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生活在明朝 >

第28章

生活在明朝-第28章

小说: 生活在明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关于晚明的世风,略微说明一下。

为了写这篇文,参照了许多关于晚明的资料,在各种资料中看到对晚明世风形容最多的词句就是“礼崩乐坏”“纵乐的年代”。因为时间有限,可能我找到的资料有具有片面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晚明时期,不管是等级制度,还是对女子的限制已日益宽泛。

象文中所描述的男女同游吟诗的场境,真实的晚明也是存在地。当然,在真实的社会中,这类女子大概属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非主流”。世人对她们的评价除了有才之外,还有类似于女山人,女蔑片的贬义称呼。

        036章 初卖鞋子(三)

眼看好不容易请到的人就这么走了,秦荇芷虽然有些暗恼,却不好发作,又看那陈尚英似乎早就认得苏瑾,眼珠一转,复又打起笑脸来,追问苏瑾如何认得他,认不认得赵君正与陆仲含。连姚玉莲也兴致极高的追问。苏瑾便拿几人送林延寿回家,无意中在巷子里碰上,将话头挡了回去。

众人犹不信,“若没特别的事儿,陈兄怎么会那般惊讶,你快实话实说。”

秦荇芷则追问,“林延寿就是你家东邻的那个秀才吧?他们几人要好么?”

正说着,另一个四处闲逛的女同学回来,说今日清源书院的学子在山脚下骑射场考试,叫众人到山脚下去看热闹。

秦小姐一众人忙舍了苏瑾,追问她何时开始,都有哪些人去考等等。那女同学摇头,“我哪里知道得这般清楚,咱们去看看不就得了?上山也有好半天儿了,也没甚么好玩的。还是下山去吧!”

众人一齐叫好,连忙收拾东西,准备下山。姚玉莲问苏瑾去不去,苏瑾摇头,“我不去,我得下山看看奶娘几个卖鞋子卖得如何了。姚姐姐若想去,可跟她们一起。”

姚玉莲摇头,“你不去我也不去了。咱们再四处逛逛,看看景致,待会儿便下去。”

待众人走远,掌珠才好奇的问道,“苏姐姐,书院中不都是学子吗?怎么还要考校骑射?”

苏瑾笑了笑,“这就是书院与官学的不同之处,书院虽也主授八股课程,其它的诸如骑射、算术之类的课程也做为辅助。所以年轻的学子们都想进书院,只有那些上了年纪,一心只想考取功名的老秀才,才喜在官学中就读……”

突的,苏瑾心中一动,她怎么没想到这清源书院也是她那鞋子的潜在顾客群呢?听人说这书院中的学子也有二三百人,在家归宁府的学子却只在少数,大部分皆是外乡人。生童秀才们虽然没有多少钱财,但是清源书院因有几个大商户资助,不但学费较低,而且每年会给成绩优异的学子发放膏火银子。早先听汪颜善到苏家走动时说起过,单清源书院中的膏火童生便有一百多人。

余下的人虽然没有膏火银子,但是八十文的鞋子还是买得起的吧?再者,清源山常年游客不断,若能在此处开个摊位,山上的学子与山下的游人,每日的生意定然不会少。

想到此处,她突然有些激动,拉掌珠与姚玉莲,“走,我们快下山去。我想到一件事儿,要现在就做!”

姚玉莲指着头顶的大太阳道,“你再急也要等一会儿。现在正晌午头,我也饿了,咱们去寺里用些斋饭,再拜拜诸神。”

掌珠也晃着她的手臂道,“苏姐姐我们去寺里逛逛再走罢。”

苏瑾笑了笑,点头,“好,听你的!”

便在姚玉莲的带领下向寺内走去。永福寺山门内依次有钟鼓二楼、前殿、牌坊、碑楼。碑楼后便是主殿,依次在各个殿宇拜过,一人施舍一两钱银子的香火钱,随着知客僧去斋院用饭。

苏瑾心中盘算着如何做鞋子营生的事儿,事事不怎么上心,全听姚玉莲指挥。三人用过斋饭,又心不在焉的跟着她出了斋院,转到一处涓涓流水处。

且说汪颜善自那日在苏家闹了没个脸儿,被书院中的三人碰个正着,心中恼怒又赫然,一直窝在家中不出半步家门儿,今日实在拗不过几个同年相邀,才来这清源山上走走,顺便拜访姚山长。事情办得极为顺利,令他心情大好,做东请几个同年来这永福寺用过斋饭便到这往日最喜爱之处坐坐,刚坐下一会儿,便听一个匆匆赶来的书院同年说,梁家巷子附近女学中有几个女学生与书院之中的学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吟诗诵词地事儿。并大夸其中一个苏姓小姐诗高才如何,相貌如何,汪颜善心知那女学之中,只一个姓苏地,便是苏瑾儿,一时间心头如打了五味瓶般,极不自在。

虽说汪苏两家的亲事已退,但是他与苏瑾儿定亲五年,早将苏瑾儿视为自家娘子,哪容旁人四处说道。正恼着,突听远处有女子的声音,其中有一人的声音甚是耳熟,不觉“呼”地站起身子,悄悄走到溪边看去。

远远只见三个少女娉婷向这边儿而来,其中一人他不用正眼去看,便已晓得她是谁,方才那心头的五味瓶,登时变作陈年老醋溢将出来,自树丛后面蹿出来,大声道,“瑾儿,你在这里做什么?”

苏瑾正思索着鞋子的生意,含怒的声音乍然响起,不由的一怔,抬头张望,只见溪流那一侧立着一个浅蓝衣衫的男子,正是汪颜善!他眉头紧皱,一脸怒容。苏瑾虽然不知他气从何来,却还是为方才的话感到好笑,将他上上下下打量一番,闲闲地道,“我在这里做什么,与你有何关系?不过一个路人,本小姐也是你能管得的?”

“你……”汪颜善语结。

苏瑾看着溪岸那边儿的人脸色胀红一片,心头暗爽,用力将脚下的一块石子儿踢得远远地,转身拉姚玉莲和掌珠,“走吧,我们回去,出来玩是要好心情地,别叫不相干的人给搅了。”

“你去哪里?”汪颜善不及细思量,快速沿着溪中石墩跑到溪岸这边儿,几步拦到她面前,“我这就下山了,我送你回家!”

梁小青大力推开他,怒道,“你有什么资格送我家小姐,管我家小姐?我家小姐爱做什么做什么要你说来管!我们今儿偏就不下山!”

汪颜善一时醋意上头,还将苏瑾认作以往那个拿他的话当作圣旨的小丫头,经梁小青这么一推,猛然醒悟过来。再看身后几个同年也跟着自树丛后来,一个一个面带不解的向这边儿张望,不由心中暗悔。呆呆的立着,半晌才找出一句下台阶的话,低声道,“就算我们婚约做罢,凭我们两家的交情,我也比你年长些,也还是管得你的!哪有女孩家家在大庭广众之下,与男子做诗吟词,这般不自重?!”

“呸!”不待苏瑾做出反应,梁小青再度发作,“莫说我家小姐没和那些人吟什么诗,便是吟了又如何?你也晓得自重两个字么,走开,别挡我们的道儿!”

………………………………………………………………………………………………………………

大宝第三本书凌晨便要上架了。先感谢各位亲们一如即往的支持。《生活在明朝》自开书以来,大宝身体一直不太舒服,更新也不如上两本准时,在此先向各位致歉!

现在状态刚刚有所恢复,第一个月会按每日六千字更新。更新时间分别是上午10:00和晚上20:00。感谢一直支持我的诸位。

《生活在明朝》这个名字其实应该《生活在新明朝》更为妥当,文中的明朝在真实的历史上并不存在。只不过是我以晚明社会为背景,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而架空出来的一个明朝。虽然如此,在社会风俗以及商业方面,我也会尽量忠实于晚明时期能够查到的资料,但我毕竟不是史学家,再加上手头的资料有限,难免有理解片面的地方,还请各位及时指正出来。

V章会在过了零点之后发上。再次感谢各位的支持!

正文  生活在明朝(全文字手打)

038章 出师顺利(求订阅,求粉红!)

新书上架,求订阅,求粉红

经汪颜善这一闹,苏瑾也没有继续在山上闲逛的心思,便决定早早下山。姚玉莲和掌珠自是没什么意见,不过姚玉莲却担心地道,“苏妹妹,方才小青那么臊姓汪的,他不会记恨上你吧?”

苏瑾不在意的笑笑,“记恨上能如何?我还记恨上他了呢”

掌珠却皱着眉头道,“以我看那姓汪的象是对苏姐姐还有些情意,肯定不舍得记恨她”

到底是小丫头啊苏瑾微微摇头,拍了拍掌珠的肩膀,道,“掌珠,那人哪里是对我有情意?不过是占有欲在做祟罢了。你想啊,早先我们是定了亲地,咱们归宁府的规矩是自订了亲后,双方便以亲家互称,他叫我爹那么多年的岳父,这么些年也把我当作囊中物,现在属于自己的东西,突然不再受自己掌控了,若是你,你会不会不适应?想要奋力抓住那个东西?”

说着顿了顿,指指自己,自嘲一笑,“况且那个东西的皮相还不错”

“啊呀瞧你这话说地”掌珠还未说话,姚玉莲已叫了起来,瞪了苏瑾一眼道,“其实我方才也觉得那姓汪地对你还有些情意。经你这么一说,倒变得,变得……”

“变得这么不堪是不是?”苏瑾笑嘻嘻的接话儿道。

姚玉莲点点头,“确是如此本来你们青梅竹马,他虽然对不住你,又不能忘情,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可能”

苏瑾笑着摇摇头。突然十分庆幸自己替代了苏瑾儿,若是她在,苏瑾不知她会不会在此刻感谢那人还记得她;为她恼怒,为她失态

掌珠想想姚玉莲的话,又想想苏瑾的话,半晌道,“我也觉得姚姐姐的话有道理”

“哦?”苏瑾偏过头去,取笑道,“是哪个听说我的事,挥着拳头要替我出口气地?这么快就为那姓汪的说话了?”

“没有,我没有”掌珠急切地否认,“先前我没见过他,以为是那种面目可憎地人,今儿一见却不是我想象地那样,所以才……”

苏瑾无奈地摇摇头,叹息一声,“到底是年轻啊……”说着便加快脚步下山而去。

姚玉莲因她这句感叹,“噗哧”一声笑了,追上她,要点她的额头,“老太婆一样你才多大?”

苏瑾偏头躲过,还击道,“是,我就老太婆你们最好都听了我的。可知有句俗话叫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两二人在路上追着笑闹起来。山风爽利,吹得苏瑾通体舒爽。远处山天相交之处,天空碧蓝,白云朵朵。她因刚刚那个小插曲而略有烦躁的心情突地开阔起来。

众人到山脚时,山下街市仍然无比地热闹,常氏正坐在马车上休息,长顺带着拴子和全福梁直三个在卖力的推销鞋子。

苏瑾伸头往里面瞄了一眼,来时拉过来四十双鞋子,现在只剩下五六双。心中微乐,走到马车跟前儿,和常氏道,“奶娘,今儿卖得还挺顺利。只剩下那么几双了”

常氏本正闭目养神,听到她的声音,猛然睁开眼睛,直起身子,笑道,“可不是。刚摆上那会儿卖得不甚好,小姐走了约有小半个时辰,客人就多了起来。午饭过后,鞋码子就不全了,有人看中了鞋子,却没合适的码子,白白丢掉了许多生意呢”

一边又招呼掌珠和姚玉莲过来歇歇。两人都说不累,要立时去逛逛街市。苏瑾却是有些累了,接过常氏递来的蒲团在马车坐了,叫梁小青和长顺跟着这二人去逛街,又与常氏说起这生意来,“只要有人买,码子却好办。奶娘,在山上的时候我又想了个主意。您看,这清源山上面有个书院,里面那么多学子,再加上这山上的香火一直都极旺。有人便有生意,我便想着,咱们在这山下常年摆摊的小贩中间挑一个信誉好地,把鞋子送到他的摊上寄卖。一日不求多,便是能卖三四双,一月也有一百双鞋子呢。一双若能有二十文的利钱,一月也有二千文。这小钱看着不起眼,架不住我们多多设这样的摊点,对不对?”

“对,对!二千文就是三两地银子,若多多设这样的摊点,咱们家可要发财了”常氏闻听此言,喜孜孜的附合道。

“是呀什么生意都架不住数量多。奶娘,等会掌珠两个回来,咱们便回家去。这些鞋子卖不掉,也不用为它们多耗时间,我有几件重要的事儿,急着回去立时着办呢。”至此,苏瑾对做鞋子生意的思路才突然明晰起来。自家开设铺子是其一,其二便是送到各处去代卖。但要将这事儿做成,根源便在于自己家能生产出数量如此多的鞋子。

“好”常氏看看苏瑾眼中闪闪有光,精神气十足的模样,十分欢喜,一口应承下来。

栓子和全福在一旁听到苏瑾的话,笑嘻嘻的挤过来,问道,“小姐,有没有我和全福能做地事儿?我们两个什么都会做”

苏瑾朝他头上轻轻拍了一下,“就你鬼,莫当我不知道你的心思。你是怕在我们家不干活儿,老爷要送你们回开封罢?”

栓子嘿嘿地笑起来。一连这五六日也没听到有人在归宁府找丢失的孩子,苏瑾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