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梦想口袋 >

第429章

梦想口袋-第429章

小说: 梦想口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唐信的询问,曹伦卿打起精神,眼前的人是老板,这就有点儿汇报工作的意思了。

“前前后后唐董给了我五十亿美金,从年初到今天,我以宏信集团名义在老窝投资了五亿美金。”

“那剩下的呢?”

唐信大概是这段日子的自学生活令他感觉生活枯燥,有人陪他说说话,他就不自觉地打断了对方。

五亿美金听着少,可实际上占据了老窝去年进入国内外资超过15的比重。

这就和华夏刚刚开个开放时的情景一样。

老窝尽管在几年前加入了wto,可国民经济基础薄弱是致命因素。

要摆脱农业人口90的现象,让国家从劳动力根源上发生变化,这个发展过程,任重道远。

曹伦卿不介意唐信打断他的话,继续说道:“剩下的四十五亿美金,我全部用在收购发达国家中小企业上了,从英国,东瀛,棒子国,米国,新家坡,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等国家,以世界各地发达国家为跳板,再把资金涌入老窝,制造一个假象。”

“呵呵,有点儿意思。”

唐信情不自禁开怀一笑。

他明白了曹伦卿的金融手段,如果五十亿美金全部以宏信集团的名义砸在老窝,充其量是个重磅消息,但是以不同国家不同企业的身份前赴后继把资本涌入老窝,这势必会带来一股跟风热潮,多点开花的舆论影响制造出的假象,会迷惑大众,而这要请君入瓮的对象,则是那些发达国家的庞大资本。

“看来唐董明白我的用意,这样也不用我多费唇舌了。从下半年开始,涌入老窝的资本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资本,这一股投资热已经开始展现出了苗头,投资在老窝的资本,如今已经实现了增值,加上这几年老窝官方普及民众购买股票的努力,股市新增上市公司,未来的获利前景是空前的。”

曹伦卿面色郑重地说道。

唐信忽然神情恍惚地叹道:“怪不得。”

“唐董,你说什么?”

“嗯?哦,没什么。”

唐信刚才联想到了他看过克里斯发来最新关于渡边弘次的消息,对方这一趟去米国,接触洛克菲勒摩根等财团时,似乎有意合作在亚洲进行一次大手笔投资。

具体是哪里,克里斯没有查到。

但现在唐信如果没猜错,应该是老窝,要玩那种金融炒家屡试不爽的把戏。

把自己的心事抛之脑后,唐信再将话题回归前一个,问:“既然您已经布局完成,那为什么还要巴结一个老窝的高官呢?”

似有多此一举的意思。

曹伦卿眼神炯炯有神,凝视唐信沉声道:“唐董,也许你心里只认为我们在老窝投资,表面上帮助他们的国家发展,过几年卷走整个国家多年来的财富积累,这就是胜利,但在我眼中,我的对手,不是没有还手之力的老百姓,我这一局,等待的对手,还未出现!而我相信,很快,闻到肉味的狼会主动出现在我面前,我要击败的对手,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群狼!如果你不支持我,那么,我现在就收手。”

唐信脸上浮现出了笑意,隐含邪魅气质。

“曹教授,原来我们是同一种人。”

第二百二十二章 英姿,塑造,打招呼

第二百二十二章 英姿,塑造,打招呼

唐信既然早已把支票签给曹伦卿,对方又有计划,那么他必然全力支持,无所顾忌。

从商业本质为出发点去考虑,只要曹伦卿能够实现他的价值,让钱生钱,那么他究竟想要和谁博弈,唐信也不在乎。

“曹教授,我可以批准你带着医疗团队去国外,不过,你要想清楚后果,罕见病因人而异,如果我们无法治愈这个小女孩,甚至导致了悲剧发生,那么,你能不能活着回来,恐怕都会是一个疑问。”

曹伦卿毫不犹豫道:“没有冒险精神,如何摘取辉煌果实?”

唐信闻言一笑,说:“那祝你一路顺风他日凯旋。”

曹伦卿起身告辞,走到门边又突然回头感慨道:“老板,谢谢。”

唐信没做回应,待他走后打了两个电话,一个给童峥嵘,另一个给庞不为,让天盈安保派人一路保驾护航。

待挂了电话后,唐信起身去把门关上,落下帘子挡住门窗。

他回到桌前,从四次元口袋里掏出了新闻宣传机。

“看看我能帮你多少。”

唐信打开电脑,上网搜索关于老窝方面的经济新闻。

关于老窝国内的投资前景,国际舆论褒贬不一。

这是一个正常现象。

而在舆论引导主流思想的环境下,无非是正面影响更大,还是负面影响更深入人心罢了。

唐信把新闻宣传机连上电脑,将关于老窝投资前景具有积极意义的新闻放大影响力,把负面影响的新闻压到默默无闻的状态。

收起道具闭目一笑,唐信可以预见在未来,曹伦卿一定会大吃一惊,国际资本蜂拥而入老窝,这一局,看看能够坑多少人吧。

又过了半个月,已是寒冬腊月时。

天海机场。

一道伟岸的男性身影衣着尼龙大衣走进了登机通道,不久之后坐在了飞往华夏北部小城的航班。

将过去数年一直保持的飘逸长发剪短之后,司徒炎鑫显得更加俊朗不凡,比之以往稍显颓废的样子,现在的他精神奕奕英姿勃发。

他在登上飞机之后就脱掉了尼龙大衣,一身深灰西装格外庄重,他坐在头等舱中,显得卓尔不群,引得靓丽的空姐都情不自禁多望他两眼。

司徒炎鑫手上拿着一份科学杂志,成熟稳重的外表之下,其实心不在焉。

廖朝阳已经基本康复,但按照医学鉴定,也属于了残疾人,算是半个哑巴,要借助司徒炎鑫给他量身打造的科技面罩才能够勉强把嘴巴里的话转化出来让人听明白。

吃一堑长一智,摔倒过一次后,司徒炎鑫明显发现廖朝阳与以往不同了,他无时无刻在流露出一股泰山崩于前也能面不改色的姿态,心态平和地接受了现实,也不曾有任何疯狂举动。

就连司徒炎鑫自己,也明显感觉到自己有了些变化,好似从前潜意识里认为无敌天下,现在则忌惮颇多,真正把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当成了醒世恒言。

扭头瞥了眼窗外云海飘渺的唯美景象,司徒炎鑫心中暗道: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被世界塑造,另一种是塑造世界,唐信,我和你,皆为后者。

飞机经过五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后降落,司徒炎鑫在走出机场后打车去往小城一处中档住宅区。

此时北部小城全城覆霜,刚刚下过一场大雪,白茫茫一片别有一番自然神韵。

在住宅区外下车已经是晚上七点多,司徒炎鑫手提公事包踏雪而行,询问了小区保安后来到了一栋司空见惯的住宅楼前,看这住宅楼的外貌,楼龄也不小了。

他上到四楼,在一个单位门前按下了门铃。

开门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女人,一脸慈祥,大概是没见过司徒炎鑫,不过看他长相俊朗衣着不凡,便善意地问道:“小伙子,你找谁?不会走错地方了吧?”

司徒炎鑫刚要自报家门,结果老妇人身旁出现了一位同样五十多岁的男人,他儒雅斯文戴着眼镜,看上去就像是个老学究。

“司徒炎鑫?!我没看错吧?”

男人一脸惊讶。

司徒炎鑫微微一笑,说:“常院士,多年未见,原来你还记得我。”

“当年你拒绝了我的邀请,这一晃有五六年了吧?哎,老伴儿,赶紧把门打开,请他进来。”

常岚催促老伴儿开门,家是两门,外面防盗门,里面是红木门,他们打开了里面的门,就隔着防盗门在和司徒炎鑫说话。

待司徒炎鑫进了客厅,发现这摆设寻常的家中非常干净,一尘不染的,便主动脱鞋,避免踩脏了人家的地板。

“哎,不用换鞋了。”

常岚迫不及待想和司徒炎鑫聊一聊,但司徒炎鑫还是慢条斯理地弯腰脱鞋,说道:“客随主便,您这里明明有给客人准备的拖鞋,我要是不换,岂不是太无礼了。”

常岚一脸惊奇,说道:“诶?当年心比天高的司徒炎鑫可说不出这番话,说起来,你怎么知道我提前休假回了家?往年这个时候,我还在京城呢。”

司徒炎鑫换好拖鞋,然后把大衣脱掉搭在门边的挂衣柱上,扭头回头微笑道:“实不相瞒,我专程查过您的行程,特意上门找您谈公事。”

刚沏了壶茶端上来的老妇人听到司徒炎鑫的话,默不作声地把茶水放在茶几上,拿起遥控器把电视关掉,然后走回了卧室中把门关上。

这给了两个男人谈话的空间。

常岚伸手一请,两人在沙发上坐下,常岚打量司徒炎鑫一番,点头笑道:“我当年见你的时候,就不喜欢你的长发,这些年,你接受采访露面的时候,总是那副长头发的模样,你看现在你把头发剪了,年轻人多精神,呵呵。”

司徒炎鑫没做回应,显然他来不是为了让对方品头论足的。

“常院士,我来,是想和您打个招呼,不知道您听说没有,业科将和中科院进行合作,开展一项研究观察监控地质变化预防地震的工程,是国…务…院批准的。”

常岚如今已经不仅仅是中科院的院士了,而是领导干部,但司徒炎鑫这样称呼他,他没有官架子,也不在意,反而显得亲切,当年他去招揽二十岁的司徒炎鑫时,就是自称院士,只可惜司徒炎鑫当时拒绝了。

“我是这个月月初开始休假的,老伴儿身体出了些毛病,陪她动个手术,直到年后才回京城工作,院里的最新指示,我还不知道呢。”

常岚实话实说,司徒炎鑫犹豫起来,他很少与外人打交道,也不知道这会儿是不是该把话题岔开,问候一番对方伴偶的身体情况。

常岚看出司徒炎鑫的犹疑,笑道:“司徒啊,说正事,你来是和我打招呼,我很纳闷,监控地震的工作,不是应该是国家地震局在操心吗?”。

“的确如此,业科与中科院的合作,主要是为了研究技术,有成果后转交给地震局应用。”

“那既然是国…务…院批的项目,你为什么还要亲自来跟我打招呼呢?”

司徒炎鑫沉默片刻,最终一叹,轻声道:“常院士,撇开你我身份与立场,中立去看待这项计划,您认为,普通人眼中,这样的项目,会有成果吗?”。

常岚被他这么一问,陷入沉默中。

老生常谈预防地震预防地震,如果真的能够百分百预测地震的发生,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这么多悲剧发生。

而科技水平方面,华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是明显的,人家都没能解决的难题,我们投入再大,恐怕也不见得会有成果。

“司徒,我应该了解了你的来意,你是担心我们院里会有部门阳奉阴违,对吧?”

这话既然是对方说出来的,司徒炎鑫也就坦然地点头承认,说:“没错。这个项目,是我亲自领导督查,需要中科院全方位配合,从人才资源到科技设备,每一样都必须尽心尽力地为这项工程付出,我不希望未来出现合作双方有矛盾产生,更不想看到有人消极怠工,认为这是在浪费光阴。”

常岚面色郑重地点点头,他了解到了司徒炎鑫的顾虑,不认为对方是杞人忧天,这很实在,又很合理,因为这项计划的目的,听起来就很无稽与无望,如果有人不能端正心态,消极对待的情况很有可能会出现。

“恕我小人之心,司徒,你刚才也说过,研究成果是转交给国家地震局,那么,是卖吗?”。

“不,赠送,连同科技产权,国家想把技术公开,给别的国家,随便,我们业科只负责研发,研究阶段结束之后,我们就会退出,剩下的科技升级与后续研究,那也是中科院的事。”

常岚听着匪夷所思,继续问道:“这项工程的研究经费,是国家拨款?”

“不,我们提供二十亿人民币,剩下如果不够,才是国家承担,这在国…务…院下达的文件中已经清楚写明。”

司徒炎鑫面不改色的话让常岚更加糊涂了。

他摇摇头不解道:“司徒,这些年我在关注你,你在曾经的业科是研究小组的领导人,后来宏信集团收购业科,你成了总工程师,前前后后,你们做的每项研究,都是有商业价值与回报的,那么,今天为什么突然耗费时间来做这项完全零回报的研究呢?”

司徒炎鑫闭上眼苦涩一笑。

这大概就是社会现状的思维模式吧,无私奉献有时在外人看来,第一反应就是猜疑,而不是赞美。

“常院士,我现在是给宏信集团打工,这个项目是我们董事长亲自要求的,我有令在身,不得不从,至于原因,那您只能去问宏信集团的董事长了。”

常岚哦了一声,而后不再多问,承诺道:“司徒,你可以放心,这个项目既是上级指示,又有你们无偿奉献,研究的重要性我们心照不宣,于国于民意义非凡,有人若敢懈怠,那变相的是损害国家利益,放心吧,我会和院里的各级领导交流一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