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清宫恋之第一宠妃 >

第26章

清宫恋之第一宠妃-第26章

小说: 清宫恋之第一宠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济格和多尔衮冲上去抱住阿巴亥已渐冰冷的身体,放声大哭。

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很好奇叶赫那拉氏究竟对阿巴亥说了什么,然而这并不是人们最关心的事情,他们更庆幸终于解决掉了一个大麻烦。

皇太极看着地上的阿巴亥,回头看了看殿外叶赫那拉氏淡然的背影,看来,他平日真的小看了他的这个小姨。

☆、第七十一章 搭救

     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因病去逝。大妃乌拉那拉氏和两个庶妃殉葬。代善与其子岳托及萨哈廉,拥立皇太极继承汗位,宣布次年为天聪元年。

哈日珠拉每日和婉吟一起读读书、作作画,日子过得倒也自在,她所生活的地方虽然离盛京很远,消息闭塞,但是也从往来的商贩口中得知了他娶布木布泰的消息,后来又听说他当上了大汗。

从来到这里的那一天开始,她每一天都在等着他来找她,无时无刻不再期待着与他重逢的那一天,可是等到的,却是他迎娶她妹妹的消息。她也不是没有想过去盛京找他,可是依她现在的身份,如果让察哈尔的人知道她还活着,势必会对科尔沁发动战争,她不能冒这样的风险。

哈日珠拉心里想,也许,他早已经把他忘了吧,他有那么多的女人,又有那么多的大事要做,她之于他,不过只是众多女人中的一个吧?可是他对于她来说却是全部啊!她不敢想象他的负心,不敢相信他对她只是一时的迷恋,若是那样,他为什么要拿走她全部的真心啊?

“格格?你是不是又在想那个人了?”婉吟看着哈日珠拉失神的样子,就知道她一定是在想皇太极。

哈日珠拉回过神来,笑道:“我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再叫我格格了,在这里,我不再是哈日珠拉格格,只是你的妹妹海兰珠。”

婉吟笑笑,坐在她身边,拉住她的手说道:“好!我的好妹妹!我教你下棋如何?”

“下棋?我怎么从来不知道婉吟姐姐还会下棋?”

“我只是略懂一些皮毛,许久没下过,也不知道是否还记得。”

婉吟只是想让哈日珠拉忘掉伤心事,故而找一件事情来分散她的注意力,若论起棋艺来,她其实也不是很懂。

哈日珠拉学得很快,在婉吟的指点下走了几步,就完全掌握了要领,不多若说道布局,这两个人可就完全谈不上了。

婉吟看着哈日珠拉在棋盘上落下一子,笑着打趣道:“你啊,现在越来越像个汉家女子了,这琴棋书画,你可是没有不通的了。”

哈日珠拉望着南方,不无向往地憧憬道:“我倒是真想去南方亲眼见识一下小桥流水,烟雨画楼,如果战争能早点儿停止就好了。”

婉吟叹道:“是啊!真希望战争能早点儿结束,我都不知道我的父亲母亲现在怎么样了。”

哈日珠拉见婉吟伤感起来,拉起她的手笑道:“等不打仗了,我一定要和婉吟姐姐一起去你的家乡看一看,到时候你可不许丢下我。”

婉吟听她这样一说,立刻抿嘴笑起来:“一定带你去,我丢下谁也不能丢下你啊。”

哈日珠拉伸出手抚上婉吟的肚子,笑着说道:“而且,我们还要带上小宝宝。”

婉吟也爱怜地看向自己的肚子,脸上挂满了幸福的笑意,“也不知道这个小东西什么时候才能出来,我都快等不及了。”

“是啊,我好想知道他是个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哈日珠拉紧紧的盯着婉吟的肚子,仿佛能透过她的肚皮看到胎儿的样子。

婉吟抚着自己的肚子,感叹地说道:“男孩儿也好,女孩儿也好,我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长大,一世无忧!”

“衣食无忧!诶?宝宝的汉名就叫无忧好了,但愿他能够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度过一生。”

“无忧?这个名字好,而且不管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都可以用。”婉吟笑着拍拍自己的肚子,“以后就叫你无忧了。”

………………………………………………………………………………

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

大金与察哈尔交战多年,正是到了如火如荼的时候。连年征战,周边牧民也难免受到战火的侵扰。

婉吟和安泰的女儿已经五岁了,婉吟给她取了一个蒙古的名字叫安伊娜,但是她们更习惯叫她的汉名,无忧。小无忧很喜欢粘着哈日珠拉,整天拉着哈日珠拉给她讲故事,而有了无忧的陪伴,哈日珠拉的生活也多了不少的乐趣,她曾经日日夜夜都在期盼着能够与皇太极重逢,可是如今,她已经心死了,只想在这里安稳的度日。

近日,哈日珠拉迷恋上了作画,而且已经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婉吟笑道:“你现在哪里还像一个蒙古姑娘?到了大明,若说你是出自那个书香门第的千金,一定没有人敢不信。”

哈日珠拉看着走进帐子的婉吟,放下手中的笔,说道:“婉吟姐姐,你就不要取笑我了,我这也不过是打发打发时间罢了。”

婉吟走到桌案前,仔细打量着哈日珠拉画了一半的兰花,叹道:“我对这作画还真是不太懂,不过看你的这幅画啊,倒真是有几分样子。”

哈日珠拉放下手中的笔,见只婉吟一个人进来,没有看到无忧的影子,奇怪的问道:“无忧呢?”

婉吟无所谓地说道:“可能是一个人在外面玩儿呢吧。”

婉吟话音刚落,就听见无忧在外面喊着“额吉,额吉”。

“快出去看看。”哈日珠拉忙站起来,和婉吟一起走了出去。

无忧就站在哈日珠拉的帐子外面,见哈日珠拉和婉吟出来,向三米处的草地上一指,用奶声奶气的声音说道:“额吉你看,这儿有一个人。”

哈日珠拉和婉吟向着无忧所指的地方看过去,只见一个身穿银白色铠甲的人正一动不动的躺在草地上,身边还有一滩血迹。

“好像是金人。”

她们走上前,见他留着金人的发式,白色的铠甲染着大片的鲜血,从他的铠甲和腰间的佩刀上来看,他应该是大金的一位将领,只是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受这么重的伤,又为什么会到了这里。

哈日珠拉蹲下身子,轻声叫了他两声,却不见他有任何反应,回头对婉吟说道:“婉吟姐姐,他好像伤得不轻,我们先把他抬到帐子里吧。”

婉吟点头说道:“好,我去找安泰帮忙。”

安泰将他背到他和婉吟的帐子里,因为他是金人,他们不敢请大夫,所幸他只是身上有几处剑伤,失血过多,医治起来并不困难。

………………………………………………………………

待那个金人醒过来,已经是一天以后了。他睁开眼睛,见自己在一个帐篷里,打量四周的陈设,很显然这是一个蒙古牧民的家里。他以右手触着床沿,想借力起身,却不小心牵扯了手腕处的伤口,但是他仍旧忍着身上的疼痛,费力的起身,因为他必须要确定自己所身处的环境。

“你醒啦?”婉吟走近帐子,见他已经起身,忙过去扶住他,“你身上的伤不轻,不能乱动的,需要卧床好好休息。”

“是你救了我?”他仔细打量着婉吟,她虽是蒙古少妇的打扮,但从她的样貌气质上却一眼就能看出是个汉家女子。

婉吟扶他坐到床上,转身到了一杯水送到他手里,说道:“你受了重伤,是我和我妹妹发现了你,就把你带了回来。”

“多谢夫人救命之恩。”

“你不用客气,我们既然遇到你了,总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婉吟顿了顿,继续说道:“看你的打扮,应该是金人吧?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耶和鲁,是大金的一个佐领。”他知道,他的铠甲装扮已经暴露了他大金将领的身份,无法隐瞒,而且他知道,这一带的牧民对林丹汗的暴虐早有不满,她们既然愿意救他,就没有理由出卖他。

婉吟猜测依他的打扮和谈吐不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佐领,但是他既然这么说了,她也不好继续追问,笑着说道:“你既然来到我们这里,就是我们的客人。你大可以放心的在这里养伤,有什么需要尽可以告诉我。”

耶和鲁握拳道:“那就劳烦夫人了。”

婉吟指着耶和鲁手腕处猩红的血迹,急切地说道:“你的伤口流血了,我帮你换药吧。”

耶和鲁掀开衣袖,看了看右手手腕处的伤口,抬头对婉吟说道:“不碍事的,我自己可以处理。”

他抬起左手,解下绑在伤口上的丝帕,却被丝帕上绣着的汉字吸引住了,字迹娟秀,绣工精细,绝不是一般女子能绣得出来的。耶和鲁忍不住念出声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那是《诗经》中的句子。

婉吟见耶和鲁看着丝帕出神,解释道:“这条丝帕是我的妹妹海兰珠的,我们昨日在救你的时候一时情急,就拿来为你包扎伤口了。”

“海兰珠?很好听的名字,也很特别。”耶和鲁听到“海兰珠”三个字,又看了看丝帕上的字迹,已经开始在猜测她究竟是怎样一个蕙质兰心、如珠如玉的女子了。

☆、第七十二章 你应该是快乐的

     耶和鲁在婉吟的家里住了两日,伤口已经大好,他知道了婉吟本是大明官宦家的小姐,被掳到蒙古,辗转嫁给了她现在的丈夫安泰。只是他始终没有见到那个叫做“海兰珠”的女子。

这日天朗气清,耶和鲁下了床,走到帐子外面。他不知道他失踪的这几日,前方的战事怎么样了,这次大金与察哈尔兵力相当,胜负很难预料,而且林丹汗的手下个个骁勇善战,否则他也不会被追杀的这样惨。若不是身上的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他真恨不得马上就返回战场。

耶和鲁想着心事,不知不觉走到了河边。岸边,一个女子正坐在一块岩石上,捧着一卷书细细的读着。她身量纤细,眉目清秀,影子倒影在水中,仿若一幅极美的画面。

耶和鲁不忍心打破这难得的静谧与美好,停下脚步,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

哈日珠拉感觉到好像有一道目光在盯着自己看,从书中抬起头,在看到耶和鲁后粲然一笑,“是你啊!你的伤怎么样了?”

耶和鲁看着她脸上温暖的笑意,问道:“你是海兰珠?”

他在看到她第一眼的时候,就有一种很强烈的直觉,她就是海兰珠。她和他想象中的一样,温暖,明媚,娇柔。

哈日珠拉站起身走过来,在耶和鲁面前站定,面带疑惑,“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但是她马上恍然道:“哦!我知道了,一定是婉吟姐姐告诉你的。”

耶和鲁看着她,说道:“我还没有写过你的救命之恩呢。”

哈日珠拉温婉一笑,说道:“我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这几天一直是婉吟姐姐和安泰大哥在照顾你。”

“这次多亏了你们搭救了。”

耶和鲁注意到哈日珠拉手里的书,好奇的问道:“你在看什么书啊?”据他所知,蒙古的姑娘很少有识字的,就算是贵族家的格格福晋,也不过认得几个常见的蒙文罢了,而她不但懂汉人的诗,居然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汉字,依她的谈吐学识,绝对不会是普通的游牧女子。

哈日珠拉并不知道耶和鲁的心思,抬起手中的书卷,回答道:“是李后主的词集。”

耶和鲁问道:“姑娘喜欢李后主的词吗?”他本以为她读的会是小言传记之类的,没想到竟会是宋词。

这次轮到哈日珠拉惊讶了,“怎么?你也懂汉学吗?”虽然她接触的金人不多,但也知道金人和蒙古人一样,向来是歧视汉人的,更加鄙视汉人的文化,在她所接触过的金人和蒙古人中,热衷汉学的就只有皇太极。

耶和鲁谦虚一笑,解释道:“谈不上很懂,只是小时候随我父亲去南面做生意,接触过一些汉人,对他们的诗词歌赋略知道一些罢了。”

哈日珠拉整理了一下裙子,做到草地上,笑着说道:“我就觉得你不是一个只知道打仗的人。”

耶和鲁见哈日珠拉坐下了,也在她的对面坐了下来,指着她手中的书问道:“在看哪首词?”

哈日珠拉把书放到面前,边看边说道:“是《相见欢》。”

耶和鲁念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可是这一首?”

“没错,是这一首。”哈日珠拉垂头看着书卷上的文字,感慨道:“后主的词清新流利,情真语挚,每一字一词都能打动人的心。他是一个很好词人,只可惜却错误的做了皇帝。”

耶和鲁本以为哈日珠拉不过是识得一些汉字,了解一些诗词,没想到她居然对李煜的词有这么深的见地,别说是在蒙古,就是在大明,也很少有女子能真的懂得诗词。

哈日珠拉见耶和鲁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看,有些不好意思的问道:“怎么了?是不是我哪里说错了?”

“没有。”耶和鲁从呆愣中回过神来,赞叹道:“你没有说错什么,而是说得太好了。”

“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