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北史 >

第74章

北史-第74章

小说: 北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降爵蓝田侯。卒,谥曰武,陪葬金陵。子翰袭爵。

翰少有父风。道武时,以善骑射,为猎郎。明元之在外,翰与元磨浑等潜谋

奉迎。明元即位,与磨浑等拾遗左右。以功累迁平南将军。率众镇北境,威名甚

著。太武即位,封平阳王。蠕蠕大檀之入寇云中,太武亲征之。遣翰与东平公娥

清出长川讨大檀。大檀北遁,追击克获而还。迁司徒。从袭赫连昌,破之。翰清

正严明,喜抚将士,薨,太武为之流涕,亲临其丧。丧礼依安城王叔孙俊故事。

谥曰威,陪葬金陵。

子成袭爵,降为公,位南部尚书。卒,陪葬金陵。翰弟陵,位驾部尚书。性

宽厚,好学爱士。封吴郡公,赠吴郡王。谥恭,陪葬金陵。

论曰:昭成之末,众叛亲离。长孙嵩宽厚沈毅,任重王室,历事累世,邈为

元老。生则宗臣,殁祀清庙,美矣!俭器识明允,智谋通赡,堂堂焉有公辅之望,

謇謇焉有王臣之节。而处朝廷之日少,在方岳之日多,何哉?平识具该通,出内

流誉,取诸开物成务,盖亦有隋之榱桷也。道生恭慎廉约,兼著威名,见知明主,

声入歌奏。二公并列,晖炫朝野,门祉世禄,荣被后昆。虽汉世八王,无以方其

茂绩;张氏七叶,不能譬此重光。子彦勇烈绝伦,绍远乐声特妙;炽乃早称英俊,

览乃独擅雄辩。不然则何以并统师旅,俱司礼阁,钟鼎不坠,且公且侯?晟体资

英武,兼包奇略。因机制变,怀彼戎夷,倾巢尽落,屈膝稽颡。塞垣绝鸣镝之旅,

渭桥有单于之拜。惠流边朔,功光王府,保兹世禄,不亦宜乎!肥结发内侍,雄

武自立,军锋所指,罔不弃散,关、张万人敌,未足多也。翰有父风,不殒先构,

临丧加礼,抑有由哉!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

○于栗磾(孙劲六世孙谨谨子寔寔子顗仲文寔弟翼翼子玺

翼弟义宣敏)

于栗磾,代人也。少习武艺,材力过人,能左右驰射。登国中,拜冠军将军,

假新安子。与宁朔将军公孙兰,潜自太原,从韩信故道,开井陉关路,袭慕容宝

于中山。道武后至,见道路修理,大悦,即赐其名马。及赵魏平,帝置酒高会,

谓栗磾曰:“卿,吾之黥、彭也!”进假新安公。道武田于白登山,见熊将数子,

顾栗磾曰:“能搏之乎?”对曰:“若搏之不胜,岂不虚毙一壮士!自可驱致御

前,坐而制之。”寻皆禽获,帝顾而谢之。

后为河内镇将。刘裕之伐姚泓,栗磾虑北侵扰,筑垒河上。裕惮之,遗栗磾

书,假道西上。题书曰:“黑槊公麾下”。栗磾以状表闻,明元因之授栗磾黑槊

将军。栗磾好持黑槊,裕望而异之,故有其号。迁豫州刺史,进爵新安侯。洛阳

虽历代所都,实为边界,栗磾劳来安集,甚得百姓心。明元南幸盟津,谓栗磾曰:

“河可桥乎?”栗磾曰:“杜预造桥,遗事可想。”乃编大船,构桥于野坂。六

军既济,帝深叹美之。

太武之征赫连昌,敕栗磾与宋兵将军周几袭陕城,长驱至三辅。进爵为公。

累迁外都大官,平刑折狱,甚有声称。卒,赠太尉。栗磾自少总戎,迄于白首,

临事善断,所向无前。加以谦虚下士,刑罚不滥,太武甚悼惜之。

子洛拔,有姿容,善应对。拜侍御中散。太武甚加爱宠,因赐名焉。转监御

曹令。景穆在东宫,厚加礼遇。洛拔恒畏避屏退,不敢逆自结纳。顷之,袭爵。

后为侍中、尚书令,百僚惮之。卒官。洛拔有六子。

长子烈,善射,少言,有不可犯之色。少拜羽林中郎,累迁侍中、殿中尚书。

于时孝文幼冲,文明太后称制。烈与元丕、陆睿、李冲等各赐金策,许以有罪不

死。进爵洛阳侯,转卫尉卿。及迁都洛阳,人情恋本,多有异议。帝以问烈。曰:

“陛下圣略深远,非愚管所测。若隐心而言,乐迁之与恋旧,中半耳。”帝曰:

“卿不唱异同,朕深感不言之益。”敕镇代,留台庶政,一相参委。车驾幸代,

执烈手曰:“宗庙至重,翼卫不轻。卿当祗奉灵驾,时迁洛邑。”烈与高阳王雍

奉神主于洛阳,迁光禄卿。

十九年,大选百僚,烈子登引例求进。烈表引己素无教训,请乞黜落。帝曰:

“此乃有识之言,不谓烈能辨此!”乃引见登,诏曰:“朕今创礼新邑,明扬天

下,卿父乃行谦让之表,而有直士之风,故进卿为太子翊军校尉。”又加烈散骑

常侍,封聊城县子。

及穆泰、陆睿谋反旧京,帝幸代,泰等伏法。赐烈及李冲玺书,述叙金策之

意。时代乡旧族,同恶者多,唯烈一宗,无所染豫。帝益器重之。叹曰:“元俨

决断威恩,深自不恶,然尽忠猛决,不如烈也。尔日烈在代都,必即斩其五三元

首。烈之节概,不谢金日磾。”诏除领军将军。以本官从征荆沔,加鼓吹一部。

二十三年,齐将陈显达入寇马圈,帝舆疾讨之。执烈手,以京邑为托。帝崩

于行宫,彭城王勰秘讳而返。称诏召宣武会驾鲁阳。以烈留守之重,密报凶问。

烈处分行留,神守无变。

宣武即位,宠任如前。咸阳王禧为宰辅,权重当时。曾遣家僮传言于烈,求

旧羽林武贲执仗出入。烈不许。禧遣谓烈曰:“我是天子儿,天子叔,元辅之命,

与诏何异?”烈厉色答曰:“向亦不道王非天子儿、叔。若是诏,应遣官人所由。

若遣私奴索官家羽林,烈头可得,羽林不可得也!”禧恶烈刚直,出之为恒州刺

史。烈不愿藩授,谓彭城王勰曰:“殿下忘先帝南阳之诏乎?而逼老夫乃至于此!”

遂以疾辞。

宣武以禧等专擅,潜谋废之。景明二年正月,礿祭,三公致斋于庙。帝夜

召烈子忠谓曰:“卿父明可早入。”及明,烈至。诏曰:“诸父慢怠,今欲使卿

以兵召之,卿其行乎?”烈曰:“老臣历奉累朝,颇以干勇赐识。今日之事,所

不敢辞。”乃将直阁以下六十余人,宣旨召咸阳王禧、彭城王勰、北海王详,卫

送至帝前。诸公各稽首归政。以烈为领军,进爵为侯,自是长直禁中,机密大事

皆所参焉。

咸阳王禧之谋反,宣武从禽于野。左右分散,仓卒之际,莫知其计。乃敕烈

子忠驰觇虚实。烈时留守,已处分有备。因忠奏曰:“臣虽朽迈,心力犹可。禧

等猖狂,不足为虑。愿缓跸徐还,以安物望。”帝甚以为慰。车驾还宫,禧已逃,

诏烈追执之。

顺后既立,以世父之重,弥见优礼。及卒,宣武举哀于朝堂,给东园第一秘

器,赠太尉,封钜鹿郡公。子祚袭。

祚弟忠,字思贤,本字千年。弱冠,拜侍御中散。文明太后临朝,刑政颇峻,

侍臣左右,多以微谴得罪。忠朴直少言,终无过误。太和中,授武骑侍郎,因赐

名登。累迁左中郎将,领直寝。元禧之乱,车驾在外,变起仓卒。忠曰:“臣父

为领军,计必无所虑。”帝遣忠驰观之,烈严备,果如所量。忠还,宣武抚其背

曰:“卿差强人意。先帝赐卿名登,诚为美称。朕嘉卿忠款,今改名忠,既表贞

固之诚,亦以名实相副也。”以父忧去职。徙为司空长史。

时太傅、录尚书、北海王详亲尊权重,将作大匠王遇多随详所欲而给之。忠

于详前谓遇曰:“殿下国之周公,阿衡王室,何至阿谀附势,损公惠私也?”遇

既不宁,详亦惭谢。以平元禧功,封魏郡公。及迁散骑常侍、兼武卫将军,每以

鲠气正辞,为北海所忿。面责忠曰:“我忧在前见尔死,不忧尔见我死时也。”

忠曰:“人生自有定分,若应死王手,避亦不免;不尔,王不能杀。”详因忠表

让之际,密劝帝以忠为列卿,于是诏停其封,优进太府卿。

正始二年,诏忠以本官使持节、兼侍中,为西道大使。刺史、镇将赃罪显暴

者,以状闻。守令以下,便行决断。与尚书李崇分使二道。忠劾并州刺史高聪赃

罪二百余条,论以大辟。除华州刺史。遭继母忧,不行。服阕,再迁卫尉卿、河

南邑中正。忠与吏部尚书元晖、度支尚书元匡、河南尹元苌等推定代方姓族。高

肇忌其为人,乃言于宣武,称中山要镇,作捍须才,乃出忠为定州刺史。既而帝

悔,复授卫尉卿、领左卫将军、恒州大中正,密遣使诣忠,慰勉之。延昌初,除

都官尚书,领左卫、中正如故。又加散骑常侍。尝因侍宴,赐之剑杖,举酒属忠

曰:“卿世执贞节,故恒以禁卫相委。昔以卿行忠,赐名曰忠。今以卿才堪御侮,

以所御剑杖相锡。循名取义,意在不轻,出入恒以自防也。”迁侍中、领军将军。

忠辞无学识,宣武曰:“学识有文章者不少,但心直不如卿。欲使卿劬劳于下,

我当无忧于上。”

及帝崩夜,忠与侍中崔光遣右卫将军侯刚迎明帝于东宫而即位。忠与门下议,

以帝冲年,未亲机政,太尉高阳王雍属尊望重,宜入居西柏堂,省决庶政;任城

王澄明德茂亲,可为尚书令,总摄百揆。奏中官,请即敕授。御史中尉王显欲逞

奸计,与中常侍、给事中孙莲等厉色不听,寝门下之奏。孙莲等密欲矫太后令,

以高肇录尚书事,显与高猛为侍中。忠即殿中收显杀之。

忠既居门下,又总禁卫,遂执朝政,权倾一时。初,太和中,军国多事,孝

文以用不足,百官禄四分减一。忠既擅朝,欲以惠泽自固,乃悉复所减之禄,职

人进位一级。旧制:百姓绢布一匹之外,各输绵麻八两。忠悉以与之。乃白高阳

王雍,自云宣武本许优转。雍惮忠威权,便顺意加忠车骑大将军。忠自谓新故之

际,有安社稷功,讽百僚令加己赏。太尉雍、清河王怿、广平王怀难违其意,封

忠常山郡公。忠又难于独受,乃讽朝廷,同在门下者加封邑。尚书左仆射郭祚、

尚书裴植以忠权势日盛,劝雍出忠。忠闻之,逼有司诬奏其罪。祚有师傅旧恩,

植拥地入国,忠并矫诏杀之。朝野愤忿,无不切齿。王公以下,畏之累迹。又欲

杀高阳王雍,侍中崔光固执乃止,遂免雍太尉,以王还第。自此诏命生杀,皆出

于忠。既尊灵太后为皇太后,居崇训宫,忠为仪同三司、尚书令、崇训卫尉,侍

中、领军如故。

灵太后临朝,解忠侍中、领军、崇训卫尉,止为仪同、尚书令、侍中。忠为

令旬余,灵太后引门下侍官,问忠在端右声听。咸曰不称厥任,乃出为冀州刺史。

太傅清河王等奏:“忠擅杀枢纳,辄废宰辅,朝野骇心,远近怪愕。功过相除,

悉不合赏,请悉追夺。”灵太后从之。

熙平元年,御史中尉元匡奏:“忠以鸿勋盛德,受遇累朝,幸国大灾,专擅

朝命,无人臣之心。裴、郭受冤于既往,宰辅黜辱于明世。又自矫旨为仪同三司、

尚书令、领崇训卫尉。原其此意,便欲无上自处。既事在恩后,宜加显戮。请遣

御史一人、令史二人,就州行决。”灵太后令,以忠事经肆眚,遂不追罪。又诏

以忠历任禁要,诚节皎然,赐爵灵寿县公。

初,宣武崩后,高太后将害灵太后。刘腾以告侯刚,刚以告忠。忠请计于崔

光。光曰:“宜置胡嫔于别所,严兵守卫。”忠从之,具以此意启灵太后,太后

意乃安。故太后深德腾等四人,并有宠授。

忠以毁之者多,惧不免祸,愿还京,欲自营救。灵太后不许。二年四月,除

尚书右仆射,加侍中,将军如故。

神龟元年三月,复仪同三司。疾,未拜。见裴、郭为祟,自知必死,先表养

亡弟第二子司徒掾永超为子,乞以为嫡。灵太后许之。薨,赠司空。有司奏太常

少卿元端议:“案谥法,刚强理直曰武,怙威肆行曰丑,宜谥武丑公。”太

常卿元修义议:“忠尽心奉上,翦除凶逆。依谥法,除伪宁直曰武,夙夜恭事曰

敬,宜谥武敬公。”二卿不同。灵太后令依正卿议。

忠性多阻忌,不交胜己,唯与直阁将军章初环、千牛备身杨保元为断金之交。

李世哲求宠于忠,私以金帛货初环、保元,二人谈之,遂被赏爱,引为腹心。忠

擅权昧进为崇训之由,皆世哲计也。

忠弟景,字百年。忠薨后,为武卫将军。谋废元叉,叉黜为怀荒镇将。及蠕

蠕主阿那瑰叛,镇人请粮,景不给。镇人遂执缚景及其妻,拘守别室,皆去其衣

服,令景著皮裘,妻著故绛旗袄,毁辱如此。月余,乃杀之。

烈弟果,严毅直亮,有父兄风。历朔、华、并、恒四州刺史,赐爵武城子。

果弟劲。劲字钟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