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北史 >

第220章

北史-第220章

小说: 北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故人,素,臣之舅子,臣并知其为人,诚有此语。”公卿奏弼怨望,罪当死,

上曰:“臣下守法不移,公可自求活理。”弼曰:“臣恃至尊威灵,将八千兵度

江,即禽陈叔宝,窃以此望活。”上曰:“此已格外酬赏,何用追论!”弼曰:

“平陈之日,诸公议不许臣行。推心为国,已蒙格外重赏,今还格外望活。”既

而上低徊者数日,惜其功,特令除名。岁余,复其爵位。上亦忌之,不复任使,

然每宴赐,遇之甚厚。

十九年,上幸仁寿宫,宴王公,诏弼为五言诗,词意愤怨,帝览而容之。明

年春,弼又有罪,在禁所,咏诗自若。上数之曰:“人有性善行恶者,公之为恶,

及与行俱。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无上心太猛,昔在周朝,

已教他儿子反,此心终不能改邪?”他日,上谓侍臣曰:“初欲平陈时,弼谓高

颎曰:‘陈叔宝可平。不作高鸟尽,良弓藏邪?’颎云:‘必不然。’平陈后,

便索内史,又索仆射。我语颎曰:‘功臣正宜授勋官,不可豫朝政。’弼后语颎:

‘皇太子于己,出口入耳,无所不尽。公终久何必不得弼力,何脉脉邪!’意图

镇广陵,又求荆州总管,并是作乱处,意终不改也。”

后突厥入朝,上赐之射,突厥一发中的。上曰:“非弼无能当此。”乃命弼。

弼再拜祝曰:“臣若赤诚奉国,当一发破的;如不然,发不中也。”弼射一发而

中。上大悦,顾谓突厥曰:“此人天赐我也!”

炀帝之在东宫,尝谓曰:“杨素、韩禽、史万岁三人,俱良将也,优劣如何?”

弼曰:“杨素是猛将,非谋将;韩禽是斗将,非领将;史万岁是骑将,非大将。”

太子曰:“然则大将谁也”?弼拜曰:“唯殿下所择。”弼意自许为大将。及炀

帝嗣位,尤被疏忌。大业三年,从驾北巡至榆林。时为大帐,下可坐数千人,召

突厥启人可汗飨之。弼以为太侈,与高颎、宇文幹等私议得失,为人所告,竟坐

诛,时年六十四。妻子为官奴婢,群从徙边。

子怀亮,慷慨有父风。以柱国世子,拜仪同三司。坐弼为奴,俄亦诛死。

敦弟谊。谊性刚果,有干略。周文据关中,引之左右,累迁仪同三司、略阳

公府长史。周闵帝受禅,封霸城县子,加开府,历原、信二州总管。及兄敦以谗

毁伏诛,坐免官。从武帝平齐,拜洛州刺史,进封建威县侯。开皇中,位左武候

将军、海陵郡公。后以突厥为边患,谊素有威名,拜灵州刺史,进位柱国。谊时

年老,犹能重铠上马,甚为北夷所惮。数载,上表乞骸骨,卒于家。子举袭爵。

论曰:周文帝属祸乱之辰,以征伐而定海内,大则连兵百万,系之以存亡,

小则转战边亭,不阕于旬月。是以兵无少长,士无贤愚,莫不投笔要功,横戈请

奋。豆卢宁、杨绍、王雅、韩雄等,或攀翼云汉,底绩屯夷,虽运移年代,而名

成终始,美矣哉!豆卢勣誉宣分竹,毓节见临危,可谓载德象贤也。观德王位登

台兖,庆流后嗣,保兹宠禄,实仁厚之所致乎!王世积俊才虽多,适足为害者矣。

贺若敦志略慷慨,深入敌境,勍寇绝其粮道,江淮阻其归途。临危而策出无方,

事迫而雄心弥厉,故能利涉死地,全师以反。而茂勋莫纪,严刑已及,天下是以

知宇文护之不能终其位也。自南北分隔,将三百年。隋文爰应千龄,将一函夏。

贺若弼慷慨,申必取之长策,韩禽奋发,贾余勇以争先。隋氏自此一戎,威加四

海。稽诸天道,或时有废兴;考之人谋,实二臣之力。其俶傥英略,贺弼居多,

武毅威雄,韩禽称重。方于晋之王、杜,勋庸绰有余地。然贺弼功成名立,矜伐

不已,竟颠殒于非命,亦不密以失身。若念父临终之言,必不及于斯祸。韩禽累

叶将家,威声动俗,敌国既破,名遂身全,幸也。广陵、甘棠,咸有武艺,骁雄

胆略,并为当时所推,赳赳干城,难兄难弟矣。

 卷六十九 列传第五十七

○申徽陆通(弟逞)厙狄峙杨荐王庆赵刚(子仲卿)赵昶王

悦赵文表元定杨檦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六世祖钟,为后赵司徒。冉闵末,中原丧乱,钟

子邃避地江左。曾祖爽,仕宋,位雍州刺史。祖隆道。宋北兖州刺史。父明仁,

郡功曹,早卒。徽少与母居,尽力孝养。及长,好经史。性审慎,不妄交游。遭

母忧,丧毕,乃归于魏。元颢入洛,以元邃为东徐州刺史,邃引徽为主簿。颢败,

邃被槛车送洛阳,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及邃得免,乃广集宾友,叹徽有

古人风。寻除太尉府行参军。

孝武初,徽以洛阳兵难未已,遂间行入关见周文。周文与语,奇之,荐之于

贺拔岳,岳亦雅相敬待,引为宾客。周文临夏州,以徽为记室参军,兼府主簿。

周文察徽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

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以迎孝武功,封博平县子、本州大中正。大统初,进爵为

侯。四年,拜中书舍人,修起居注。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

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十年,迁给事黄门侍郎。

先是,东阳王元荣为瓜州刺史。其女婿刘彦随焉。及荣死,瓜州首望表荣子

康为刺史,彦遂杀康而取其位。属四方多难,朝廷不遑问罪,因授彦刺史。频徵

不奉诏,又南通吐谷浑,将图叛逆。周文难于动众,欲以权略致之,乃以徽为河

西大使,密令图彦。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

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徽又使赞成其住计,彦便从之,遂

来至馆。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遂叱而缚之。彦辞无罪,徽数之曰:“君无

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人,轻忽诏命。计君之

咎,实不容诛。但受诏之日,本令相送归阙,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

于是宣诏慰劳吏人及彦所部,复云大军续至,城内无敢动者。使还,迁都官尚书。

十二年,瓜州刺史成庆为城人张保所杀,都督令狐延等起义逐保,启请刺史。

以徽信洽西土,拜假节、瓜州刺史。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边人乐而安之。十

六年,徽兼尚书右仆射,加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废帝二年,进爵

为公,正右仆射,赐姓宇文氏。

徽性勤至,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

后虽历公卿,此志不懈。出为襄州刺史。时南方初附,旧俗官人皆通饷遗。徽性

廉慎,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及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绝。徽自以无德于

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长幼闻之,皆竞来就读,递相谓曰:“此

是申使君手迹。”并写诵之。

明帝以御正任总丝纶,更崇其秩为上大夫,员四人,号大御正,又以徽为之。

历小司空、少保,出为荆州刺史。入为小司徒、小宗伯。天和六年,上疏乞骸骨,

诏许之。薨,赠泗州刺史,谥曰章。

子康嗣。位泸州刺史、司织下大夫、上开府。

康弟敦,汝南郡守。敦弟静,齐郡守。静弟处,上开府、同昌县侯。卒。

陆通,字仲明,吴郡人也。曾祖载,从宋武帝平关中,军还,留载随其子义

真镇长安,遂没赫连氏。魏太武平赫连氏,载仕魏,位中山郡守。父政,性致孝。

其母吴人,好食鱼。北土鱼少,政求之常苦难。后宅侧忽有泉出,而有鱼,遂得

以供膳。时人以为孝感所致,因谓其泉为孝鱼泉。从尔朱天光讨伐。及天光败,

归周文。周文为行台,以政为行台左丞、原州长史,赐爵中都县伯。大统中,卒。

通少敦敏好学,有志节。幼从政在河西,遂逢寇难,与政相失。通乃自拔东

归,从尔朱荣。荣死,又从尔朱兆。及尔朱氏灭,及入关。周文时在夏州,引为

帐内督。顷之,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时有传岳军府已亡散者,周文忧之,通

以为不然。居数日,问至,果如所策。自是愈见亲礼,遂昼夜陪侍,家人罕见其

面。通虽处机密,愈自恭谨,周文以此重之。后以迎孝武功,封都昌县伯。

大统元年,进爵为侯。从禽窦泰,复弘农。沙苑之后。力战有功。又从解洛

阳围。军还,属赵青雀反于长安,周文将讨之,以人马疲弊,不可速行,又谓青

雀等一时陆梁,不足为虑,乃云“我到长安,但轻骑临之,必当面缚。”通进曰:

“青雀等既以大军不利,谓朝廷倾危,同恶相求,遂成反乱。然其逆谋久定,必

无迁善之心。且其诈言大军败绩,东寇将至,若以轻骑往,百姓谓为信然,更沮

兆庶之望。大兵虽疲弊,精锐犹多,以明公之威,率思归之众,以顺讨逆,何虑

不平?”周文深纳之,因从平青雀。录前后功,进爵为公,徐州刺史。以寇难未

平,留不之部。与于谨讨刘平伏,加大都督。从周文援玉壁,进仪同三司。

九年,高仲密以地来附,通从若干惠战于芒山。众军皆退,唯惠与通率所部

力战。至夜中乃阴引还,敌亦不敢逼。时授骠骑大将军、开府仆同三司、太仆卿,

赐姓部六孤氏,进爵绥德郡公。周孝闵践祚,拜小司空。保定五年,累迁大司寇。

通性柔谨,虽久处列位,常清慎自守。所得禄赐,尽与亲故共之,家无余财。

常曰:“凡人患贫而不贵,不患贵而贫也。建德元年,转大司马。其年薨。通弟

逞。

逞字季明,初名彦,字世雄。魏文帝常从容谓之曰:“尔既温裕,何因乃字

世雄?且为世之雄,非所宜也。于尔兄弟又复不类。”遂改焉。逞少谨密,早有

名誉。兄通先以军功别受茅土,乃让父爵中都县伯令逞袭之。起家羽林监、周文

内亲信。时辈皆以骁勇自达,唯逞独兼文雅,周文由此加礼遇焉。大统十四年,

参大丞相府军事,寻兼记室。保定初,累迁吏部中大夫,历蕃部、御伯中大夫,

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徙授司宗中大夫,转军司马。逞干识详明,历任

三府,所在著绩。朝迁嘉之,进爵为公。

天和三年,齐遣侍中斛斯文略、中书侍郎刘逖来聘。初修邻好,盛选行人,

诏逞为使主,尹公正为副以报之。逞美容止,善辞令,敏而有礼,齐人称焉。还

届近畿,诏令路车仪服郊迎而入,时人荣之。四年,除京兆尹。郡界有豕生数子,

经旬而死。其家又有豮,遂乳养之,诸豚赖之以活,时论以逞仁政所致。俄

迁司会中大夫,出为河州刺史。晋公护雅重其才,表为中外府司马,颇委任之。

寻复为司会,兼纳言,迁小司马。及护诛,坐免官。

顷之,起为纳言。又以疾不堪剧任,乃除宜州刺史。故事,刺史奉辞,例备

卤簿,逞以时属农要,奏请停之。武帝深嘉焉,诏遂其所请,以彰雅操。逞在州

有惠政,吏人称之。东宫初建,授太子太保。卒,赠大将军。子操嗣。

厙狄峙,其先辽东人,本姓段,匹磾之后也,因避难改焉。后徙居代,世为

豪右。祖凌,武威郡守。父贞,上洛郡守。峙少以弘厚知名,善骑射,有谋略。

仕魏,位高阳郡守,政存仁恕,百姓颇悦之。孝武西迁,峙乃弃官从入关。大统

元年,拜中书舍人,参掌机密,以恭谨见称。迁黄门侍郎。时与东魏争衡,蠕蠕

乘虚,屡为边患,朝议欲结和亲,乃使峙往。峙状貌魁梧,善于辞令,蠕蠕主雅

信重之,自是不复为寇。周文谓峙曰:“昔魏绛和戎,见称前史。以君方之,彼

有愧色。”封高邑县公。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拜侍中。蠕蠕灭后,

突厥强盛,虽与周通好,而外连齐氏。周文又令峙衔命喻之。突厥感悟,即执齐

使归诸京师。进爵安丰郡公,历小司空、小司寇。

明帝初,为益州刺史、都督三十一州诸军事。峙性宽和,尚清靖,为夷獠所

安。后为宜州刺史,入为少师。以年老,乞骸骨,诏许之。卒,谥曰定。

子嶷嗣,少知名,位开府仪同三司、职方中大夫、蔡州刺史。卒官。

嶷弟徵,从平齐,以功拜仪同大将军,赐爵乐陵县公。

徵弟徽,亦以军功至仪同大将军、保城县男。

徽弟嵚,性弘厚,有局度,以齐右下大夫从武帝东伐,入并州。军败,侍臣

歼焉。及帝之出,唯嵚侍从。以功授上仪同大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