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北史 >

第144章

北史-第144章

小说: 北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丰王延明受诏议定服章,敕景参修其事。寻进号冠军将军。阿那瑰之还国也,境

上迁延,仍陈窘乏。遣尚书左丞元孚奉诏振恤,阿那瑰执孚过柔玄,奔于漠北。

遣尚书令李崇、御史中尉兼右仆射元纂追讨不及。乃令景出塞,经絺山,临瀚海,

宣敕勒众而返。景经涉山水,怅然怀古,乃拟刘琨《扶风歌》十二首。进号征虏

将军。

孝昌初,给事黄门侍郎,寻除左将军、太府少卿,仍舍人。固辞少卿不拜,

改授散骑常侍,将军如故。徐州刺史元法僧叛入梁,梁武遣其豫章王萧综入据彭

城。时安丰王延明为大都督、大行台,率临淮王彧等众军讨之。既而萧综降附,

徐州清复,遣景兼尚书,持节驰与行台都督观机部分。景经洛纳,乃作铭焉。是

时尚书令萧宝夤、都督崔延伯、都督北海王颢、都督车骑将军元恒芝等并各出讨,

诏景诣军宣旨劳问。还,以本将军授徐州刺史。

b杜洛周反于燕州,仍以景兼尚书为行台,与幽州都督、平北将军元谭以御

之。景表求勒幽州诸县悉入古城,山路有通贼之处,权发兵夫,随宜置戍,以为

防遏。又以顷来差兵,不尽强壮,今之三长,绵是豪门多丁为之,今求权发为兵。

明帝皆从之。进号平北将军。别敕谭西至军都关,北从卢龙塞,据此二险,以杜

贼出入之路。又诏景山中险路之处,悉令捍塞。景遣府录事参军裴智成发范阳三

长之兵以守白,都督元谭据居庸下口。俄而安州石离、冗城、斛盐三戍兵反,

结洛周,有众二万余落,自松岍赴贼。谭勒别将崔仲哲等截军都关以待之。仲哲

战没,洛周又自外应之,腹背受敌,谭遂大败,诸军夜散。诏以景所部别将李琚

为都督,代谭征下口,降景为后将军,解州任。仍诏景为幽、安、玄四州行台。

贼既南出,钞略蓟城,景命统军梁仲礼率兵士邀击。破之,获贼将御夷镇军

主孙念恒。都督李琚为贼所攻蓟城之北,军败而死。率属城人御之,贼不敢逼。

洛周还据上谷。授景平北将军、光禄大夫,行台如故。洛周遣其都督王曹纥真、

马叱斤等率众蓟南,以掠人谷,乃遇连雨,贼众疲劳。景与都督于荣、制史王延

年置兵栗国,邀其走路,大败之,斩曹纥真。洛周率众南趋范阳,景与延年及荣

破之。又遣别将重破之于州西彪眼泉,禽斩之及溺死者甚众。后洛周南围范阳,

城人翻降,执刺史延年及景,送于洛周。寻为葛荣所吞,景又入荣。荣破,景得

还朝。

永安初,诏复本官,兼黄门侍郎,又摄著作,固辞不就。二年,除中军将军,

正黄门。先是参议《正光壬子历》,至是赐爵高阳子。元颢内逼,庄帝北巡,景

与侍中、大司马、安丰王延明在禁中召诸亲宾,乃安慰京师。颢入洛,景乃居本

位。庄帝还宫,解黄门。普泰初,除车骑将军、右光禄大夫、秘书监。以预诏命

之勤,封濮阳县子,后以例追。永熙二年,监议事。

景自少及老,恒居事任,清俭自守,不营产业。至于衣食,取济而已。耽好

经史,爱玩文词,若遇新异之书,殷勤求访,或复质买,不问价之贵贱,必以得

为期。友人刁整每谓曰:“卿清德自居,不事家业,虽俭约可尚,将何以自济也?

吾恐挚太常方馁于柏谷耳。”遂与卫将军羊深矜其所乏,乃率刁双、司马彦邕、

李谐、毕祖彦、结义显等各出钱千文而为买马焉。天平初迁邺,是时诏下三日,

户四十万狼狈就道,收百官马,尚书丞、郎已下非陪从者,尽乘驴。齐神武以景

清贫,特给车牛四乘,妻孥方得达邺。后除仪同三司,仍本将军。武定六年,以

老疾去官,诏特给右光禄事力终其身。八年薨。

景善与人交,终始若一。其游处者皆服其深远之度,未曾见其矜吝之心。好

饮酒,淡于荣利,自得怀抱,不事权门。性和厚恭慎。每读书见韦弦之事、深薄

之危,乃图古昔可以鉴戒,指事为象,赞而述之曰:

《周雅》云:“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有朝隐大夫

鉴戒斯文,乃惕焉而惧曰:夫道丧则性倾,利重则身轻。是故乘和体逊,式铭方

册;防微慎独,载象丹青。信哉辞人之赋,文晦而理明。仰瞻高天,听卑视谛;

俯测厚地,岳峻川渟。谁共戴之,不私不畏;谁其践之,不陷不坠。故善恶是

征,物罔同异。论亢匪久,人咸敬忌。嗟乎!唯地厚矣,尚亦兢兢。浩浩名位,

孰识其亲。搏之弗得,聆之无闻。故有戒于显而急于微。好爵是冒,声奢是基。

身陷于禄利,言溺于是非。或求欲而未厌,或知足而不辞。是故位高而势逾迫,

正立而邪逾欺。安有位朽而危不萃,邪荣而正不雕。故悔多于地厚,祸甚于天高。

夫悔未结,谁肯曲躬。夫祸未加,谁肯累足。固机发而后思图,车覆而后改躅。

改之无及,故狡兔失穴;思之在后,故逆鳞易触。君子则不然。体舒则怀卷,视

溺则思济。原夫人阙之度,邈于无阶之天,势位之危,深于不测之地。饵厚而躬

不竞,爵降而心不系。守善于已成,惧愆于未败。虽盈而戒冲,通而虑滞。以知

命为遐龄,以乐天为大惠。以戢智而从时,以怀愚而游世。曲躬焉,累足焉,苟

行之昼已决矣,犹夜则思其计;诵之口亦明矣,故心必赏其契。故能不同不诱,

而弭谤于群小;无毁无誉,而贻信于上帝。托身与金石俱固,立名与天壤相弊。

嚣竞无侵,优游独逝。夫如是,绮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柳

下三黜,不愠其色;子文三陟,不喜其情。

而惑者见居高可以持势,欲乘高以据荣。见直道可以修己,欲专道以邀声。

夫去声然后声可立,岂矜道之所宣。虑危然后安可固,岂假道之所全。是以君子

鉴恃道不可以流声,故去声而怀道。鉴专道不可以守势,故去势以崇道。何者?

履道虽高,不得无亢;求声虽道,不得无悔。然则声奢繁则实俭雕,功业进则身

迹退。如此则精灵遂越,骄侈自亲。情与道绝,事与势邻。方欲役思以持势,乘

势以求津。故利欲诱其性,祸难婴其身。利欲交则幽显以之变,祸难构则智术无

所陈。若然者,虽縻爵帝局,焉得而宁之?虽结珮皇庭,焉得而荣之?故身道未

究,而崇邪之径已形。成功未立,而修正之术已生。福禄交蹇于人事,屯难顿萃

于时情。忠介剖心于白日,耿节沉骨于幽灵。因斯愚智之所机,倚伏之所系,全

亡之所依,其在逊顺而已哉。呜呼鉴之!呜呼鉴之!

景所著述数百篇见行于世。删正晋司空张华《博物志》及撰《儒林》、《列

女传》各数十篇云。长子昶,少学识,有文才,早卒。昶弟彪之,永安中,司空

行参军。

论曰:古人云:才未半古,功已过之。王肃流寓之士,见知一面,荣任赫然,

寄同旧列,虽器业自致,抑亦逢时之所致焉。刘芳矫然特立,沈深好古,博通洽

识,为世儒宗。懋才流识学,见重于世,不虚然也。常爽以儒素著称,景以文义

见宗,美乎。

 卷四十三 列传三十一

○郭祚张彝(孙晏之曾孙乾威)邢峦(弟子昕族孙臧邵)李崇

(从弟平平子奖谐)

郭祚,字季祐,太原晋阳人,魏车骑将军淮弟亮之后也。祖逸,本州别驾,

前后以二女妻司徒崔浩,一女妻浩弟上党太守恬。太武时,浩亲宠用事,拜逸徐

州刺史,假榆次侯,赠光禄大夫。父洪之,坐浩事诛。祚亡窜得免。

少孤贫,姿貌不伟,乡人莫之识。有女巫相祚后当富贵。祚涉历经史,习崔

浩之书,尺牍文章见称于世。弱冠为州主簿,刺史孙小委之书记。又太原太守王

希彦,逸妻之侄也,共相赒恤,乃振。孝文初,举秀才,对策上第,拜中书博士。

转中书侍郎,迁尚书左丞,长兼给事黄门侍郎。祚清勤在公,夙夜匪懈,帝甚赏

之。从南征,及还,正黄门。车驾幸长安,行经渭桥,过淮庙,问祚曰:“是卿

祖宗所承邪?”祚曰:“是臣七世伯祖。”帝曰:“先贤后哲,顿在一门。”祚

对曰:“昔臣先人以通儒英博,唯事魏文。微臣虚薄,遭奉圣明,自惟幸甚。”

因敕以太牢祭淮庙,令祚自撰祭文。以赞迁洛之规,赐爵东光子。孝文曾幸华林

园,因观故景阳山。祚曰:“山以仁静,水以智流,愿陛下修之。”帝曰:“魏

明以奢失于前,朕何为袭之于后?”祚曰:“高山仰止。”帝曰:“得非景行之

谓?”迁散骑常侍,仍领黄门。

是时,孝文锐意典礼,兼铨镜九流,又迁都草创,征讨不息;内外规略,号

为多事。祚与黄门宋弁参谋帷幄,随其才用,各有委寄。祚承禀注疏,特成勤剧。

尝以立冯昭仪,百官夕饮清徽后园。孝文举觞赐祚及崔光曰:“郭祚忧勤庶事,

独不欺我。崔光温良博物,朝之儒秀。不劝此两人,当劝谁也!”其见知若此。

初,孝文以李彪为散骑常侍,祚因入见,帝谓祚曰:“朕昨误授一人官。”祚对

曰:“岂容圣诏一行,而有差异!”帝沈吟曰:“此自应有让,因让,朕欲别授

一官。”须臾,彪有启云:“伯石辞卿,子产所恶,臣欲之已久,不敢辞让。”

帝叹谓祚曰:“卿之忠谏,李彪正辞,使朕迟回,不能复决。”遂不换李彪官也。

乘舆南讨,祚以兼侍中从,拜尚书,进爵为伯。孝文崩,咸阳王禧等奏祚兼

吏部尚书。寻除长兼吏部尚书、并州大中正。宣武诏以奸吏逃刑,县配远戍,若

永避不出,兄弟代之。祚奏曰:“若以奸吏逃窜,徙其兄弟,罪人妻子,复应徙

之,此则一人之罪,祸倾二室。愚谓罪人既逃,止徙妻子,走者之身,县名永配,

于眚不免,奸途自塞。”诏从之。寻正吏部。祚持身洁清,重惜官位。至于铨授,

假令得人,必徘徊久之,然后下笔,下笔即云:“此人便以贵矣。”由是事颇稽

滞,当时每招怨讟。然所拔用者,皆量才称职,时又以此归之。

出为使持节、镇北将军、瀛州刺史。及太极殿成,祚朝于京师,转镇东将军、

青州刺史。祚逢岁不稔,阖境饥弊,矜伤爱下,多所振恤,虽断决淹留,号为烦

缓,然士女怀其德泽。入为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并州大中正。迁尚书右仆射。

时议定新令,诏祚与侍中、黄门参议刊正。故事,令、仆、中丞驺唱而入宫

门,至于马道。及祚为仆射,以为非尽敬之宜,言于帝,纳之。下诏御在太极,

驺唱至止车门;御在朝堂,至司马门。驺唱不入宫,自此始也。诏祚本官领太子

少师。祚曾从幸东宫,明帝幼弱,祚持一黄出奉之。时应诏左右赵桃弓与

御史中尉王显迭相唇齿,深为帝所信,祚私事之,时人谤祚者,号为桃弓仆射、

黄少师。

祚奏曰:“谨案前后考格,虽班天下,如臣愚短,犹有未悟。今须定职人迁

转由状,超越阶级者即须量折。景明初考格,五年者得一阶半。正始中,故尚书、

中山王英奏考格,被旨:“但可正满三周为限,不得计残年之勤。”又去年中,

以前二制不同,奏请裁决。旨云:“黜陟之体,知依旧来恒断。”今未审旧来之

旨,为从景明之断?为从正始为限?景明考法,东西省文武闲官悉为三等,考同

任事。而前尚书卢昶奏,上等之人三年转半阶。今之考格,复分为九等,前后不

同,参差无准。”诏曰:“考在上中者,得泛以前,有六年以上迁一阶,三年以

上迁半阶,残年悉除。考在上下者,得泛以前,六年以上迁半阶,不满者除。其

得泛以后,考在上下者,三年迁一阶。散官从卢昶所奏。”

祚又奏言:“考察令:公清独著、德绩超伦而无负殿者为上上,一殿为上中,

二殿为上下,累计八殿,品降至九。未审今诸曹府寺,凡考,在事公清,然才非

独著;绩行称务,而德非超伦;干能粗可,而守平堪任;或人用小劣,处官济事

并全无负殿之徒:为依何第?景明三年以来,至今十有一载,准限而判,三应升

退。今既通考,未审为十年之中,通其殿最,积以为第?随前后年断,各自除其

善恶而为升降?且负注之章,数成殿为差,此条以寡愆为最,多戾为殿。未审取

何行是寡愆?何坐为多戾?结累品次,复有几等?诸文案失衷应杖十者为一负,

罪依律次,过随负记。十年之中,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