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生活在明朝 >

第53章

生活在明朝-第53章

小说: 生活在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寡妇不甘心地松了抵着苏家院门的手,梁小青趁机关了门儿。

林寡妇气恼地对着院门轻骂两句,正骂着自巷子口拐进个头戴几朵红花,身着油绿缎子地虔婆,一眼瞧见她,扬声喊,“林奶奶在那里做甚,老身找你有事咧”

林寡妇忙舍了苏家,往前迎了几步,“找我做甚事?”

“城东有户人家,儿媳妇生产,后日请老身早早过去侯着,想请林奶奶过去抱腰助产搭把手,不晓得你可有空?”

林寡妇一听是这事儿,心知这户人家能早早定产婆,必是有些家资地,连忙笑道,“有,有,怎么没有后日何时,我一准儿到”

两人边说话,边走到苏家院门前,那虔婆望望苏家的院门,与林寡妇感叹,“林奶奶,你们这西邻今年发财了咧我听人说他们家在桥头的铺子,一天能卖几十双鞋子”

林寡妇被常氏呛了两句,心中有气儿,闻听此言,“嗤”了一声道,“不过几双鞋子,能挣多少钱儿?”

那虔婆摇头笑道,“这细水长流的钱,看着不显眼儿,细帐可不经算林奶奶,你想呀,一双便有是三十文的利头,她家的铺子一天可是一千多文呐,快二两的利钱了。我听人说,她家的鞋子现下放到旁人家的铺子代卖。我一个老姐妹家的铺子里便有她家的鞋子,一天能卖两三双呐这笔帐再算算,苏家一天至少三四两的利钱按年算下来,可是一千多两了。”

苏家的动静自然瞒不过林寡妇,开铺子、开坊子、置马车、添人手,她种种都看在眼中。听了这虔婆的话,心头的气不觉消了,再细细想想,确是如此不过面儿仍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两人越过苏家到林家。刚一院子,那虔婆又说,“林奶奶,你不是一直想替秀才老爷选门好亲?以我看,眼前这家便好”

林寡妇立时撇嘴儿道,“不成咧,门户不般配我家寿儿好歹也是秀才老爷,苏家又没甚家事”

虔婆与她惯熟,也知她心中所想,便径直说道,“林奶奶不就是想找个有家财地么?这苏家怎的不好?虽说现下家财是薄了些。可人人都说苏家小姐是个会挣钱儿的,若没她,苏家这鞋铺子是开不起来地,你家与她家是近邻,必定比我知道地清楚。她现如今不是帮着苏老爷经营家事?娶个会挣银子的儿媳妇,不比什么强?自会替你挣得金山银山出来地”

林寡妇突地心中一动,这苏瑾儿会经营确实不错,现如今她不知又怎的攀上盛门丁氏,那丁氏可是有大财

地,手指缝里漏一漏便有成千上万两的银子。

不由心思急动,突地想到她是被姓汪的退了亲,自家儿子比姓汪的还高一名咧,凭甚么要娶个被汪家退了亲地?

便摇头道,“到底还是家底薄了些。再说罢”心中却打定主意,抽了空闲,到永清桥头去苏家铺子里望一望,瞧瞧是不是如她说的这般。

苏瑾得了盛夫人相邀,自知此行衣着要隆重些,与主人家也是尊重,而她也不想叫其它的人因衣着而过于看低了。和常氏商量赶着做两身新衣,常氏自是同意地。袖把十两银子一道出了门儿,到绸缎铺子里挑了四匹缎子,一匹樱桃红,一匹松花黄,另有一匹东方晓并一匹鱼肚白。四色皆清淡雅致,找了栽缝师傅来,与她和梁小青一人栽了两套新秋衫。因是女儿家衣衫,绣花也不要极花华丽,不过是淡淡的几笔便成,花费倒也不多,强强在九月初八傍晚做好。

到九月初九那日,两人身着新衫,精心妆扮后,乘了马车,向盛府而去。

盛府位于新城北区,这一带因德王府府宅在此,周边居住的皆是有钱的大商户。两旁植着与清源山相同的池杉,深秋时节,衫叶变得一片片深深浅浅的金黄或者火红,高高矗立在街道两旁,衬着一丈有余的青砖围院与那些院墙之上的火红灯笼,甚是静幽。

看得苏瑾心中羡慕不已。将来挣到了大钱,必也置上这样一座宅子

她今日特意来的早些,一则因前两次均是见面而未及说上话,想向丁氏当面赔罪,另一宗则是姚玉莲地事儿。此时还不到午时初刻,却没想到盛府门口已有两个管家模样,并两个管家媳妇子在迎客。张荀将贴子递过去,立时有一个身着豆青褙子地媳妇上前来,笑着行礼,“原是苏小姐来了,我们夫人早已在花园中摆了宴候着各位了。您请”

马车自侧门驶进院子,到二门处停了下来,苏瑾和梁小青两人下了车,叫梁小青将置的礼物带好,随着管家妇人进了二门。二门处早候着十来个婆子,并有几顶小轿,那妇人请她入了轿,叫婆子们抬着向花园处而去。

苏瑾坐在轿中感叹,盛府的这番作派倒象是世家大户。

梁小青显然被这盛府地气势吓道,闷声跟在轿侧,快步走着,直到花园口,轿子停下,苏瑾下了轿子,那搭轿的婆子行了礼自去,又有花园内的丫头来接。她才悄悄的和苏瑾道,“小姐,早知这般不自在,我便不来了。缩手缩脚地,实在难受”

苏瑾偏头一笑,悄悄道,“哪个要你缩手缩脚地?瞧着些,好好学,咱们家将来也会这般有钱地”

梁小青被她这么一激励,连忙点头,“我知道了,小姐”说着把微曲着的腰杆儿挺了起来。

盛府的花园极大,也不止是明月说的偶尔得了几盆菊花那么简单,这整个花园之中,入目可见大朵大朵的菊花,开得正盛,有最常见地黄白二色,也有不多见地粉紫、红色。花开大如碗口,一团团一簇簇一丛丛,将花园衬得份外热闹。

花丛团簇的正中间儿有座亭子,此时,亭中正坐着一人,身旁也只有一人侍立。这一主一仆,在这烂漫盛放的花丛中,却显得异样的孤寂。苏瑾自身形认出坐着的便是丁氏。心头有些感叹,突地明白丁氏为何对自己这般友好了。她夫婿早亡,无儿无女,至今虽不说无亲无故,孑然一身,但那些盛氏的族亲们,待她似乎也并非真心。

一边感叹着,一边随着小丫头身后向亭子而去。

丁氏看着她今日着素淡罗衫淡罗裙,娉婷袅娜,自花中小径上缓缓而来,不觉向明月笑道,“苏小姐论容貌也属中上等,再配这从容大方的气度,便是上等,再添上那份聪慧,便是上上等了。这等人才,汪家竟然退了亲,真是瞎了他们地狗眼”说到最后,竟有些气愤

明月捂嘴笑道,“由此可见夫人是真喜欢苏家小姐”

丁氏望着来人点头,“是,却不知这等人物,将来会嫁作哪家媳”说着微微一叹。

明月知她是感怀自身,忙笑道,“夫人可替她牵线做媒夫人的眼光必是不差地”

丁氏眼神一顿,想了会,缓缓点头,“也好,反正我整日无事,多替她留意些。”

说话间,苏瑾到了亭子前,见这主仆二人方才望望自己,又低头说话,知道是说道她,上前行了礼,待丁氏看了座,她才笑道,“夫人方才可是在笑话苏瑾?”

丁氏摇头一笑,“笑话你做甚么?”

苏瑾微微一笑,指着自己腿道,“苏瑾从没见过这般华丽的园子,吓得腿脚都是软地,强强撑着才走到此处。必叫夫人看出来了”

丁氏晓得她说笑,也笑道,“你这话倒象故意自贬,招我夸赞你地”

苏瑾呵呵一笑,“苏瑾这般自贬也没得夫人半句夸赞,可见这法子用得不对”

明月在一旁笑道,“方才我家夫人夸赞苏小姐这样的人物是上上等这还不算夸赞么?须知归宁府里可没家小姐能得我们夫人这句话呢”

苏瑾连忙起身行礼,大方道谢。丁氏见她仍然不是卑不亢,象是胸中自乾坤,并不为一句话而狂喜,心下更赞。

两人叙了些闲话,丁氏率先问起她家中的生意,苏瑾自不会隐瞒,将近日家中铺子的运转情况简略说了。丁氏赞叹点头,“安排得甚好,银子这物事,须得动起来,才有大作用。”

苏瑾晓得她是称赞自己将资金链梳理得顺畅,笑着自歉两句。

丁氏又道,“我近

些年有些懒了,不喜再扩甚么新铺子。你若银钱不凑手,尽可到我这里来拆借”

苏瑾原本看她面色疲惫,不欲一见面便提姚玉莲地事,话赶话到这里,略思量下,便笑道,“夫人真是料事如神,苏瑾今日来确有一件事想求夫人”

“哦?”丁氏轻挑了下眉头,随即笑道,“是何事?”

苏瑾便将姚玉莲所托之事与丁氏讲了,解释道,“因和我一样是小门户家的女儿,家中也没甚家事,她哥哥千辛万苦贩回地货物,想发卖个适当地价钱。知我与夫人有过几面之缘,便求到我这里来了”

丁氏笑道,“原是这事。不值什么明月,宴后去找曹掌柜,这事儿叫他办了罢。”

苏瑾忙起身拜谢,“谢夫人”

………………………………………………………………………………

推朋友的文:

《壹亩三分地》:努力种田,过红火小日子。

        073章 误会误会!

丁氏顺畅应承姚玉莲所托之事,让苏瑾愈发对这位盛夫人有好感。因今儿是过节,不想再说甚么生意上地事情叫她心烦,便将她近些日子所读的地方志中,有少新鲜有趣儿的地方风俗说与她听。

丁氏也不多说话,只是嘴角含笑淡淡听着,突然,她插话问道,“孙记的事你如何看?”

苏瑾正搅尽脑汁复述自己所看的内容,正讲到山东青州物产,此地因靠海,气侯类江南,海产丰富,鱼蟹奇多,但当地人根本不知其珍贵,有种小蟹,如彭越之状,当地人家全用来喂猫、鸭子,大到蚌蝤、黄甲之类,也不过腌藏臭腐而已。不知道这些东西是一种美味。

突听她问,愣了一下,“夫人此话何意?”

丁氏看她惊愣,以为是吓到她了,复又笑起来,“闲话而已。孙记的事儿,王府这关大抵过了,只是商号声誉受损,如何东山再起,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苏瑾默了一下,盛夫人这是故意地吧?刚刚帮了她一下,现在便来要回报要说,前世她见过的危机公关的法子是不少,有些新鲜的小物件儿,或者救一救孙记,可,到底要不要说?

虽然这些点子是她独有的,不过,在商业如此发达的时空,苏瑾并没有抱着“老本”吃到底的打算,虽然有点子能占得先机,但并不意味着她也能因此而取得成功。瞬间权衡过后,她决定以此为契机,拉近自己与丁氏的关系。

略想了想便道,“夫人即说是随意说说,那苏瑾便大胆了。”

丁氏点头而笑,“但说无妨。”

苏瑾略组织措辞道,“孙记的情况确是有些难办。虽然赔了本票,但若铺子没有能够持续吸引客人上门的东西,那些白得本票的人白白取走了货物,仍然不会再上门儿,那么客流必然会再次中断,引起断层。以我之见孙记现下还不能开门营业,必得想好完备的法子,争取能一次将流失的客人再拉回来。”

丁氏沉思片刻,“你想是想叫孙记在货物上想办法?”

苏瑾点头,“货物是铺子最根本地保证,也是客人最关心的。并不是每个人都看中孙记老字号地招牌,只要货物新奇又便宜合算,自会吸引他们再上门儿的。”

丁氏皱眉,“孙记是有些旁的铺子没有的货物,但这些货源也并不难寻。你怕还不知罢,本地有几个大户,暗中联合,想趁机将孙记打压下去,好再开一间新的南货行出来,他们即有此准备,在货物上面必也会多下工夫,能寻到和孙记一模一样地的货物并不难”

苏瑾确实不知,但她并不吃惊,这本是商业规则,没有你不行了,不叫旁人开的道理。

微点下头道,“孙记可添些连总号都没有出现地货物。嗯,其它货

物是难办些,但就吃食而言,我认为可变地法子甚多。比如我方才和夫人讲的青州地事儿,那儿临海,有许多海产,我便想,若是肉类即能做成休闲小食,海产为何不能?还有核桃之类的干果,有咸地,也可做成甜地也可做成咸甜地大凡这类适合做休闲小食的都可在原先地基础上变变样子,变变口味儿。这件事儿必得孙记亲自找师傅来做。研制出独门地秘方来,普通吃食也可变作变作独门的货物,独门地生意”

丁氏沉默了一会儿,不由笑道,“问你还真是问对人了。你是如何想到地?”

苏瑾微笑,“大抵苏瑾是属于极馋嘴地人,故而想地多些”

丁氏叹道,“我这些日子倒是一直替他想办法,却从未在这上面想过半分。这个法子不管成与不成,总要叫孙记试试才是。”

苏瑾笑着点头。心说,这些零食皆是前世超市中的主打,自是行的。只不过她对这个时空的制作能力还不太清楚,能做出甚么样的口味儿也不甚清楚。本来她想若将来她家也做这类的杂货铺子,必得自己尝试尝试。现在点子给了孙记,换得孙记和丁氏各欠自己一个大人情,也不算太赔。

一时又有两三个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