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北史 >

第67章

北史-第67章

小说: 北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道武宠跋于诸将。群臣皆敦尚恭俭,而跋好修虚誉,炫曜于时。性尤奢淫,

帝戒之不革。后车驾北狩豺山,收跋,刑之路侧。妻刘氏自杀以从。初将刑跋,

道武命其诸弟毗等视诀。跋谓毗曰:“灅北地瘠,可居水南,就耕良田,广为

产业,各相劝励。”令之背己,曰:“汝曹何忍视吾之死!”毗等解其微意,诈

称使者,奔长安。道武诛其家。

后太武幸豺山校猎,忽暴雾四塞,怪问之。群下佥言跋世居此,祠冢犹存,

或者能致斯变。帝遣建兴公古弼祭以三牲,雾即除。后太武蒐狩之日,每先遣祭

之。

莫题,代人也。多智,有才用。初为幢将,领禁兵。道武之征慕容宝,宝夜

犯营,军人惊骇。遂有亡还京师者,言官军败于柏肆。京师不安,南安公元顺因

欲摄国事。题曰:“大事不可轻尔,不然,祸将及矣!”顺乃止。后封高邑公。

窟咄寇南鄙,题时贰于帝,遗箭于窟咄,谓之曰:“三岁犊岂胜重载!”言窟咄

长而帝少也。帝既衔之,后有告题居处倨傲,拟则人主。帝乃使人示之箭,告之

曰:“三岁犊能胜重载不?”题奉昭,父子对泣。诘朝,乃刑之。

贺狄干,代人也。家本小族,世忠厚,为将以平当称。稍迁北部大人。登国

初,与长孙嵩为对。明于听察,为人爱敬。道武遣狄干致马千匹,结婚于姚苌。

会苌死,兴立,因止狄干而绝婚。兴弟平寇平阳,道武讨平之,禽其将狄伯支、

唐小方等四十余人。后兴以骏马千匹赎伯支,而遣狄干还,帝许之。干在长安,

因习读书史,通《论语》、《尚书》诸经,举止风流,有似儒者。初,帝普封功

臣,狄干虽为姚兴所留,遥赐狄干爵襄武侯,加秦兵将军。及狄干至,帝见其言

语衣服类中国,以为慕而习之,故忿焉,既而杀之。

李栗,雁门人也。昭成时,父祖入北。栗少辩捷,有才能兼将略。初随道武

幸贺兰部,爱其艺能。时王业草创,爪牙心腹,多任亲近,唯栗一介远寄,兼非

戚旧。数有战功,拜左军将军。栗性简慢,矜宠,不率礼度。每在道武前舒放倨

傲,不自祗肃,笑唾任情。道武即其宿过诛之。于是威严始厉,制勒群下尽卑谦

之礼,自栗始也。

奚眷,代人也。少有将略。道武世,有战功。明元时,为武牢镇将,为寇所

惮。太武时,赐爵南阳公。及征蠕蠕,眷以都曹尚书督偏将出别道。诏会鹿浑海,

眷与中山王辰等诸大将俱后期,斩于都南,爵除。

论曰:帝王之兴,虽则天命,经纶所说,咸藉股肱。神元、桓、穆之际,王

迹未显,操、含托身驰骤之秋,自立功名之地,可谓志识之士矣。而刘库仁兄弟

忠以为心,盛衰不二。纯节所存,其意盖远,而并贻非命,惜乎!尉真兄弟忠勇

奋发,义以忘生。眷威略著时,增隆家业。穆崇夙奉龙颜,早著诚款,遂膺宠眷,

位极台司。至乃身豫逆谋,卒蒙全护,从享于庙,抑亦尚功。世载公卿,弈弈青

紫,盛矣!奚斤世称忠孝,征伐有克。平凉之役,师歼身虏,虽败崤之责已赦,

封尸之效靡立,而恩礼隆渥,没祀庙廷。叔孙建少展诚勤,终著庸伐,临边有术,

威震夷楚。俊委节明元,义彰颠沛,察朱提之变,有日磾之风,加以柔而能正,

见美朝野。安同异类之人,智识入用,任等时俊,当有由哉!颉禽赫连昌,摧宋

氏众,遂为名将,未易轻也。庾业延见纪危难之中,受事草创之际,智勇既申,

功名尤举,而不免倾覆,盖亦其命。王建位遇既高,讦以求直,参合之役,不其

罪欤!罗结枝附叶从,子孙荣禄。娄伏连、闾大肥并征代著绩,策名前代。奚牧、

和跋、莫题、贺狄干、李栗、奚眷有忠勤征伐之效,不能以功名自卑,俱至诛夷,

亦各其命也。

 卷二十一 列传第九

○燕凤许谦崔宏(子浩)张衮(弟恂)邓彦海

燕凤,字子章,代人也。少好学,博综经史,明习阴阳谶纬。昭成素闻其名,

使以礼致之,凤不应聘。及军围代,谓城人曰:“凤不来者,将屠之。”代人惧,

遂送凤。昭成待以宾礼。后拜代王左长史,参决国事。又以经授献明帝。

尝使苻坚,坚问凤曰:“代王何如人?”对曰:“宽和仁爱,经略高远,一

时雄主也。常有并吞天下之志。”坚曰:“卿辈北人,无刚甲利兵,敌弱则进,

敌强则退,安能并兼邪?”凤曰:“北人壮悍,上马持三仗,驱驰若飞。主上雄

隽,率服北土,控弦百万,号令若一。军无辎重樵爨之苦,轻行速捷,因敌取资。

此南方所以疲弊,北方所以常胜也。”坚曰:“彼国人马多少?”凤曰:“控弦

之士数十万,见马一百万匹。”坚曰:“卿言人众则可,说马太多。”凤曰:

“云中川自东山至西河二百里,北山至南山百余里,每岁孟秋,马常大集,略为

满川。以此推之,使人言犹未尽。”凤还,坚厚加赠遗。

及昭成崩,道武将迁长安。凤以道武幼弱,固请于苻坚曰:“代主初崩,臣

子亡叛,遗孙冲幼,莫相辅立。其别部大人刘库仁勇而有智,铁弗卫辰狡猾多端,

皆不可独任。宜分部为二,令人统之。两人素有深仇,其势莫能先发,此御边之

上策。待其孙长,乃存而立之,是陛下大惠于亡国也。”坚从之。凤寻东还。及

道武即位,历吏部郎、给事黄门侍郎、行台尚书,甚见器重。明元世,与崔宏、

封懿、梁越等入讲经传,出议朝政。太武初,以旧勋赐爵平舒侯。卒,子才袭。

许谦,字元逊,代人也。少有文才,善天文图谶学。建国时,将家归附,昭

成擢为代王郎中令,兼掌文记。与燕凤俱授献明帝经。昭成崩后,谦徙长安。苻

坚从弟行唐公洛镇和龙,请谦之镇。未几,以继母老,辞归。登国初,遂归道武,

以为右司马,与张兖等参赞初基。慕容宝之来寇也,道武使谦告难于姚兴。兴遣

将杨佛嵩来援。佛嵩稽缓,道武命谦为书遗之,佛嵩乃倍道兼行。道武大悦,赐

谦爵关内侯。宝败,佛嵩乃还。及慕容垂死,谦上书劝进。并州平,以谦为阳曲

护军,赐爵平舒侯。卒,赠幽州刺史、高阳公,谥曰文。

子洛阳袭爵。明元追录谦功,以洛阳为雁门太守。洛阳家田三生嘉禾,皆异

亩同颖。太武善之,进爵北地公。卒,谥曰恭。

崔宏,字玄伯,清河东武城人,魏司空林之六世孙也。祖悦,仕石季龙,位

司徒右长史。父潜,仕慕容暐,为黄门侍郎。并以才学称。

宏少有隽才,号曰冀州神童。苻融之牧冀州,虚心礼敬。拜阳平公侍郎、领

冀州从事。出总庶事,入为宾友,众务修理,处断无滞。苻坚闻之,征为太子舍

人。辞以母疾,不就。左迁著作佐郎。太原郝轩名知人,称宏有王佐之材,近代

所未有也。坚亡,避难齐鲁间,为丁零翟钊及晋叛将张愿所留。郝轩叹曰:“斯

人也,遇斯时,不因扶摇之势,而与鴳雀飞沈,岂不惜哉!”

仕慕容垂,为吏部郎、尚书左丞、高阳内史,所历著称。立身雅正,虽在兵

乱,独厉志笃学,不以资产为意,妻子不免饥寒。

道武征慕容宝,次中山。弃郡走海滨。帝素闻其名,遣求。及至,以为黄门

侍郎,与张兖对总机要,草创制度。时晋使来聘,帝将报之,诏有司议国号。宏

议曰:“三皇、五帝之立号也,或因所生之土,或以封国之名。故虞、夏、商、

周始皆诸侯,及圣德既隆,万国宗戴,称号随本,不复更立。唯商人屡徙,改号

曰殷。然犹兼行,不废始基之号。故《诗》云‘殷商之旅’,此其义也。国家虽

统北方广漠之土,逮于陛下,应运龙飞。虽曰旧邦,受命惟新。以是登国之初改

代曰魏。慕容永亦奉进魏土。夫魏者大名州之上国,斯乃革命之征验,利见之玄

符也。臣愚以为宜号为魏。”道武从之,于是称魏。

及帝幸邺,历问故事。宏应对若流,帝善之。还次恒岭,帝亲登山顶,抚慰

新人,适遇宏扶老母登岭,赐以牛米。因诏诸徙人不能自进者,给以车牛。迁吏

部尚书。时命有司制官爵,撰朝仪,协音乐,定律令,申科禁,宏总而裁之,以

为永式。及置八部大夫,以拟八坐。宏通署三十六曹,如令、仆统事。深被信任,

势倾朝廷。约俭自居,不营产业,家徒四壁;出无车乘,朝晡步上。母年七十,

供养无重膳。帝闻,益重之,厚加馈赐。时人亦或讥其过约,而宏居之愈甚。常

引问古今旧事,王者制度,宏陈古人制作之体,及往代废兴之由,甚合上意。未

尝謇谔忤旨,亦不谄谀苟容。及道武季年,大臣多犯威怒,宏独无谴者,由于此

也。

帝曾引宏讲论《汉书》,至娄敬说汉祖,欲以鲁元公主妻匈奴,善之,嗟叹

者良久。是以诸公主皆嫁于宾附之国,朝臣子弟、良族美彦不得尚焉。尚书职罢,

赐宏爵白马侯,加周兵将军。与旧功臣庾岳、奚斤等同班,而信宠过之。

道武崩,明元未即位,清河王绍因人心不安,大出财帛,班赐朝士。宏独不

受绍财,长孙嵩以下咸愧焉。诏遣使者循行郡国,纠察守宰不如法者,令宏与宜

都公穆观等案之,帝称其平当。又诏宏与长孙嵩等朝堂决刑狱。

明元以郡国豪右大人蠹害,乃优诏征之。人多恋本,而长吏逼遣之。于是轻

薄少年,因相扇动,所在聚结。西河、建兴盗贼并起,守宰讨之不能禁。帝乃引

宏及北新侯安同、寿光侯叔孙建、武元城侯元屈等问焉。宏欲大赦以纾之。屈曰:

“不如先诛首恶,赦其党类。”宏曰:“王者临天下,以安人为本,何顾小曲直

也。夫赦虽非正道,而可以权行。若赦而不改,诛之不晚。”明元从之。

神瑞初,诏宏与南平公嵩等坐止车门右,听理机事。并州胡数万南掠河内,

遣将军公孙表等讨之,败绩。帝问计于群臣。宏曰:“表等诸军,不为不足,但

失于处分,故使小盗假息耳。胡众虽多,而无猛健主将,所谓千奴共一膽也。

宜得大将素为胡所服信者,将数百骑,就摄表军以讨之。贼闻,必望风震怖。寿

光侯建,前在并州,诸将莫及。”帝从之,遂平胡寇。寻拜天部大人,进爵为公。

泰常三年夏,宏病笃,帝遣侍中穆观就受遗言,侍臣问疾,一夜数返。卒,追赠

司空,谥文贞公。丧礼一依安城王叔孙俊故事。诏群臣及附国渠帅皆会葬,自亲

王以外,尽命拜送。子浩袭。太和中,孝文追录先朝功臣,以宏配飨庙廷。

浩字伯深,少好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该览。研精义理,

时人莫及。弱冠为通直郎,稍迁著作郎。道武以其工书,常置左右。道武季年,

威严颇峻,宫省左右,多以微过得罪,莫不逃避,隐匿目下之变。浩独恭勤不怠,

或终日不归。帝知之,辄命赐以御粥。其砥直任时,不为穷通改节若此。明元初,

拜博士祭酒,赐爵武城子。常授帝经书,每至郊祀,父子并乘轩轺,时人荣之。

明元好阴阳术数,闻浩说《易》及《洪范》五行,善之。因命筮吉凶,参观天文,

考定疑惑。浩总核天人之际,举其纲纪者,数家多有应验。恒与军国大谋,甚为

宠密。时有兔在后宫,检无从得入,帝令浩推之。浩以为当有邻国贡嫔嫱者。明

年,姚兴果献女。

神瑞二年,秋谷不登,太史令王亮、苏坦因华阴公主等言:“谶书云:国家

当都邺,大乐五十年。”劝帝迁都于邺,可救今年之饥。帝以问浩。浩曰:“非

长久策也。东州之人,常谓国家居广漠之地,人畜无算,号称牛毛之众。今留守

旧都,分家南徙,恐不满诸州之地。参居郡县,处榛林之下,不便水土,疾疫死

伤,情见事露,则百姓意阻。四方闻之,有轻侮之意,屈丐及蠕蠕必提挈而来。

云中、平城则有危殆之事,阻隔恒、代,千里之际,须欲救援,赴之甚难。如此,

则声实俱损矣。今居北方,假令山东有变,轻骑南出,翟威桑梓之中,谁知多

少?百姓见之,望尘震伏。此是国家威制诸夏之长策也。至春草生,乳酪将出,

兼有菜果,足接来秋。若得中熟,事则济矣。”帝深然之。复使中贵人问浩曰:

“今既无以至来秋,或复不熟,将如之何?”浩曰:“可简穷下之户,诸州就谷。

若秋无年,愿更图也。但不可迁都。”帝於是分人诣山东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