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三点绛唇 >

第127章

三点绛唇-第127章

小说: 三点绛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人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她就不信,他们斗不过李氏。

这一天,娟娘端着满满一盘青翠碧绿的葡萄进来请阮蕙尝鲜,说是自家后院的那架葡萄上新摘的。

娟娘与福永是一对夫妻,据江宗瑱说,他们卖身契到江家,已经整整二十年,十分忠厚老实,可惜的是没能生个一男半女。福永年轻时还习过几年拳脚,时常在江家窘迫的时候出去打点零工,从没提过赎身的事。

阮蕙因此对他们夫妻也心存感激,言语之间也十分客气有礼,伸手摘了一颗翠绿的葡萄放进嘴里,只觉酸酸甜甜口舌生津,便笑道:“……外祖父家里,多亏有您和福永叔……”

娟娘连忙摇手:“大小姐说哪里话?都是咱们做奴婢的本分。” 略停了停,又道,“倒是大小姐一来便治好了老太太的病……”

阮蕙不禁笑了,“老太太是我嫡亲的外祖母,这些来我不曾前来看她已是不孝,能为她尽一份力,也是我的本分呀!”

娟娘也就呵呵一笑,眼神往外飘了飘,好半晌才低声问道:“……听说,大小姐要带咱们老太爷去晋阳了?”

明知娟娘此问大有意味,阮蕙还是故意笑道:“是啊!外祖父一生清苦,若是能跟我去晋阳享几年清福,也算是不枉此生啊!”

“可是……”娟娘欲言又止。

“莫非……外祖父跟您说了什么?或者,他不想去晋阳?” 阮蕙不禁问道。

娟娘闻言,眼圈一红,几乎掉下泪来,好一会儿才哽咽出声:“老太爷一生清苦,为着婉玉太太的事儿,差点连性命都丢了……如今大小姐出息了,也算是苦尽甘来……可是,他已经这么大的年纪,身子骨又不大硬朗,眼睛又看不见了,晋阳再好又如何呢?到底比不上自己土生土长了几十的故土……就算老太爷不想离开,可为了大小姐,他连命都可以不要,又怎么会说出不想去晋阳的话呢?”她看了看阮蕙沉静的脸,又继续说道,“老太爷虽然不说,奴婢却是明白他的心思的……这几天,他在老太太的房里一坐就是大半个时辰,总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似的……”

205、闻惊变

就在江家接到晋阳书信后的次日大早,苏夫人便差了紫竹前来传话:“我家夫人说……因族侄娶亲要回去了,若阮小姐也回晋阳,大可随行,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江宗瑱一口就答应下来:“……如此甚好。”随即问动身的日子。

紫竹说定在今日傍晚。

虽说已是七月中旬,天气仍是十分炎热,苏夫人选择跟上回来晋阳晚行午歇,也在意料之中。阮蕙心里暗忖。族侄娶亲是大事,娶亲的日子应该早就定下,苏夫人也应该早就知晓,若是真为了送自己到扬州而承受这两趟奔波之苦,还真让人过意不去了。

回晋阳,只是迟早的事。若真能跟苏夫人同行,那是最好不过,倘若孤身独行,难免让人提心吊胆。

主意已定,阮蕙便开始收拾行装。

来的时候忐忑不安,回去的时候却有些依依不舍了。

因娟娘那天的一番话,阮蕙才突然惊觉到自己的疏忽。江家二老已承受了太多的苦楚,她不能再让他们涉险。

她决定还是自己一个人回晋阳。

紫竹走后,阮蕙便婉言劝告江宗瑱安心陪江老太太养病,等老太太身体大好后再让人来接二老去晋阳。

江宗瑱大吃一惊。

阮蕙就道,“……老太太信中虽说得好,难保她就没有别具用心……您先安心养病。等蒙儿大好了,再让人来接……”

江宗瑱仔细一想,也怕自己成为阮蕙姐弟的累赘,只得答应下来,终究放心不下,絮絮叨叨地跟她说了一个晌午的话,叮嘱她要小心行事。

阮蕙也对二老放心不下,细细跟福永和娟娘交待了一番,又将从永庆楼取出的银两交与福永,“……这里头有五百两银子。老太爷是断不肯收的,您先拿着,老人年纪大了,常有个头痛脑热的,也好拿来应急……”

福永待要推辞不受,也觉阮蕙说得在理,把包袱接在手里,“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好半天才哽咽出声。“多谢大小姐了……”

阮蕙连忙扶了他起来,也是泪光盈盈:“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我就把二老托付给您和娟娘了……”

娟娘在旁,早已涕泪双流,说不出话来。

#############

鸿福客栈里,苏夫人也正问紫竹:“……阮小姐是怎么说的……”

紫竹便将阮蕙的回话说了,“……说是阮家老太太昨日也来了信催她回晋,正好与夫人结伴同行……”

苏夫人就笑了,“……行事倒也果断……”又问江老太爷可否同行。

紫竹摇头,“阮小姐只应下与夫人同行,就请奴婢先回了……”

苏夫人便挥手让她下去。

苏容早就厌倦了那一班见识浅薄的贵妇们。知道要回晋阳的消息,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去:“……下回再不来了……”

傍晚时分,从鸿福客栈的后院里驶出一辆翠盖朱缨八宝车,一辆华盖朱轮车,后面还有五辆平头乌篷小油车,另有十几个身着下人服饰的仆从骑着高头大马随在马车后面,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驿道而去。

阮蕙坐在马车里闭目养神,却还是感到心神不宁。总觉得要发生什么事情了。

此时,阮府敦园里,的确如她预料的那样,正发生着一件令她担忧的事情。

阮老太太正与李氏谈及她的婚姻大事。

阮老太太面带质疑:“那邵家二公子……你可打听清楚了?”

李氏则满脸笑容,揭起茶盖小啜了一口,方才慢条斯理地道:“这邵家呀……虽说不如从前了,可这二公子却是个难得的人才。不仅相貌出众,人品也是人人称颂的。又孝顺又谦逊……配咱们家大小姐,那是绰绰有余了!”

“这么说来。那是咱阮家高攀了?!”阮老太太顿感不悦。阮蕙毕竟是她的嫡亲孙女,李氏当着她的面抬高邵家而贬低阮蕙,就算那邵二公子千好万好,她又怎么能高兴得起来?

李氏这才惊觉失言,连忙补救:“老太太误会了……邵家先前来提亲的时候,咱们大小姐不是还有疾在身么?现在大小姐病愈有望,邵家二公子再好,也好不过咱们大小姐去了不是?”

阮老太太这才缓和了神色,又道,“蕙丫头的亲娘死得早,外祖家又离得远,又病了这么些年,说起来也算是个苦命的孩子了,这夫家……可得慎重挑一挑,头一个,要品性端正,千万不能委屈了蕙丫头……”

李氏连连点头称是,又道,“老太太请放心,等蕙丫头回来了,咱们就让她亲自去相一相,保管能相得中!”

阮老太太睃了李氏一眼,沉声说道:“到时候我也一起去。”

李氏心里一跳,连忙笑道,“那敢情好,这邵家二公子若能经得住老太太火眼金睛,这亲事就必成了。”

而距敦园不远的德园里,阮蒙也正在为此事忧心。

自从那天他突发“急病”惊动阮老太太请罗贤志为他诊治之后,他的病就慢慢“好”了起来,如今不仅能下地走路,气色也比以前好了许多。

不知是想弥补这些年他所受的苦楚还是要弥补自己内心的愧疚,阮老太太不仅给阮蒙赏下许多东西,还放出话来:以后要是蒙少爷有什么头痛脑热的,德园侍候的下人,一个也脱不了干系。

就因老太太这句话,阮蒙一夜之间变成了阮府上下最受关注的人物。

阮茂与阮薇、阮莹、阮慕四兄妹联袂前来问候,也带了许多礼物。就连李氏也亲自前来,好像为了证明什么,还特意送了两盒醉仙楼的芙蓉糕。

阮府稍有脸面的管事仆妇们也一个个蜂涌而至,纷纷献上贺礼,以祝蒙少爷多年顽疾痊愈。

阮蒙经过这七年来的修身养性,早已练就出宠辱不惊的胸襟,一面把府里发生变化写成书信让柳妈妈出府差人送去扬州,一面热情地命下人们好生招待前来拜访的人。

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罗贤志先后前来为阮蒙开过三次方子,最后一次临走时,似笑非笑地望着阮蒙道,“听说此前曾有位姓舒的大夫来为蒙少爷诊过脉,不知蒙少爷可知道他的名讳?”

阮蒙一惊,心知罗贤志定是看出了什么蹊跷,自然不敢透露师傅的名讳,只推说不知。

罗贤志后来向阮老太太“汇报”说,“蒙少爷已经基本痊愈了,只需好生养息,无须再开方子了,不出半年,便能生龙活虎。”

阮老太太虽笃信罗贤志医术高超,不过对阮蕙姐弟俩这次如此轻易的“痊愈”还是心存疑窦,只是她到底心存愧疚,也就佯作不知,命人备下四色重礼,十分客气地谢了罗贤志。

阮继丰也到过德园一次,不知是因为父子俩太久没有见面还是因为什么别的人,他只逗留了小半个时辰,问了些生活起居及功课方面的问题,临走还特意问阮蒙要不要请个西席在家里读读书。

阮蒙就以身体欠佳为由推辞了。谁知道这个西席是不是阮继丰派来盯着德园的呢?况且姐姐还住在德园里,更是诸多不便。

这天早上起来,阮蒙就觉右眼皮跳个不停,吃过早点就在书房练字,就见明珠笑盈盈地进来说柳妈妈来了。

明珠自阮蒙那天突发急病后被阮老太太以“侍候不周” 罚了半年的月例,还关了一个月的小黑屋,这次重回德园,见到脸色红润且还行动自如的阮蒙时,不免十分惊喜。虽然自己是李氏安排给阮蒙的通房,可先前阮蒙连下床都困难,她自然也没生出那个心思来,现在突然看到如玉树临风的健康俊朗的阮蒙,欣喜之余,更是打叠起千万分的殷勤小心侍候。此时见了柳妈妈,也十分热情——毕竟,柳妈妈还是阮蕙姐弟俩的乳母,在主子们跟前说得话。

柳妈妈进来,阮蒙只看一眼,便支开了明珠和另两个侍候笔墨的小丫头,一问之下,也不禁有些着急。

原来,杜妈妈昨夜回去看旺儿,竟听到有人悄悄议论说府里要为大小姐议亲了,听说还是什么衡州邵家,知是原先李氏提过的,今天一大早就回来告诉了柳妈妈。

柳妈妈大惊之下,便来跟阮蒙商议。

阮蒙先前也曾听阮薇提过衡州邵家,此时倒也不感惊讶,当下就安抚柳妈妈,“妈妈别慌,我姐姐还在扬州呢,老太太便是要议亲,怎么着也得等她回来呀!”顿了顿又道,“如今我姐姐已经痊愈,以她的才貌,老太太决不至于把她嫁给一个浪荡子弟。”

柳妈妈到底是跟过江氏的老人,此时听阮蒙如此一说,顿觉安心不少,双手合什连念了几声菩萨保佑大小姐觅得佳婿后才去了。

阮蒙虽说不动声色地安慰柳妈妈,却也深知李氏的手段,心里自然放心不下,当即就唤了明珠陪他去敦园。

阮老太太虽说免了他的晨昏定省,可自打他身体“好转”,便坚持每日去敦园问安,风雨无阻。老太太每日见了他倒也欢喜,又见他谈吐举止比之阮茂更显沉稳有度,不免就多出几分疼惜来,待他就更有些不同,每日倒盼着他来跟自己说说话。

这日起来,芍药侍候洗漱,阮老太太便问道:“……蒙儿还没来?”

芍药就笑,“还早呢,蒙少爷向来要迟一些。”

话音刚落,就听外头的小丫头进来说:“蒙少爷来了。”

206、春色浓

芍药不由得抚额笑了:“老太太正念着呢,可巧就来了!”便叫小丫头请他进来。

阮蒙面含微笑地进屋,给老太太磕了头,这才笑道:“祖母头痛可好些了?昨夜睡得可好?”

阮老太太招手让他在她身边的锦杌上坐了,笑微微地道,“这个罗贤志的方子还真管用,我只服了一剂,这头就不痛了,夜里也睡得安稳了。”

阮蒙也就附和着笑了:“是呀,罗先生是晋阳名医,自然不是浪得虚名了,我……也多亏了他,只是不知姐姐现在怎么样了?”

“是啊,都这么些天了,蕙儿也该回来了。” 阮老太太轻叹一声。

“明珠说今天早上有只喜鹊在德园的榕树上叫了好一阵,说不定就是姐姐把外祖父母他们请来了呢!”阮蒙说道。

阮老太太就呵呵一笑,“亲家翁亲家母能来,那自然是天大的喜事了。”

阮蒙又道,“听说母亲要为姐姐议亲,也是一件大喜事呀!”

阮老太太的眼睛微微眯了眯,旋即笑道:“你母亲也就跟我提了提,怎么竟连你都知道了?”

“其实,上回母亲就跟姐姐说过这事,姐姐不好意思跟祖母说,便在我面前提了提,我那时候也病着,又想着姐姐的亲事到底还是要祖母做主的,祖母又怎么会让姐姐受一丝半点的委屈呢?” 阮蒙神情真挚,目光清澄,十分坦诚的样子。“祖母跟我说说这衡州邵家大公子的情况好不好,姐姐害羞不敢问您,我悄悄说给她听。她也就安心啦!”

“邵家大公子?”阮老太太似乎一滞,随即笑道,“你母亲说的可是邵家二公子,品学兼优,更难得的是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