弋着的骑兵,显得杀气腾腾。
  很显然,隋军为了保护投石器,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李世民、房玄龄、段志玄等人看着,心中有突然涌起了一个念头,那就是隋军的布局几乎毫无破绽。
  李世民脸色更加凝重了,他扫视着城外,思考着该怎么办?
  城外,经过半个多时辰的忙碌,在太阳升起的时候,隋军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赤红色的大旗在空中飞舞,罗士信、裴行俨、丘行恭、沈光等人身着甲胄,各自位于不同的方阵之中,众人眼中都带着杀意,冷冷地看着城头。
  一名士兵匆匆而来,越过七八个方阵,抵达了杨侑所在的指挥台边上,“陛下,投石器已经准备妥当,随时可以投掷!”
  杨侑站起身来,眼中的冷意宛如刀锋,刺得一直盯着杨侑的李世民不敢直视。杨侑长长出了一口气,只见指挥台下,三十五架投石器已经准备妥当,已经有士兵将巨石放入了凹槽之中,随时可以抛射。
  杨侑朗声道:“传令下去,先进行一轮抛射!”
  “喏!”那人匆匆退下,很快,隋军士兵再度忙碌起来,他们握紧了缰绳,突然松开,绳索猛烈地扭曲,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炮梢猛地一抖,迅速向上弹去,巨石猛地弹出,砸向了鲜虞城头。
  李世民一直在注视着隋军的动静,看见隋军将巨石抛出,他厉喝一声,道:“埋伏!”说着,人灵巧地朝着女墙下一藏,将身子紧紧地贴着女墙,房玄龄也赶紧藏了起来,段志玄及其他士兵都藏了起来。
  “嘭!”耳畔边,没有预想中的巨大响声,李世民不觉有些疑惑,他忍不住探出身来,仔细地看着外面。原来,隋军投掷的巨石大多砸在了城外,不少掉进了护城河里,激起浪花片片;有的巨石则砸在地上,深深地陷入了地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