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撼唐 >

第160章

撼唐-第160章

小说: 撼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M跏匦旁谠綆‘郡发现了铁矿,获得杨侑赦免,得以回到成都,虽然没有什么官职,但爵位竟然也是子爵,并且还是世袭。
  张启文红了眼,他想要取得更高的爵位。听说三清观的道士解签颇有神奇之处,便前来求签。
  李淳风眯着眼睛打量了他一番之后,笑了起来,道:“这可是上上好签啊!”
  张启文心中激动,道:“上上好签?有多好?”
  李淳风道:“此签关系重大,贫道能力不足,我要请师父替我解签!”
  “那就有请大师,我香火钱不会少!”张启文说道,取出了两吊钱,暗中递给了李淳风。李淳风不露声色接过,道:“请随我来!”
  后殿,袁天罡正在团蒲上闭目养神,这半年以来,三清观迅速发展,已经有信徒五百人,其中不乏有钱有势之人。目前最大的一个金主便是关陇贵族的后裔张公子。张公子已经为三清观投入了数百金,成为了三清观忠实的信徒。
  只不过张公子似乎很忙,平时看不见人影,但隔三差五,总会令人送来金钱,让袁天罡兴奋不已。
  袁天罡的下一步计划便是要将信徒发展到大隋的官员里,从这里,他才能获得更多的金钱,获得更大的利益。但他也清楚,他不能发展过快,否则引起朝廷的怀疑,就得不偿失了。
  这时,李淳风进来,低声道:“师傅,来了一个大金主。”
  “是什么人?”袁天罡问道。
  “师傅,他是当朝礼部尚书,徒儿曾经在宫中看见过他。”李淳风说道。
  袁天罡猛地睁开了眼睛,看着李淳风道:“没有看错?”
  “绝对没有!”李淳风说道。
  袁天罡眯起了眼睛,他刚刚还在思考如何将大隋的官员发展成为信徒,就有一个大官来了,就着好比睡觉的人拾到枕头,让袁天罡兴奋不已。
  “请他进来!”袁天罡说着,虽然心中兴奋,但“仙人”的名头,不能辱没,哪有仙人去迎接凡人的道理?
  汉川郡。
  郡治南郑,杨侑正在街上走着,在他一旁的是杜如晦,两人都是身着便服,看起来就像平凡的百姓。街上,有很多带着浓浓关中口音的百姓正在忙碌着。
  “杜先生,你说李渊会上当吗?”杨侑问道。
  杜如晦笑道:“天水一战,李世民丢盔卸甲,唐军已经胆寒,想必李渊在考虑迁都之事呢!”
  “李渊那个老狐狸,看似老实忠厚,实则诡计多端。就算他说要迁都,也不过是考验群臣的忠心,并不一定会真正迁都。”杨侑笑道。历史上,李渊被刘武周宋金刚打的河东几乎尽失,他号称要放弃河东,但最终没有放弃。后来面对突厥的强势,他号称好迁都,但最终还是没有迁都。
  所以说此人的话,绝对不可信,大半的时候,要打个折扣。
  杜如晦呵呵一笑,道:“就算他是试探,恐怕心中也会恐慌。”
  “那么依你之见,李渊会如何做?”杨侑问道。
  杜如晦摇摇头,“此人心思狠毒,对待敌人绝不手软,一旦想出来,恐怕是毒计!”
  “毒计?”杨侑沉吟,李渊此时能有什么毒计?陇西的兵马虽然不足以出击关中,但自保绰绰有余,若是说要刺杀屈突通、桑显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说天水城防范如何森严,光是方德领导下的锦衣卫就不是吃白饭的,他们一定能够得到消息,将这一切扼杀在萌芽之中。
  这时,杨侑觉得有人在看着自己,他抬起头,只见一个年轻的男子瞧着自己。年轻的男子身着青衣,头上戴着噗头,身材不算高,而且似乎有些瘦小,看着那张脸,杨侑觉得似乎在那里见过。
  就着一愣神的功夫,年轻男子已经远远走开。杨侑心中奇怪,他一挥手,在一旁的小桂子点着头,跟了上去。
  杨侑却与杜如晦找了一家酒楼,走上二楼坐下,要了一些饭食,一斤果酒,边说边吃着。
  半个时辰后,小桂子回来,向杨侑禀告着,杨侑听了,不觉有些奇怪,她来这里做什么?
  窦红线没有想到在街上竟然与杨侑撞了个正着,脸红心跳的她,立刻逃回了客栈。
  在三个月前,她到达了成都,遇见了一个叫做李淳风的年轻道士。当时,李淳风没有认出她是女扮男装。这个颇有意思的小道士巧舌如簧地向她宣传三清圣君,同时,他还告诉窦红线,说她日后能够飞黄腾达,位极人臣。对此,窦红线只是淡淡一笑。
  她对荣华富贵没有兴趣,只想平平淡淡地过一生,相夫教子。可是在这个大时代,天下板荡,群雄逐鹿,她不能改变这个大时代,只能融入其中。
  在赶走了喋喋不休的李淳风之后,窦红线在成都呆了一些日子,她看到杨侑迎娶了那个妓院里的女子,让她心中惊讶万分。她有些羡慕嫣然,长的一身好皮囊,居然得到大隋皇帝的垂青,得以迎娶过门。
  在羡慕的同时,她的心中也有着淡淡的失落,淡淡的不屑。原来天下的男子都是这样的,只喜欢年轻貌美的女子,没有一点内涵。
  尽管心中有着各种复杂情绪,但在得知杨侑带领大军赶往汉中的时候,她鬼使神差的跟着来到了这里,似乎离他近一些,心中就会安静。这时,响起了敲门声,“邦邦邦!”
  窦红线摸了摸有些红红的脸,急忙用冷水拍了拍脸,脸上的红色渐退之后,这才用低沉的声音道:“是店家吗?进来吧!”
  门被推开了,露出了一张笑盈盈的脸,那人呵呵一笑,道:“你来到这里,你爹爹知道吗?” 
  


第219章 该效忠谁

  襄阳虎踞南阳盆地,位于汉水之畔,由于是荆襄门户,此地驻有重兵。
  此时正是午时,张镇周刚刚吃过了午饭,正在家中踱步,消化食物。然而在的脑海中,却有更多的问题在盘旋。
  张镇周今年已经四十多岁,是大业朝的老臣了,他曾经与陈棱在大业六年攻打过琉球,琉球王渴刺兜派兵拒战,但被两人击败,隋军占领流求都城,将渴剌兜斩首,俘获一万七千人返回。不久,在琉球设置百官,将其纳入大隋的势力范围。由于他的这些功勋,得到杨广的赏识,从而步步高升,在天下大乱之际,得以镇守襄阳。张镇周擅长水战,是一名不可多得的水军将领。
  张镇周本来是襄阳守将,但在大半年前,王弘烈被越王杨侗派来,成为襄阳太守,从此张镇周的军权逐渐旁落,王弘烈成为襄阳的掌权者。张镇周虽然心中不满,但出于对大隋的忠诚,他还是接受了调动,掌管襄阳的民政,兢兢业业做事。
  后来杨广在江都被杀死,身为王世充侄子的王弘烈很自然的选择了投效洛阳朝廷,还赶走了杨侑的使者,摆明了对杨侑并不承认。王弘烈不承认杨侑才是大隋的正统皇帝,而在张镇周看来,这却是一个难题,大隋分为了几个朝廷,他张镇周该效忠谁呢?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
  此时,他已经得到了杨侑屯兵汉中,正在筹集粮草,准备攻打关中的消息。其实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杨侑的举动很正常,毕竟关中才是大隋的根基,大隋的国都只有两个,一个西京大兴城,一个是东都洛阳。
  杨侑想要恢复大隋天下,一定要收复大兴城,不然就有名无实。所以隋军主力聚集在汉中,准备全力攻取关中。由于隋军在去年秋季就开始准备,如今又大张旗鼓,使得天下各大势力纷纷侧目,聚焦汉中、关中两地。
  在张镇周的心中,实在是难以取舍,如果说有一天巴蜀朝廷与洛阳朝廷打起来,他应该效忠谁?这实在是一个难题啊!就在张镇周想着这些问题的时候,管家来到张镇周的身边,道:“老爷,门外有客人来访。”
  “是何人?”张镇周问道。
  “居他说,是陛下派来的密使。”管家说道。
  “哦?请他来书房!”张镇周说道,既然是密使,那就肯定有什么秘密,就不宜大张旗鼓了。
  张镇周吩咐完便朝着书房走去,片刻之后,管家带着一个年轻的男子出现在他的面前。张镇周看见此人,猛地眯起了眼睛,心中格外惊讶。
  “怎么会是你?”张镇周惊讶万分,以至于忘记了礼数。他实在是想不到,独孤武师竟然会来找自己?当年张镇周年轻时,曾经在独孤罗手下效力,因此对独孤家的人很是熟悉。他知道独孤武师如今在巴蜀朝廷效力,来这里是何意?
  “呵呵,张大哥,别来无恙!”独孤武师一抱拳,说道。
  “好,很好!”张镇周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看着独孤武师,道:“请坐!”
  “独孤兄弟,你来这里,恐怕不是单纯的叙旧吧?”坐下之后,张镇周立刻直奔主题,他是性子直爽之人,说话从不绕弯。
  “不错,以张大哥的聪明,应该能够猜到我为什么来到这里吧!”独孤武师说道。
  张镇周眯起了眼睛,他久经官场多年,虽然说话直来直去,但不代表他是愚笨之人,独孤武师来这里,自然是做一名说客,想要劝说他投靠巴蜀朝廷。
  巴蜀朝廷的事情他都知道,也对杨侑的某些行为感到开心,因为相比较而言,杨侑很是强势,无论是在大兴城还是在巴蜀,他牢牢地掌握了手中的权利,尤其是兵权。
  而洛阳朝廷的杨侗,权利分散在洛阳七贵手中,就他本身而言,权利不大,更重要的是他性格软弱,不足以负担起大隋的兴复重任。
  张镇周没有说话,多年的经验告诉他,独孤武师既然来找他,就会有下文,而且他的家人都在襄阳,就算他忠于大隋,也有所顾虑。
  独孤武师这时笑道:“张大哥,如今天下纷乱,你会效忠何人?”
  “自然是大隋!”张镇周说道。
  “可是如今大隋有三个,尽管我主不承认他们,但事实上,无论是洛阳还是宇文化及,都拥有足够的实力,甚至可以争霸天下。他们都打着大隋的名义。张大哥,我想要的是你肯定的答复,而不是敷衍了事!”独孤武师说道。
  “这……得容我想一想!”张镇周有些犹豫。
  这时,门外传来管家的声音,道:“老爷,王太守请你过去,有事商量。”
  独孤武师眯起了眼睛,他长身而起,道:“张大哥有事,小弟就不打扰了。不过此事可要考虑清楚,事关张大哥的前途啊!”
  “多谢贤弟美意。”张镇周说道,吩咐管家送客。
  王弘烈的府邸在汉水以南的襄阳城,而张镇周却在樊城驻守,两地之间隔着汉水,张镇周出了府邸,骑马赶到了汉水渡口,乘船连人带马渡过了汉水,继续朝着王弘烈的府邸奔去。
  一路上,他在思考,王弘烈究竟有什么事情,以至于如此着急?他匆匆赶到之后,跳下战马,将战马交给亲兵,大步朝着议事大厅走去。
  议事大厅内,襄阳诸将已经齐聚,就差张镇周了。张镇周进去之后,施礼带着歉意:“抱歉,来晚了!”
  “不妨,既然诸位已经到齐了,那么就商议一下事情吧!”一个身材有七尺左右的壮汉说着,此人眼珠有着淡淡的绿色,一脸络腮胡,正是王世充的侄子,襄阳郡太守王弘烈。
  张镇周坐直了身子,有什么大事?
  “之所以召集诸位前来,是因为陛下传来了圣旨。”王弘烈口中的皇帝,自然是洛阳的杨侗。
  “洛阳已经同萧梁国结成了同盟,共同对付巴蜀!”王弘烈此话一说出口,便仔细观察着众人,果然,诸将听到王弘烈的话,人人均是倒吸了一口凉气,皇帝这是疯了吗?联合旁人对付自己家兄弟?
  他们并不知道,在洛阳七贵的压力下,杨侗被迫登基为帝,同样,也是在洛阳七贵的压力下,杨侗选择了与萧梁国结盟,对付正宗的大隋皇帝。
  “怎么,觉得不可思议?”王弘烈笑着道,他突然用坚定的语气说道:“可是你们知道吗?巴蜀在夷陵郡有着两万多兵马,随时可以攻打襄阳、江陵。”
  “可是,听说隋军主力已经集中在汉中,他不会选择同时开战吧!”一个将领疑惑地说道。
  “或许不会,或许会。但我绝不会将希望放在敌人会不会上。为了防止夷陵郡突然出兵,我决定派出五千士兵驻守在南漳县,防止巴蜀突然进兵。”王弘烈说道。
  “王太守,是不是有些杞人忧天了。”一名将领小声说道。
  “你说什么?”王弘烈盯住了那名将领,他冷笑一声,道:“杞人忧天?巴蜀名将李靖,最为擅长的便是长途偷袭,去年巴地大乱,蛮族纷纷造反,此时李靖远在汉中,依然翻越了群山,突然拿下了冉肇则的老巢,使得蛮族大乱,不战自败。”
  “如此深的教训,难道不值得我们吸取吗?!如果李靖此时带兵突袭襄阳,拿什么来抵挡?”王弘烈的语气非常严厉。作为王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