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隋末我为王 >

第153章

隋末我为王-第153章

小说: 隋末我为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答案是二十三。”那落魄男子坦然回答,还反问道:“敢问两位大人,在下可曾答错?”
    董由不知答案,只能扭头来看陈应良,陈应良则微微一愕,轻轻点头表示答案正确,但也没有太过惊奇,因为这个算题早已有人算出答案,这个落魄男子也许从那里听到过答案也不奇怪,所以陈应良也不在意,向那落魄男子说道:“先生请坐,饭菜马上就来,一会我们边吃边谈。”
    那落魄男子谢了,这才坐到了火盆旁边烤火取暖,陈应良也这才转向董由说道:“董县令,刚才你说那位奇人,被前陈刺史王勇聘为幕僚后,后来怎么了?”
    “后来王勇突然病死在了岭南。”被那落魄男子一打岔,董由肚子里准备好的段子已经忘了不少,只得尽快答道:“那位奇人失去了依靠,又没有路费回丹阳老家,就只好定居在岭南,与那里的越人部落相处甚好,后来诸越叛乱时,竟然还把他推为了首领,奉他为主。”
    “再到后来,伪帝陈叔宝派上柱国王世积出兵平叛,很快就平定越人叛乱,那位奇人被王世积的队伍生擒活捉。”董由又有些眉飞色舞起来,道:“按理来说,那位奇人应该是被车裂处死的,可是那位奇人巧舌如簧,竟然说得王世积赦免了他的死罪,还把他收为家奴,留在身边听用。”
    “再往后,我大隋天兵八路讨陈,很快就平定了南陈,王世积跟着陈叔宝一起投降大隋,迁居大兴,那位奇人也跟着来了大兴,还造了一架靠水力运转浑天仪给王世积,王世积又把这架浑天仪献给我大隋先帝,先帝大喜,就亲自下旨给那位奇人脱去奴籍,放太史局为官,后来又赐给了蜀王杨秀,很得蜀王殿下的信任重用,在蜀中一度风光无限。”
    “后来的事,陈通守肯定知道,蜀王谋反,被杨素迅速平定。”董由继续说道:“那位奇人就又一次当了俘虏,也又一次罪当车裂,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奇人又马上制造了一架马上刻漏(袖珍计时器),献给何稠,求得何稠为他上表求情,然后又复原出了传说中的欹器(水钟),献给了当今圣上,圣上大喜,就赦免了他的死罪。然后又过了一年,又任命他为尚方署监事,两年前这位奇人竟然又升了官,出任大兴太史丞一职。”
    “大兴的太史丞?”陈应良一楞,惊讶说道:“这么说来,我肯定应该和他见过面,他叫什么?”
    “耿询耿敦信。”
    大堂的一旁突然响起声音,抢先替董由回答了这个问题,陈应良和董由一起惊讶扭头看去,却见那名正在烤火的落魄男子面对着火盆,有气无力的说道:“耿敦信我见过几次,除了嘴巴能说一点外,其实才具也很一般,十年前我和他在蜀中较量算术星相,他就败在了我的手里。他造的所谓水力浑天仪,也没什么了不起,我十八岁时,就已经造出了兼备**仪与四游仪之优点的浑天仪,只是那时候我没钱,造不起铜制浑天仪,只能用木制,所以没有保存下来。”
    “大胆匹夫!”董由勃然大怒了,怒道:“竟敢口出狂言,辱及朝廷命官!”
    “县尊恕罪。”那落魄男子起身回头,向董由抱拳行礼,平静说道:“但在下并没有口出狂言,在下真的与耿敦信较量过算术星相,轻松取胜于他。还有,在下其实也是朝廷命官。”
    “你也是朝廷命官?”董由和陈应良都是一楞。
    那落魄男子点头,又苦笑说道:“但现在应该不是,在下本是会稽郡的盐官县县令,一个多月前,乱贼刘元进的队伍在城内乱贼的接应下,里应外合攻破了盐官县城,在下无力抵挡,只得弃职而逃,道路又被乱贼阻塞,在下无法前往会稽向太守请罪,就只能是返回东都直接向朝廷请罪,谁曾想在路上又遇到水匪,盘缠被劫,两个下人也被杀了,所以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你还真是朝廷命官?还是在职官员?”陈应良和董由都有些张口结舌了。
    “确实如此。”那落魄男子再次点头,笑容苦涩的说道:“在下好不容易来到此地,饥寒交迫,举目无亲,无意中看到陈通守张榜招贤,就冒昧来这里混一顿吃喝了。”
    “你叫什么名字?”陈应良赶紧追问道。
    “在下成都袁天罡,见过陈通守。”那落魄男子恭敬行礼,平静回答。
    砰一声巨响,那落魄男子的语气虽然平静,被狄仁杰洗脑得很彻底的陈应良却反应得无比剧烈,屁股一滑直接就摔在了地上,指着那落魄男子惨叫道:“什么?你就是袁天罡?你这个妖孽,现在就已经出来了?!”

第129章 双刃剑
    袁天罡好歹也是在职官员,当然有些不情愿给陈应良做幕僚当师爷,但是考虑到身为县令丢失县城等同失土,稍有不慎就可能人头落地,而陈应良既拍着胸口保证替袁天罡在朝廷里活动,全力保住袁天罡的脑袋,又承诺只要袁天罡辅佐陈应良再立功勋,就马上设法让袁天罡再入仕途,重新担任正式官职,出身贫苦又无路可走的袁天罡犹豫再三后,终于还是接受了邀请,留在了谯郡给陈应良助纣为虐。
    于是乎,就这样,在传说中妖孽程度几乎媲美诸葛老妖和刘伯温的袁天罡就成了陈应良的帮凶走狗了,做梦也没想过自己能够获得如此天才为走狗的陈应良当然是大喜过望,待袁天罡极厚,简直算得上是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弄得目前还不太出名的袁天罡感动万分,觉得陈应良为人还算不错之下,也很快融入了陈应良幕僚这个角色,并且利用他的县令经验,迅速替陈应良分担了不少政务公事——当然,陈应良需要袁天罡做的远远不止这些。
    袁天罡迅速适应了陈应良幕僚这个角色后,时间也已经进入了隋大业十年的正月,第一次在这个时代过新年,陈应良当然闹了不少的笑话——比方说卖弄死鬼陈应良留下的书法,亲笔写了一副对联,要求下人贴在通守府大门上时才知道这时代还没有对联,过年是应该在门上挂桃符,弄得陈应良是灰头土脸,只能是打肿脸充胖子,楞说自己是立新风扫旧俗,以对联代替桃符节约开支,逼着下人把提前几百年出现的对联贴在门上,在永城县内很制造出了一些话题。
    再接下来就是向上司拜年了,虽说现在陈应良手里的实际权力已经比徐敏廉更大,但为了不落人口实和塑造自己尊重上司长辈的虚伪形象,陈应良还是专门跑了一趟谯县向徐敏廉拜年,同时又少不得与新编郡兵同贺新年拉拢关系,嘘寒问暖收买人心,拿出一点钱粮慰问永县城内的孤寡老人,作秀演戏打造自己的亲民爱民,忙得不可开交,也很是收买了一些民心军心。尤其是那些得到陈应良钱粮慰问的孤寡老人,更是个个痛哭失声,哭泣说自己命好,碰上了陈应良这样的青天大老爷,却全然不知成了大隋影帝陈应良的最佳配角,帮着陈应良欺骗了无数不明真相的无辜百姓。
    不停向别人拜年的同时,已经贵为谯郡通守的陈应良当然也不断接受部下的拜年,为了讨好手握考核大权的陈应良,谯郡的大小官员和七个县令全都先后跑到了永城给陈应良拜年送礼,距离永城最远的山桑县令还来得最早,先给陈应良送了礼才到谯县给徐敏廉拜年,陈应良也一一接见了这些地方官吏,毫不客气的为他们的治下百姓出气报仇,收下他们从百姓头上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同时少不得假模假样的要求这些地方官要勤勉当差,清廉为官,安抚百姓,打压房价,语气与口气都象极了某位影帝。
    距离最远的山桑县令来得最早,距离次远的城父县令邓者玄却来得最晚,直到正月初十才领着一群从人来到永城给陈应良拜年,杜者玄也知道自己来得太晚,所以送的礼不仅最厚,还一见到陈应良就稽首请罪,“通守恕罪,下官本打算正月初三就来向你道贺新年,奈何县内出了一起灭门命案,轰动全城,牵涉重大,下官为了查案安民,耽搁了不少时间,故而来迟,万望通守见谅。”
    “邓县令不必客气,公事要紧,你先公后私,这是正理,我怎能怪你?”陈应良假惺惺的安慰,吩咐邓者玄起身,还无比虚伪的说道:“其实邓县令来不来都无所谓,只要心意到就行了。”
    “还有礼物到了就行。”陈应良又在肚子里补充了一句大实话,再次让邓者玄起身,然后才随口问道:“那起灭门命案情况如何了?真凶抓到没有?”
    “抓到了,抓到了。”邓者玄赶紧点头,介绍道:“是本县的一个刁民无赖,因为贪图死者的财货入室行盗,被发现后又改盗为抢,杀了那一家六口,还丧尽天良连襁褓里的婴儿都不放过,轰动了城父全城,下官花了不时间和力气,这才查出了真凶,把那个刁民无赖人赃并获。”
    禀报完了,为了表功,邓者玄还又补充道:“也亏得下官把这个案子抓得紧,严密盘查出入城父的百姓,不然的话,那个刁民无赖都打算带着赃物逃到城外落草为寇的,据他交代,他和汝阴郡的流寇王二黑还沾点亲戚,准备逃到邻郡去投奔亲戚,从贼为寇。”
    “做得好,这件事写成详细公文呈上来,我会奏请朝廷重处于他,做典型警醒世人,考核的时候也会给你叙优一等。”陈应良满意点头,又吩咐道:“邓县令,你治下的城父县与汝阴、淮阳两郡接壤,接壤处方圆百里又是山高林密,人烟稀少,正是乱贼流寇的天然巢穴,你要盯紧这些地方,一旦发现有什么异常,该出兵征讨就立即征讨,该禀报于我就马上禀报,万万不可疏忽大意,给了乱贼流寇坐大的机会。事关重大,这一点你千万要牢记。”
    邓者玄连声答应,表示自己一定牢记上官教诲,绝不给乱贼在自己县境坐大的机会,然后赶紧又双手呈上礼单,请陈应良过目赏收,陈应良假惺惺的推托了几句,然后也就毫不犹豫的收了。然而就在这时候,陈应良的老邻居三狗子又快步进到了客厅,神色匆匆本想说些什么,但因为被陈应良教训过没敢象以前那样直接说话,满脸的欲言又止,陈应良见他神情紧张,便问道:“出什么事了?”
    “禀通守,出了件事。”三狗子拱手答道:“马三宝和邓县令的一个随从打了起来,在前院打了不算,又跑到了西跨院的演武场继续打,还……,还都动了真家伙!”
    “什么?!”
    听到这话,陈应良当然是大吃一惊,邓者玄更是惊得当场跳了起来,脸色苍白的惨叫道:“我的随从和陈通守的人打起来了?我的那个随从,他们为什么要打?”
    “不知道。”三狗子如实答道:“我守在二门,马三宝是和那人在前院打,所以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打,还是别人告诉我,我才知道这事。”
    邓者玄更加叫苦,陈应良却默不作声的起身就往西跨院走——陈应良当然不是害怕自己麾下的唯一武将马三宝有什么三长两短,而是担心马三宝失手弄出人命,到时候事情不好善后。那边邓者玄见了,赶紧也和三狗子一起跟上,心里不断的求神告佛,哀求自己的随从不要伤到陈应良的人,那怕被陈应良的人打死也别碰到对方一根毫毛。
    到得了西跨院,一大片被特意夯实的演武场上,手拿横刀的马三宝果然在和一个拿着长枪的男子交手,旁边还有不少陈府下人和邓者玄的随从看热闹,陈应良本想开口喝止,却又猛的闭住嘴巴,还及时阻止了邓者玄的呵斥——因为会一些格斗术和刀法的陈应良突然发现,勉强算得上隋唐名将的马三宝,竟然与那长枪男打得平分秋色,根本就没占到多少上风。
    再仔细观察二人交手时,目前正奇缺武将的陈应良开始面露喜色了,因为那长枪男的身手确实了得,一柄九尺长枪在他舞得上虎虎生风,扎、刺、挞、抨招招式式都有板有眼,枪花舞动间连会那么两三招的陈应良都有些眼花缭乱,无法判断他的枪尖所指。而马三宝虽然贵为将来的大唐左骁卫大将军,在他面前也占不到多少便宜,几次试图近身砍人都被那长枪男逼退,一度还差点被长枪刺中。
    见此情景,陈应良当然是喜色更甚,但又打破脑袋也想不起这时代在谯郡境内能有什么样的名将,能与马三宝打得不分上下?按捺不住好奇,陈应良终于开口了,喝道:“住手!都给我住手!”
    刀枪顿止,身手十分敏捷的马三宝第一个跳出了战圈,有些喘气向陈应良行礼,然后迫不及待的向陈应良说道:“公子,这小子可以,考核通过了。”
    “什么考核?”陈应良一时有些糊涂。
    “就是你那道招贤榜的考核啊?”马三宝有些糊涂的反问,直到陈应良再问详细后,马三宝这才介绍了事情经过,原来邓者玄从城父带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