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234章

超级能源强国-第234章

小说: 超级能源强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场的都是常年给国家做计划的人员,想事情往往也想的很深入。
    谢薇薇就很惊讶发现,苏城的计划竟是一环扣一环,严丝合缝。她不由升起一丝明悟,苏城策划这个点子,绝对不是临时起意的。想到此处,她站了起来,问道:“苏联银行自顾不暇,如果真的解体,估计会分崩离析,这种情况下,我们恐怕是借不出钱的。”
    苏城看看自己的手表,道:“根据我的分析,叶利钦很快就会宣布接管原本属于中央的金融权力,俄罗斯中央银行接管苏联国家银行之类的方案,估计已经拟定,随时出笼。按照时间来看,这个月内就会发生了,也许就是最近几天。”
    这是大华的战略事业部,根据苏城拟定的条件,推断出来的。如果12月末苏联解体,事实也是如此,那作为主体的俄罗斯,至少要提前一个月接管财政金融权,否则的话,俄罗斯作为一个国家主体,是无法运作下去的。就像是苏联作为一个国家主题,如果被剥夺了财政金融权,也是无法运作下去的一样。
    听到此处,鲁司长按捺不住,道:“今天就到这里吧,苏董,你讲到的问题发人深思,请给我们一个考虑的时间。”
    现在谁都知道了,苏城不是真的要给年轻人做报告,他是通过报告的形式,直达天听。而且,提前经过计委的过滤,这份报告的含金量也大大的提高了。
    同是87年的何涛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心想:苏城的意见,如果被领导看重,这他以后在国际局势中的发言权,可就大不一样了。
    ……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章 猜谜时代
    周老有一把舒服的躺椅,他在家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坐在躺椅上的。有时候晚上睡不着觉,也到躺椅上坐一坐,只有要去工作的时候,或者配合保健医生锻炼的时候,他才起来动一动。
    如果有人来拜访,周老通常也是靠在躺椅上说话的。晚上来家里的都是熟人,大抵也是老年人,保健医生有时候来提醒他吃药的时候,就会好笑的发现两三个人都靠在躺椅上,像是村里大槐树下唠嗑的老农似的说着话。
    16日午间,周老照例是留在了家里休息。
    说是休息,但电话是不会停的,秘书时不时的都会送文件过来。午饭过后,计委的两位领导更是联袂前来拜访。
    每当这个时候,保健医生的眉头就会皱起来。
    但他也没有办法,只能检查一下周老的脉搏心跳等身体情况,然后离开会客厅,让他们私下里谈话。
    靠在躺椅上,周老刷刷的翻着文件,一会儿放了下来,呵呵笑道:“这个苏城,什么时候都有鬼主意。计委什么意见?”
    “我们很羞愧,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按道理说,苏城同志能够想到的,我们都应该想到的。”鲁司长难得见到周老,又是在私宅的环境下,说话有点断续,但意思还是表达的相当清楚。他稍停了一下,又说道:“不过,我们虽然没有考虑到这种方案,但计委内部并不太赞成这个方案。”
    “为什么?”周老抬起头来,看不出喜怒来。
    鲁司长犹豫着道:“我们觉得,趁火打劫的有点太明显了。这样弄下来,如果是100亿的规模,苏联就至少要落给我们100亿,说不定还要多,以后的俄罗斯会不会秋后算账,也不好说。再者,我听说国务院已经有了关于苏联问题的对策,还会主持购买一些军火设备,计委要是施行这样的计划,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干扰。”
    “那交给社会公司呢,是不是会影响到中苏关系?”
    “您是说私人企业?”鲁司长轻声道:“私企的信誉度不够高,苏联人恐怕是不认的。咱们的私企时间都不长,10年时间,也没有几家私企有钱。”
    “苏城不是控股了一个银行?深发展是吗?那就让他带着深发展去苏联搞这个业务去好了。”
    “咱们不参与?”
    “怎么不参与。深发展里面不是还有国有股份吗?国家和他共同出资,共同分享利润。当然了,具体怎么做,你们不要干涉,让他自由发挥。还要告诉他,出了问题,要他自己负责。”
    周老这么快的给出了意见,鲁司长也只好答应。他用眼睛的余光扫了一下身边的苏振国,有点惊讶他的沉默,然后低声道:“现在的问题就是贷款主体了,咱们不能从苏联国家银行贷款,因为担心它未来被俄罗斯的央行接管,咱们签署的贷款协议就有可能失效。但俄罗斯什么时候接管苏联银行,咱们也不知道,所以,只能等下去了。”
    “我看苏城的报告上说,本月内就有消息?还有可能是最近几天?”
    “这个……我们无法判断。”
    周老皱眉道:“国家计委不能判断,但一家民营企业能够判断?苏城是怎么判断的?就是拍脑袋想想?”
    鲁司长真觉得苏城是拍脑门想想出来的,但他哪能这么说呢,只能期期艾艾的道:“听说大华实业有一个战略事业部,里面也有一个科的编制,是情报搜集的。主要搜集官方资料,然后做分析得出结论。”
    情报分析和情报搜集是一样重要的。对企业来说,惊心动魄的间谍战不是他们想要的,商业间谍最好也不是飞檐走壁的侠客。花大价钱请一些社会行为分析学之类的专业学生,再对情报进行分析探讨,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日本韩国德国美国的财团,用的都是一样的体系,以搜集公开消息为主,再对公开消息进行分析,往往就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历史上的格林斯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他还不是美联储主席,而是一名打工仔的时候,他对二战期间的美国飞机行业进行了分析,竟而通过公开资料,得到了美国工业用铝,工业用橡胶等等数据的具体答案,和五角大楼储存的一模一样,当年就惊出了美国将军们一脑门的冷汗。
    实际上,他就是做了一个模型,然后添上数据。自80年代以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很多都是经济模型的设计者。
    90年代早期的中国,刚开始对钱感兴趣,还没有升华到经济的程度,更不用说枯燥无为的情报分析师了。就算是有,他们也是附庸于情报部门的,和大华实业的分析科是两码事。
    周老从别的报告中看到过大华的情报收集系统,他简单的说了两句,就提点道:“计委得出结论,必须建立在正确合理的信息基础上。大华的信息收集,就他们的规模来说,那是远胜于你们了。”
    鲁司长略微有点不服气,终究是无奈的说:“是”。
    周老亦不多说,按下电话的免提,直接说话道:“找一些苏联的金融系统的资料,要最近几天的,看看他们和俄罗斯的银行,有什么变动没有。”
    说完,他静静的靠上了躺椅,又示意苏振国也躺下。
    鲁司长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他双手覆在膝盖上,坐在独立的沙发处,有点不太习惯这样的安静。
    须臾,周老的秘书推门而入,将一盒录像带插入录像机,并交给周老一份文件,道:“这是大使馆传来的最新消息,今天早晨,叶利钦就已宣布,接管包括贵重金属生产部门在内的属于中央财政的权力。并停止向中央约80个部门提供资金……稍晚些时候,叶利钦再次宣布由俄罗斯中央银行接管苏联国家银行,苏联对外经济银行……”
    鲁司长脸都听的僵直了,忙问:“事情是今天发生的?”
    “是。”
    “这家伙,又猜中了。”鲁司长喃喃自语,苏振国和周老又有些好笑,又有些惊讶。
    周老笑问:“既然如此,那就通知苏城吧。”
    “好的。”鲁斯张再没有二话,人家能猜中这个,说明信息明显比自己通畅,那还争什么呐。
    ……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一章 逆反
    深发展的行长栾其远闭着眼睛,手指摩挲着沙发的皮面,脑袋有节奏的晃动着,像是悄悄哼着歌似的。
    表面上,他似乎云淡风轻的模样。只有砰砰直跳的心神,说明了栾其远的不安。
    给乱糟糟的苏联贷款?真亏的苏城想的出来,上面竟然也有兴趣……全是一群不干正事的大老爷们胡闹。
    昨天听说这件事的时候,栾其远简直吓了一跳。
    深发展是以一堆农村信用社之类的银行金融机构组合而成的,得益于深圳的快速发展和深交所的股票行情,深发展才有机会掩饰自己的不足,但在骨子里,它的根子仍然是一家农村信用社,它希望植根于本地,希望安全的攫取利润,又不得不受到各方面的影响。
    对于出国赚钱,做一个两国间的金融业务,深发展根本是想都没有想过。他们甚至对离开广*东都心有疑惑,假如可能的话,栾其远甚至希望将银行主体局限在深*圳。
    现在的特区正是快速发展的时候,留在深圳的利润是最高的,发展潜力也是最大的,业务量足够深发展用的了。
    前往苏联,对栾其远来说,不光是脱离实际,几乎接近于末日来临了。
    今天早晨,栾其远在上飞机前,在此前好几个犹豫不决的贷款申请书上签字了,总共放出去3000多万元的款子。
    原本,栾其远是不会在资本金不足,资金回流较少的情况下放出如此多款子的,但他转念想想,与其把钱丢到苏联那种地方,还不如贷给本地的小老板,即使人跑了,总能留下点什么吧。
    栾其远攥紧拳头,手指猛的划过皮沙发。
    他也睁开了眼睛,目光坚强的想:“不能让深发展成了苏城往上爬的台阶。”
    身在金融界的明眼人都知道,苏联的金融问题是中国目前最关心的对外金融问题。谁要是能解释它,或者从中博取利益,谁就能成为金融界的权威。简称学霸。
    所谓的学霸,就是学术界一锤定音的人物,他用不着仔细的解释,甚至不需要严谨的验证,只需要一个猜测,就能解决悬而不决的问题,直到严谨的验证彻底打破其猜测为止。历史上最著名的学霸应该算是爱迪生了。为了他本人的直流电生意,爱迪生以横空出世的王者姿态,生生苦憋死了交流电之父尼古拉特斯拉,让他不仅无法推广交流电,连养家糊口都做不到。现在的人们把特斯拉当作科学超人一样崇拜,但在现实的世界里,苦憋死的就是苦憋死的,栾其远可不想用深发展的尸身,成就苏城的赫赫金融学霸之名。
    他的紧张感缓缓的消除了。人总是对未知充满了疑虑和恐惧,认命之后的人,往往就是轻松的。
    “栾行长,请和我来。”一名计委的工作人员上来喊了一声,转身就走。
    栾其远过了一会才醒悟过来,顿时有点愠怒:“我好歹也是一个行长,你年纪轻轻的,装什么大尾巴狼?”
    但他也只能在心里想想而已。这里可是计委,中国顶神秘而高权的地方。深*圳画圈圈的时候,指不定就有他们参与。
    “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栾其远默念一句,安慰了自己,迈步向前。
    计委的老楼虽然几经装修,楼道内缺少窗户的弊病却是无法改变了,走到深入的地方,竟让人有寒冷的感觉。
    栾其远深吸了一口气,闻到的是熟悉的官僚味道。这些70年代以前的楼宇,无一例外都是政府机关的所在,经过一任任主人的滋养,楼宇仿佛浸润着权贵金钱的面包,回味悠长,还有酿造后的酱香。
    栾其远的后半生,就是在这样的楼宇中度过的。有过很短暂的时间,他因为下放而脱离了这样的环境,重新回来以后,栾其远就更珍惜难得的环境了。他的嗅觉,已经适应了这种大楼的味道。
    “这里比大厅弄的好。”栾其远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
    前面的工作人员突然停步,只看了他一眼,就道:“鲁司长和苏董事长等着你呢。”
    “谢谢你了。”栾其远抬头,办公室的门派上,果然挂着鲁司长的官职全称。
    “不客气。”工作人员礼貌的回应了一句。然后推门说:“栾行长来了。”
    “请进请进。”
    栾其远这才发现,里面的房间是个套间,鲁司长的一名秘书在外面办公。虽然说是套间,但面积极小,远远比不上他的行长办公室,深发展还是一个新公司,办公的空间本就不够,没想到中央的办公条件更差。
    京官真惨。
    栾其远摇摇头,看着秘书进去通报。
    几秒钟后,套间的门就被拉开了。鲁司长和苏城满面笑容的走出来。
    苏城笑呵呵的欢迎栾其远,说道:“早就想见栾行长了,一直没有机会。只好借计委的地方,聊表敬意。”
    这样的套话,他已经说的相当熟练了。
    栾其远也听的多了,笑眯眯的没有当回事。
    鲁司长的秘书轻轻敲门而入,给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