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我为王 >

第2章

隋末我为王-第2章

小说: 隋末我为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你放心,老奴没偷也没抢。”陈老三微笑着答道:“是有位好心的公子,拿了一贯钱周济我们家里,让我买点米肉给你补补身子,老奴已经替你谢过他了。”
    “谁这么好心?”陈应良惊奇的问——锦上添花的人陈应良见得多了,雪中送炭的人陈应良还真没见过几次。
    “公子恕罪,老奴答应过那位公子,不能把他的名字说出来,也不能把这件事说出去。”陈老三摇头。
    “为什么?做好事不留名,隋朝也有雷锋同志?”陈应良更好奇了。
    “不知道,老奴也问过他,但他不肯说。”陈老三继续摇头,又催促道:“公子,你快吃吧,老奴已经再三谢过那位邻家公子了,等你将来发达了,重新光大了陈家门楣,我们再好好谢谢他。”
    “邻家公子?是我们的邻居?”陈应良发现了陈老三话里的蛛丝马迹,接着又马上醒悟了过来,笑道:“明白了,怪不得不肯说名字,也不愿让其他人知道这件事,这位公子还真是细心。”
    “公子,你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了?为什么?”陈老三好奇问道。
    “他是怕将来招架不住,烦不胜烦。”陈应良答道:“俗话说救急不救穷,我们家这一带全是穷人,他如果让别人知道了这件事,将来家家户户有事都找上门去,又都是邻居街坊,他怎么招架得了?所以他看我们家遭难可怜,可以救我们一次急,但又不想让其他人知道。”
    “是啊,应该是这个道理。”陈老三鼓掌,赞道:“公子你真聪明,那位公子肯定怕人人都去求他帮忙,所以才不许我把这件事告诉别人,不然的话,就我们这一带的穷人,一个人周济一个大子也让他受不了。”
    陈应良笑笑,又向陈老三招呼道:“三伯,我们一起吃吧,好不容易有点肉腥,我们一人一半。”
    “公子,老奴已经在灶上吃过了,你自己吃吧。”
    陈老三赶紧推托,但陈应良那里肯信,硬是去厨房拿了一个碗来,把白米饭分了一半给陈老三,又亲手给陈老三盛了羊肉羹,把陈老三感动得是眼泪汪汪,唏嘘哽咽许久,陈应良花了不少力气才把他劝住,硬拉了他坐了下来与自己一起吃饭。
    陈老三的手艺很一般,羊肉羹即便放了胡椒面也仍然膻味刺鼻,相依为命的陈应良和陈老三主仆两人却都吃得很香,还不断的互相推让夹菜,亲情融融。饭后,陈老三去洗碗筷,陈应良则到了自家的破烂小院中,一边散步活动腿脚,一边整理死鬼陈应良留下来的记忆,顺便思考自己现在的处境,将来的出路。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陈应良当然不敢再指望能够回到现代社会,老柴家那边的婚事陈应良也不操心,柴家如果再登门要求退婚,陈应良一口答应就是了,柴家狗眼看人低看不起现在穷困潦倒的陈应良,颇有几分傲气的陈应良也不愿哭着喊着缠着一定要娶那位柴小姐,所以退就退了吧,将来指不定谁后悔。
    陈应良有绝对的自信让柴家后悔,做为一个穿越者,兼备着武力与智力的市局刑警大队长陈应良,不仅有着超过这个时代一千多年的知识和见识,还有着一个穿越者最大的金手指——知道历史的走向!知道要不了几年,隋朝就将灭亡,李渊将取代隋炀帝杨广,建立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朝代,大唐!
    知道这一点,陈应良自然首先就想到了最快捷也最省力的出人头地方法,让柴家后悔的方法,去投靠李渊!投靠不杀功臣的李渊和李世民父子,抱他们的大腿!
    陈应良现在唯一头疼的,也就是如何去投靠李渊了,象李渊这样的大名人找到他并不难,可是找到了他后,如何能让他重用自己,给自己大展拳脚的机会?陈应良总不能去告诉李渊,自己是个穿越者,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知识和见识吧?如果没有特别的机缘,不能展现出让李渊对自己刮目相看的突出能力,陈应良现在就算去投靠了李渊,也肯定是得从最基层的炮灰做起。
    通过公务员考试考进警局,又从一个小警察千辛万苦好不容易爬到市局刑警大队长位置上,已经吃够了苦的陈应良当然不想去当炮灰,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所以陈应良打算谋定而后动,先想出让李渊对自己刮目相看的法子,然后再去抱他的大腿。
    用什么法子让李渊对自己刮目相看,陈应良暂时还没有什么头绪,不过还好,隋炀帝还能蹦达好几年,李渊也还有好几年才会起兵造反,现在只有十七岁的陈应良还有的是时间准备,所以还没有完全融入这个时代的陈应良也没有太过焦急,把这件事暂时搁置一旁,饶有兴致的打量起了这个时代的民居宅院。
    陈应良现在居住的这座小宅院,是死鬼陈应良留下来的唯一不动产,位于大兴城南城的平民区,周围居住都是城市贫民,地段极差,又小又窄值不了几个钱,只有三间破旧低矮的土坯房,一间仅容一人的小厨房,院子里连水井都没有一口,只有一棵树皮斑驳的老槐树,破烂土院墙低矮得不用探头就可以看到院外,生满苔藓,一撞就有可能倒塌。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住在这样的鬼地方,喜欢附庸风雅的陈应良忍不住背起了一篇应时应景的知名古文,背着手大声吟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好!好文采!好一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院墙外忽然传来叫好声和鼓掌声,陈应良扭头一看,却见自家破烂低矮的院墙之外,不知何时站定了一名高大男子,三十来岁的年纪,容貌甚是俊雅。见陈应良转头看向自己,那高大男子亲切一笑,很有礼貌的隔着院墙拱手行礼,微笑说道:“陈公子勿怪,在下只是恰好经过,无意间听见公子吟颂词赋表明心迹,觉得公子才华非凡,词赋精妙,忍不住鼓掌叫好,打扰之处,还望恕罪。”
    “你是……?”还没完全融合所有记忆的陈应良觉得这个高大男子有些面熟,似乎是死鬼陈应良的邻居,陈应良刚穿越到这个时代时,前来探望陈应良抢救情况的邻居中,似乎也有这个高大男子,但他叫什么名字陈应良却一时半会想不起来。
    “乔松公子,怎么是你?快家里请。”陈老三从厨房中跑了出来,一边向那高大男子拱手作揖的行礼,一边扭头向陈应良使眼色,介绍道:“公子,他就是乔松公子,我们的邻居。”
    说完了,陈老三又向那乔松公子连连拱手,解释道:“公子莫要见怪,我家公子被救醒后有些走魂,有很多事都忘了,所以把你的尊姓大名给忘了。”
    “原来如此。”那乔松公子点了点头,这才明白陈应良忘记自己的原因,同时乔松公子也有些疑惑,问道:“陈三叔,疾医对你家公子的病情是怎么说的?悬梁后被救的人忘记以前的事?我记得医书没有类似的记载啊?”
    “那天疾医救醒公子就走了,老奴没来得及问。”陈老三一边打开院门,一边解释,“昨天本来老奴想去问问疾医,可是公子身边不能离开人,老奴身上又一个大子都没有,就没能去打听,不过托公子你的福,老奴一会就去问。”
    “听三伯的口气,难道救济我和三伯一贯钱的,就是这位乔松公子?”陈应良听出陈老三话里的破绽,对这位乔松公子也一下子好感大生——象这么能雪中送炭的好人,古往今来可都不多。
    这时,那位乔松公子已经在陈老三的邀请下大步走进了院内,让陈应良颇为意外的是,这位慷慨解囊又彬彬有礼的乔松公子衣着得十分朴素,粗布长衫洗得都发白了,布鞋和裤子上还有补丁,衣服穿戴看上去比起穷光蛋陈应良都强不了多少。不过陈应良又很快发现,这位乔松公子的举止气质相当不俗,儒雅之中不失威严,即便身着布衣,也给陈应良一种出众脱俗的感觉。
    “陈公子,你现在好些了吧?”乔松公子主动开口询问,神情关切,甚是真诚。
    “多谢乔松公子挂怀,小弟已经没事了。”陈应良拱手答谢。
    “没事就好。”乔松公子点头,又微笑说道:“陈公子,你前天可差点没把你三伯吓死,想开点,为了你已经过世的父母,也为了辛苦照顾你的三叔,别再做那样的傻事了。你这么年轻,将来还怕……?”
    “就在这里!就在这!”
    院外新传来的叫喊声打断了乔松公子的话,陈应良和乔松公子扭头看去,却见被陈老三打开的院门外,不知何时跑来一个豪门家丁打扮的男子,指着院门向道路上大叫,“在这里,就是这,姓陈的就是住在这。”
    “谁来了?”
    陈应良一楞,那穿戴整齐的家丁指明了陈应良的小院所在后,又径直闯进了陈家小破院中,神气活现的冲着陈应良和乔松公子喝道:“你们俩,谁是陈应良?”
    陈应良表情冷漠,懒得理会那狗仗人势的家丁,乔松公子笑吟吟的也是不说话,惟有胆小怕事的陈老三过来,向那家丁点头哈腰的说道:“这位小哥,陈应良是老奴的少主人,你找我家少主人有何吩咐?”
    “姓陈的小子好事来了!”那家丁益发的神气活现了,大模大样的对陈老三说道:“皇帝陛下亲封的千牛备身,钜鹿公柴郡公的大公子!亲自来探望姓陈的小子!还楞着干什么?还不快叫姓陈的小子到门外跪地迎接?!”
    “柴大公子亲自来了?”陈老三张大了嘴巴。
    “当然。”那家丁很是满意陈老三的惊讶态度,又得意洋洋的喝道:“你们陈家祖上积德,快叫姓陈的小子出门跪接!晚了,你们别后悔!”
    听到这话,陈应良面露不屑,懒得动弹,旁边的乔松公子却拍了拍陈应良的肩膀,柔声说道:“应良贤弟,愚兄比你年长一些,就叫你兄弟了,听愚兄一句劝,不管怎么说,柴家与你陈氏也是世交,柴公子亲自登门来探望你,不管来意如何,于情于理你都应该出门迎接,别亏了礼。”
    陈应良也是一个听得进劝的人,觉得乔松公子的话有道理,便点了点头,答道:“多谢乔兄指点,小弟明白了,请兄长稍侯,小弟出门去迎接他,暂且失陪。”
    陈应良对乔松公子的称呼明显有点问题,乔松公子虽然发现却没有在意,还道陈应良是气恼至极说错了话,便又嘱咐道:“应良兄弟,大气度些,你还年轻,还有将来。”

第3章 被欺少年穷
    听了邻居乔松公子的好心劝说,陈应良还是选择了大度行事,按礼节出了院门迎接,也乘机亲眼目睹了一把这个时代权贵出行的庞大排场。
    老柴家的排场很大,十二名穿着整齐的家丁排成两个纵队,步行上前开路,个个腰挎横刀脚步整齐,昂首挺胸目中无人,一名白衣白袍的贵公子骑着高大白马走在家丁中间,四名彩衣丫鬟左右簇拥,步行跟随,背后还跟着同样列队尾随的十几名高大家丁,队伍从头看不清尾,宽度几乎把狭窄小街堵塞,浩浩荡荡,气势压人。
    陈老三早就跪下了,陈应良纹丝不动,还硬拉起了陈老三,陈应良虽然不是很懂古代的礼仪,却也知道古代同辈之间不需下跪迎接,眼前这个柴公子算是陈应良名誉上的未来大舅子,陈应良自然不愿向他下跪。
    白衣贵公子在陈家门前勒住了马头,定睛看了陈应良一眼,陈应良也毫无畏惧的昂首去看他,发现这名白衣贵公子大约二十出头的年纪,生得甚是英俊,皮肤白皙眉目如画,两道剑眉入鬓,俊美之中带着勃勃英气,看架势铁定就是那个嚣张家丁口中的柴大公子无疑了。
    陈应良打量柴大公子的同时,柴大公子当然也在打量陈应良,发现陈应良的相貌比自己想象中要好些,还带着稚嫩的小脸蛋还算看得过眼,即便穿戴寒酸也勉强算是一个俊秀小伙子,但陈应良那双镇定的眼睛却让柴大公子极不舒服,陈应良的眼神中,丝毫平民百姓看到柴大公子时的敬畏和讨好,平静得就好象看到身份相等的普通人一样——这一点,正处于意气风发年龄又在内心中极度蔑视未来妹夫的柴大公子自然难以接受。
    这是陈应良与柴大公子的第一次见面,这次见面的结果,是双方都看对方有些不顺眼,没能在对方眼中留下一个好印象——这也就是传说中的八字不和了。
    柴公子默不作声的在陈应良面前甩缰下马,家丁牵开高大白马后,然后向陈应良略一拱手,勉强挤出了一点微笑,问道:“你就是应良贤弟吧?初次见面,钜鹿柴郡公是我的父亲,柴陈两家曾为世交,你就叫我嗣昌兄吧。”
    “嗣昌兄,小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