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撼唐 >

第324章

撼唐-第324章

小说: 撼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这一战败了,粮食被烧,但也让宇文化及看清楚了杨侑的套路。强大的敌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没有了信心,没有了信心,再强大的军队也会变得不堪一击。 
  


第443章 不好的消息

  “敌人再强大,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没有信心,一旦没有了信心,就算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也能将你打倒!”大帐里,杨侑看着一脸沮丧的侯君集,忍不住笑了笑。
  侯君集斜着头,想了半响,道:“陛下,如今微臣终于体会到了一点。”
  “体会到了什么?”杨侑端起小桂子送上来的茶水,悠悠的喝了一口,尽管一夜没睡,他依然显得精神奕奕,烧毁了江都军的粮草,俘虏了五千多名江都军,这可是一场大胜。
  在这样的态势下,形势对大隋有利有弊。有利的是,隋军取胜,杨侑的下一步计划就有了实施的基础,江都军如此多的士兵,杨侑根本不可能一一杀死。
  对江都军必须是大棒加萝卜政策,才能奏效,这一战,便是大棒。让杨侑犹豫的是,萝卜政策什么时候实施?
  听到杨侑的询问,侯君集憨憨一笑,道:“微臣终于明白,兵将的调遣,不在于是否是精兵,是否人多,关键在于对人员的调配,合理的安排。只要使用得当,一群残兵败将也有可能击败百战精兵。”
  “还有呢?”杨侑看他说完之后,斜着头不说话,于是又问。
  “还有,还有……”侯君集呐呐的摸着头,想了又想,道:“合理的利用地势,采用不同的攻击方法,都有可能对战局造成影响。”
  杨侑点点头,道:“朕让你看孙子兵法,此外还有吴子、尉缭子,孟德新书等等都是不错的书籍。”
  侯君集一听头就大了,这么多书,看到什么时候?他挠挠头,道:“臣还是先看孙子兵法吧。”
  这时,门外响起了杜如晦的声音,“陛下,臣有事求见。”
  “进来吧!”杨侑吩咐,示意小桂子端来茶水。
  杜如晦进来,看见侯君集在此,微笑点头,随即冲着杨侑施礼,道:“陛下,臣是来想问陛下,下一步的计划。”
  杨侑笑道:“来得正好,朕也想和你商量一下此事。”说着,站起身来,走到沙盘前。
  杜如晦和侯君集相视一眼,走到了沙盘前,注视着沙盘上高低起伏的山丘、河流,或者是森林、湖泊。在沙盘的边上,摆满了各种颜色的旗帜,有代表李渊的红白色旗帜,有代表王世充的青色旗帜,有代表窦建德的蓝色旗帜,有代表宇文化及的暗红色旗帜,除此之外,便是隋军的赤红色旗帜和其他势力的黑、绿、黄色等旗帜了。
  杨侑拔掉了宇文化及在长江北段的旗帜,手指在沙盘前快速滑动,指向了江夏:“宇文化及刚败,军粮被烧,他一定会逃往江夏,在江夏,有宇文智及的七万军队,加上宇文化及的败兵,总兵力仍然超过十万。”
  “武昌也有十万之众,加上其他地方的散兵零零散散也有三四万的模样,与宇文化及斗力,这一战恐怕至少要打半年以上。”杨侑说着。
  杜如晦明白,这二十多万的士兵就算任由你屠杀,恐怕没有一两个月都杀不完吧?侯君集这时十分兴奋地道:“陛下,是要渡过长江了吗?”
  杨侑摇摇头,道:“朕兵精粮足,只要守住了汉水和长江一线,宇文化及根本寸进不得,他要想从其他地方进攻,就要去攻打在豫章、江夏南部的张善安。张善安在这些地方经营多年,根本不可能放弃。”
  丘行恭摸着头,在努力地思考着杨侑话中的深意。
  杜如晦笑了笑,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当初陛下不夺取江夏原来是有这样的含义。而且,豫章和江夏一带,地形复杂,河流,又有山脉相连,适合打游击战,大兵团的作战不容易展开。
  如果将战场放在这几个地方,对隋军不利。杨侑就是担心,如果派兵攻打张善安,不管是他躲进山脉,还是进入鄱阳湖,都不容易剿灭,不仅耗费兵力,也浪费粮食,在宇文化及来之前,十分不划算。
  此时,听到杨侑的话,杜如晦笑了,他明白了陛下的意思。
  宇文化及的大军正在朝着江边行进,而他却不时地看向了北方,等待着儿子的消息,可是大军已经走了一万人,儿子还没有出现。宇文化及皱眉,有令狐行达这员猛将护卫,此外还有五千比较精锐的士兵,不至于出现情况啊。
  再说隋军在最有可能伏兵的南方都没有出现,北方又怎么可能出现?就算是绕路,也不至于这么慢啊。焦急又等待了半个时辰,终于,北方奔来了数匹快马。
  快马沿着连绵的大军侧翼奔来,马蹄显得急促而仓皇,宇文化及听出了一丝不妙。
  陈志略凝目看去,只见骑士的脸很熟悉。几名骑士正是牛方裕、许弘仁等人,他们好不容易逃了出来,仓皇之下,竟然一路北奔,差不多跑到了汉水边上,这才反应过来,迅速南下,直奔江都军大营。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狂奔,他们终于看见了整装待发的江都军。几人格外兴奋,终于逃出来了,沿着大路狂奔了两百多步,终于到了宇文化及的身前。
  “大丞相!”牛方裕气喘吁吁,战马也喷着热气,显然也累坏了。
  宇文化及鹰目一凝,道:“我的承基孩儿呢?”
  一说到宇文承基,牛方裕沉默了下来,许弘仁也低头不语。这时,宇文化及鹰目四顾,这才发现他们只有数人,而且其中竟然没有看到令狐行达。
  “令狐行达呢?他在何处?”宇文化及再问。
  纸里终究包不知火,牛方裕咬咬牙,道:“大丞相,我军遇见隋军伏击,宇文公子和令狐将军被隋军捉住,我等拼死厮杀,这才逃了出来!”
  许弘仁赶紧附和,在他口中,隋军狡猾多端,预谋已久,七八万士兵如同层层叠叠的海水,劈头盖脸的侵袭而来,江都军只有五千余人,根本无力抵抗隋军的冲杀呀。
  许弘仁说的口水横飞,浑然没有注意到宇文化及已经变了表情。不错,牛方裕和许弘仁的模样是十分狼狈,这一点毫无质疑。可是,这两人未免太嚣张了一些,难道我宇文化及是一个愚蠢之人吗?
  隋军如果有七八万人,如此多的人,怎么可能逃得过斥候的耳目?这一代的地形也无法容纳这么多人伏击呀!更何况,以令狐行达的勇猛都无法杀出层层叠叠的隋军,你二人如何能杀的出来?
  就算能杀出来,你二人身上全无血迹,这可能吗?
  宇文化及变了脸色的时候,许弘仁仍然在说着,终于,宇文化及冷冷地一挥手,道:“来人,将他二人拖下去砍了!”
  牛方裕和许弘仁大吃一惊,急忙苦苦哀求,但宇文化及不为所动,片刻之后,两颗冒着热气的人头被端了上来,宇文化及冷冷地一挥手,道:“找个地方扔了!”
  士兵得令,策马远去。宇文化及陷入了沉默,儿子落入了隋军之手,他有一定责任,如果不是他让儿子走北方,肯定没有事了。不过宇文化及有些想不透,隋军怎么可能出现在那里?
  这不可能呀!他并不知道杨侑与他隔着几道山梁,由于地势的关系,杨侑可以看到他的情况,而宇文化及却看不见杨侑的动向,而斥候也不会隔着山梁去探寻,他们主要将精力放在了南北两个方向。
  因此,当杨侑突然从山里杀出的时候,毫无防备的五千兵马,只能任由隋军宰割了。
  宇文化及苦思,他让人将其他逃命带上来,仔细的盘问之后,这才知道了事情的始末。牛方裕和许弘仁死的不怨,他们临阵脱逃,弃宇文承基而不顾,必须死!
  但是杀掉了牛方裕和许弘仁并不能解恨,宇文承基和令狐行达落入了杨侑的手中,恐怕凶多吉少,不过,宇文化及觉得以杨侑的聪明,断然不会杀了宇文承基,反而是令狐行达极有可能死去。
  宇文化及的理由很简单,宇文承基是自己的儿子,杨侑一定会利用他来要挟自己,让自己心绪不宁,从而使自己在这一场战役中丧失理智。
  在这个时候,宇文化及还能保持冷静的思维,是多年的隐忍早就的。所以他心中担心却并不惊慌,再说了,他手上握着燕王杨倓、太后萧氏,更有不少杨家皇室宗亲,例如杨恭仁的性命,宇文化及觉得,届时用他们中的一人去交换宇文承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宇文化及想到此,心中的不安略略放下,他是一代枭雄,自然明白此时最重要的是什么,既然儿子已经被杨侑抓住,那么他就没有必要留在这里,必须要快速渡过长江,以免因为缺粮带来的军心不安。
  “传令三军,速速前行,争取在午时前,抵达江夏,吃一口饱饭!”宇文化及下令,他知道士兵已经饿得不行了,因此用这话来激励士兵,果然,士兵们听了,人人亢奋,只要回到江夏,就有大米饭吃,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士兵们快速朝着江边走去,宇文化及收敛了笑容,一脸凝重地叫过了宇文敏。宇文敏是他的族人,年纪比宇文化及只小三岁,办事还算稳重。
  “我有一件任务交给你,你可要办好了,此时关系重大,你附耳过来!”宇文化及说道。
  宇文敏靠近他,听着宇文化及的话,脸色微变,但他还是坚定点头,道:“既然是如此,那我就走一趟吧!” 
  


第444章 交换人质?

  李靖卓立在战舰之上,风从右侧吹来,刮得风帆像大肚子的弥勒佛。江面上,数十艘战舰快速前进,朝着江都军的浮桥行驶而去。
  宇文化及刚刚走了半个时辰,离江边还有五里地,就接到传令兵送来的消息,说是隋军战舰再度出击,意图攻击浮桥。浮桥可是江都军的命根子,宇文化及闻言大惊,急忙命令在江夏城的宇文智及迅速出击,要他力保浮桥不失。
  此时,浮桥经过江都军一夜的抢修,已经搭建起了两座简单的浮桥,以便大军行走。此时,江都军正在浮桥上迅速移动,朝着南边狂奔,此时他们不仅累还十分饥饿,听说元敏在长江南岸准备了米粥,人人都显得格外兴奋。
  隋军战舰的突然来袭,让还在浮桥上的江都军惊慌失措,不少人纷纷跌落浮桥。李靖抵达了浮桥西边之后,迅速开始对江都军发动了攻势,隋军射出火箭,覆盖了大半个天空,由于火箭上有油,迅速将浮桥给点燃,大火燃起,江都军惊慌失措,越来越多的江都军被射中身死,有的为了躲避箭羽,跌落浮桥,在江水中扑腾着。
  等到隋军将一座浮桥给点智及和孟秉才匆匆赶来,两人迅速带着战舰参战。但他们匆匆而来,阵型显得有些凌乱。
  李靖站在船头上,看见江都军杀来,立刻展开了攻击,投石器如同雨点一样砸下,打的江都军哭爹喊娘。孟秉比较沉稳,下令三军展开还击,双方在江面上一场恶战。
  不久,宇文化及赶到,他下令岸上的士兵展开攻击,一时之间,长江两岸箭羽穿梭,将整个天空都给覆盖了。厮杀了一个时辰,李靖见江都军越来越多,而自己又趁乱烧毁了另一座浮桥,目的已经达到,于是选择了撤退。
  随着李靖的撤退,江都军终于松了一口气,许多士兵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不少人饥饿交加,又耗尽了体力,站都站不起来了。
  宇文化及铁青着一张脸,他知道三军没有了力气,当下也不敢追击,只得下令士兵鼓足力气,赶紧搭建浮桥,必须要在黄昏之前过河,不然隋军有可能随时来袭,那时他根本守不住!
  隋军大营,杨侑正在午睡,昨夜一夜没有休息,早晨又与杜如晦说了一些事情,到了巳时,吃了两碗粥,便去休息。杜如晦派了士兵守卫着,自己带着侯君集等人在营外巡视。
  隋军取得大胜,杨侑心情颇为放松,美美地睡了一觉,直到傍晚,这才醒来。小桂子端来脸盆,伺候着杨侑洗漱了。杨侑伸伸懒腰,走出大营,杜如晦闻讯得到消息赶来,上前禀告了李靖的情况。
  李靖突袭成功,将江都军的浮桥烧毁,再度打击了江都军的士气和信心。江都军直到响午时分,才搭建了第一座浮桥,又困又累的士兵紧接着过河,直到黄昏时分,这才全部渡过了长江。
  杨侑觉得似乎错失了一个机会,不过他并不后悔。这时,杜如晦又道:“陛下,宇文化及派人求见。”
  杨侑一愣,道:“什么时候的事了?”
  “响午时分就到了,不过微臣见陛下睡得正香,就没有打扰。”杜如晦说道。
  杨侑算了算时间,三个多时辰过去了,也差不多是时候了。“带他来见朕!”杨侑吩咐,带着小桂子回到了书房,
  宇文敏到了隋军大营已经三个时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