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北史 >

第23章

北史-第23章

小说: 北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故,太子曰:“迹字足傍亦为迹,岂非自反邪。”尝宴北宫,独令河间王勿入,

左右问其故,太子曰:“世宗遇贼处,河间王复何宜在此。”文宣每言:“太子

得汉家性质,不似我”,欲废之,立太原王。初诏国子博士李宝鼎傅之。宝鼎卒,

复诏国子博士邢峙侍讲。太子虽富于春秋,而温裕开朗,有人君之度。贯综经业,

省览时政,甚有美名。七年冬,文宣召朝臣文学者及礼学官于宫宴会,令以经义

相质,亲自临听。太子手笔措问,在坐莫不叹美。九年,文宣在晋阳,太子监国,

集诸儒讲《孝经》。令杨愔传旨谓国子助教许散愁曰:“先生在世,何以自资?”

对曰:“散愁自少以来,不登娈童之床,不入季女之室,服膺简策,不知老之将

至。平生素怀,若斯而已。”太子曰:“颜子缩屋称贞,柳下妪而不乱,未若此

翁白首不娶者也。”乃赍绢百疋。后文宣登金凤台,召太子使手刃囚。太子恻然

有难色,再三不断其首。文宣怒,亲以马鞭撞太子三下。由是气悸语吃,精神时

复昏扰。

十年十月,文宣崩,癸卯,太子即帝位于晋阳宣德殿,大赦。内外百官普加

泛级,亡官失爵,听复资品。庚戌,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皇太后。诏九

州军人七十已上,授以板职。武官年六十已上,及癃病不堪驱使者,并皆放免。

土木营造金铜铁诸杂作工,一切停罢。十一月乙卯,以右丞相、咸阳王斛律金为

左丞相。以录尚书事、常山王演为太傅。以司徒、长广王湛为太尉。以司空段韶

为司徒,以平阳王淹为司空。高阳王湜为尚书左仆射,河间王孝琬为司州牧,侍

中燕子献为右仆射。戊午,分命使者,巡省四方,求政得失,省察风俗,问人疾

苦。十二月戊戌,改封上党王绍仁为渔阳王,广阳王绍义为范阳王,长乐王绍广

为陇西王。是岁,周武成元年。

乾明元年春正月癸丑朔,改元。己未,诏宽徭赋。癸亥,高阳王湜薨。是月,

车驾至自晋阳。己亥,以太傅、常山王演为太师、录尚书事,以太尉、长广王湛

为大司马、并省录尚书事。以尚书左仆射、平秦王归彦为司空,赵郡王睿为尚书

左仆射。诏诸元良口配没宫内及赐人者,并放免。甲辰,帝幸芳林园,亲录囚徒,

死罪已下,降免各有差。乙巳,太师、常山王演矫诏诛尚书令杨愔、尚书右仆射

燕子献、领军大将军可朱浑天和、侍中宋钦道、散骑常侍郑子默。戊申,以常山

王演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以大司马、长广王湛为太傅、京畿大

都督。以司徒段韶为大将军。以前司空、平阳王淹为太尉。以司空、平秦王归彦

为司徒,彭城王浟为尚书令。又以高丽王世子汤为使持节、领东夷校尉、辽东

郡公、高丽王。是月,王琳为陈所败,萧庄自拔至和州。三月甲寅,诏军国事皆

申晋阳,禀大丞相常山王规算。壬申,封文襄第二子孝珩为广宁王,第三子长恭

为兰陵王。夏四月癸亥,诏河南定、冀、赵、瀛、沧、南胶、光、南青九州,往

因螽水,颇伤时稼,遣使分涂赡恤。是月,周明帝崩。五月壬子,以开府仪同三

司刘洪徽为尚书右仆射。秋八月壬午,太皇太后令废帝为济南王,全食一郡。以

大丞相、常山王演入纂大统。是日,王居别宫。皇建二年九月,殂于晋阳,时年

十七。

帝聪慧夙成,宽厚仁智,天保间,雅有令名。及承大位,杨愔、燕子献、宋

钦道等同辅。以常山王地亲望重,内外畏服。加以文宣初崩之日,太后本欲立之,

故愔等并怀猜忌。常山王忧怅,乃白太后,诛其党。时平秦王归彦亦预谋焉。皇

建二年秋,天文告变,归彦虑有后害,仍白孝昭,以王当咎,乃遣归彦驰驷至晋

阳害之。王薨后,孝昭不豫,见文宣为祟。孝昭深恶之,厌胜术备设而无益也。

薨三旬而孝昭崩。大宁二年,葬于武宁之西北,谥闵悼王。初,文宣命邢邵制帝

名殷字正道,从而尤之,“殷家弟及,‘正’字一止,吾身后儿不得也。”邵惧,

请改焉。文宣不许,曰:“天也。”因谓昭帝曰:“夺时但夺,慎勿杀也。”

孝昭皇帝演字延安,神武皇帝第六子,文宣皇帝之母弟也。幼而英峙,早有

大成之量,武明皇太后早所爱重。魏元象元年,封常山郡公。及文襄执政,遣中

书侍郎李同轨就霸府为诸弟师。帝所览文籍,源其指归,而不好辞彩。每叹云:

“虽盟津之师左骖震而不衄”,以为能。遂笃志读《汉书》,至《李陵传》,恒

壮其所为焉。聪敏过人。所与游处,一知其家讳,终身未尝误犯。同轨病卒,又

命开府长流参军刁柔代之,性严褊,不适诱训之宜,中被遣出。帝送出阁,惨然

敛容,泪数行下,左右莫不殻ъぁF渚匆抵鼐扇绱恕

天保初,进爵为王。五年,除并省尚书令。帝善断割,长思理,省内畏服。

七年,从文宣还邺。文宣以尚书奏事,多有异同,令帝与朝臣先论定得失,然后

敷奏。帝长于政术,割断咸尽其理,文宣叹重之。八年,转司空、录尚书事。九

年,除大司马,仍录尚书事。时文宣溺于游宴,帝忧愤,表于神色。文宣觉之,

谓帝曰:“但令汝在,我何为不纵乐?”帝唯啼泣拜伏,竟无所言。文宣亦大悲,

抵杯于地曰:“汝似嫌我,自今敢进酒者斩之!”因取所御杯,尽皆坏弃。后益

沈湎,或入诸贵戚家,角力批拉,不限贵贱。唯常山王至,内外肃然。帝又密撰

事条,将谏。其友王晞以为不可。帝不从,因间极言,遂逢大怒。顺成后本魏朝

宗室,文宣欲帝离之。阴为帝广求淑媛,望移其宠。帝虽承旨有纳,而情义弥重。

帝性颇严,尚书郎中剖断有失,辄加捶楚,令史奸慝,便即考竟。文宣乃立帝于

前,以刀环拟胁。召被立罚者,临以白刃,求帝之短,咸无所陈,方见解释。自

是不许笞箠郎中。后赐帝魏时宫人,醒而忘之。谓帝擅取,遂令刀环乱筑,因此

致困。皇太后日夜啼泣,文宣不知所为。先是禁友王晞,乃舍之,令侍帝。帝月

余渐瘳,不敢复谏。及文宣崩,帝居禁中护丧事。幼主即位,乃即朝班。除太傅、

录尚书事,朝政皆决于帝。月余,乃居藩邸。自是,诏敕多不关帝。客或言于帝

曰:“鸷鸟舍巢,必有探卵之患,今日之地,何宜屡出。”

乾明元年,从废帝赴邺,居于领军府。时杨愔、燕子献、可朱浑天和、宋钦

道、郑子默等以帝威望既重,内惧权逼,请以帝为太师、司州牧、录尚书事;长

广王湛为大司马、录并省尚书事,解京畿大都督。帝既以尊亲而见猜斥,乃与长

广王期猎,谋之于野。三月甲戌,帝初上省。旦,发领军府,大风暴起,坏所御

车幔。帝甚恶之。及至省,朝士咸集。坐定,酒数行,于坐执尚书令杨愔、右仆

射燕子献、领军可朱浑天和、侍中宋钦道等于坐。帝戎服与平原王段韶、平秦王

高归彦、领军刘洪徽入自云龙门,于中书省前遇散骑常侍郑子默,又执之,同斩

于御府之内。帝至东阁门,都督成休宁抽刃呵帝。帝令高归彦喻之,休宁厉声大

呼不从。归彦既为领军,素为兵士所服,悉皆弛杖。休宁方叹息而罢。帝入至昭

阳殿,幼主、太皇太后、皇太后并出临御坐。帝奏愔等罪,求伏专擅之辜。时庭

中及两廊下卫士二千余人,皆被甲待诏。武卫娥永乐武力绝伦,又被文宣重遇,

抚刃思效。废帝吃讷,兼仓卒,不知所言。太皇太后又为皇太后誓,言帝无异志,

唯云逼而已。高归彦敕劳卫士戒严,永乐乃内刀而泣。帝乃令归彦引侍卫之士向

华林园,以京畿军入守门阁,斩娥永乐于园。诏以帝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

录尚书事。相府佐史进位一等。帝寻如晋阳。有诏,军国大政,咸谘决焉。帝既

当大位,知无不为,择其令典,考综名实。废帝恭己以听政。太皇太后寻下令废

少主,命帝统大业。

皇建元年八月壬午,皇帝即位于晋阳宣德殿。大赦,改乾明元年为皇建。诏

奉太皇太后还称皇太后,皇太后称文宣皇后,宫曰昭信。乙酉,诏自太祖创业已

来,诸有佐命功臣,子孙绝灭,国统不传者,有司搜访近亲,以名闻,当量为立

后。诸郡国老人,各授板职,赐黄帽鸠杖。又诏謇正之士,并听进见陈事;军人

战亡死王事者,以时申闻,当加荣赠。督将朝士名望素高,位历通显,天保以来

未蒙追赠者。亦皆录奏。又以延尉、中丞,执法所在,绳违案罪,不得舞文弄法。

其官奴婢年六十已上,免为庶人。戊子,以太傅、长广王湛为右丞相。以太尉、

平阳王淹为太傅。以尚书令、彭城王浟为大司马。壬辰,诏分遣大使,巡省四

方。观察风俗,问人疾苦,考求得失,搜访贤良。甲午,诏曰:“昔武王克殷,

先封往代。两汉魏晋,无废兹典。及元氏统历,不率旧章。朕纂承大业,思弘古

典。但二王三恪,旧说不同,可议定是非,列名条奏。其礼仪体式,亦仰议之。”

又诏国子寺可备立官属,依旧置生,讲习经典,岁时考试。其文襄帝所运石经,

宜即施列于学馆。外州大学,亦仰典司,勤加督课。丙申,诏九州勋人有重封者,

听分授子弟,以广骨肉之恩。九月壬申,诏议定三祖乐。冬十一月辛亥,立妃元

氏为皇后,世子百年为皇太子。赐天下为父后者,爵一级。癸丑,有司奏太祖献

武皇帝庙宜奏《武德之乐》,舞《昭烈之舞》;太宗文襄皇帝庙宜奏《文德之乐》,

舞《宣政之舞》;高祖文宣皇帝庙宜奏《文正之乐》,舞《光大之舞》。诏曰:

“可。”庚申,诏以故太师尉景、故太师窦泰、故太师太原王娄昭、故太宰章武

王库狄干、故太尉段荣、故太师万俟普、故司徒蔡俊、故太师高乾、故司徒莫多

娄贷文、故太保刘贵、故太保封祖裔、故广州刺史王怀十二人配飨太祖庙庭;故

太师清河王岳、故太宰安德王韩轨、故太宰扶风王可朱浑道元、故太师高昂、故

大司马刘丰、故太师万俟受洛干、故太尉慕容绍宗十一人配飨世宗庙庭;故太尉

河东王潘相乐、故司空薛修义、故太傅破六韩常三人配飨高祖庙庭。是月,帝亲

戎北讨库莫奚,出长城。虏奔遁,分兵致讨,大获牛马,括总入晋阳宫。十二月

丙午,车驾至晋阳。

二年春正月辛亥,祀圆丘。壬子,禘于太庙。癸丑,诏降罪人各有差。二月

丁丑,诏内外执事之官从五品已上、及三府主簿录事参军、诸王文学、侍御史、

廷尉三官、尚书郎中、中书舍人,每二年之内,各举一人。冬十月丙子,以尚书

令、彭城王浟为太保,长乐王尉粲为太尉。己酉,野雉栖于前殿之庭。十一月

甲辰,诏曰:“朕婴此暴疾,奄忽无逮。今嗣子冲眇,未闲政术,社稷业重,理

归上德。右丞相、长广王湛,研机测化,体道居宗,人雄之望,海内瞻仰,同胞

共气,家国所凭。可遣尚书左仆射、赵郡王睿喻旨,征王统兹大宝。其丧纪之礼,

一同汉文,三十六日,悉从公除。山陵施用,务从俭约。”先是,帝不豫而无阙

听览,是日,崩于晋阳宫,时年二十七。大宁元年闰十二月癸卯,梓宫还邺,上

谥曰孝昭皇帝。庚午,葬于文静陵。

帝聪敏有识度,深沈能断,不可窥测。身长八尺,腰带十围,仪望风表,迥

然独秀。自居台省,留心政术,闲明簿领,吏所不逮。及正位宸居,弥所克励,

轻徭薄赋,勤恤人隐。内无私宠,外收人物,虽后父,位亦特进无别。日昃临明,

务知人之善恶。每访问左右,冀获直言。曾问舍人裴泽在外议论得失,泽率尔对

曰:“陛下聪明至公,自可远侔古昔,而有识之士,咸言伤细,帝王之度,颇为

未弘。”帝笑曰:“诚如卿言。朕初临万机,虑不周悉,故致尔耳。此事安可久

行,恐后又嫌疏漏。”泽因被宠遇。其乐闻过也如此。赵郡王睿与库狄显安侍坐,

帝曰:“须拔我同堂弟,显安我亲姑子,今序家人礼,除君臣之敬,可言我之不

逮。”显安曰:“陛下多妄言。”曰:“若何?”对曰:“陛下昔见文宣以马鞭

挞人,常以为非,而今行之,非妄言邪?”帝握其手谢之。又使直言,对曰:

“陛下太细,天子乃更似吏。”帝曰:“朕甚知之,然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