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神级农民 >

第6章

神级农民-第6章

小说: 神级农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教授一行人自然也看出了林峰对于他们的防备,也不好继续问林峰一些问题,开始了在农场的取样。王教授也真的是慧眼,看到那些蔬菜,没有发现什么,不过随便对比了农场外面的土壤和农场里面的土壤之后,就发现了不对劲,直接要求自己的助手不忙其他的,先进行土壤取样。用随身带的一些试纸和试剂进行了简单的检测,就发现了这些土壤不仅肥力很大,而且里面的活性也很大,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微生物要远远多于一般的肥沃土壤,而且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这些土壤上面的微生物与作物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这代表了什么,代表了,这是一种能够改善土壤的技术,也许这个突然出现的农业公司的秘密就在这里,虽然具体数据什么的还要有待于仪器的分析,但是王教授对于这一技术的看法可就彻底的改观了。

第十一章

“教授,检测结果出来了,土壤等级远超一级,不过您看,重金属含量是超标的,但是奇怪的是重金属离子的含量却又非常的低,阳离子交换量几乎没有,而且滴滴涕和六六六这些含量为零,应该是被土壤当中的微生物给分解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我们做了一部分的分解试验,分解的效果并不明显,但是分解的速度确实要比自然环境的速度要快上一倍以上。不过土壤的活性检测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土壤活性在降低。您看,这是三天前的活性数据,而这是今天的数据,土壤的微生物含量在大量的减少,而那些基本上被禁锢的重金属却开始呈现解封的情况,阳离子交换开始活跃,按照这个速度,不用多久,土壤的质量等级就会降到三级以下。我们有理由确信这家农业公司掌握了某种微生物改良土壤的技术。不过应该限制比较多,也许需要某些特定的药剂,或则某些特殊的手段进行改良。这是从农场周围的土地得到土壤数据,显然是属于二级偏下的,没有丝毫的改良现象。”助手已经将数据给了出来,王教授在实验室看到这些数据不由得陷入了沉默当中。

对方拥有可以改良土壤的方法,这点显然是毋庸质论的,但是怎么让对方将这个技术公布出来,这确是一个最难得问题。这些天以来的接触,对方显然对于自己的这些政府机关的人的防备之心非常的强,别看能够让自己在农场随意出入,但是一旦问及技术方面的问题,对方都会用不清楚,不明白这些话来敷衍,抛去那些确实是不知道情况的员工之外,剩下的人要么就是真的不知道,要么就是持着非常不信任的态度。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把实验数据封存,列为实验室最高机密甲级。”因为是国家的实验室,一旦列为机密甲级,自然就并入了国家保密制度的保密范围,泄露的人是要付刑事责任的。也许自己应该和上面的人好好谈谈了,这种技术确实是中国目前最为需要的,中国适合种植的土地确实很多,但是普遍面临土壤退化的恶劣情况,看这家农场的情况,有一点可以确定的就是,成本应该不高,成本低就可以决定许许多多的事情。如果全国范围的土地改良得以实行的话,单单就粮食一点,增产就不是一点半点,土壤的化污能力得到提高,对于解决国内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也是很大的帮助,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取信这家公司了吧。看来那个小伙子应该是知道这项技术的,只能从他身上寻找突破口了。

王教授等助手们都出去之后,用内部的保密电话打了一个电话:“老张,有事情麻烦你们了。有这么一个公司,你要你的那些小崽子们跟下,是一家农业公司,目前市场上面卖的最火的绿色蔬菜就是他们搞出来的,我怀疑他们拥有一项可以大面积改变土壤的技术,而且还是一项成熟技术,所以我想你的人是不是应该跟一下。”

对方虽然是搞地方安全工作的,但是对于技术层面还是很敏感的,“成熟的土壤改造技术?你的意思是派人去取来?”

“糊涂,你怎么也和某些人一样?这是我们国人的技术,一次两次能取得,次数多了,以后民间有了什么技术,还会愿意推广么?”王教授一听这话,反感的不得了。

“是,是,是,你看我这不是为你着急么?”对方赶紧道歉,别看王教授只是一个教授,但是他中科院的院士身份就注定了他能够调用很多的国家资源。

“恩,这点你要注意下,我们要保护民间的技术开发啊,那个小伙子对于我们可是不怎么信任,防贼一样防着我呢。总之别让这项技术流出国就行了,我上次听说他们要招一些保全人员,让你手下的那些小伙子过去几个保护就可以了。我还要和上面沟通沟通。哎!”王教授内心的苦闷还是很大的,国内的官本位思想确实是非常的严重。

王教授如何与上面的人进行沟通就不多提。林峰现在的农场,也就是注册了双木农业的公司目前却是发展火热,创建双木农业种植园的批文已经下来了,不仅有批文,而且还跑下来了不少的资金,整整600万的农业贷款也到账,并且Z市的农业银行也为林峰准备了一笔贷款,一旦征地结束,这笔总额达到6000万的贷款就会陆续在两个月里面到账。

至于征地,在镇上以及村里面的动员工作开始之后,双木农业也承诺公司的普通员工将会尽量使用本地无业人员,而对于土地补偿款,也给的非常的慷慨,每亩土地按照亩产1000斤稻谷的价值计算,按照每年粮食的国家收购价格进行补偿,其中百分之二十作为承包款上交村里,其余百分之八十则作为补偿款发放到农户的手中。就这一条,就已经让很多的村民乐意将土地给土地交给双木来种,毕竟他们在地里面一年也就赚这点钱,还要付出汗水不说,要是碰到雨水不怎么好的年份,基本就是只能弄个不亏得境况。不过最吸引人的无疑就是招收员工这一件事情,假如这里的土地全部承包了的话,双木怎么也要招上二三百人,而且给的工资也是很高的,虽然工资降了不少,只有1800一个月,而且不包食宿,但是却是最吸引人的。

“你好。我是之江农产品出口公司的,想见你们的经理,麻烦通报下!”自从双木的蔬菜开始热销以来,前来洽谈业务的人可以说是络绎不绝,烦不胜烦的林峰不得以组建了一个公关部,不过这个公关部最大的作用就是把这些来谈业务的人打出去。

前台的招待员装模作样的翻了翻眼前的登记簿,然后冷冷的道:“对不起,先生,您没有预约,所以无法为您传达。如果您要预约的话,可以打电话XXXXXXX,公关部对外联系科可以和秘书处协商为您安排!”

该男子心中靠了一句,要是能够预约上,还用得着自己亲自跑来么,这个双木公司别看不大,架子大的却是不得了,据他所知,这预约一说纯粹是推脱,他们压根就没有想过和这些人见面。

第十二章

PS:我发现我真的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今天涨了10个收藏,我就高兴的很了,写兴上来了,再上一章!呵呵!

林峰这些天忙的不得了,虽然对比下面的那些忙着和各个农夫签订合约,忙着联系各种机械,忙着到处拉便宜的薄膜的员工们相比,就是和杨得广相比,他实在是清闲的不得了,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忙惨了,一直悠闲下来的人,突然间有了活做,单单是那些需要他签字的文件什么的,就让他有些不耐烦了。这不,他就偷偷的从二楼的办公室里面出来了,打算四处去走走。周围的员工都认识自己的老板,知道这位是一个没什么架子的主,只要不违反公司的规定,就是一个很好说话的老板,而且这位老板还特别不耐烦员工见到他就和他打招呼。

林峰看到了前台的那位楚楚先生真在忙着和自己的前台招待套近乎,想得到见自己一面的机会。这种情况这些天出现的很多,不过大多是一些二道贩子,他们自然是见到自己蔬菜卖的好,想来趁上一些利润,对于这种人,林峰实在是没有应付的闲情,直接就PASS掉了。不过有时候和这些人聊聊也是不错的,尤其是无聊的时候。这些人往往是很能侃的侃爷,别看他们不渊,但是绝对的博,什么都能侃上几句。想到这点,林峰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然后打了内线电话让前台把那个人带上来。

之江农业出口公司总经理,林之江,林峰有些怀疑的看着眼前的这个人,实在是很难相信一个做总经理的竟然会像个推销员似的直接跑上门来。适宜对方先坐下,然后用电脑搜索了下。之江农业林峰以前倒是没有听说过,不过现在和杨得广混的久了,对于一些业内的,尤其是江浙地区的大农业公司还是有所了解的。这之江农业虽然不大,但是在农产品出口这一块却是非常独到的,他们在产品主要是出口日本和韩国,在这2个国家的市场上面,占有率也一向很高的,一直是江浙一带的农产品出口的龙头企业。不过这总经理跑上门来,林峰实在是怀疑的很。相比之江,双木实在是小的很,虽然林峰相信,一旦进入高速发展的双木,即使是几百个之江也无法比拟,但是现在么,他觉得自己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林总经理?姑且就这么叫吧。我实在是没想明白您一个堂堂总经理竟然会亲自过来。我想我这点是很怀疑的。是吧?”林峰直接开门见山就表示了对对方身份的怀疑。

这位林之江实在是苦笑不得,他自然知道贸然上门是一件非常唐突的事情,不过谁要双木的蔬菜卖的实在是太好了呢。一个多星期前,自己就通过一些人买到了不少双木的经销店的蔬菜,然后简单包装之后,就运到日本去了,结果没有想到反响不是一般的好,许多买了一次的人,第二次来的时候,点名要这种蔬菜,其他蔬菜还不要,这就让林之江犯难了,可是,更绝的是,双木农业最近开始实行了会员购买制,使得他雇人购买的想法直接破产,只好让人来双木谈海外销售的事情,可是对方却是油盐不进,而日本那边,对于这些蔬菜催的又是很急,没办法的他,只好亲自上门来了。

杨得广听说之江的总经理亲自上门来谈蔬菜的海外销售,高兴的不得了,亲自开车过来了。有了杨得广的作证,林峰自然也不怀疑这位贸然出现的总经理了。索性就闯开了谈。

“这么说吧,林总,我们这里的生产能力,你也看到了,要是一个月之后,倒是能够同意你说的部分要求,可以拿出部分蔬菜交给贵公司来销售,不过现在么,目前的产量真的是仅仅能够维持杭州和上海的部分市场,这还是实行了会员制进行配给实现的,您说一天10吨蔬菜,实在是无能为力呢。而且这还是刚开始,要是您那边的市场打开了,需要的就不是十吨,二十吨这样的规模了,也许我们一个月的出产还不够您那边几天的销售的,所以这个事情还真的是难以同意呢!”杨得广一听对方要蔬菜,当下就为难了,林峰这里的生产规模确实是有很大的限制。在林峰技术不公开的情况下,规模的扩大实在是非常有限的,虽然他很想知道林峰的技术是什么,但是他很有分寸,这块蛋糕现在他已经吃到了,万没有将蛋糕打破的说法的。

“杨总,这次你们一定要帮忙,贸然的将贵公司的蔬菜卖到日本,是我的不对,但是现在日本方面的要求我实在是无法拒绝,他们要的可是捆绑销售,要是没有一定得贵公司优质蔬菜的话,他们连我的那些一般蔬菜都不要啊。”林之江现在后悔死了,自然当初犯得着把别人公司的菜卖出去么。

杨得广和林峰面面相觑,实在是想不到会是这么一个情况。低头商量了下,最后道:“林总,不是我们不帮忙,实在是没货,这也没办法变出来的不是。要不这样,林总,我们现在挤出一吨的蔬菜给你,一个月之后,等我们产量上去之后,到时候数量应该会有上升,不过也请你不要太过于信心,我们在附近几个大都市的市场都远远不能满足。实在是……”

林之江也不是不识货的人,对于双木的产量和市场需求都是有过研究的,自然知道对方这么说已经很给自己面子了。不过他还是有些不甘心,只好退而求其次,道:“那么林总,贵公司能不能知道我们进行蔬菜种植?”

这个要求杨得广直接拒绝了,理由很简单,技术不能外泄。不过林峰想了想之后,还是提出了一个新的说法:“林总,我这里这次扩大规模种植,初步目标的是2500多亩,不过这些也只是能满足目前的几个点的销售,对于整个杭州和上海市场来说,这2500多亩的蔬菜基地,连三分之一的市场都达不到,所以如果您需要一个较为稳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