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我为王 >

第251章

隋末我为王-第251章

小说: 隋末我为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憋足了劲要捞一个高官厚禄的陈应良闻言大喜,但稍一盘算后,陈应良却又皱起了眉头,说道:“不太可能吧?就算别的人没有这么做,我们也找不到熟悉五台山小路的向导带路啊?”
    “没关系,我们可以找。”袁天罡建议道:“我们是走官道北上,沿途行商旅客众多,可以从中招募熟悉五台山地形的向导,再对他许以重赏,让他给我们带路,我们就有希望把勤王奏章首先送到皇帝的面前。”
    陈应良点头,立即交代袁天罡依计行事,派人沿途寻找招募熟悉五台山地形的行商旅客,结果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当谯彭抵达霍邑过夜休息后,袁天罡还真给陈应良领来了一个獐头鼠目的男子,说这个獐头鼠目叫做秦三哥,就是五台县人,因为家贫给一家五台商号当伙计,随商号掌柜贩运货物南下来到这里,听说谯彭隋军用重金招募熟悉五台山地形的人,贪图赏赐就跑到了谯彭军中应聘,还承诺一定能带着谯彭信使越过五台山的山脉,直抵雁门城下。
    打量了獐头鼠目的秦三哥一番,发现他的手长脚长掌上尽是老茧,确实象是常年在山中活动的人,陈应良这才对他说道:“雁门那边的情况,想必你也知道了,很危险,你怕不怕?”
    “回大人,小的不怕。”秦三哥倒是很有流氓无产阶级的气质,很潇洒的说道:“大不了就是脑袋了碗大个疤,没啥了不起。不过大人,小的如果带你的人走小路越过五台山,直抵雁门城下,你真的给小人十两黄金的赏钱?”
    “你如果能把我的人带到雁门城下,我给你二十两黄金!”陈应良斩钉截铁的回答,又沉声说道:“而且,如果你还能把我的人直接带进雁门城,我不仅把黄金再加一倍,还可以给你一个官做,让你娶上漂亮老婆,一辈子衣食无忧,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好日子!”
    秦三哥眼睛放光了,赶紧点头哈腰的说道:“大人放心,小的一定尽力而为,请大人放心,小的就是住在五台山山里的滩上村,山里有多少小路小人全都知道,保管带着你的人抄小路越过五台山,摸到雁门城下。为了黄金,小人拼了!”
    陈应良满意点头,先让士兵把秦三哥带到一旁休息,然后赶紧命令魏徵提笔书写奏章,同时安排使者人选,而颇有胆量的袁天罡毫不犹豫,马上就自告奋勇的说道:“副使,让卑职去吧,卑职出身蜀中,又游历多地山川,熟悉行走山间道路,是最适合的人选。”
    “不行,你不能去。”陈应良一口拒绝,道:“袁先生,我知道你是想立功,但这个行动太危险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人头落地,我宁可不要勤王首功,也舍不得让你这位不世出的大才去冒这样的奇险!”
    求功心切的袁天罡原本还想争取,但陈应良却坚决不许,袁天罡无奈,只得改口说道:“副使,那你打算派谁去?卑职这就去安排。”
    “还用问吗?”陈应良露出些笑容,道:“我的麾下中,谁有资格可以代表我递送奏章,又有谁脑袋掉了我也用不着心疼,你还不明白?”
    袁天罡顿时笑出了声了,道:“副使,你这话在我们面前说说就算了,要是让钱参军听到这话,还不得当场哭死啊?”
    陈应良会心微笑,正在提笔拟文的魏徵也忍不住笑出声来,停笔笑道:“还别说,我也觉得钱参军是最理想的信使人选,我虽然不信鬼神,却也觉得钱参军的运气好得出奇——被我们陈副使折腾了那么多次,竟然还能活到现在,这份运气天下我们还真比不了。这次冒险递送奏章,绝对算得上九死一生,咱们去肯定是九死,可钱参军去,说不定就能抓住那一生。”
    陈应良、袁天罡与长孙无忌一起放声大笑,全都赞同魏徵的这个判断,然后袁天罡当然是马上去传钱向民来见,再然后很自然的,咱们的钱参军马上就跪下来抱住陈应良的双腿放声大哭了,“副使,我不敢去,我不敢去,卑职不敢去啊!几十万突厥铁骑把雁门包围得水泄不通,卑职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进不到雁门城啊!”
    换成往常,看到钱向民这副痛哭流涕的模样,陈应良也许心一软就放他一马让他滚蛋了,但是这次事关勤王首功,陈应良却是说什么都不肯让步了,威胁利诱坚决要钱向民去冒这个险,钱向民仍然不肯,哭诉说自己上有老下有下、中间还有老婆小妾,宁可辞官不干也不愿去冒这个险。结果陈应良也来了火气,一把揪起钱向民大吼道:“告诉你,这次你不去也得去!天子重于泰山,事关勤王大事,你要是再敢拒绝,我现在就替突厥砍了你!”
    钱向民的眼泪又蔟蔟而落了,哭得梨花带雨杜鹃泣血,喃喃念叨只是哀求陈应良放他一马,还列举出了自己的江都求亲之功。陈应良当然懒得理他,只是蛊惑说钱向民此行如果成功,不要说官升两级,就是连升三级也毫无问题,好说歹说,胡萝卜加上大棒,再加上袁天罡和魏徵在旁劝说,好不容易才让钱向民勉强点头,答应去冒这个危险。
    还好,陈丧良虽然丧尽天良,却也不是一个完全绝情无义的人,考虑到钱向民确实为自己干了一些实事,陈应良盘算了许久后,向长孙无忌吩咐道:“无忌,教给钱参军两句突厥语,让他牢牢记住,到时候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
    “没问题,那两句?”长孙无忌答道。
    “第一句,我是可汗的使者,不要抓我。”陈应良答道:“第二句,抓住那个人,抓住那个中原奸细!他是中原的奸细!”
    长孙无忌答应,马上把这两句话翻译成突厥语教给钱向民,钱向民则满头雾水,小心问道:“副使,你要卑职记住这两句突厥话干什么?”
    “干什么?还不是为了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陈应良没好气的反问,又指点道:“我已经安排了一个走小路的向导给你,还会安排一个随从给你,关键时刻,我允许你丢卒保车,懂了么?”
    钱向民恍然大悟,赶紧向陈应良连连道谢,又主动提出要带与自己常打交道的小匪兵何二北上,陈应良一口答应,钱向民更是大喜,心中暗道:“臭何二,叫你上次在江都时不替我挨打,给我等着!”
    安排好了这一切后,陈应良继续领军急行北上,一路不进城不安营,日夜兼程只是赶往雁门,其间也没怎么和地方官府联系,一直到了太原郡的祁县境内后,陈应良才派人与祁县官府取得联络,得知山西境内的勤王官军集结地乃是楼烦郡与雁门郡交界的忻口,陈应良忙命军队在祁县稍做休整,又拿出随军带来的黄金铜钱,以三倍价格向祁县、太谷和榆次的商家收购粮食,补充粮草。同时又派出钱向民先行北上,赶往五台山抄小路直奔雁门城。
    让已经疲惫不堪的军队稍做休整的决定,魏徵和袁天罡当然是高举双手支持,但是对于陈应良在祁县、太谷等地补充粮草的决定,袁天罡和魏徵等人就有些大惑不解了,向陈应良问道:“副使,我们的粮草还可以支持半个多月,到了太原再补充粮草不是更轻松?到时候直接向太原郡晋阳宫要官粮,就用不着我们自己掏腰包了啊?”
    “别做梦,太原的官府不会给我们粮食。”陈应良闷闷不乐的答道:“他们不故意拖我后腿就算不错了,怎么可能给我粮食?”
    “为什么?”魏徵和袁天罡都是一惊。
    颇有城府的陈应良难得脸色阴郁,沉着脸拒绝回答这个问题,最后还是长孙无忌替妹夫回答道:“因为我们还从祁县官府里打听到,河东山西慰抚大使李渊,也已经来到了太原郡组织兵马勤王,此刻就在太原城中。”
    说到这,长孙无忌的脸上也没了表情,很直接的说道:“李渊和我有仇,更和兄长有仇,他又兼管着山西全境的剿贼兵事,有他在,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拖我们的后腿,不会让我们拿下勤王首功。”
    “这……,不可能吧?”魏徵惊讶说道:“我们是为了勤王救驾而来,李渊身为河东山西慰抚大使,也会故意拖我们后腿?”
    “连两代世交,救他女儿女婿性命的恩人,他都下得去黑手,还有什么做不出来?”陈应良和长孙无忌异口同声的反问。补充粮草。同时又派出钱向民先行北上,赶往五台山抄小路直奔雁门城。
    让已经疲惫不堪的军队稍做休整的决定,魏徵和袁天罡当然是高举双手支持,但是对于陈应良在祁县、太谷等地补充粮草的决定,袁天罡和魏徵等人就有些大惑不解了,向陈应良问道:“副使,我们的粮草还可以支持半个多月,到了太原再补充粮草不是更轻松?到时候直接向太原郡晋阳宫要官粮,就用不着我们自己掏腰包了啊?”
    “别做梦,太原的官府不会给我们粮食。”陈应良闷闷不乐的答道:“他们不故意拖我后腿就算不错了,怎么可能给我粮食?”
    “为什么?”魏徵和袁天罡都是一惊。
    颇有城府的陈应良难得脸色阴郁,沉着脸拒绝回答这个问题,最后还是长孙无忌替妹夫回答道:“因为我们还从祁县官府里打听到,河东山西慰抚大使李渊,也已经来到了太原郡组织兵马勤王,此刻就在太原城中。”
    说到这,长孙无忌的脸上也没了表情,很直接的说道:“李渊和我有仇,更和兄长有仇,他又兼管着山西全境的剿贼兵事,有他在,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拖我们的后腿,不会让我们拿下勤王首功。”
    “这……,不可能吧?”魏徵惊讶说道:“我们是为了勤王救驾而来,李渊身为河东山西慰抚大使,也会故意拖我们后腿?”
    “连两代世交,救他女儿女婿性命的恩人,他都下得去黑手,还有什么做不出来?”陈应良和长孙无忌异口同声的反问。

第202章 心有灵犀
    “陈应良这小子是长翅膀飞来的?怎么可能会来得这么快?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得知了陈应良率领谯彭隋军已经抵达祁县的消息后,正在太原城组织勤王兵马的李渊难以置信之下,竟然连说了三个怎么可能,然后震惊之中,李渊还又提起前来报信的心腹武士彟衣领,飞快问道:“消息是否确切?有没有可能是祁县方面的误报,把其他勤王队伍误认为了陈应良小子的军队?”
    “大使,这么重大的情况,怎么可能会出错?”目前还只是太原鹰扬府队正的武士彟苦笑,说道:“我们的人看得很清楚,那支勤王大军中打的就是河南道十二郡讨捕副使陈应良的旗号。另外祁县关卡那边也有准确消息,那支勤王队伍出示的公文也是陈应良亲手签发,关卡上才不敢阻拦,任由他们进入祁县境内。只是我们洒在那里的眼线觉得情况有些不对,认为中原的兵马不可能来得这么快,这才向我们快马告急。”
    李渊更加的觉得难以置信了,可事实放在这里,却又由不得李渊不信,不由又喃喃说道:“他怎么会来得这么快?前段时间不是听说,他和张须陀把十二郡分为南北两个战区,他负责距离最远的南面战区么?算路程,就算他收到消息后马上出兵,现在也最多只是赶到黄河边上啊,怎么会现在就跑到祁县来了?”
    想不通这个问题,李渊也只好把这个疑问放在一边,改口向武士彟问道:“他带来了多少兵马?”
    “大约两万左右。”武士彟如实回答,又道:“有多少骑兵还不清楚,但数量肯定一两千人。”
    “娘的,一个跳梁小丑,竟然也有统率两万军队驰骋沙场的一天,老天真是不开眼。”李渊难得粗鲁了一句,又冷哼道:“两万军队?肯定是他麾下所能出动的最多队伍了,带着全部家当来勤王,其志不小啊,老夫这一次想要拿下勤王首功,看来没那么容易了。”
    “大使,何必一定要和他抢?”武士彟是李渊调任到山西后才成为李渊亲信的,不太清楚一些往事,还好心建议道:“与其和他争功,不如联手救驾,大使你与他虽然互不统属,但他毕竟只是河南道讨捕副使,你是山西河东慰抚大使,联手之后,他肯定还得听你号令。既然如此,不如设法与之联军,把他麾下的两万军队收为己用,这样既可以壮大我们的实力,又可以避免许多纷争啊?”
    “别想得太美。”李渊没好气的说道:“那小子和谁都有可能联手救驾,惟独绝不会和我联手,更不可能接受我的号令!”
    武士彟惊问其故,李渊则摇头不答,又盘算了片刻后,李渊突然心中一动,忙向武士彟吩咐道:“士彟,你马上去见郡丞王威,陈应良小子远道而来,随军携带的粮草肯定不多,必然需要在太原补充粮草,太原郡的粮仓是由王威掌握,你劝王威把粮草优先提供给河东勤王兵马,对陈应良的粮草要求也别拒绝,只是故意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