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战国策 >

第29章

战国策-第29章

小说: 战国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善韩以备之,若此则无祸矣。韩氏先以国从公孙郝,而后委国于甘茂,是韩,公

之雠也。今公言善韩以备楚,是外举不辟雠也。”

向寿曰:“吾甚欲韩合。”对曰:“甘茂许公仲以武遂,反宜阳之民,今公

徒令收之,甚难。”向子曰:“然则奈何?武遂终不可得已。”对曰:“公何不

以秦为韩求颍川于楚,此乃韩之寄地也。公求而得之,是令行于楚而以其地德韩

地;公求而弗得,是韩、楚之怨不解而交走秦也。秦、楚争强,而公过楚以攻韩,

此利于秦。”向子曰:“奈何?”对曰:“此善事也。甘茂欲以魏取齐,公孙郝

欲以韩取齐,今公取宜阳以为功,收楚、韩以安之,而诛齐、魏之罪,是以公孙

郝、甘茂之无事也。”

○或谓公仲曰听者听国

或谓公仲曰:“听者听国,非必听实也。故先生听谚言于市。愿公之听臣言

也。公求中立于秦而弗能得也,善公孙郝以难甘茂,劝齐兵以劝止魏,楚、赵皆

公之雠也。臣恐国之以此为患也,愿公之复求中立于秦也。”

公仲曰:“奈何?”对曰:“秦王以公孙郝为党于公而弗之听,甘茂不善于

公而弗为公言,公何不因行愿以与秦王语?行愿之为秦王臣也公,臣请为公谓秦

王曰:‘齐、魏合与离,于秦孰利?齐、魏别与合,于秦孰强?’秦王必曰:

‘齐、魏离则秦重,合则秦轻,齐、魏别则秦强,合则秦弱。’臣即曰:‘今王

听公孙郝’以韩、秦之兵应齐而攻魏,魏不敢战,归地而合于齐,是秦轻也,臣

以公孙郝为不忠。今王听甘茂,以韩、秦之兵据魏而攻齐,齐不敢战,不求割地

而合于魏,是秦轻也,臣以甘茂为不忠。故王不如令韩中立以攻齐、齐,王言救

魏以劲之,齐、魏不能相听,久离兵史。王欲则信公孙郝于齐,为韩取南阳,易

谷川以归,此惠王之愿也。王欲则信甘茂于魏,以韩、秦之兵据魏以隙齐,此武

王之愿也。臣以为令韩以中立以劲齐,最秦之大急也。公孙郝党于齐而不肯言,

甘茂薄而不敢谒也。此二人,王之大患也。愿王之熟计之也。’”

○韩公仲相

韩公仲相。齐、楚之交善秦。秦、魏遇,且以善齐而绝齐乎楚。王使景鲤之

秦,鲤与于秦、魏之遇。楚王怒景鲤,恐齐以楚遇为有阴于秦、魏也,且罪景鲤。

为谓楚王曰:“臣贺鲤之与于遇也。秦、魏之遇也,将以合齐、秦而绝齐于楚也。

今鲤与于遇,齐无以信魏之合己于秦而攻于楚也,齐又畏楚之有阴于秦、魏也,

必重楚。故鲤之与于遇,王之大资也。今鲤不与于遇,魏之绝齐于楚明矣。齐、

楚信之,必轻王,故王不如无罪景鲤,以视齐于有秦、魏,齐必重楚,而且疑秦、

魏于齐。”王曰:“诺。”因不罪而益其列。

○王曰向也子曰天下无道

王曰:“向也子曰‘天下无道’,今也,子曰‘乃且攻燕’者,何也?”对

曰:“今谓马多力则有矣,若曰胜千钧则不然者,何也?夫千钧,非马之任也。

今谓楚强大则有矣,若夫越赵、魏而斗于燕,则岂楚之任也哉?且非楚之任而楚

为之,是弊楚也。强楚、弊楚,其于王孰便也?”

○或谓魏王王儆四彊之内

或谓魏王:“王儆四彊之内,其从于王者,十一日之内,陂不具者死。王因

取其游之舟上击之。臣为王之楚,王胥臣反,乃行。”春申君闻之,谓使者曰:

“子为我反,无见王矣。十日之内,数万之众今涉魏境。”秦使闻之,以告秦王。

秦王谓魏王曰:“大国有意必来,以是而足矣。”

○观鞅谓春申

观鞅谓春申曰:“人皆以楚为强而君用之弱,其于鞅也不然。先君者二十余

年未尝见攻。今秦欲逾兵于渑隘之塞,不使;假道两周倍韩以攻楚,不可。今则

不然,魏且旦暮亡矣,不能爱其许、鄢陵,与梧割以予秦,去百六十里。臣之所

见者,秦、楚斗之日也已。”

○公仲数不信于诸侯

公仲数不信于诸侯,诸侯锢之。南委国于楚,楚王弗听。苏代为楚王曰:

“不若听而备于其反也。明之反也,常仗赵而畔楚,仗齐而畔秦。今四国锢之而

无所入矣,亦甚患之。此方其为尾生之时也。”

卷二十七 韩二

○楚围雍氏五月

楚围雍氏五月,韩令使者求救于秦,冠盖相望也,秦师不下殽。韩又令尚靳

使秦,谓秦王曰:“韩之于秦也,居为隐蔽,出为雁行。今韩已病矣,秦师不下

崤。臣闻之,唇揭者其齿寒,愿大王之熟计之。”宣太后曰:“使者来者众矣,

独尚子之言是。”召尚子入。宣太后谓尚子曰:“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

之身,妾困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以其少有利焉。今佐

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以救韩。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妾少有

利焉。”

尚靳归书报韩王,韩王遣张翠。张翠称病,日行一县。张翠至,甘茂曰:

“韩急矣,先生病而来。”张翠曰:“韩未急也,且急矣。”甘茂曰:“秦重国

知王也,韩之急缓莫不知。今先生言不急,可乎?”张翠曰:“韩急则折而入于

楚矣,臣安敢来?”甘茂曰:“先生毋复言也。”甘茂入言秦王曰:“公仲柄得

秦师,故敢捍楚。今雍氏围,而秦师不下殽,是无韩也。公仲且抑首而不朝,公

叔且以国南合于楚。楚、韩为一,魏氏不敢不听,是楚以三国谋秦也。如此则伐

秦之形成矣。不识坐而待伐孰与伐人之利?”秦王曰:“善。”果下师于殽之救

韩。

○楚围雍氏韩令冷向借救于秦

楚围雍氏,韩令冷向借救于秦,秦为发使公孙昧入韩。公仲曰:“子以秦为

将救韩乎?其不乎?”对曰:“秦王之言曰,请道于南郑、蓝田以入攻楚,出兵

于三川以待公,殆不合军于南郑矣。”公仲曰:“奈何?”对曰:“秦王必祖张

仪之故谋。楚威王攻梁,张仪谓秦王曰:‘与楚攻梁,魏折而入于楚。韩固其与

国也,是秦孤也。故不如出兵以劲魏。’于是攻皮氏。魏氏劲,威王怒,楚与魏

大战,秦取西河之外以归。今也其将扬言救韩,而阴善楚,公恃秦而劲,必轻与

楚战。楚阴得秦之不用也,必易与公相支也。公战胜楚,遂与公乘楚,易三川而

归。公战不胜楚,塞三川而守之,公不能救也。臣甚恶其事。司马康三反之郢矣,

甘茂与昭献遇于境,其言曰收玺,其实犹有约也。”公仲恐曰:“然则奈何?”

对曰:“公必先韩而后秦,先身而后张仪。以公不如亟以国合于齐、楚,秦必委

国于公以解伐。是公之所以外者仪而已,其实犹之不失秦也。”

○公仲为韩魏易地

公仲为韩、魏易地,公叔争之而不听,且亡。史惕谓公叔曰:“公亡,则易

必可成矣。公无辞以后反,且示天下轻公,公不若顺之。夫韩地易于上,则害于

赵,魏地易于下,则害于楚。公不如告楚、赵,楚、赵恶之。赵闻之,起兵临羊

肠,楚闻之,发兵临方城,而易必败矣。”

○锜宣之教韩王取秦

锜宣之教韩取秦,曰:“为公叔具车百乘,言之楚易三川。因令公仲谓秦王

曰:‘三川之言曰,秦王必取我,韩王之心不可解矣。王何不试以襄子为质于韩,

令韩王知王之不取三川也。’因以出襄子而德太子。”

○襄陵之役

襄陵之役,毕长谓公叔曰:“请毋用兵,而楚、魏皆德公之国矣。夫楚欲置

公子高,必以兵临魏。公何不令人说昭子曰:‘战未必胜,请为子起兵以之魏。

子有辞以毋战。’于是以太子扁昭扬、梁王皆德公矣。”

○公叔使冯君于秦

公叔使冯君于秦,恐留,教阳向说秦王曰:“留冯君以善韩臣,非上知也。

主君不如善冯君而资之以秦。冯君广王而不听公叔,以与太子争,则王泽布而害

于韩矣。”

○谓公叔曰公欲得武遂于秦

谓公叔曰:“公欲得武遂于秦,而不患楚之能扬河外也。公不如令人恐楚王,

而令人为公求武遂于秦。谓楚王曰:‘发重使为韩求武遂于秦’秦王听,是令得

行于万乘之主也。韩得武遂以恨秦,毋秦患而得楚。韩,楚之县而已。秦不听,

是秦、韩之怨深,而交楚也。’”

○谓公叔曰乘舟

谓公叔曰:“乘舟,舟漏而弗塞,则舟沉矣。塞漏舟,而轻阳侯之波,则舟

覆矣。今公自以辩于薛公而轻秦,是塞漏舟而轻阳侯之波也,愿公之察也。”

○齐令周最使郑

齐令周最使郑,立韩扰而废公叔。周最患之,曰:“公叔之与周君交也,令

我使郑立韩扰而废公叔,语曰:‘怒于室者色于市。’今公叔怨齐,无奈何也,

必周君而深怨我矣。”史舍曰:“公行矣,请令公叔必重公。”

周最行至郑,公叔大怒。史舍入见曰:“周最固不欲来使,臣窃强之。周最

不欲来,以为公也;臣之强之也,亦以为公也。”公叔曰:“请闻其说。”对曰:

“齐大夫诸子有犬,犬猛不可叱,叱之必噬人。客有请叱之者,疾视而徐叱之,

犬不动;复叱之,犬遂无噬人之心。仅周最固得事足下,而以不得已必故来使,

彼将礼陈其辞而缓其言,郑王必以齐王为不急,必不许也。今周最不来,他人必

来。来使者无交于公,而欲德于韩扰,其使之必疾,言之必急,则郑王必许之矣。”

公叔曰:“善。”遂重周最。王果不许韩扰。

○韩公叔与几瑟争国郑强为楚王使于韩

韩公叔与几瑟争国。郑强为楚王使于韩,矫以新城、阳人合世子,以与公叔

争国。楚怒,将罪之。郑强曰:“臣之矫与之,以为国也。臣曰世子得新城、阳

人,以与公叔争国而得全,魏必急韩氏;韩氏急,必县命于楚,又何新城、阳人

敢索?若战而不胜,走而不死,今且以至,又安敢言地?”楚王曰:“善。”乃

弗罪。

○韩公叔与几瑟争国中庶子强谓太子

韩公叔与几瑟争国。中庶子强谓太子曰:“不若及齐师未入,急击公叔。”

太子曰:“不可。战之于国中,必分。”对曰:“事不成,身必危,尚何足以图

国之全为?”太子弗听,齐师果入,太子出走。

○齐明谓公叔

齐明谓公叔曰:“齐遂几瑟,楚善之。今楚欲善齐甚,公何不令齐王谓楚王:

‘王为我逐几瑟以穷之。’楚听,是齐、楚合而几瑟走也;楚王不听,是有阴于

韩也。”

○公叔将杀几瑟

公叔将杀几瑟也。谓公叔曰:“太子之重公也,畏几瑟也。今几瑟死,太子

无患,必轻公。韩大夫见王老,冀太子之用事也,固欲事之。太子外无几瑟之患,

而内收诸大夫以自辅也,公必轻矣。不如无杀几瑟,以恐太子,太子必终身重公

矣。”

○公叔且杀几瑟

公叔且杀几瑟也,宋赫为谓公叔曰:“几瑟之能为乱也,内得父兄,而外得

秦、楚也。今公杀之,太子无患,必轻公。韩大夫知王之老而太子定,必阴事之。

秦、楚若无韩,必阴事伯婴。伯婴亦几瑟也。公不如勿杀,伯婴恐,必保于公。

韩大夫不能必其不入也,必不敢辅伯婴以为乱。秦、楚挟几瑟以塞伯婴,伯婴外

无秦、楚之权,内无父兄之众,必不能为乱矣。此便于公。”

○谓新城君曰

谓新城君曰:“公叔、伯婴恐秦、楚之内几瑟也,公何不为韩求质子于楚?

楚王听而入质子于韩,则公叔、伯婴必知秦、楚之不以几瑟为事也,必以韩合于

秦、楚矣。秦、楚挟韩以窘魏,魏氏不敢东,是齐孤也。公又令秦求质子于楚,

楚不听则怨结于韩,韩挟齐、魏以眄楚,楚必重公矣。公挟秦、楚之重以积德于

韩,则公叔、伯婴必以国事公矣。”

○胡衍之出几瑟于楚

胡衍之出几瑟于楚也,教公仲:“谓魏王曰:‘太子在楚,韩不敢离楚也。

公何不试奉公子咎,而为之请太子?’因令人谓楚王曰:‘韩立公子咎而弃几瑟,

是王抱虚质也。王不如亟归几瑟,几瑟入,必以韩权报雠于魏而德王矣。”

○几瑟亡之楚

几瑟亡之楚,楚将收秦而复之。谓羋戎曰:“废公叔而相几瑟者楚也。今几

瑟亡之楚,楚又收秦而复之,几瑟入郑之日,韩,楚之县邑。公不如令秦王贺伯

婴之立也。韩绝于楚,其事秦必疾,秦挟韩亲魏,齐、楚后至者先亡。此王业也。”

○冷向谓韩咎

冷向谓韩咎曰:“几瑟亡在楚,楚王欲复之甚,令楚兵十余万在方城之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