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超级能源强国 >

第140章

超级能源强国-第140章

小说: 超级能源强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切,随着瑟坦油田的3万桶单井产量,烟消云散。
    相反,一个高产的油田意味着稳定的供货渠道……王胜用衣袖抹过眼角,跳下桌面,大笑道:“苏董,恭喜你。”
    “王总,同喜。”苏城同样激动的要命,握着王胜的手微微颤动。
    也只有他们两个,才能体会到颤动的深意。
    这是两颗能够承受压力的大心脏!
    不能承受辱骂,不能承受污蔑,不能承受轻视,不能承受资金困境,不能勒紧裤带,不能放下身段,不能开动脑筋,不能出汗出力的人,就别想采出石油来。
    没有引火自*焚的勇敢,就甭想享受石油的超额利润!
    一会儿更详细的文字资料传真了过来。霍昌拿在手上,看了两遍,才交给苏城,轻声道:“勘探井运作良好。”
    苏城也细细看了一遍,才抬起头来,向主席台诸人笑了一下,道:“各位,我代表大华实业确定消息,我们100%拥有的阿布扎比瑟坦油田,确定产出石油,第一口井的单井产量为3万桶每天,油质上佳,无须处理可以直接进行加工生产。”
    “恭喜恭喜。”周围一片赞叹声。
    祁蒙问道:“我不太懂石油,单井石油产量是3万桶,代表的是什么?”
    “单井产量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有一整套的函数关系。”苏城想了一下,继续解释道:“从单井初期的日产量,就能分析出亏本还是盈利。当然,这是根据现有的成本和税收条件,以及钻井投资和地面建设投资的成本关系来决定。”
    “3万桶,是达到了这个经济指标?”
    “远远超过!”苏城终于露出了笑容。
    “太好了。”祁蒙与有荣焉的笑道:“听新闻联播上说,这是中国第一次在海外采出石油,真是了不起。”
    祁蒙当面夸奖之后,丁志鹏也配合的笑道:“尽管已经想到了会出油,但是等待了这么长时间,终于挖出了石油,让人感慨万千呐。要是我们的国家企业也有这样的韧性就好了。”
    苏城心想:要是国企哪全部的钱都去投资了,别说上级领导能不能坚持,员工首先就不能坚持了。
    这时候,越来越多的材料,通过传真机发了过来。苏城和霍昌轮番的告诉大家,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力。实际上,会议室里的先生们还比较矜持,外面早就闹翻了天。
    昨天的时候,津石总厂还不清楚兼并自己的是什么货色,现在就全都知道了。
    作为一家石油装备厂,石油的价值也早就埋藏在大家的心里。听说大华实业在海外的油田高产,津石总厂的职工评价,瞬间发生了变化,这从会议室中的津石总厂服务人员的脸上,就能看出来。
    杜利军最害怕的就是这种变化,他看体改委和市府的领导全都参与到了石油讨论中,急的插不上话,只能用眼神示意郭部长。
    后者装作看不见,考虑了好长时间,终于考虑清楚了,才抬头笑道:“公羊主任,你看咱们是不是把津石总厂的问题先解决了。”
    老头儿渐渐收起了笑容,却道:“今天暂且休会吧。”
    郭部长急道:“公羊主任,咱们这么多人,从北*京专程过来,又是考察又是研究的,一次能解决的事情,还是解决了吧。”
    老头儿笑呵呵的看了他一眼,摇头道:“大华实业都上新闻联播了,调子喊的很高,咱们还是不要太冲动的办事,看看有什么变动没有……。”
    郭部长就是不想要变动才催促的,要是再过两天,大家不免受到瑟坦油田的影响,但是,公羊主任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他又怎好继续催促。
    好在,这个时候的杜利军也醒悟过来,连忙站起来,喊道:“主任,您至少给我们一个评价吧。”
    “是啊,给我们一个评价吧。”津石总厂在会议室里的人都喊了出来。他们清楚,下一次再开会,自己将处于绝对劣势的程度。
    老头儿笑了,他并不接口,而是看向苏城道:“小苏,你的计划是什么?”
    “我准备搞一个石油装备订货会,就在阿布扎比。我们可以邀请全世界的石油装备企业参加,我们大华的瑟坦油田,估计能拿出5亿美元的订单,应该能吸引不少公司了。”苏城说着好像是与兼并津石总厂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容,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丁志鹏暗赞苏城妙招,心知这是他早就准备好的。1989年下半年,中国处于西方国家的封锁中,中国政府迫切的想要重新打开西方世界的大门,美国政府也愿意重修旧好,但是,世界舆论是反对的。
    于是,一个由中国企业举办但设在国外的展会,就具有了双重含义,一方面,它证明了中国的实力;另一方面,它在隐藏了中国的同时凸出了中国,给予双方一个体面会见的途径。
    这样的展会,随时都可以办,但要办出规模,办的吸引人,最重要的是办的自然,眼下似乎只有石油装备展会一条路。
    从上层角度来看,苏城的主意完美的无可挑剔。
    公羊主任的眼神划过郭部长,笑道:“我看这个石油装备订货会非常好,小苏尽快把申请提交上来,时间越早越好。”
    在场的,只有公羊主任和先知先觉的苏城知道,中美之间正在进行秘密谈判,这也是此时国家范围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苏城配合的道:“我们会以尽快的速度提交申请。”
    公羊主任颔首,目光转向杜利军,温言道:“你们津石总厂,想不想参加这样一个世界性的石油装备会吗?”
    “这个……”杜利军骑虎难下,小声道:“参加自然是参加的,但以什么方式来参加,我们还要上会讨论一下。”
    “那最好讨论一下,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公羊主任尽管没有明说,但看好大华的语气已经很明显了。
    杜利军大汗淋漓,一筹莫展。
    公羊主任又笑道:“你刚才说,让我给你一个评价。其实,你真要评价也简单,大华实业的现金问题估计解决了,论资产规模,开采出石油的瑟坦油田,大概也超过津石总厂了,你们要是不愿意合并,我看有大把的人愿意合并。”
    他的最后一句话,是压垮稻草的最后一只骆驼。杜利军变的垂头丧气了。
    郭部长最后一搏,道:“主任,您看这样如何,津石总厂先以自己的名义,参加石油装备订货会。等到结束了,再论合并。”
    他是寄希望于杜利军吹嘘的几种装备,能获得外汇订单。如果有一定金额的话,说不定能勉强过关。
    公羊主任看向苏城。
    后者微微点头,笑道:“我们也很期待。”
    (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六章 暖流
    公羊主任的手上捏着几份报告,走进总理办公室。
    门口的小套间,有两三位高级干部等着,见到他了,就乐呵呵的打个招呼,然后各干各的。秘书小景动作麻利的给公羊主任泡上茶水,正是公羊主任最喜欢的碧螺春。
    主任笑着点点头,暗想: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厉害,好像记得每个来过的干部的爱好……转眼,公羊主任又不自觉的想到:苏城好像比秘书小景要小10岁吧,如今不仅独当一面了,还要并购副部级的厂子。他还是中国石油总公司的独立董事,如果放在体制内,一个正厅是跑不了的……这世界,有点让人参不透了。
    公羊主任在脑袋中模拟那些七老八十的老副厅和老正厅们,怎么去拜见苏城,也就是纯粹的模拟罢了,大华实业要求津石总厂的所有高层离职,就体制改革的观点来看,他是同意的——津石总厂可以保留国企的身份,使员工保留国企职工的身份,但行政级别要全部取消了,转为国企内部的职务,这也是发展趋势。
    借着喝茶的当口,公羊主任微微的笑了两声,重新拿起随身的文件,又翻了一遍以增强记忆:
    《国际石油价格变动趋势》。
    《世界产业转移与海上石油装备》。
    《大华实业收购天津石油机械总厂》。
    这三份报告就是他要阐述的主要内容了。全部脱胎于苏城的报告,但又有不同。体改委最少有20名同志参与了报告的修订,里面的每句话都是斟词酌句有出处的,他只分配到了30分钟的时间,合理分配时间和侧重点是极重要的事,公羊主任闭上眼默默思考。
    ……苏城到了阿布扎比,首先受到了阿联酋政要的欢迎。
    不是每个竞标到油田的公司都能打到石油的,花了大把的美元,最终却未能在勘探期内发现石油的公司数不胜数,阿拉伯国家每年都要倒闭一批的石油公司。
    “只有打得出油的石油公司,才是值得交往的石油公司。”这种想法在中东地区大行其道。阿联酋的官员们早就抛去了竞标时期的矜持,各种酒宴和舞会的邀请雪片般的飞来。光是阿联酋的石油部长,就在两个不同的活动上署名,一年以前,他的态度可是完全不同的。
    整整一天时间里,苏城只来得及与沙鸣印通了10分钟电话,直到晚上10点钟,他才找到机会提前离开,疲惫不堪的将自己摔倒在酒店的大床上。
    “砰砰砰砰”。
    房门像是被掐着时间似的敲响了。
    苏城在床上拧动着爬起来,最终无奈的爬起来去开门,与此同时,对面房间的四郎首先将门打开了,问:“你们是谁?”
    走廊上站着的是两个中国人,三四十岁的年纪,穿质料普通的蓝色西装,戴金丝边眼镜。以80年代的中国眼光来看,算得上是时髦了,但以阿布扎比的风格来看,就有些落后于时代。
    两人的态度和蔼,稍微转了一下,笑道:“我是大使馆的商务参赞戴旭,这位是我的同时王林。我们是来拜访苏城先生的。”
    “有什么事?”四郎取代了五大三粗的五郎,做了苏城的半个跟班。当然,荆山人全是五大三粗的形状,大胳膊比头粗的不在少数,就算是正常的语气,也带着一股子天然的威胁。
    “我们是来拜访苏城先生的,想请他帮几个忙。”戴旭还好,王林就有些精神过敏,向后退了一小步。
    苏城不言声的听了半分钟,这时从背后打开了门。
    王林吓的险些跳起来。
    戴旭拍了他一巴掌,压住这厮的肩膀,笑道:“苏董你好,我是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的商务参赞,本来想早一点来的……”
    “你们好。”苏城猜想,他们估计早就等着了。
    “能到里面说吗?”戴旭显的很自在。
    苏城将两人让了进去。
    戴旭客气了一下,依言进到了客厅,环视四周,才笑道:“苏董今天收到了很多邀请函吧。”
    “嗯?”
    “我直接说了,我们是想苏董能带几个人,一起参加这些宴会。”
    “什么意思?”
    戴旭有点不好意思的道:“咱们和阿联酋建交几年时间了,但在民间交往上,局面尚未打开,也是因为咱们国家和阿联酋没有太多的经济交往。这些西方国家的人,都讲究经济。”
    苏城这下理解了,他的瑟坦油田毫无疑问是中国在阿联酋的最大项目,因此,他和大华实业比中国大使馆还要受欢迎一些……或许是受欢迎很多。
    “你们要参加哪些宴会?”苏城招招手,叫过四郎道:“你去把那些邀请函都拿出来。”
    “太感谢了。”戴旭笑嘻嘻的搓手道:“我们可以共同参详邀请函,一些场合也许要您带我们进去,只要进去了,就可以自由活动了。”
    “没问题。”苏城给他们两个人倒了水,表情很无所谓。
    一会儿,四郎提着比自己胳膊还要粗的黑色塑料袋进来。
    戴旭睁大眼问:“全都是吗?”
    四郎摇头道:“不全是。”
    他接着弯腰到房间的吧台下面,直接抱出一个垃圾桶,然后抽出一个同样的黑色塑料袋。
    戴旭疑惑了:“这是什么?”
    “哦,我们之前把邀请函当垃圾扔了。”四郎戴上手套,找出一份又一份湿淋淋黏糊糊的邀请函。
    戴旭的表情怪异的像是烤糊的面包。
    王林使劲的咳嗽了两声,道:“苏董原来不准备去这些宴会?”
    “有上百个宴会,时间都集中在一个星期以内,我挑了几个,不准备全去。”
    “原来如此。”戴旭尴尬的笑了两声,看到自己讨要的邀请函在垃圾桶里,感觉是有点怪异的。
    邀请函各式各样,还有烫金和木制的。因为数量很多,苏城很快也戴上手套,一同清理。垃圾桶里有啤酒和面包屑的残留,粘在邀请函,只要擦一下就干净了。
    一会儿,戴旭将邀请函分门别类出来,分别给苏城解释各家公司的资本、背景等等信息。
    他的渠道和苏城获取信息的渠道完全不同,一番解释之后,顿时让苏城对阿布扎比的石油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