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战国策 >

第37章

战国策-第37章

小说: 战国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五年间之事,皆定以杀青,书可缮写。

叙曰:周室自文、武始兴,崇道德,隆礼义,设辟雍泮、宫、庠序者教,陈

礼乐、弦歌移风之化,叙人伦,正夫妇。天下莫不晓然论孝悌之义,惇笃之行故

仁义之道满乎天下,卒致之刑错四十余年。远方慕义,莫不宾服,雅颂歌咏,以

思其德。下及康、昭之后,虽有衰德,其纲纪尚明。

及春秋时,已四五百载矣,然其余业遗烈,流而未灭。五伯之起,尊事周室。

五伯之后,时君虽无德,人臣辅其君者,若郑之子产,晋之叔向,齐之晏婴,挟

君辅政,以并立于中国,犹以义相支持,歌说以相感,聘觐以相交,期会以相一,

盟誓以相救。天子之命,犹有所行。;会享之国,犹有所耻。小国得有所依,百

姓得有所息。故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周之流化,岂不大哉!

及春秋之后,众贤辅国者既没,而礼义衰矣。孔子虽论《诗》、《书》,定

《礼》、《乐》,王道粲然分明;以匹夫无势,化之者七十二人而已,皆天下之

俊也,时君莫尚之。是以王道遂用不兴。故曰:“非威不立,非势不行。”仲尼

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

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苟以取强因而矣。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

兴立为强。是以传相方向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

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亲,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湣然道德绝矣。晚世益

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竟进无厌;国

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兵革不休,诈

伪并起。当此之时,虽有道德,不得施谋;有设之强,负阻而恃固;连与交质,

重约结誓,以守其国。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

贵于俗。是以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代、厉之属,生从横短长之说,左右

倾侧。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然当

此之时,秦国最雄,诸侯方弱,苏秦结之,时六国为一,以傧背秦。秦人恐惧,

不敢窥兵于关中,天下不交兵者二十有九年。然秦国势便形利,权谋之士,咸先

驰之。苏秦初欲横,秦弗用,故东合从。及苏秦死后,张仪连横,诸侯听之,西

向事秦。是故始皇因四塞之固,据崤、函之阻,跨陇、蜀之饶,听众人之策,乘

六世之烈,以蚕食六国,兼诸侯,并有天下。杖于谋诈之弊,终无信笃之诚,无

道德之教、仁义之化,以缀天下之心。任刑罚以为治,信小术以为道。遂燔烧诗

书,坑杀儒士,上小尧、舜,下邈三王。二世愈甚,惠不下施,情不上达;君臣

相疑,骨肉相疏;化道浅薄,纲纪坏败;民不见义,而悬于不宁。抚天下十四岁,

天下大溃,诈伪之弊也。其比王德,岂不远哉?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夫使天下有所耻,故化可致也。

苟以诈伪偷活取容,自上为之,何以率下?秦之败也,不亦宜乎!

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故其谋,

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国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皆高才秀士,度

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护左都水

使者、光禄大夫臣向所校《战国策书录》。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