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撼唐 >

第13章

撼唐-第13章

小说: 撼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迈很是感激的看了一眼韩绍,他明白卫玄推荐了侄儿元尚武偏偏为何又不出现的原因,对此,他只能暗骂一声老狐狸之外,别无他法。
  韩绍的话音刚落,李仁政出班奏道:“殿下,元将军掌握东宫六帅,若是外出平叛,大兴城的安全就存在隐患。臣以为,还是另派他人为妙。”
  李仁政的话一出,元迈心中大急,他对李仁政怒目而视,他走出去,道:“李仁政,你这是何意?”
  李仁政目光平淡,他看着元迈不由冷笑一声,道:“元将军外出平叛,东宫的守卫力量就会削弱,如今鄠县、武功等县已经被反贼李秀宁掌握,若是他们乘虚而入,大兴守卫力量不足,这个责任谁来担当?”
  元迈退后两步,哑口无言,他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回答。若是因为兵力被削弱,大兴失陷,这个责任他可担当不起。
  卫玄咳嗽了几声,他纵横官场数十年,顿时明白李仁政是出来唱反调的。只不过,这个反调是不是代王殿下的授意?李仁政是阴世师、骨仪一伙的,这个时候出来,再正常不过了。
  关键是,代王殿下是怎么想的?卫玄一想起昨晚代王的语气还有那略略惊慌失措的表情,又看了看骨仪笔直的身躯以及此刻代王疑惑的表情,卫玄的心中有了定论。
  就在卫玄胡思乱想的时候,坐在王座之上的杨侑看着卫玄,笑道:“卫尚书,你是朝中老臣,德高望重,想必有良策。孤想听听你的意见。”
  卫玄脸色略带尴尬,他暗中让韩绍出头,就是想在两者之间周旋,取得利益最大化,可是代王一句话将他拉了进来,代王虽然年轻,可毕竟是大兴城的主人。
  想到此,卫玄瞧了一眼元迈,这才看了杨侑说道:“殿下,永丰仓是保证京畿粮食、器械的所在,依微臣之见,永丰仓不能有失。”
  “如今右翊卫大将军领兵在外,论合适的人选,当是虎贲郎将元尚武,不过他是东宫六帅的将领,东宫的兵马断不可动,而大兴城的兵马又被阴将军调走了一万,如今大兴城只有两万禁卫军,本就捉襟见肘,实在是无多余兵力可以派遣。”
  杨侑突然笑了,卫玄看似不管事,可是对于大兴城的军事调动、兵力部署,他似乎很是清楚啊!
  崔毗伽走出来,笑道:“依尚书之言,这永丰仓究竟该不该救?”
  卫玄突然意识到什么,他咳嗽一声,道:“殿下,微臣以为,永丰仓应该救,必须救!而京畿的兵马,也不能动!”
  李仁政冷笑一声,道:“那么以卫尚书之见,这救援永丰仓的兵马从哪里来?难不成卫尚书要学张天师,撒豆成兵?”
  杨侑脸色一变,喝道:“李爱卿,不可妄言!”说着,杨侑瞧着卫玄,道:“卫尚书既然将此事看的如此通透,想必已经有了主意。”
  卫玄忍不住擦了一把汗,暗想今日之事怎么与昨夜有差别?他发现顺着杨侑的言语说下去,这竟然是一个圈套,但此刻在朝廷之上,不容他多想。他一咬牙,说道:“微臣家中有家将两百,愿随元尚武出征。”
  元迈脸色一变,他登时明白卫玄的意思,他觉得被坑了。他也咬咬牙,说道:“微臣家中也有五百家将,愿为国效力。”
  杨侑摇摇头,说道:“卫爱卿、元爱卿,此事就由你二人费心,务必要击退段纶。”
  元迈脸色铁青,他感觉被卫玄出卖了,他愤怒的转过头看着卫玄,可是卫玄也是一副茫然而郁闷的摸样,他知道卫玄也上当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和说好的根本不一样!元迈充满了愤怒,可是杨侑金口一下,元迈知道不能推脱,关陇势力在圣上的打击下,已经不如往昔,虽然元氏不止这五百家将,可是若是少了,面对叛军,元家的希望元尚武若是被擒,只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元迈正要说话,杨侑却是笑道:“今日孤议事,除了解除永丰仓的危机之外,孤想要在民间招募战士,众卿家以为如何?”
  “臣以为,如今反贼众多,招募士兵刻不容缓!”骨仪作为杨侑的心腹,第一时间出来。
  “臣附议!”元迈咬咬牙。如果朝廷有了足够的士兵,就不必牺牲元氏族人了,所以听到此话,元迈第二个站出来赞同。
  有了元迈的赞同,独孤怀恩、韩绍等人也纷纷同意,反正这个招募只限于民间,自家的子弟大多无碍,事实上,杨侑也并不想招募世家子弟。
  李渊作关陇贵族之一,杨侑明白他与关陇贵族的关系紧密,历史上李渊攻下大兴城之后,就是得到关陇贵族的帮助,这才得以迅速平定天下。
  如今杨侑心中担心的是,在看似平静的大兴城内,有多少关陇贵族在虎视眈眈,等待着李渊的到来?
  所以在李靖提出让卫玄、元迈等人出动家族兵马的时候,杨侑就想到了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操练新军的机会。而事实上,也收到了预想的效果,元迈为了不继续损失家族兵势力,果断的同意了这个建议。
  杨侑平静的脸上其实有着内心掩饰不住的喜悦,他并没有注意到卫玄有些郁郁的表情,事实上卫玄可以说是被暗算了一把,可是这个哑巴亏卫玄偏偏又没人可以述说,他只能将这个苦果咽下。
  “很好,既然众卿都同意,那么孤就开始征兵,宣李靖、尧君素、李袭誉!”杨侑说道。
  李靖是罪臣,尧君素是屈突通帐下的大将,而李袭誉则声名不显,但杨侑知道历史此人曾经给阴世师、骨仪意见,那就是开仓放粮、招抚群盗,收揽精壮,以抗李渊,可惜被阴世师驳回,无奈的他只能上表去山南组织精壮,实际就是远离大兴城。
  杨侑上次召见骨仪,就是要骨仪召回此人,可能是听说杨侑在大兴城开仓放粮的事情,李袭誉终于在昨夜赶回,令杨侑很是兴奋。
  李袭誉不止才能颇佳,他的哥哥李袭志也是忠臣良将,历史上杨广被宇文化及杀了之后,在始安郡抵抗萧铣数年,最终因王世充夺取了洛阳朝廷,隋朝已经不复存在之后,才无奈投靠了萧铣。此刻,他仍在岭南,对杨侑日后有莫大的好处,所以李袭誉要用,而且是重用。
  官宦层层宣下去,不一会,李靖、尧君素、李袭誉三人走了上来,三人均身着铠甲,又都相貌堂堂,很是英姿飒爽。
  三人跪下,齐声道:“臣李靖(尧君素、李袭誉)拜见代王千岁!”
  杨侑心中暗暗赞了一声,朗声道:“从今日起,就由李靖主导,尧君素、李袭誉两位爱卿辅佐,操练新军。”
  三人齐齐谢恩,刚一站起,小桂子立刻说道:“今日朝会事毕,散朝!” 
  


第十七章 卫玄的对策

  出了大兴殿,卫玄颤巍巍的身子显得有些蹒跚,他抬起头,看着高挂在天空的太阳,心中很是冰凉。
  事实上,当杨侑说出要招募新军的时候,卫玄就意识到自己上了当。该死,代王年纪轻轻,想不到后招不断,先是夜访尚书府,麻痹了自己,在自己以为将要夺回大权的时候,突然给予了一击。
  这一击虽然不至于伤筋动骨,可是却让卫玄觉得很憋屈,就算以前面对阴世师,也没有这样被算计过。
  “哼,卫尚书,想不到你居然也会被当成枪使!”元迈的话带着讥笑、不满。
  “元侍郎,老夫想不到一辈子猎鹰,却被鹰啄了眼!”卫玄长叹一声,旋即变得很是冷淡:“不过你放心,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元迈笑道:“愿听卫尚书高见!”
  卫玄一抬手,道:“请!”
  两人迈步走出皇城,进了一辆马车之中。这是卫玄的马车,又宽又大,外表装饰的极为华丽,里面则用蜀锦铺就,软绵绵的,可以供卫玄卧躺在其中。
  “这一次,我本来是想要让尚武侄儿领兵,然后通过他,不仅可以消耗大兴城的实力,还可以为我们在李家那边,埋下一个伏笔,日后李渊若是建立了新朝,你我依旧恩宠不减。”
  马车内,卫玄压低了声音。
  元迈脸色一变,他想不到卫玄已经有了背叛的心思,但元迈也明白,如今的局势,并不是谈忠诚的时候,他需要为家族考虑,这才是最大的利益。
  想到此,元迈冷笑了一声:“可是这一次却是你我出家族之兵,损失的是你我家族的实力!”元迈本来一开始以为卫玄与代王沟通一起暗算自己,不过在看到卫玄自愿拿出家族之兵,就打消了这种想法。
  卫玄老奸巨猾,他抬起手,示意元迈安静,稍安勿躁之后,这才皱眉,道:“这个计谋,很是高明,依我看,一定是哪个李靖献计。”今日朝会,最大的得益人就是李靖,故卫玄如此想。
  不等元迈说话,卫玄笑道:“只不过他这一计虽然高明,可是他却不知道,嘿嘿,只要我一封书信过去,李秀宁必然会配合我,演一出好戏。”
  元迈脸色又是一变,他低低的声音掩饰不住的吃惊,他声音嘶哑:“你是说,你是说……”
  卫玄冷笑一声,道:“不错,正如你所想,不过你和我都在一条船上,相信你该知道怎么做。”卫玄说着,眯起眼睛看着元迈。
  卫玄本来还想等一等,与李秀宁的关系也不可太深入,不过今日的朝会让卫玄十分愤怒,他明白,代王是不可能相信自己的,索性的,不如投奔李渊,才能博得最大的利益。
  元迈看着卫玄的眼神,心中忍不住一突,卫玄带过兵打过仗,元迈只不过是文臣,他在卫玄的注视下,感觉到了压力。不过元迈不是笨蛋,他脑子一转,就明白了卫玄的想法,他当即一咬牙,说道:“愿听尚书吩咐。”
  看着卫玄满意的点头,元迈叹口气,说道:“可是,尚武真的要带兵打仗吗?”
  卫玄哈哈一笑,道:“这件事,你就放心吧,我一直将它办的妥妥当当,而且,尚武侄儿一定能升官!”
  元迈心中一喜,他拱拱手,道:“多谢尚书帮忙!”
  响午时分。
  华阴县永丰仓。
  永丰仓的守将李孝仁听到士兵的奏报,心中就是一沉,他背着手,走来走去低着头沉思。
  李孝仁与李孝常是同辈的李氏子弟,前些日子,李孝常暗中送来了一封书信,所以才有了李孝仁派人向朝廷求援的事情。按照计划,还以为这份奏折上去之后,在阴世师不在大兴城的情况下,骨仪那个文弱书生一定手足无措,或许会如计划一般的上当,如果计划能够成功,日后唐国公建国,这必将为自己加官进爵增加了筹码。
  可是,代王殿下居然派了人前来,要接收永丰仓?李孝仁焦虑之感顿生。可惜,李孝常并不在这里,并不能给李孝仁建议。
  “你确定那人手中的,是代王殿下的诏书?”李孝仁不甘心的又问了一遍。
  亲兵后退两步,道:”将军,那人手中拿着诏书,卑职岂敢查看?”
  “混蛋!”李孝仁怒骂一声,他抬起手来,一巴掌扇了过去,道:“此人来历不明,若是心怀不轨之人捏造诏书,失了永丰仓,你该当何罪?”
  亲兵被扇退两步,嘴角溢出了鲜血。李孝仁正要说话,就在这时,一个淡淡的声音响起:“是你,怀疑诏书有问题?”
  李孝仁闻言抬起头,只见一人虽然身着铠甲,但整个人身上有着一股浓浓的书生味,这让李孝仁心中一惊,暗想怎么派了一个书生过来?此人正是王行本,他在接到代王杨侑的命令之后,知道此行任务的重要,他做了一些准备之后,率领几名心腹亲兵,赶到了永丰仓。
  驻守永丰仓的是隋军的精锐,可是王行本赶到之后,看见的是一群纪律散漫的隋军,他的心中微微叹息,他也知道,曾经骁勇善战的隋军落入今日的境地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可是此刻后悔无益,痛哭无益,只有想办法控制这支部队。
  这支隋军虽然军纪不严,但面对代王杨侑的旨意,还是不敢有丝毫怠慢,王行本进去之后,立刻镇住了大多数的士兵,可是眼尖的他还是看见一名士兵偷偷摸摸的溜了出去。
  王行本立刻猜到,这个人一定是不曾出现的永丰仓守将李孝仁的心腹,他带着几名亲兵,立刻尾随那名亲兵,见到了李孝仁。
  王行本虽然是读书人出身,可是毕竟从军多年,他一双鹰目盯住李孝仁,让李孝仁感到一阵压力。
  听到王行本淡淡的语气,看到王行本鹰隼一般的眼神,李孝仁心中突突,可是他突然想到,自己才是永丰仓的守将,这个人,自称带着代王杨侑的旨意前来,可是谁知道,谁知道?
  想到此,李孝仁喝道:“你是什么人,竟敢擅自闯入军事重地,来人,还不将此人拿下?”
  跟随在李孝仁身边的几名士兵顿时抽出腰刀,围了上去。
  “鼠辈胆敢?我有殿下手谕在此,不怕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