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撼唐 >

第126章

撼唐-第126章

小说: 撼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冉肇则的眼中闪动着光芒,他正要说话,这时,门外传来了喧哗声。 
  


第172章 暗涌来袭〔下〕

  寨子里,妇女、孩童都在羡慕地看着王一刀。
  王一刀是个外来户,据说是南北朝的时候,侯景之乱之际,他的先祖为了躲避战乱而逃到了盛山县,之后就在地定居,还娶了一个蛮族女子,之后生子繁衍,到了王一刀,是重孙辈了。
  山寨里,本来粮食就不够,都是数着米下锅,生恐吃了上顿没下顿,哪有余粮给外来户?所以想王一刀这样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二十五六了,还是单身,尚未娶亲,没有人嫁给他,吃这种苦。
  因此,寨子里的人都说,恐怕老王家到了这一辈,就要绝后了。
  前些日子,活不下去的王一刀跑出了寨子,据说是参军,当时满寨子的人都笑话他,参军?能有几个钱?说不定在战场上,一不留神,小命就没了。
  当时,寨子的人都不屑,可是,当王一刀提着两斗大米,还有一根羊后腿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寨子里的人都眼红了。据说,要打仗了,所以大隋给士兵们发放了粮食、羊腿,此外还有二十吊钱,让他们回家与家人团聚,休息几日,就准备出兵。
  这只是额外的奖励,还不是军饷,据几个能说会道的大妈偷听回来的消息,王一刀一个月的俸禄足有三十吊钱,这几个月,王一刀的俸禄加起来,足有百吊之多了,据说他在军中表现很优异,得到了额外的奖赏。
  在王一刀不大的家里,挤满了七八人,男女老幼都有,他们眼中冒着光,看着王一刀带回来的东西。王一刀挠着头,呵呵一笑他从包裹里掏出一个袋子,袋子里是裹着糖的糕点,他将糕点递给了几个孩子:“你们分着吃吧!”
  一个孩童眼中带着贪婪神色,他一把抢过糕点,跑了出去,一边跑一边拼命将糕点往嘴里塞,其他孩子在他身后拼命追赶,想要夺回糕点。
  那孩童急速奔跑,忽然撞着一人,摔倒在地上,他在地上仍在大口大口的吞着糕点,噎的他脖子一伸一缩。几个孩童捶着他:“吐出来,吐出来!”
  那人看着孩童们的模样,紧紧皱着眉头,他咳嗽一声,孩童们看见他,吓得顿时一哄而散。那人朝着王一刀的屋子走去,屋子里的寨民看见他来了,都打着招呼:“族长!”
  冉肇则一进门,脸上堆起了笑,道:“一刀啊,混得不错啊!”
  王一刀憨厚的笑笑,他提出一小袋米,递给冉肇则,道:“族长,这袋米是我的谢礼,感谢这些日子对我们兄妹俩的照顾!”
  冉肇则的笑容有些僵硬,他接过了米,道:“一刀,这怎么好意思?”虽然说着,却将米接了过去,轻轻掂了掂,大约有五斤重。他呵呵一笑,道:“一刀回来一次不容易,都散了吧,让他们兄妹聚聚!”
  众人慢慢散了,王一刀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将羊腿砍了,放入大锅里煮了起来。不过片刻的时间,屋子里就飘着香味,山风吹拂,肉香味四溢开来。
  王一刀呵呵一笑,道:“小妹,快吃吧!吃完了休息,明天哥带你下山,哥在成都附近买了一栋房子,以后你就安心住在哪里吧!”
  王小妹看着变得更黑的哥哥,道:“哥,你瘦了!”
  王一刀拍了拍胸脯,道:“这不是瘦,你看哥现在全身都是肌肉!”
  兄妹俩说着,欢声笑语,不断传了出来。四周邻里,各自在骂着自家男人,不敢出去当兵,为妻子儿女挣一分家业。
  冉肇则在寨子中慢慢踱步,一路上他听到的多是这样的话语。他走到了家门口,三岁的孙子冲了出来,道:“祖父,我也要吃糕点!”
  冉肇则苦笑,这时孙子抱着他的大腿,道:“祖父,我要吃糕点,我要吃糕点嘛!”冉肇则摸了摸孩子的头,道:“好好,明天祖父给你下山去买!”
  孙儿不依,抱着他的腿拼命摇,道:“我不,我现在就要吃,我现在就要吃!”
  看着心爱的孙子不依不饶,冉肇则苦笑一声,道:“好,好!”
  孙子看着他,道:“真的?”
  “真的!”冉肇则叹息一声,他放下了米,朝着王一刀家中走去。这个时候,也只有王一刀那里有了。他走进王一刀家中,王一刀看着他,忙站起身来,道:“族长你来了,快,快请坐!”
  又喊着王小妹:“小妹,拿一副碗筷过来!”
  王小妹应着,冉肇则摆摆手,道:“不用了。”
  王一刀有些奇怪地看着他,道:“族长有事吗?”
  冉肇则咳嗽一声,老脸一红,他挥挥手,道:“一刀,还有糕点吗?”他声音越来越低,生恐别人听见。
  王一刀一愣,顿时笑道:“有,有!”说着,抓过袋子,拿出一个盒子,里面装着糕点,他递给冉肇则。这本来是他准备给父母上坟时所用的,不过还有多的,这一份就给族长了。
  冉肇则老脸一红,从怀里掏出钱来,道:“一刀,这是……”
  王一刀呵呵一笑,道:“族长,这是哪里话?我们兄妹多蒙族长照顾,不过是一些不值钱的点心,族长拿去便是,还用付什么钱!”
  冉肇则默默点头,走出了王一刀家,回到家中,孙子一声欢呼,抢过糕点,吃了起来,他大口大口吞咽,吃的满嘴都是。冉肇则看着,心中很不是滋味,他想起了阇提的话,心中暗自下了决定,不过,就算他是族长,也必须要开会,得到半数以上的长老同意,才能通过决定。
  冉肇则并不知道,这一夜,王一刀的回来,给寨民们造成了多大的冲击;他更不知道,这一夜,很多村民夜不成寐,他们辛辛苦苦的在山间种植,在林中打猎,历经了千辛万苦,有时候打猎还会搭上寨民的性命,最后分到的,可能只是巴掌大的一块肉,还不够一家人分的。
  王一刀带来的东西,让寨民很眼馋了,第二天,王一刀拜祭了祖先,带着妹妹下了山。可是,在寨民们心中的震撼,却依旧存在着。大寨内的议事厅里,冉肇则已经召集了各位长老,商议大事。
  这事情在李孝恭到来的时候曾经商量过,那时候,大部分的长老都认为留在山寨才是最好的。可是王一刀的来到,有如春风,催生了长老们心中的野心,他们想起了家中哭哭啼啼的孙儿,抱着他们的腿吼着要吃香甜可口的糕点。
  听到家中妇孺说着山下的好处,长老们都心动了。因此,这一次的会议,除了极个别的长老,大部分的长老都同意下山抢粮抢钱。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这时阇提又将李孝恭介绍给众人,推举他成为这一次的谋士。毕竟蛮族之中,有智慧的人很少,而李孝恭不仅有着谋略,他本身就是汉人,对汉人非常熟悉,以他为谋士,最好不过了。
  随后,阇提和冉肇则又联系了其他各寨,将巴东郡各地的寨子都联络了,大部分的寨子似乎也遇到了与冉肇则这般的遭遇,他们派人来到盛山县,与冉肇则联络,相约共同举事。
  就在此时,李世民也接到了李渊的手谕。尽管来人说的很清楚,要李世民不去要管这份手谕,只要继续坚守就好,但李世民的内心却因为这一份手谕而点燃了内心的战火。
  此时他也知道杨侑在汉中厉兵秣马,准备出兵关中的事情,所以他显得很是忧心。在他看来,尽快结束浅水原之战,击破薛举,然后带着得胜之兵,挥师长安,与隋军对决,才是他最大的梦想。
  他在杨侑身上吃过亏,所以他必须要把这个面子找回来,而这一次,便是最好的机会了。
  一想到能够击败杨侑,为柴绍报仇,为李秀宁报仇,李世民就激动了起来,如果能够得到李秀宁夫妇的支持,对他有着莫大的帮助。他当即召集了刘文静、殷开山、刘弘基等人,在大帐议事。
  刘文静沉声道:“秦公,正如唐王所言,必须要坚守,不可轻易出战!”
  李世民摇摇头,道:“肇仁,如今汉中已经有消息传来,让我如何安心?”
  刘文静道:“秦公,唐王既然让你坚守,必然是早有妙策,我等只要安心对付薛举,将他拖在浅水原,就是大功一件。”
  李世民注视着刘文静半响,一直以来,刘文静与他很是默契,大多时候,也意见相同,为何这一次,力阻他出兵?他脸上露出不悦的神色,道:“肇仁,薛举兵多,薛仁果不日就抵达浅水原,若是继续对峙,能有几分胜算?”
  刘文静正要说话,这时,一个士兵匆匆跑了进来,道:“秦公,大事不好了!”
  李世民沉声道:“发生了什么事?”
  那士兵结结巴巴,道:“秦、秦公,我军的运粮队被、被浑幹偷袭,五百民夫全被杀死,三万石粮食全、全部被劫!”
  李世民顿时变色,他瞪大了眼睛,喝道:“你说什么?”
  那士兵又说了一遍,这一次刘文静、殷开山等人也变了脸色,刘文静知道,军中的粮食已经不足三日,正需要这批粮食救急,如今粮食被劫,如何是好?
  从长安到此地,就算是最快,至少也要七日!就算此时节粮,恐怕也撑不过七日!而且,冒然的节粮,会使得军心不稳,一旦薛举趁势来攻,大军焉能不败?
  李世民在大帐内踱步,刘文静叮嘱那士兵,道:“此事务必保密,不可外传!”
  士兵应着,退了出去,刘文静看着忧心忡忡的李世民,道:“秦公,为今之计,只有出城一战了!”
  李世民目光扫过刘文静、殷开山等人,终于,他重重的点了点头,道:“甚好!明晨寅时造饭,让士兵饱餐一顿,与薛举决战!” 
  


第173章 浅水原之战

  清晨,阳光照耀在河滩之上,清澈的河水里,金光闪闪,倒映着刀枪剑戟。
  劲风吹拂,刮得大旗猎猎作响,无数飞鸟从林间惊惶飞起,杂乱的飞向朝阳,惊恐声不时传入李世民的耳膜。
  在李世民的前方,三万关中精锐林立,他们手中的刀枪闪着寒光,仿佛一只巨兽,随时会张开血盆大口,将对手吞噬。
  李世民面色冷冷地看着前方,这一战,他必须要赢,才能将缺粮的危机解除。他冷静的注视着前方的草原、沙滩,在浅水原,决定双方命运的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李世民身着玄甲,手中提着一柄雪亮的横刀,半闭半合的眸子中,透出森森的杀意。这一战,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要按照计划行事,他相信,一定能够击破薛举。
  三万关中大军已经严阵以待,做好了防御薛举骑兵冲击的准备,只要薛举出兵,就是李世民反败为胜的时候了。尽管心中有些焦急,但李世民的脸上仍然一脸严峻,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将浮躁的心思流露出来,影响士气。
  刘文静在李世民身边,他低声道:“秦公,只要我军出击,薛举一定按捺不住,他必然会出击!”
  李世民点点头,事实上他只有出兵一搏,才能有取胜的希望,不然粮食吃尽,再想撤退,步兵又怎么能跑得过骑兵?
  这时,西秦军大营,薛举站在哨楼上,一脸严峻的瞧着远方,隐隐约约地,唐军大旗飞扬。郝瑗在一旁劝道:“陛下,唐军粮草被劫,只要继续骚扰唐军粮道,李世民无法补给,则大事成矣!”
  薛举咳嗽了几声,摇摇头,眼中有着失落,道:“郝爱卿,朕恐怕来不及了!”
  郝瑗大惊,道:“陛下何出此言,如今胜利在即,切不可说此不吉之言!”
  薛举摇摇头,又咳嗽了一声,道:“传朕令,出击!”
  随着薛举的命令,西秦军在几名将领的带领下,骑兵冲杀而出,铁蹄越过了草地,朝着唐军袭来。
  看到西秦军杀出,李世民的眼中透出浓浓的杀意,他一抬手,大喝一声,道:“弓弩手,准备!”随着他一声令下,唐军弓弩手抬起了手臂,静静地等待着厮杀的来临。
  然而,西秦军到了百步之外,轰然停下,在众人的拥簇下,西秦帝薛举拍马而出,他鹰隼一般的眼神,瞧向了年轻的李世民,让李世民心中一突。
  薛举冷冷地笑了,他只是一挥手,后军掌旗手挥舞着大旗,下达着命令。
  李世民瞧在眼中,他抬起了手,只要西秦军进入射程之内,密集的箭羽就会射出。然而,随着大旗的挥动,西秦军并没有动,他们仿佛没有看见命令一般,依旧策马而立。
  劲风如刀锋一般切过两军阵前,让人忍不住屏住了呼吸。李世民看着陇西精骑,心中充满了震撼。
  这,才是真正的陇西精骑吗?他们严整的军容,摄人心魄的军威,让李世民忍不住愕然惊讶,此时,他想起了父亲的话:“薛举乃绝世枭雄,不可轻敌!”
  当初,李世民在击败薛仁果的时候,他的心中充满了激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